《XX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终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终稿).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 录1 工程测量概况12 编制依据13 主要的测量工作14 施测的基本原则25 主要测量仪器的选择26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36.1 一级导线控制网的建立36.2 地上部分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布置36.3 平面控制网的引测57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引测87.1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87.2 高程控制网的引测88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放线118.1 基础开挖施工的测量控制118.2 梁、柱施工的测量控制118.3 钢结构的测量控制119 建筑物及边坡的沉降监测1310 施工测量管理1410.1 施工测量管理体系1410.2 施工测量管理各部门职能及责任1410.3 测量精度控制141 工程测量概况本工
2、程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同茂大道和秋城大道相交处西北侧, 本工程场地为构造剥蚀浅丘沟谷地貌,原地形总体为西高东低,场地中间为东北-西南向缓沟。地面高程约285313m,相对高差近40m,根据地堪报告,拟建场地内地层层序较正常,无滑坡、断层、危岩、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岩土体总体稳定性较好。本工程可利用市测点有(0D0041,0D0042,IV1005)详见附页重庆市勘测院提供的控制成果表。0D0041与另外两个市测点能通视。测量重难点是钢管柱在安装过程中,其标高、轴线、垂直度的控制。2 编制依据本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1)建设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如气象、工程地质和水文
3、地质条件等有关资料。(2)施工现场的实际地形、地质情况。(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4)坐标系统:重庆市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5)本工程设计图纸。3 主要的测量工作本工程的测量工作主要分为控制网测量、土建施工测量、钢结构施工测量、机电设备安装测量、装饰工程测量、结构施工期间的各种变形监测及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几个方面。4 施测的基本原则本建筑地上部分总高度154.8m,属超高层建筑。我公司将通过采用科学的测控技术,先进的测量仪器,以及严格的复核校正手段,达到本工程的测量精度目标要求。建立两个等级测量控制网,以高级网控制低级网,局部
4、测量控制网加密的手段,确保各级控制网的整体统一。地下部分施工测量采用“外控法”控制,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法定位。地上施工测量采用“内控法”控制,采用激光垂准仪将平面控制网整体同步传递,每隔30 米左右基准点上移一次,高程用全站仪架设在激光控制点上垂直向上引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坚持:(1)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以高精度控制低精度、以大线控制小线的原则。(2)严格审核测量起始数据的正确性,每一步数据都要经过计算和复算。(3)定位放线工作必须经自检、互检。(4)测量方法要简洁有效。5 主要测量仪器的选择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程放线精度要求,主要测量仪器配备如下:序号仪器名称型号数量精度备注
5、1全站仪SET230RK15Km,精度(2+2ppmD)mm平面控制网的测设、高程传递、楼层轴线测量等2自动安平水准仪苏光DSZ21 1.5mm标高测量3激光垂准仪DZJ211/20万控制点的竖向传递4钢尺50m1已检定水平及竖向距离量测、验线6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6.1 一级导线控制网的建立工程开工前首先复测业主给的市测点(0D0041,0D0042,IV1005)办理书面交接手续。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工程平面布置,在基坑周边加密控制点(K1、K2、K3、K4要求达到通视条件好、点位稳固不受后期施工影响等条件)与市测点构成闭合导线网,通过导线测量及平差后形成一级导线控制网,上报监理工程师
6、复测合格后使用。由于一级导线控制点位都设在基坑周边可能发生沉降变形,所以在施工阶段,要定期复测导线网。地下室及基础施工直接利用一级导线控制网实施测量放线。市测点及加密控制点位置如下图所示:市测点及加密控制点位置示意图6.2 地上部分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布置待施工至0.000m后布置塔楼及裙楼施工测量内控点形成内控网并与一级导线控制网之间能够进行闭合校验及平差,形成统一的测量控制体系,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后使用。本工程1号塔楼采用内控点形成二级控制网直接使用至结构封顶。在首层楼板浇筑时,在1号塔楼首层核心筒外四角楼面上分别布置K5、K6 、K7、K8四点(布点原则为避免与结构的梁冲突)。一号塔楼内
7、控点布置示意图如下:1#塔楼内控点布置示意图裙楼共设置 K9、K10、K11、K12四个内控点(布点原则为避免与结构的梁冲突)形成裙楼的二级控制网,以满足裙楼的施工。裙楼内控点布置示意图如下:裙楼内控点布置示意图首层内控点的做法:首层结构地面浇筑混凝土之前,利用一级导线网放出内控点的设计位置,埋设6mm200mm200mm的 预埋铁件,待混凝土终凝稳定后精确测定点位并用钢画针刻上十字标记。预埋铁件如下图所示:预埋铁件平面图 预埋铁件立面图6.3 平面控制网的引测6.3.1 地下室及基础施工直接利用一级导线控制网实施测量放线。6.3.2 地上部分平面控制网的引测引测方法当混凝土结构施工至0.00
8、0m 后,在预埋铁件上放出设计控制点的正确位置,并利用全站仪联测无误后作为内控点构成二级控制网供地上部分测量施工使用。之后各层使用激光铅垂仪直接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向上部楼层投测。为避免误差累计保证投点位置的精确,每隔60m 左右对塔楼控制网进行上移,并用GPS 复测。即在15 层、28 层施工完成后,将下部的控制网转移至该层楼面,在其他楼层留设200200mm 的投测孔洞。测量时,架设铅直仪于控制点上,向作业楼层投测,在每一点铅直仪要旋转0、90、180、270四个方向投点,绘出“十”字线,交点即为投测点,投测完成后,用全站仪检查各投测点之间的间距、对角线长度是否相等,全站仪应进行温度和气压改
9、正;若间距、对角线、角度超限,则重新投测。所有投测点经全站仪联测无误后,作为各层的平面控制点。具体实施措施1)制作激光接受靶制作激光捕捉辅助工具提高点位捕捉的精度,减少分阶段引测误差积累。示意如下: 透明塑料薄片,中间空洞便 第一次接收激光点 蒙上薄片使环形刻度于点位标示。雕刻环形刻度 与光斑吻合 通过塑料薄片中间空洞 旋转铅直仪,分别在 取四个激光点的几捕捉第一个激光点在接 00、90、180、270 何中心即为本次投收靶上到四个激光点 四个位置捕捉 测的点位取中位置2)控制点做法及保护0.000m 层由于人员走动较频繁,激光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的保护,激光点穿过楼层时,需在组合楼板上预
10、留200x200 的孔洞,浇筑砼后将点位引线测放在各楼层上。做法如下图所示:首层及15层、28层 楼面点位做法(图一)说明:在预埋钢板上用钢画针刻画出点位。穿过楼层做法(图二)说明:浇筑砼后木盒不拆除以防楼面垃圾物堵塞孔洞。对点时用麻线绷紧在小铁钉上以便找准中心点,用完后将麻线拆除,以免堵塞激光孔。3)校核各控制点在点位接收完毕后并布置好发射棱镜后,架设全站仪于接收点处,然后多角度后视各个反射棱镜,检查各投测点之间的间距、对角线长度是否相等,校核无误后建立起临时坐标控制网。7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引测7.1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本工程设置高程测量控制网,首级高程控制网与以及导线控制网合二为一,加密控
11、制点高程引测采用往返或闭合水准测量的方法平差后得到控制点0D0041,0D0042,IV1005,K1,K2,K3,K4高程,作为施工现场测量标高的基准点使用。由于受场地限制,高程控制点可能发生沉降,因此要定期检测高程点的高程修正值,以及时进行修正。7.2 高程控制网的引测用水准仪将标高引测到基坑周边后作为基础施工的高程控制点。随着地下室施工部位的变化,标高及时向上引测。施工至首层时再利用一级控制网点的标高抄测出建筑1.000M 线。地上部分基准标高采用全站仪分阶段垂直引测,每个阶段大约50m 左右,阶段内引测的基准标高通过悬挂钢尺(对钢尺读数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改正)顺核芯筒外墙面往上引测至
12、每一层,从3处分别向上引测,用水准仪校核标高,较差3mm取平均值作为施工层的标高基准,较差3mm时重新引测。距离0.000m 50m左右的楼层引测标高时,在0.000m 层砼楼面架设全站仪,通过气温气压计所测得的大气值对全站仪进行气象改正设置,后视墙面+1.000m 处标高基准线,测得仪器高度值,对仪器内Z 向坐标重新进行设置,包括反射棱镜的常数值也一并进行设置。在测量平台上布置反射装置,以便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 架设水准仪后视接收装置处所测得的标高值,计算水准仪仪器高程值,在该楼层的剪力墙墙面上测设+1.000m 线并弹出墨线标识。标高垂直向上传递全站仪测距示意图此引测方法克服了沉降变形在施
13、工过程中对建筑整体高度的影响。同时在施工过程的不同阶段,应根据结构沉降变形分析的结果对楼层标高予以调整,进行变形补偿,满足标高复测调整需要。8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放线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放线按照(定位、放线)程序经自检、互检合格后请质检员、测量监理工程师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8.1 基础开挖施工的测量控制本工程基础开挖的定位方法采用轴线定位法:开挖前首先定位基础的轴线位置,根据设计图纸定出开挖边线,同时放出高程定位点。开挖过程中定期检查轴线位置,精确控制基础开挖的位置、尺寸、标高。基础成型后在每个基坑壁上标识出轴线位置及相对0.000m的标高,以便基础验收。8.2 梁、柱施工的测量控
14、制梁、柱施工前利用控制点放出轴线位置,根据图纸尺寸弹出梁、柱边线。模板安装后用锤球吊梁柱模板垂直度,如有偏差进行模板校正。浇筑混凝土前抄测标高。8.3 钢结构的测量控制8.3.1 预埋螺栓的定位在基础底部钢筋绑扎前放出钢管柱中心线(十字线),搭设定位架并在其上抄测出锚板标高。按照放线位置及抄测的标高将M36预埋螺栓精确定位固定于定位架体上。将基础螺栓的定位钢板安放在支撑架体上部,反复测量通过调整螺栓来调整钢板标高较差控制在3mm以内,复核预埋螺栓的位置和尺寸无误后将螺栓与钢板、钢板与固定架焊接定位,抄测混凝土浇筑顶面标高。在基础底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测预埋螺栓的变形情况,发现偏位及时校正。混凝
15、土终凝后在定位钢板上放出钢管柱中心轴线做好钢管柱落位的标志。8.3.2 钢管柱安装过程中的测量钢管柱吊装前在钢管柱上弹出其纵横轴线。分别在通过钢管柱中心相交的两条建筑轴线上架设全站仪,将全站仪(或经纬仪)架设在通过钢管柱中心的轴线上。将全站仪(或经纬仪)镜头从下到上扫视钢管柱上弹出的轴线,重复调整钢管柱使之两个方向上的轴线分别与与之对应的全站仪视线重合,这样就保证了钢管柱吊装时的垂直度。为了防止柱内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使钢管柱产生偏位,在每一楼层每个沿柱的四周埋设四个拉固预埋件,预埋件距柱中心距离与每层安装的柱高相等,利用14圆钢加花篮螺栓做成长度可调的揽风绳,既可以在钢管柱在混凝土浇筑振捣时起拉
16、固作用减小钢管柱偏位又可以用来调整钢管柱的垂直度。在柱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用上述架设全站仪观测垂直度的方法进行跟踪观测发现偏移随时调整,直到混凝土浇筑完毕。钢构件在安装过程中,因日照温差、焊接会使细长杆件在长度方向会有显著伸缩变形。从而影响结构的安装精度。因此,在上一安装单元安装结束后,通过观测其变形规律,结合具体变形条件,总结其变形量和变形方向,在下一构件定位测控时,对其定位轴线实施反向预偏,即点定位实施反变形,以消除安装误差的累积。9 建筑物及边坡的沉降监测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将会引起建筑物的沉降。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将对本工程进行沉降监测,建筑物沉降观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
17、队伍进行测量,本项目部仅做自控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水准点埋设距基坑 50M 外埋设2 个通视良好,牢固的水准基点,作为沉降观测后视,保证不受建筑物沉降影响。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建筑物主要墙角及沿外墙每15米布置一处;沉降缝、伸缩缝两侧;基础底板的四角及中部;塔楼钢管柱及核心筒周边。沉降观测网布设成闭合线路。观测时必须做到“四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观测线路、固定观测时间。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在首层相应部位设置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标志稳固埋设,高度高于0.000m,0.20.5m. 在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开始观测,施工期间每增加两层观测一次。施工至0.000m时,将地下部分的累计沉
18、降量累计到地上部分的沉降观测值中,继续进行观测。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周围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及地下水位有较大变化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每次沉降观测后,及时整理分析观测数据,填写沉降观测记录表(5)建筑物四周深基坑边坡的沉降观测由于基坑的平均深度达到了18米左右,又有雨季施工为防止边坡的垮塌带来的安全隐患,在各级边坡的坡顶布置观测点,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填写沉降观测记录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析观测数据,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隐患。10 施工测量管理10.1 施工测量管理体系本工程测量管理体系分两级:测量控制检查组、各专业测量小组。测量管理的组织结构图如下:项目技术管理部测量控制检查
19、组土建测量小组装饰测量小组沉降观测小组安装测量小组钢构测量小组10.2 施工测量管理各部门职能及责任(1)测量控制检查组负责现场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各种关键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交接工作。并对各专业测量小组的测量成果复核验收,向监理单位提出测量验线。负责对现场所有测量工作的协调管理,向相关部门提供测量成果及有关数据。对同一区段多个施工班组作业时,指定可供使用的测量点、线,办好交接手续,并对提供结果的正确性负责。(2)各专业测量小组按照测量控制检查组提供的控制网(点),负责本专业工程的轴线定位、测量细部放线的实施工作。对自身专业工程测量放线的结果负责,并负责本专业范围内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10.3 测量精度控制本工程测量精度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