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彩科学益智活动案例.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7482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彩科学益智活动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彩科学益智活动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彩科学益智活动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彩科学益智活动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彩科学益智活动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彩科学益智活动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彩科学益智活动案例.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彩科学益智活动案例 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知道牙齿健康的重要性。2、培养幼儿在观察活动中探索学习的能力。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怎样预防。活动准备:1、电脑、视频、教学挂图数幅挂在活动室墙上小镜子每人一个2、了解本班幼儿得龋齿的情况活动过程:1、观察牙齿,引出课题。请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有什么发现?“变黑、变坏或者补洞的牙齿是怎么回事?龋齿龋齿是

2、怎么得的?是虫子咬得吗?还是其他什么原因?2、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1)带着问题看视频。提问:龋齿是怎么得的?是虫子咬得吗?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是什么东西把牙齿变成一种酸腐蚀掉的?(2) 带着问题重点看视频边了解引起龋齿的原因。(3)了解龋齿的危害。得了龋齿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怎么保护好牙齿不得龋齿呢?3、幼儿利用各种方式学习保护牙齿的办法。A.小朋友讨论防止龋齿的办法B.观察图片学习。c.请教保健医生。老师总结:不想得龋齿,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早晚正确刷牙;健康饮食少吃糖;饭后漱口不可少;牙齿定期去检查。这样你一定会有一口健康美丽的牙齿。活动结束:老师表演快板诗。预防龋齿:预防龋齿

3、牙齿健康人人夸,健康的牙齿人人需要,小朋友要记牢,不想得龋齿一定要做到:牙齿早晚正确刷,饭后漱口要干净,健康饮食少吃糖;牙齿定期去检查;只要坚持能做到,牙齿肯定会健康。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棒!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1.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2.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活动方法尝试教学法。活动准备1.大型玩具弹跳垫。2.弹簧及带弹簧的玩具、用具(拉力器、弹簧秤),其他有弹性的物体(各种橡皮筋、各种皮球、海绵块、手表带、袜子、带弹性的衣服等等)。3.字卡(弹性)。活动过程一、组织幼儿在室外玩大型玩具弹跳垫之后,进入室内坐好师

4、:(提问)1。小朋友在玩弹跳垫时身体有什么感觉?3.你们知道身体为什么会向上跳吗?(自由发言)二、幼儿自由探索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1.请幼儿准备好有事弹性的物体,重视幼儿的发现。师:你们面前摆放了很多东西,请小朋友试着去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变化。(提问后幼儿自由发言)2.鼓励幼儿再尝试一次,巩固对弹性特征的感觉。师:请小朋友再去试一试刚才没有玩到的东西,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指导幼儿自由发言)小结:这些东西真有趣,用力压或拉它时,它会变形,手一松,它又能变回来,这就是物体的弹性。3.请幼儿用身体语言来表示弹性的特点。(如弹跳、弹簧步等)三、比较尝试,巩固弹性概念1.出示一些有

5、弹性和没有弹性的物体让幼儿尝试、比较。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与刚才不一样的物体,请你们再去试一试,把新的发现告诉我。(自由发言)小结:有的物体能变形但不能还原,有的物体不能变形,所以它们没有弹性。2、请幼儿把有弹性与没有弹性的物体分家,分别放在两个不同颜色的筐子里。四、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弹性的认识和理解师: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有弹性的物体?(自由发言)五、小结内容,游戏结束1.小结: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又学会了许多知识,知道了用力拉压物体会改变开头手一松物体又恢复原状的现象叫弹性,还明白了弹性的东西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2.游戏“走迷宫”,幼儿出教室。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1、

6、初步了解海洋动物的食物链,感知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2、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的欲望。3、萌发幼儿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活动准备:课件、录音、电脑、录音机、图片、操作卡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播放录像:海底世界。幼儿交流:看到了什么?它们吃什么?(评:奇妙的海洋世界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观看的聚精会神,活动室里静极了,为下面的活动开好了头。)二、自由探索动物间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链1、幼儿分别采用操作电脑、听录音、观察图片、询问老师等方法进行自由探索,初步感知海洋食物链。2、幼儿交流通过探索获得的信息。(评:这个过程一改以往老师讲幼儿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在活动前做了大量

7、的准备工作,搜集相关的录像、图片,并把有关的内容、知识做成课件、录好音带,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获取知识的方法。孩子们有的认真地查找图书,有的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录像,还有的在电脑上操作,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获取相关信息,这远比孩子静静地听知识有意义的多。探索后的交流,又为孩子提供了整理信息、共享成果的机会。因为这些知识信息是孩子们通过亲自实践得到的,所以介绍起来特别有劲,口语能力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三、第二次探索并记录,初步了解食物链1、操作记录:二个幼儿结成一对,合拿一套卡片和记录纸。2、了解食物链,感知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师生小结:这些动物你吃我,我吃它,一环扣一环,象这

8、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的链条叫食物链。(评:让孩子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操作,会使孩子的探索更具目的性。让孩子二二结对操作记录,又培养了孩子合作交往的能力。在记录的过程中,还能相互交流,相互调整,使操作结果更准确。孩子们对这一环节可认真了,有的孩子记录好以后,还到电脑里去核实一下,这种精神真是令人高兴。这不,大多数小朋友都得出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蟹,虾、蟹吃小虫,小虫吃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吃腐烂的死鱼初浅结论。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了海洋动物的食物链。)四、了解食物链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萌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讨论:食物链断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2、相互讲述:海洋里没有了鲨鱼,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9、?3、课件演示:感知食物连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师生小结:原来呀,食物链上的动物一样都不能少,缺了一环,大海就会生病,海水就要变得又脏又臭,其他的小动物也不能生活了,面且还要危害到我们人类。(评:当老师指着幼儿记录的食物连循环图,对小朋友说:“这些动物你吃我,我吃它,多残忍,这些动物中间你们最讨厌谁?为什么?”时,善良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大鲨鱼最凶猛,我们不要它。”老师说:“好的,让大海里永远没有大鲨鱼”。孩子们就从食物连的循环图上把鲨鱼拿掉了。此时,老师又及时地请小朋友讲讲,没有了大鲨鱼会发生什么情况?大部分孩子都说小鱼安全了,他们没有危险了等等。老师没有表态,让孩子尽情地讲述,然后课件

10、演示,请孩子们看一看,事情到底会变得怎样。孩子们经过课件中画面、音乐的渲染,他们又情不自禁地喊道:“大鲨鱼回来吧,大鲨鱼回来吧。”所以当最后老师说到“鲨鱼虽然凶猛,但它也有好的地方,它还是海洋中的清洁工,有了它,海洋会变得干干净净”时,孩子赶紧把拿掉的鲨鱼图片重新贴上去,对鲨鱼的喜爱之情又溢于言表。这一过程,使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升华。)活动延伸:进一步探索其他食物链。这条食物链上的动物,它们都是靠自己捕捉才吃到食物的,所以叫捕食性食物链。除了捕食性食物链以外,还有其他的食物链,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继续探索,老师会支持和帮助你们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1、了解、发现转动并对身体不同部

11、位的转动产生兴趣。2、在试试、玩玩、做做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体验操作探索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3、了解日常生活中转动的运用,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方便。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活动准备:1、人体图一张、录音机、磁带、记号圆点。2、“转转转”展览会:筷子、线圈、伞、风车、牙签、钟表、卷笔刀、盖子、转动玩具、筐子等等。3、纸片、剪刀、竹签等。活动过程:一、探索身体部位的转动。1、老师做转手腕动作,幼儿初步了解转动现象。2、试一试、找一找,发现身体不同部位的转动。3、听音乐做各种不同的转动动作,激发幼儿兴趣。二、第一次探索、操作,鼓励

12、幼儿想办法转动物体。1、用“转转转”展览会吸引幼儿注意,引导幼儿操作、探索:用什么方法能够把物体转动起来?2、幼儿分组探索、操作,教师适时介入,观察引导。3、交流操作探索的结果。三、第二次操作、探索,引导幼儿发现转动时的有趣现象。1、在玩的过程中,共同探讨和发现转动时的有趣现象。2、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四、了解日常生活中转动的运用: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转动?它们的转动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五、动手制作陀螺,结束活动。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1、认识四中常见蔬菜的外形特征,按食用部分进行归类。2、知道蔬菜营养丰富,教育幼儿要多吃蔬菜。活动重点:知道从蔬菜的食用部分,比较

13、异同点,形成蔬菜概念。活动准备:与内容有关的课件西红柿、白菜、土豆、萝卜等实物若干、展板一张蔬菜图片与幼儿相等活动过程:1、今天有赵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来上课,小朋友们高兴吗?(高兴)2、刚才老师接到了一个电话,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谁给老师打来的?(想)是蔬菜王国的国王给老师打来的,它告诉老师说他们蔬菜王国给咱们小朋友寄来了许多东西,放在了咱们活动室里,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是什么?(想)那咱们一起去看看吧?3、展板、实物(各种蔬菜):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那些蔬菜?你喜欢吃哪一种蔬菜?你知道你是吃它的哪一部分?4、我们先来看看蔬菜都是有哪部分组成的?(大屏幕)(根、茎、叶、花、果实、种子)5、小朋友

14、知道了蔬菜都是有那几部分组成,那么小朋友就该回答老师的问题了。6、猜谜语:又红又圆象苹果,酸酸甜甜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能当水果。(西红柿)谁能说一说西红柿是什么样子的?(颜色、形状、皮是怎样的、还有小坑、味道、可以做菜也可以生吃)那我们应该吃西红柿的哪一部分?(果实)还有什么蔬菜是吃它的果实部分?(茄子、辣椒、南瓜、冬瓜、胡子)。7、还有一个谜语猜猜看:一个胖娃娃,埋在地底下,头顶绿巾穿红褂,夏天播种秋天拔,我们人人都爱它。(萝卜)说一说萝卜的样子?(形状、颜色、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菜)老师告诉小朋友萝卜还有“土人参”之说。因为萝卜中含有淀粉酶,能助消化,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民间自古就有“萝卜是

15、土人参”之说。我们应该吃它的哪一部分?(根)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可以吃它的根?8、看图中有哪些蔬菜?(白菜、菠菜、油菜)老师可以说说白菜的样子。我们该吃它的哪一部分?(叶)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9、这是什么?(土豆也叫地蛋或马铃薯)土豆的样子。土豆发了芽时有毒,不能吃,如果芽很小,可以把芽和周围的肉削干净,才可以吃。我们吃它的茎。老师还有一个关于土豆的儿歌:老师说一遍,课下再教小朋友说。10、考考小朋友:小朋友们,平时吃我的哪一部分(屏幕)11、谁在一拽老师的衣角,摸出来瞧一瞧,哦,是一一封信,看看上面写的什么?是蔬菜王国给小朋友的信:(我想考考小朋友对我们蔬菜的了解,呀,还有小奖品呢?谁答对了给谁一个)看看都有什么问题?12、问题:(1)哪些蔬菜既能生吃又能熟吃?(2)哪些蔬菜既能当水果吃又能当蔬菜吃?(3)为什么称萝卜为土人参?(4)发芽的土豆为什么不能吃?(5)为什么要小朋友们多吃蔬菜?13、小朋友都累了咱们来休息一下,做个游戏:找朋友小朋友拿着自己手中的图片找自己的朋友。(老师讲评)14、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出示蔬菜拼盘)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制作蔬菜拼盘。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彩科学益智活动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