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系统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方案设计.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70394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安全系统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方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企业安全系统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方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企业安全系统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方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企业安全系统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方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企业安全系统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方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安全系统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方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安全系统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方案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方案为切实有效指导企业建设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并有效运行,现制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指导方案。一、目的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分类分级管理,把事故预防的“关口前移向“纵深防御推进,提升企业全员风险管理认知,形成标准化、信息化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体系。二、依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如此 DB37/T 2882-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如此 DB37/T 2883-2016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如此 DB37/T 2974-2017工贸企业生产安全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如此DB37/T 3011-2017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如此DB37/T 2971-2017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如此DB37/T 3010-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如此 DB37/T 2973-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如此 DB37/T 3012-2017三、实施指导方案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按照九步走工作法指导企业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建设。(1) 准备建组织、定职责指导成立组织机构,确定人员职责。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与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仦表等各类与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双重预防

3、体系领导小组,明确从企业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的职责,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与各岗位人员应负责分管X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制度指导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方案、指南、相关作业指导书、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隐患排查计划表、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重大隐患评价表、重大隐患整改方案、隐患整改验收档案、重大隐患整改评价表、隐患整改统计汇总表等有关记录文件。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

4、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贯穿于生产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组成局部。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目标责任考核与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执行通知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个部门,召开部门碰头会,传达文件相关细节内容,让部门各司其职,相互联动,确保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开好局。培训按照工作部署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员培训,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与标准、工作程序、方法等,并保存培训记录。(2) 辨识划分风险点按照设施、部位、场所、区域、操作与作业活动对厂区进展风险点

5、划分。须知事项:a.从利于管控的角度出发,包含的内容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b.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一套装置、一项活动。c.至少应包含一类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d.某风险应是企业需要管控的,低风险的活动或设备、装置、区域等可忽略,如办公活动、电脑。e.同类别的设备、装置是否一并识别不能一概而论“合并同类项;如同一区域的车床机加工设备、不同区域不同型号的压力容器,应考虑不同的位置、类型、危险程度等。危险源辨识辩识时应考虑:两种活动: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七种职业健康安全危害:机械、电气、化学、辐射、热能、生物、人机工程;七种环境因素:大气、水体

6、、土壤、噪音、废物、资源和能源、其他。须知事项:a.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班组、岗位人员进展危险源辨识、分析。b.针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类清单,采用合理的辨识方法对每个作业活动与作业步骤进展危险源辨识、分析。c.通过调查和工程分析等方法识别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存在的粉尘、化学物、高温、噪声、电离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其来源、接触方式与接触时间、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和健康损害等。(3) 评价工艺、技术、安全、设备、生产等专门小组采用适合本公司的方法包括直接判定法、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风险程度分析法MES、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危险指数方法RR、职业病危害分级法等进展评价。具体

7、评价方法会进展培训。风险一般划分为1级、2级、3级、4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个颜色表示。划分后输出评价记录。须知事项:a.风险评价准如此应符合法律法规与企业安全生产实际。b.参与评价人员应熟知企业评价准如此,合理评价,评价级别正确。c.重大风险确实定依据细如此、实施指南进展判定。d.按照DB37/T2973-2017中5.5.1进展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4) 管控由操作工与设备、生产、工艺、安全人员、高层领导等专业人员现场现地现物,从工程技术、教育培训、个体防护、行政管理、应急处置五个方面讨论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单保险或者“多保险的方式控制危险源。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提出风险控制措施,经

8、过企业相关程序评审确定,控制措施应与实际相符,具有可操作性并得到有效落实。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如此,对亍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劢应重点进展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输出管控措施清单,清单需经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发布。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起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与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与相关

9、方,使其掌握躲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5) 排查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根底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该排查的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根底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实施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计划,明确排查项目、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X围、组织级别与排查人员等。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或根底管理类隐患排查可同时进展。输出隐患排查清单。须知事项:a.应按照排查计划,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由各组织级别分别按要求组织隐患排查,并与时、准确填写相关排查记录。b.隐患排查类型、周期、实施主体应符合通如此、细如此等地方标准的要求。c.查出的不能立即整改或危害较

10、高的隐患应记录详实,如条件允讲应保存影像资料。(6) 整改将排查输出的问题点隐患,由整改责任部门或者责任人按照要求进展整改,使其达到风险可承受程度。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如此。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应保证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X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开展为事故。隐患存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完成情况反应至隐患整改通知下发部门验收,未能与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原因与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协同解决。按照“谁排查谁验收的原如此,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

11、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完毕后,企业应组织对治理情况进展复查评估,并将治理结果向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对整改正程记录进展存档。(7) 评审每年至少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进展一次系统性评审。将辨识、评价、预防措施制定、排查、治理情况以与公司相关制度、方案、规定、组织架构等进展适宜性、充分性以与有效性评价。评审前,可根据不同危险源或风险点制定效果评价准如此和标准。评审后可根据管理需求进展更为合理的资源分配,使危险源得到更有效的控制,使责任人将管控措施更加有效的落地。另外,企业应适时、与时针对工艺、设备、人员等重大变更开展危

12、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更新风险信息与风险管控措施,编制、更新风险管控清单。保存评审与更新记录。(8) 沟通将评审输出的结果用有效方式,通知单,告知卡,宣传栏等传达到相关人员处。由高层或者主要负责人召集专项会议或者通过公司管理评审会方式。管理小组,推行小组,现场标杆班组长均可参加 并以述职报告模式进展总结与交流。“双重预防体系相关任何沟通应有记录会议/活动/培训记录、记录等。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对人员进展培训,应有培训记录。(9) 归档四、实施建议在“双重预防机系中,风险管控是根底,而在风险管控中,风险识别又是根底中的根底,但无论风险识别做的再到位,风险评估做的再客观,如果没有对评估出的风险因素进展有效控制,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毫无价值。所以,风险管控工作,风险识别是根底,风险评估很重要,但风险控制才是关键,也是重心所在!双重预防体系工作企业根本都能做,也都在做,但做到什么程度是个问题。如果仅限于浅尝辄止,应付差事,导致事故隐患虽在排查,但排查不彻底、不全面;或者对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尤其是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不深入、不到位,最终都会让“双重预防机系功亏一篑。所以双重预防体系要求我们:隐患排查治理,重在执行到位,终在彻底消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