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掏挖式基础施工组织方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6957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掏挖式基础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工掏挖式基础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工掏挖式基础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工掏挖式基础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工掏挖式基础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掏挖式基础施工组织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掏挖式基础施工组织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工程掏挖式基础主要用于地质条件较好、塔位地形陡峭的塔位,利 用立柱露出地面的高度来调节地形高差,以减少施工基面土石方开挖方量 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适用地质条件人工掏挖式基础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的人工填土、粘性土、 粉土、砂土、碎石土和风化岩石。若孔内产生的空气污染物超过现行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CB3095)规定的三级标准浓度限值时,必须采取通风措施 方可采用人工挖孔施工。2、本工程使用的掏挖式基础型式及数量表基础型号单位数量CJ3基3DGZ基10GJ1基1CJ2基43人工掏挖式基础施工流程施工程序为: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架设支架或电动基座-准备 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备等-边挖边

2、抽水-每下挖100cm进行桩孔周壁的清理,校核桩孔的直径和垂直度-支撑护壁模板-浇灌护壁混凝土-拆模 继续下挖,达到设计深度后,由监理工程师和质检人员验收-绑扎钢筋笼- 验收钢筋笼立柱露出地面部分模板架设、校正校正并固定地脚螺栓- 排除孔底积水,经监理工程师和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3.1 施工准备3.1.1平整场地,清除地面孤石和浮土,铲松软土层并夯实;3.1.2测量定出桩孔的中心位置,定桩孔开挖的准确位置,并设置控制桩以备经常检查校核;桩孔测量定位后,开挖深度达到 50cm寸,通过塔位中心桩和控制桩对桩孔位置再次进行校核,误差必须控制在士5mr以内。3.1.3在进行桩孔定位测量时,必

3、须核对基础配置表中的高差数据是 否准确,以校核基础路高是否合适;桩孔开挖深度必须严格按照基础配 置表的数据进行控制。3.1.4孔口周围浇注混凝土锁口,其高度高出地面2030cm,防止土、石、 杂物滚入孔内伤人。3.1.5孔口四周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表水,搭好孔口雨棚;3.1.6安装提升设备,布置好出渣道路;3.1.7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避免增加孔壁压力和影响施工。3.1.8孔口四周架设0.8米高的钢管围栏,并悬挂醒目的标志牌。3.2 挖掘施工3.2.1开挖前向每个操作小组作安全技术质量交底,并指出可能出现的问 题和处理的一般方法。3.2.2每个孔由一个固定的小组负责施工,每个施工

4、点的井下、井上均应有 人操作,并明确井上人员对井下操作人员应负的安全责任,上、下之间有良 好的联络信号。3.2.3 土方开挖采用人工进行,石方开挖采用人工配合凿岩机进行,卷扬 机提取吊桶。为缩短工期,在工作面允许的情况下可同时开挖多个基坑,对 于渗水量相对大的提前开挖,集中抽水,降低其它孔内的水位。3.2.4对于一个塔位中同时有人工掏挖式基础和斜柱式大开挖基础时,应 先进行人工掏挖基础的施工,后进行斜柱式大开挖基础的施工。3.2.5作业人员上、下孔采用爬梯,严禁乘坐运料吊篮;上、下孔时要与孔 上人员联系,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上、下孔。326挖孔时,要注意安全。挖孔工人必须佩戴安全帽,上下时系好

5、安全绳。 提取土渣的吊桶、吊钩、钢丝绳、卷扬机等机具 ,要经常进行检查。327本工程大部分掏挖式基础地质均为红色砂岩,成孔条件好,不需要 进行护壁,但所有孔口必须采用 C20昆凝土进行锁口,锁口壁厚10cm,高出 地面20cm如开挖后地质条件较差则必须进行护壁,护壁是一个上大下小 的楔形圆环(见下图),在掘进过程中逐段在孔内捣制,在较稳定的土层中 护壁的高度一般取100cm当通过地质条件差的土层或强透水层时,每段高 度应降为50cn左右。掏挖基础基础坑护壁示意图債3.2.8护壁混凝土应密实早强,坍落度为35cm挖孔时及时浇注混凝土 护壁,防止坍孔,每挖掘0. 81. 0m深时,即支模灌注混凝土

6、护壁,厚度 1015cm为保证护壁的质量,施工时要经常检查模板尺寸、孔径、模板 竖直度及护壁厚度,护壁混凝土要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漏水等现象,严禁 用插入振动器振捣,以免影响模外的土体稳定。上下护壁间预埋纵向钢筋加 以联结,使之成为整体,并确保各段联接处不漏水。当挖孔孔壁为土质或较 松散的岩层时,护壁混凝土采用配筋。桩孔挖掘及支撑护壁两个工序必须连 续作业,尽量减少中途停顿时间,以防坍孔。对较易塌方施工段要即挖,即校 对,即验收,即灌注护壁混凝土,要保证混凝土密实度,避免渗漏。329本工程所有人工掏挖基础严禁进行爆破施工。3210如孔内有地下水,要在孔边设置集水坑,用水泵排水,并经常检查排

7、水用具的完好状况。对少量流沙的桩位,先将附近无流沙的桩孔先挖深,使 其起集水井作用,集水井应选在地下水流的上方,用水泵抽水时,将桩孔和 附近的地下水位降至井底下,使井底部免除水淹状态下施工。3.2.11孔深超过4冊寸,应经常检查孔内CO CO2SO2 NO等有毒气体含量, 必要时增设通风设备。对于使用凿岩机的基础,必须使用通风设备,孔下 操作人员应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3.2.12基础掏挖施工时每下挖1m就要检查1次孔的垂直度;在开挖深度距设 计深度im寸,开始进行扩大段的开挖,开挖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形状、尺寸 进行。3.2.13成孔的允许偏差应满足:桩径设计尺寸,垂直度 0.5%,桩位士50mm

8、3.2.14孔内挖出的弃渣要及时运走,不得堆放在孔口,以防发生塌孔。挖孔 达到设计深度后,清除孔底松土、沉渣、杂物、积水,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 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3.2.15如遇地质为土质,且开挖完成后不能立即进行浇筑时,孔底应预留2030cm勺土层暂不开挖,待准备浇筑施工前再开挖,以保持基底土层稳 定性。3.2.16施工时应及时验槽,若发现实际地质与施工图地质状况描述有出入时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3217如果塔位地形、地质条件与施工图不符或埋深、出露不满足设计要 求应立即通知设计工代。3.3 终孔检查及处理3.3.1桩孔深度严格按照基础配置表中的数据进行控制;孔深达到设 计标高后,应进行孔底处理

9、,做到平整、无松渣、污泥及沉淀等软层,嵌入岩层符合设计要求。3.3.2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了解地质情况,若与设计资料不符,及时向监理 工程师报告。3.3.3如地质复杂,应用钢钎探明孔底以下地质情况,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查 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3.3.4成孔后,桩位、孔径、孔底标高、孔的倾斜度等各项指标检查合格后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4 钢筋骨架的制作及安装3.4.1钢筋进场要验收,要有质保单,并要求作力学性能试验和焊接试验, 合格后才能启用。3.4.2桩主筋箍筋点焊成笼,主筋接长用搭接,搭接长度大于10d,焊条采用 E50型。3.4.3钢筋笼绑扎严格按设计尺寸进行,主筋间距允许偏差士 10

10、mm箍筋 或螺旋筋螺距允许偏差士 20mm钢筋笼直径允许偏差士 10mm钢筋笼长度 允许偏差士 50mm3.4.4加颈箍宜设在主筋外侧,加强对钢筋笼的箍子作用,且不会增加施 工难度。345注意钢筋笼的标高,到达设计位置后应采用工艺筋(吊筋、抗浮筋) 固定,避免钢筋笼下沉或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响而上浮。346注意钢筋笼保护层的支垫。3.5模板支护 3.5.1本工程的掏挖式基础露出地面部分必须支模。3.5.2本工程的掏挖式基础露高不统一,在基础施工前,应对各个基础的 露高进行统计。根据不同直径基础的数量和露高提前定制专门的模板,以 便于进行施工。模板制作时内径不能出现负误差。3.5.3模板位置严格按

11、照基础根开表的尺寸进行控制,误差控制在士 5mr以内,地脚螺栓中心与基础立柱中心的偏心控制在8mr以内。3.5.4模板位置确定后,应进行固定,特别时基础露高超过0.5m的,应做好支撑,避免在混凝土浇筑、捣固时发生位移3.5.5按设计要求基础立柱露出地面高度0.8m时需设置攀爬措施,如下图:揭挖式基础立柱蘇播蕭丞意朝3.5 浇筑混凝土3.5.1混凝土浇筑前根据基础配置表、基础根开表、基础结构图再次核对基础型号、钢筋规格数量、基础根开、地脚螺栓规格、地脚 螺栓根开、基础立柱露高、立柱高差等数据。浇筑中和浇筑完成后必须校 核根开和各腿顶面高差数据。3.5.2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必须连续进行,不得形成断

12、桩。3.5.3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坑内杂物、散落的土石和积水。3.5.4混凝土搅拌时,要严格按照配合比的比例上料;严格控制水灰比, 每盘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少于90秒;浇筑首盘混凝土前必须进行塌落度测 试,并符合要求。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及时使用。3.5.5混凝土浇筑时,使用串筒下料,串筒应对准孔中心;串筒底部距孔 底的高度必须小于2m混凝土在串筒中自由坠落。3.5.6井下操作人员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密实混凝土 ,每层厚度不超 过50cm,插入形式为垂直插入。插点间距约40 50cm,并且做到“快插慢拔” 振捣时避免碰到钢筋,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 5 10cm3.5.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柱顶面抹平

13、工作必须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避免终凝后二次抹面出现起层等现象。3.5.8冬季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采取覆盖保温等防冻措施。4人工掏挖式基础混凝土浇筑控制标准序号检杳项目性质合格优良1岩石性能关键符合设计要求2地脚螺栓与钢筋规格、数量关键符合设计要求3混凝土强度/Mpa关键设计值4底板断面尺寸/%关键-1-0.85基础埋深/mm重要+500, -50+100, 06立柱断面尺寸/%重要-1-0.87底板断面尺寸/%重要-1-0.88钢筋保护层厚度/mm重要-59混凝土表面质量重要符合规范第5213条表面平整10整基基础中心位移/mm顺线路重要3024横线路302411整基基础扭转/ (

14、)一般塔重要10812回填土重要符合规范第4.0.7、4.0.8、4.0.9 条无沉陷,防沉层 完整美观13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 %。一般 2 1.614同组地脚螺栓中心与立柱中心偏移/mm一般10815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顶面咼度/mm一般+20, 0,丝扣不进入剪切面16基础顶面咼差/mm一般55人工掏挖式基础施工安全注意事项5.1从事挖孔作业的工人须经过健康检查和安全作业培训且考察合格后, 方可进入现场施工。挖孔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严禁穿拖 鞋、赤脚、赤膊、酒后上岗作业。5.2挖孔施工设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孔内有人时,必须有人监护,不得擅离职守。5.3吊装设备基础要稳

15、固、电刹要安全可靠并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施工时随时检查,并经常对钢丝绳磨损情况及支架螺栓等进行定期自检,以保证人员及机械安全。5.4孔下作业不得超过2人,作业时应戴安全帽、穿雨衣、雨裤及长筒雨靴。5.5挖孔作业时孔底需设置上下爬梯,其设置必须安全可靠,保证孔内作业 人员的安全。5.6吊筒上下运料时,孔内作业人员必须靠边,以防发生意外。孔内挖土人 员的头顶部位设置护盖,护盖离作业人员25m。取土吊斗升降时,挖土人员 在护盖下面工作。5.7地面孔周围不得摆放铁锤、锄头、石头和铁棒等坠落伤人的物品。每 工作1h,井下人员和地面人员进行交换。5.8孔上孔下人员必须随时保持联系,当孔深达到喊话无法听清的

16、情况时, 需在卷扬机的吊绳上(孔口外)安装“响铃”,当孔内作业出现紧急情况时, 孔内人员通过摇动吊绳来带动“响玲”向地面人员发出警报,及时进行沟通。 地面人员应注意孔下发出的联络信号,反应灵敏快捷。经常检查支架、滑轮、 绳索是否牢固。下吊时要挂牢,提上来的土石要倒干净,卸在孔口 2m以外。5.9自开挖时起,每天开工前必须检查孔内的空气质量,若孔内的二氧化碳 含量超过0.3%或孔深超过4冊寸,必须采用机械(空压机)通风。5.10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配电箱、电开关、灭火器及孔下照明等设施 , 所有电气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器,孔内照明采用防水灯并设防护罩,以保证 其安全。5.11孔顶出土机具应有专人管

17、理,并设置高出地面的围栏,夜间作业应悬 挂警示红灯。挖孔停止时,孔口应设置罩盖及标志。5.12井下人员应注意观察孔壁变化情况。 如发现塌落或护壁裂纹现象应及 时采取支撑措施。如有险情,应及时发出联络信号,以便迅速撤离。并尽快 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5.13 孔口开挖时,施工弃土严禁堆放在基坑周围,并随时清理基坑周围 杂物、碎石及其他重物,以确保施工安全。5.14从基坑开挖至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前,若遇雨天等特殊气象条件时, 应及时米取有效措施(搭雨棚、基坑周围咼出部分修临时排水沟),以防 止基坑泡水后坍塌。5.15施工中抽水、照明、通风等所配电气设备应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供电线路要用三蕊橡皮线

18、,电线要架空,不得拖拽在地上。并经常检查电线和漏电保护器是否完好5.16从孔中抽水时排水口应距孔口 5m以上,并保证施工现场排水畅通。5.17需浇筑护壁的基坑,要做到当天挖孔,当天浇注护壁。人离开施工现 场,要把孔口盖好,或在孔口四周设置0.8m高的钢管围栏,并设立明显的警 戒标志。5.18由于土层中可能有腐殖质物或邻域腐殖质物产生的气体逸散到孔中 因此,要预防孔内有害气体的侵害。施工人员和检查人员下孔前要进行检查 如有异常气味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排除有害气体后方可作业。5.19挖孔深4n以上时,每天至少向孔内通风1次,孔下作业人员如果感到呼 吸不畅也要及时通风。5.20在居民区及交通道路附近开挖的基坑,应设坑盖或可靠遮拦,加挂警 告标示牌,夜间挂红灯。5.21本工程人工掏挖基础施工禁止进行爆破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