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五路道路及管网工程项目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五路道路及管网工程项目设计方案.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五路道路及管网工程项目设计方案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项目名称:xxx园区东五路道路及管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xxxxxx泵业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1.2 项目概况1.2.1 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为xxx市xxxxxx园区,起点处左侧与兴盛大街相交,右侧与解放路相交终点位于孙家屯。 1.2.2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工程位于xxx市xxxxxx园区,起点处左侧与兴盛大街相交,右侧与解放路相交,桩号为K0+000,终点位于孙家屯,桩号为K1+571.478,路线中设置47.039m长链一处,路线全长1.619公里,给水及排水管网分别为4公里。沿线经过4个交叉路口(含起、终点),路幅
2、为三块板,布置形式:5.5m宽人行道+6m宽慢车道+2m宽绿化带+15m宽快车道+2m宽绿化带+6m宽慢车道+5.5m宽人行道。1.2.3 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9个月。即从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1.2.4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500万元。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为建设单位自筹。1.2.5 项目主要经济指标总表序 号项 目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注1道路长度m16192给水管道m4000排水管道m40003建设周期月92013年12月底竣工4投资总额万元15005资金筹措项目单位自筹1.3 编制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xxx市xxx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JTG B0120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3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JTJ 0342000)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xxx省公路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补充规定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4、(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HG247-103-9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xxx泵业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1.4 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突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增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适当优化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水平。2、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既有设施的恢复和修缮,做到交通与土地利用相协调;在城镇人口分布和用地布局有较大变动的情况下,随之进行必要的调整,依然
5、能满足需要。3、结合xxx泵业产业园区道路设施配套情况,并且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对园区境内道路及排水管网进行建设。4、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既要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又要适合本工程的建设特点。1.5 研究范围我公司在广泛收集既有道路设计、施工、改造及交通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勘测,对工程地质、河流水文情况进行了调查。结合影响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国防战备等有关资料,分析了现有公路的技术状况、交通量的适应程度。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影响、建设管理、工程进度计划、招投标、投资估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及研究,并得出项目建设所产生的
6、各方面的效益。1.6 结论1、本项目的建设可完善xxx泵业产业园区道路及配套设施,对园区的综合服务和管理功能产生联动作用,有效促进远去的发展进程。2、项目的建设符合xxx泵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项目社会效益良好。3、本项目建设区域自然及交通等外部配套条件较好,有利于项目的实施。项目的实施可完善xxx园区的交通管网。总之,该工程的实施,是xxx园区道路基础设施规划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项目建设尽快实施,有利于路网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道路网络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改善路网骨架的通行能力,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形势需要;有利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充分发
7、挥城市道路的使用效益。根据xxx泵业产业园区交通、排水现状及发展规划,本项目建设内容合理、规模适当、建设任务紧迫,项目资金来源有保证,建议实施该项目的建设。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2.1 项目背景2.1.1 产业园区和区域发展背景xxx省xxxxxx泵业产业园区位于锦州市与xxx市接壤处,东与锦州西海工业区毗邻,西与xxx北港工业区轻工产业园相连,北至京沈铁路塔山、高桥段,南临渤海锦州湾,距xxx市中心仅10公里,是xxx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享受国家和省鼓励沿海开发的相关优惠政策。2010年7月29日,省政府下发“辽政2010187号”文件,批准xxx泵业产
8、业园区独立列入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批准规划开发面积78平方公里,起步区10.3平方公里。产业园区以打造新的“中国泵业基地”,实现大力开发xxx沿海经济带,带动xxx省设备制造业发展的目标。xxx泵业产业园区依托优越的区位、资源、交通和产业基础条件,在最短的时期内形成产业集聚、项目孵化、资金和技术汇集的有效载体,打造中国泵业基地,形成集研发、制造、检测、销售和专业人才培训于一体的全国泵业及相关产业集群。2011年,xxx省“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在未来五年中,xxx省要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创造对外开放新优势.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带动原材料等产业的优
9、化升级.要大幅度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努力实现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xxx泵业产业园区现有的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无给排水设施,给企业生产生活和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为协调xxx泵业产业园区的合理发展与布局,科学合理的配置空间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园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保证道路的服务水平,提高通行能力,改造周边的环境,急需建设该段道路及给排水系统系统。在此背景下,2013年3月本公司受xxxxxx泵业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承担了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根据合同要求,本公司即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收集资料,踏勘现场,认真研究工程项目,合理安排
10、、科学调度设计资源,全力配合业主,实现预定的工程总体进度要求。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是对本项目进行详细的研究,提出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及投资方案,并对项目涉及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xxxxxx城市建设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环境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发展速度及水平不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机动车拥有量、客货运输量增长迅速,各类交通需求明显增加,交通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xxx园区东五路是xxx泵业产业园区的主要干道,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其必要
11、性不言而喻。因此,建设完善高效顺畅的交通路网至关重要。2.2.1 项目建设符合xxx园区总体规划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振兴经济的蓬勃发展,xxxxxx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城区土地开发的需求更大,投资环境更应改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不仅拓展了城区规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缓解城区的用地、交通、疏散密集人口、园区内企业运输等缓解起到重要作用。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沿线的土地开发,促进区域建设,从而完善了园区的合理布局,增强园区功能,为吸引各方面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不影响xxx园区总体规划,有效控制城市建设规模,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对园区建设的不利影响,该道路建
12、设项目可行。2.2.2 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xxx园区发展,引领经济腾飞在园区建设中,基础设施要先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发展规划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基础设施的载体是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工程。只有建好完善功能的市政基础设施,才能有效地带动城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负担起园区巨大的物质能量消耗,才能吸引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无污染、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企业落户,才能不断地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发展。随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落实完善,必将彰显出园区巨大的发展潜力。2.2.3 本项目的建设是交通量增长的要求随着xxx园区及其周边地区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和车辆的保有量逐年增长,交通流量
13、也将随之不断增长,现有道路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本项目建成后,可提高行车速度,降低运输成本,改善xxx园区路网结构,完善路网体系,消除现状道路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带来方便。2.2.4 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满足城区建设需要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xxx园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增强其为xxx园区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提升xxx的城市化水平。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符合xxxxxx泵业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从而引领xxx经济发展。无论从缓解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状况的角度,还是从拓宽城市骨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完善区域经济
14、结构的角度考虑,本项目的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3.1 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为xxx市xxxxxx园区,起点处左侧与兴盛大街相交,右侧与解放路相交终点位于孙家屯。3.2 交通条件本项目位于xxxxxx泵业产业园区,距xxx市中心约10公里。东与锦州西海工业区毗邻,西与xxx北港工业区轻工产业园相连,北至京沈铁路塔山、高桥段,南临渤海锦州湾。地处辽西走廊西部,渤海湾北岸,是连接关内外咽喉要地,西贯京津冀,东通辽吉黑,西南与东营、烟台、威海等胶东半岛城市隔海相望,东南与大连以海相连,是京津经济区与沈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处于环渤海经济圈轴心位置,具备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优势。
15、3.3 自然条件3.3.1 气候条件xxx市xxx园区沿海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特色各异。春季少雨干旱,风速大,气温上升快;夏季炎热,雨量集中,风小湿度大;秋季晴朗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少雪寒冷,多北风。区域气象气候资料取自xxx气象台多年的多年观测资料,其主要气象气候特征如下:1、气温xxx市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夏季节明显。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7.4;7月份最高,平均24。多年平均气温 9.4极端最高气温 34.1极端最低气温 -21.02、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其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6%。年平均降水量 532.7mm年最大降水量
16、694.0mm年最小降水量 242.8mm日最大降水量 175.0mm日降水量25mm的降水日数多年平均6d。3、雾多年平均雾日数27d(能见度1km),多出现在春、夏两季。4、相对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0%。5、风况本地区冬季多为N-NW风,夏季盛行S-SW风。常风向NNW,频率20.9%;次常风向SW,频率18.3%。强风向NNW,实测最大风速23m/s;次强风向SSW,实测最大风速21m/s。多年平均风速3.8m/s,6级以上大风出现频率7.2%,其中NNW向频率3.39%。6、冰况(近10年)根据xxx海洋站近十年冰情资料统计,本海区冰期一般自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上中旬,总冰期平均每
17、年100天左右。冰厚一般20cm,最大40cm。冰期较长,间或有12天的持续封冻,港口出现因冰情影响作业的情况。3.3.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一)潮汐(1)潮汐特征调查海区无长期验潮资料,根据xxx海洋站资料统计分析,调海区附近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潮,其型态系数K(Hk1 + Ho1)/Hm20.67。(2)基面关系港区各基面相互关系如下: (3)潮位特征值根据xxx海洋站近十年资料统计本海区潮位特征值为:最高潮位 4.22m最低潮位 -1.12m平均高潮位 2.63m平均低潮位 0.58m平均海平面 1.60m最大潮差 4.06m最小潮差 0.12m平均潮差 2.05m(二)海流本
18、海区海流以潮流为主,属不正规半日潮流。根据有关测流资料分析,本海区涨潮平均流向西北偏北,落潮平均流向偏向西南。涨潮垂线平均流速0.126m/s,落潮垂线平均流速0.1m/s;表层最大涨潮流速0.44m/s、流向342,表层最大落潮流速0.53m/s、流向236。流速分布一般表层大于中层,中层大于底层。本海区余流较小,流速一般小于0.07m/s,流向300左右。(三)波浪1概况根据近十年实测波浪资料统计,本海区常浪向为SSW,频率19.87%;次常浪向为SW,频率12.43%。强浪向为SSW,实测最大波高,对应H1%=3.1m,周期T=4.7秒;次强浪向为SSE、SE,实测最大波高H1/10=2
19、.5m。全年各向实测H1/101.0m的波高出现频率为18%。2设计波要素经对近十年测波数据的频率分析,再经折射和浅水影响计算,以及SW、W向小风区波浪推算,50年一遇。-5m水深处设计高水位时的设计波要素见下表。 50年一遇设计波要素表 单位:m/sSSESSSWSWWSEH1%4.14.04.62.12.03.8H4%3.73.64.01.91.83.4H13%3.03.03.41.51.42.8T7.27.07.44.84.76.8二、工程地形地质(一)、地形地貌1海岸地貌锦州湾三面被陆地环绕,湾口朝向东南,为开敞浅水海湾。湾口宽约10km,纵深6.410km,湾顶宽3km左右。沿岸地区
20、属辽西丘陵地带,其中北、西沿岸为高程20m左右的海蚀阶地,南岸为丘陵。湾内海域地貌较单一,海底地形平缓,潮滩发育,总趋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水深-1-4m,底质以淤泥质粉砂和粉砂质淤泥为主。2水沙基本特征锦州湾含沙量平面分布呈南低北高的规律,正常天气条件下水体含沙量甚低,垂直分布也较为均匀。据1989、2001年实测资料,涨、落潮平均含沙量基本相等,均在0.043kg/m3以内。锦州湾主要入湾河流有老河和五里河,均为季节性小河,年入海沙量13.7万吨,其中洪水期79万吨。洪水期细颗粒成分波及港区,但强度不大。此外,辽东湾北部大、小凌河洪水期入海泥沙有少量扩散至湾口航道区域。总的来说,锦州湾泥沙来
21、源不丰富。锦州湾潮流流速较小,港区涨落潮平均流速小于0.2m/s,最大涨落潮流速0.5m/s左右,潮流对泥沙起动和直接搬运能力甚弱。锦州湾泥沙运动以悬移质泥沙往复运移为主,大风天的风浪作用对湾内泥沙运动有重要影响。风天尤其是南向大风波浪掀沙随潮流搬运,水体含沙量剧增,高出正常天气条件下水体含沙量几十倍。7级以上大风天,特别是春季南向大风天,港区涨、落潮平均含沙量分别达到0.243kg/m3和0.272kg/m3,悬沙粒径d50在0.010.003mm之间。综上分析,南向风浪作用下滩面及浅水区细颗粒泥沙起动并随潮流扩散;另外,冰冻期后期岸冰夹带滩面较粗颗粒随潮流漂流、消融、沉降也是泥沙来源之一。
22、3淤积趋势分析锦州湾海区潮流流态变化复杂,但由于潮流流速不大,正常天气条件下水体含沙量低,天然状况淤积轻微。对比1984年和2001年水下地形测量资料,湾内自然形态没有明显变化,海岸线位置和岸滩高程稳定。1985年以来南科院、华师大等单位采用数学模型、定床清水物理模型等对锦州港港池、航道淤积强度进行的多项专题研究成果表明,港区的淤积强度不大,正常天气条件下港池平均年淤强为0.1m左右;大风天港池年最大淤强在0.15m左右。航道开挖后的回淤主要由悬沙引起,港口投产以来多年运行情况表明,航道实际淤强约为0.2m/a。(二)工程地质锦州湾位于大地构造燕山断块的东缘,沿岸无大的断裂通过。沿岸丘陵和台地
23、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纪的泥质砂岩、石英砂岩和燕山期花岗岩;沿岸台地、潮滩和海底表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港区土层分为四大层,各层位分布连续而稳定,自上而下为:(1)淤泥、淤泥质粘性土为全新世海积层,遍布全区,层厚1.64.2m,一般23m。灰褐色、灰黑色,流塑软塑状,含砂粒以及贝壳碎屑。(2)亚粘土、粘土为更新世陆相沉积层,褐黄色、灰黄色,呈硬塑状,夹砂斑,含铁锰结核及粗颗粒。层顶高程一般在-4-6m,为勘区中上部主要土层,分布较均匀,层厚4.813.2m。(3)黄色粘土为更新世陆相沉积的老粘性土,褐黄色,含铁锰结核和多量砂卵石,土质坚硬。该层覆盖在风化岩面上,层顶高程-12-20m,层厚1013
24、m。(4)风化岩主要为震旦纪晚期强风化泥质砂岩、石英砂岩,局部有花岗岩体入侵。泥质砂岩呈棕红色,花岗岩呈黄色至棕黄色。岩面高程变化较大,近岸0m-1m等深线范围内在-15-20m左右,-2m等深线处为-21m-25m,-3m等深线以深均在-30m以下。第二层、第三层的粘性土强度较强、层位稳定、厚度大,是较好的地基持力层,又具有可挖性,为港区水陆域布置和各种码头位置的选择提供了很大余地。总之,该海域工程地质条件良好。3.3.3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xxx属于基本烈度六度地区。又据“建设部、国家计委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暂行规定”、“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抗震设防和加固的暂行
25、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01)等文件的规定,该项目为七级设防,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根据当地抗震区划资料和勘察结果表明,本场地覆盖层厚度为0.505.80m,由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可判定场地土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场地内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按国家地震局的有关文件,本场地的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Tg=0.05g,xxx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特征周期为0.350.45s。场地无可液化土层。3.3.4 不
26、良地质作用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本次勘察表明,拟建场地无断裂、溶洞、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无沟浜、溶洞、墓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故判断该拟建场地稳定。3.3.5 施工条件本工程所处场地平坦开阔,交通运输便利,筑路材料比较丰富,均可由当地材料市场供应,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并采用汽车和拖拉机运输,运距较短,有利于本项目的建设。项目用水可由道路沿线市政管线接入,本区电力供应情况良好,工程用电可与电力部门协商解决,工程建设条件良好。第四章 工程建设方案4.1 设计原则园区道路是园区基础设施的骨架,是园区公共设施的主要载体,是园区最基本的功能通道,应遵循以下原则:1、在xxx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xx
27、x的特点,改善并提高园区道路交通条件。2、结合本路段的实际情况,本着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道路路线尽量依照原路,并按相应规范要求进行设计。3、合理利用地形和当地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4.2 设计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xxx市xxx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3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JTJ 0342000)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公路桥涵设计通
28、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xxx省公路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补充规定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HG247-103-9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城市排水工程规化规范(GB503182000);国家有关政策和交通部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
29、。4.3 工程沿线现状xxx泵业园区现在采用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即分别设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道路沿线范围内有少数附属物如牌匾、水泥杆、刺线。4.4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工程位于xxx市xxxxxx园区,起点处左侧与兴盛大街相交,右侧与解放路相交,桩号为K0+000,终点位于孙家屯,桩号为K1+571.478,路线中设置47.039m长链一处,路线全长1.619公里,给水及排水管网分别为4公里。沿线经过4个交叉路口(含起、终点),路幅为三块板,布置形式:5.5m宽人行道+6m宽慢车道+2m宽绿化带+15m宽快车道+2m宽绿化带+6m宽慢车道+5.5m宽人行道。该工程全部为新建道路工程。4.5 道
30、路设计方案4.5.1 设计标准依据现行规范,本路线设计标准如下:1、道路等级:城市道路主干路;2、设计年限:15年;3、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4、设计轴载:BZZ-100KN;5、路基宽度:42米;6、路面宽度:快车道:15米,慢车道:6米;7、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8、桥涵设计荷载:公路-级;9、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50;路基1/50。4.5.2 路线一、平面设计:本项工程根据规划提供的坐标控制点,确定道路走向,起点与解放路和兴盛大街相交,桩号为K0+000,终点位于孙家屯,桩号为K1+571.478,交叉路口均为平面交叉。本段道路实际修建长度1.619公里,设置47m长链一处,最大纵
31、坡0.119%,最短坡长76.269米。为避免道路运行时因管线建设而破坏路面,在沿线交叉路口两侧设置直径为1200mm双排过道管涵(备用涵),平行被交叉路敷设,过道管的设置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园区的详细规划实施。二、纵断设计:道路纵断面根据规划所确定的控制点高程进行设计,竖向设计综合考虑排水管线布设、路表纵向排水要求以及道路形成后的视觉效果等因素,充分考虑两侧地物地貌和现有道路实际情况的高程控制。做到道路施工起点、终点及施工边界处应与原有道路平顺衔接。三、横断面设计:标准横断面为42米宽三块板路幅,布置形式为:5.5米宽人行道+6米宽慢车道+2米宽绿化带+15米宽快车道+2米宽绿化带+6米宽慢车道
32、+5.5米宽人行道。快车道路拱横坡采用抛物线横坡,慢车道路拱横坡采用直线横坡,坡度均为2.0%。道路边石用机切刨光花岗岩边石。4.5.3 路基路面一、路基根据相关资料调查,东五路所处场地原地貌单元为海滩,现已填至路面高程,根据地质报告显示,东五路工程用地为养殖区域,地貌地质情况为:第一层粉土,层厚2.3米,承载力为120KPa,第二层淤泥质粘土,层厚1.70米,承载力为60KPa,第三层为粘土,层厚1.0米,承载力为160KPa,第四层为残积土,层厚2.6米,承载力200KPa,以上土层均为软弱土层,易造成路基沉降,应业主要求采用强夯方法处置。先用开山炮料填至路基设计标高,然后在路基宽度范围内
33、进行强夯,强夯后再经填筑碾压达到路基设计标高及规定的路基压实度:上路床(0-30cm)及下路床(30-80cm)不小于95%,上路堤(80cm-150cm)不小于93%,下路堤(大于150cm)不小于90%。填方路段路基边坡1:1.5,挖方路段路堑边坡1:1.0,路基两侧采用暗排水。路基填筑必须严格执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使路床达到设计要求。1、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d可按下式估算: d=a mh 式中:m-夯锤质量(t);h-夯锤落距(m);a-修正系数,与土质条件、地下水位、夯击能大小、夯锤地面积等因素有关,其范围值为0.34-0.80,应根据现场试夯结果确定
34、。根据达到预设标高的道路填方高度和软土层厚度,采用的夯击能为2500KN.m,锤重20t,落距12.5m,主夯点间距为8米,梅花形布置。夯击遍数:共三遍夯实,分为主夯、副夯、满夯,两遍夯的间隔时间为15天,副夯点位于两主夯点中间。满夯点夯印彼此搭接四分之一连续夯击。满夯采用的夯击能为1700KN.m,锤重20t,落距为8.5m。2、夯点的夯击数(最佳夯击能)应根据现场试夯确定,应达到下列标准: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厘米。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较大隆起,一般控制为小于等于10厘米。二、路面1、设计依据及结构厚度采用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进行设计。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
35、荷载作用下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采用公路路面设计程序系统HPDS2011-UR-S专用程序计算路面厚度。土基回弹模量E =32MPa,路线位于气候分区2-2区,标准轴载为BZZ-100,快车道设计初期交通量为467轴次/日,设计年限15年,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为602.5万次,设计弯沉值Ld=29.1(1/100mm)。慢车道设计初期交通量为201轴次/日,设计年限15年,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为65.2万次,设计弯沉值Ld=49.5(1/100mm)。采用的路面结构层如下: 快车道: L=27.5(0.01mm)4cm细粒式沥青
36、混凝土(AC-13F) 黏层沥青(0.5L/m ) L=30.6(0.01mm)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F) 土工布 透层沥青(1.2L/m ) L=36.4(0.01mm)20cm水泥稳定砂砾 L=77.1(0.01mm) 20cm水泥稳定砂砾 L=255.6(0.01mm)20cm天然砂砾 土基E =32MPa 慢车道: L=49.6(0.01mm)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F)黏层沥青(0.5L/m ) L=58.6(0.01mm)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F) 土工布 透层沥青(1.2L/m ) L=77.4(0.01mm)20cm水泥稳定砂砾 L=255.6
37、(0.01mm)20cm天然砂砾 土基E =32Mpa为了使沥青面层以及沥青面层与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之间更好地连接,在两面层之间喷洒粘层沥青,在面层和基层之间喷洒透层沥青。2、对路面材料的要求(1)天然砂砾垫层砾石含量 50%最大粒径(5厘米) 5%0.075mm粉料含量 7% 压碎值 35% 材料质地坚硬、洁净、无杂质。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2)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水泥稳定砂砾用做基层时,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其颗粒组成范围见下表:筛孔尺寸(mm)31.526.5199.54.752.360.60.075级配范围10090-10072-8947-6729-4917-358
38、-220-7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水泥稳定砂砾,但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宜采用标号32.5号或42.5号的水泥。砾石强度 3级;5毫米以上砾石含量 60%;最大粒径(4厘米) 5%;针片状含量 20%;0.075mm粉料含量 7%;砾石中不含土块及杂质;压碎值 35%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没规定具体水泥含量,但施工时必须经试验采用达到要求强度时的水泥剂量(推荐用量5%),要求水泥稳定砂砾在20条件下(湿养6天、浸水1天)七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基层应满足2.8MPa。基层压实度应97%。(3)水工程用水不应含有影响质量的油、
39、酸、碱、盐类及有机物等,饮用水一般均可适用,非饮用水经化验符合下列要求也可使用:硫酸盐含量: 2.7mg/cm含盐量: 5mg/cmPH: 4(4)沥青路面面层所用沥青材料采用B级道路石油沥青,沥青标号为90号,其技术要求如下:针入度(25,5s,100g)(单位:0.1mm) 80-100适用的气候分区 2-2软化点(R&B)不小于(单位) 4215延度不小于(单位:cm) 100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单位%) 3.0闪点不小于(单位:) 245残留延度(15)不小于(单位cm) 20溶解度不小于(单位:%) 99.5残留针入度比(25)不小于(单位%) 54沥青面层所用的材料:沥青混凝土
40、面层所用材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等。沥青层用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沥青混合料所用粗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如下:石料压碎值不大于(单位:%) 30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单位:%) 35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2.45吸水率不大于(单位:%) 3.0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单位:%) 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单位:%) 1软石含量不大于(单位:%) 54.6 给水工程方案4.6.1 设计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
41、管(GB/T11836-2009);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 143: 2002)。4.6.2 设计内容1、设计规模根据该区域规划,生活给水供水指标为0.4万吨平方公里日,单位面积供水量1.67吨公顷小时。消防用水按同时发生火灾次数2次,消防用水量45升/秒计算,火灾持续时间3小时。供水水压要达到28米水柱,即满足6层居住、办公楼的需要。2、管网布局给水干管平行道路铺设,生活给水管道及工业给水管道按规划布置在道路左侧设施带下,距离路边石2米,隔150米设置一个过路管,给水管网在冰冻层以下沿道路直埋敷设。主干管在路口设置阀门井,在局部高点设置排气井,低点设置排泥井。该管线为xxx园区的供水主干管,通过规划加压泵站将一部分上水供给高区,泵站进水主线的一部分上水分担给低区供水。给水管同其它管线局部有交叉处可以利用管件或改变管线敷设角度躲避其他管线。给水管道的埋设一定要在重力流管道铺设完毕后进行,以免限制排水管道的标高。3、管材及接口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材,管材及管件应满足输水和输气用球墨铸铁管、管件、附件及其接头(IS02531-2009)的要求,连接方式优先采用T型滑入式,也可以采用Nl型、K型、S型机械式接口。以上管道材料的公称压力要达到0.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