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钻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70566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伞钻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伞钻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伞钻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伞钻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伞钻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伞钻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伞钻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矿山安全技术 | Mine Safety Technology安全技术编号:AQ-JS-06903伞钻的安全技术措施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of umbrella drill( 安全技术 )单 位:_审 批:_日 期:_WORD文档 / A4打印 / 可编辑伞钻的安全技术措施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一、概述塔拉壕煤矿回风立井总工程量为165米,其中表土段工程量32米,现已施工完毕进入基岩段,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决

2、定采取深孔松动爆破的方法爆破,爆破采用伞钻打眼,采用中心回转式抓岩机装货,5m?吊桶进行提升。为了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二、准备工作(一)下井前的准备工作1、每班下井前须将各油雾器都加满油之后将油盖拧紧。2、检查各管路部分是否渗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操作推进油缸使凿岩机上下滑动,看其是否正常。4、检查钎头、钎杆水眼和凿岩机水针是否畅通,钎杆是否直,钎头是否磨损。5、检查吊环部分是否可靠,有无松动现象。6、检查操纵手柄是否在“停止”位置,检查机器收拢位置正确与否,注意软管外露部分是否符合下井尺寸,以免吊盘喇叭口碰坏管路系统。7、用两根钢丝绳分别在推进器上部和下部位置捆紧,防止意外松

3、动。8、在井底面打一个深度为400毫米左右的定钻架中心孔,孔径40mm左右,安放钻座。(二)下井及工作面固定1、事先同提升司机、井口、吊盘和工作面信号工联系好,讲明钻架下落各深度应注意的事项,以便很好配合,确保安全操作。2、伞钻上下井转换挂钩时,井盖门必须关上。3、伞钻通过吊盘喇叭口时,应停下检查是否有凸出部分碰上吊盘。4、下放伞钻到距井底约300毫米时,停止下放,放好钻座。应将伞钻移至井筒中央,坐与底座上,此时中心稳车绳将伞钻吊正,随后接通总风管和水管(先要小风吹净管口污物)。5、接通球阀,启动启动马达使油泵工作,供给压力油。操纵立柱油路阀升起支撑臂,伸出支撑爪,撑住井筒壁,整体伞钻垂直固定

4、后放松稳绳少许使之扶住伞钻,确保安全。6、支撑臂支撑位置要避开升降人员,吊桶及吊泵等设备位置,以免碰坏。同时,在支撑臂住井壁后不可开动调高油缸,以免折断支撑臂。7、立柱固定时要求垂直井底面,以避免炮眼偏斜和产生卡钎现象。(三)打眼(打眼前必须调整补偿油缸使滑架胶皮顶住地面才可以打眼,严禁用补偿和动臂来拔钎)1、首先调整好推进压力,将0-16Mpa压力表插入操纵台顶上的插座孔中,使钎头顶住井底,根据岩石软硬进行调压,一般为3-4Mpa或更小,调压后拧紧调压阀,锁紧螺母卸掉压力表的插头。2、打眼过程中,辅助提升上下人和输送工具时,信号工应特别注意,防止碰伤支撑臂、动臂或挤伤人。3、动臂移动开新眼位

5、置,补偿油缸动作,使顶尖缓缓顶紧井筒底面。凿岩过程中,推进器必须在工作面上,不能离地吊打,单顶紧力不能过大,以免损坏橡胶顶皮。4、摆动动臂回转角度时,应注意防止相互碰撞。如遇故障-动臂不能工作时,可由相邻动臂帮助继续完成。5、打眼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排粉是否畅通。根据钎杆转动速度和凿岩跳动情况来判断打眼过程是否正常,用推进油缸和气水阀来控制。当排粉不良,钎杆转速过慢时,就应该减慢或停止推进,进行强吹风排粉。若不能改善凿岩状态,就应分析是否为下列情况造成。(1)钎头脱落、钎刃损坏、钎杆拆断。(2)炮眼倾斜阻力过大即将卡钎。(3)凿岩机回转部分是否出现机械故障。(4)进入裂缝淤泥层。6、使用导轨式独

6、立回转凿岩机,主要应着重遵守下列规则:(1)开眼前先打开排粉气水阀供水,直到拔钎完毕才能关闭。(2)开眼前,小风量开动回转马达,然后将钎头慢慢送到井筒底面,同时小风量开动冲击部分,切记过猛,推进不可过快,应间断的推进,使推进油缸间断的供油。(3)当眼位开的端正,钎头进入岩层约50毫米时,即可加大供气量。一般对较软的岩石冲击力可小些。对坚硬岩石,冲击力可大些,转钎速度应低些,推进力应大些。对中硬岩石,无裂隙断层等特殊地质条件下,回转冲击都可以给较大风量。(4)当遇有裂隙断层、溶洞而卡钎时,则要减小冲击力,加大转钎速度,甚至可以冲击,完全依靠转钎来通过卡钎区,推进力要小些(即间断推进)。(5)冲击

7、部分要尽量减少“空打”现象,特别是剧烈的“空打”,以免损坏机件,研磨缸体活塞或螺母松动等。(6)回转部分应避免剧烈的长时间“空转”,以免转速过高,因发热磨损而损坏机件。(7)必须保证充足的润滑油雾,否则容易研磨缸体活塞而停机,缩短零件寿命。(8)凿岩完毕后拔钎子时,一般应开小风量或完全关闭凿岩机冲击部分,而回转部分则视炮眼情况,适当减慢转钎速度。当钎头退出炮眼时,应立即停止转钎和降减低拔钎速度,以免钎杆甩动过大。(9)当油泵出现故障时,请倒换进风管和吸油管,可立即取用另一套泵站。(四)收尾工作(1)所有炮眼打完后,先将各动臂收拢,停在专一位置上,卸下钎杆。将凿岩机放到最低位置,确保收拢尺寸。(

8、2)适当的提紧中心稳绳,收拢三个支撑臂后再收回调高油缸,使中心稳绳受力,防止钻架倾倒用钢丝绳上下捆紧。(3)停止供气供水,卸掉总风管和水管后,准备提升到井口安全位置。(4)除信号工外,其余人员在钻架提升之前全部提升至地面。(五)机械的维修和保养1、钻架上井后,按下井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机械,以保证下一次循环使用,特别是要给注油器加满润滑油,以保证凿岩机和启动马达润滑,延长使用寿命,经常打开立柱下部螺塞将积水排出。2、经常检查提升用吊钩有无裂纹和变形等损坏现象,查看悬吊钻架的钢丝绳有无断丝和松开现象。3、拆装凿岩机时,注意通过机头前部的三个螺钉拆卸和调整轴承间隙,防止过早损坏。检查气动马达、油泵、油

9、雾器及各类操作阀时,应用干净的棉布和塑料将油管口包扎好,防止脏物和灰尘进入管道,重新安装时用涂抹润滑油。4、经常检查油箱的油位,油位过低时进行补油。5、液压油的选择:液压传动中油的正确选择是保证液压传动正常工作的关键环节,一般要求液压油不得含水蒸气、空气和杂质,无腐蚀、具有一定粘度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根据井筒工作环境温度选择液压油。本机推荐使用40#底凝液压油,即YC-N68,GB252-81,不同规格液压油勿混合使用。6、安装油泵时要特别细心,不可敲打,只能用手推或铜棒轻敲,安装固定以后用手转动联轴套,转动应灵活自如,否则容易损坏油泵。7、要定期在油杯上注油,以润滑各回转偶件,检查各油缸是否

10、漏油,各密封件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及时更换。8、机器应制订检修制度,以使有较高的设备利用率。一般视使用情况为一季度小修一次,一年大修一次。每次小修均需清洗注油器、回油过滤器,检修摆动马达不可拆卸回转叶片,否则需要生产厂家装配。9、检修更换气马达叶片时,注意通过后部调整螺钉将轴承间隙调整合适。三、使用和维护(一)使用YG70型凿岩机,转钎扭矩大,冲击次数高,因具有冲击与回转各独立并可分别调节的结构,故凿岩时对各种岩石的适应性强,不易卡钎。1、对于不同岩性的岩石,须根据排粉情况分别调节冲击功,转钎速度和轴推力,才能获得较高的凿岩速度。如对于中硬或较软的岩石,冲击功可小些,转钎速度可高些,推力不宜过大

11、,面对于坚硬岩石,冲击功则要大,转钎速度应低些,推力应大些。2、在遇有裂隙、溶洞而卡钎时,则要减小冲击功,加大转钎速度甚至可以停止冲击,完全依靠回转通过卡钎排除故障。3、在冲击部分给风后没有启动时,应将操纵阀关闭,待风管中的余气排除后,在行启动。4、切忌以满风开空车。5、凿岩机的润换条件应良好,以防止磨面(尤其是活塞与气缸和配气体的配合面)在高速运动时,产生局部高温而研伤。润滑油选用凿岩机油。以可用20号机油和钙基黄油。润滑油应保持连续供给,一般使用可以调节供油量的注油器,供油量应适宜,过多则造成油雾大,过小则润换不良。6、钻具应符合质量要求。(二)维护1、对凿岩机必须定期检修,及时修理或更换

12、损坏的零件,以免导致其他零件损坏。2、每班作业前,应先将注油器加满油,仔细检查所有紧固螺栓,保证连接的可靠性,然后再给凿岩机以小风量进行空运转,检查机器运转是否正常,同时使各机件得到润滑。3、工作完后关闭水阀,以小风量让凿岩机作短时间的空运转,排除积水,防止锈蚀。4、凿岩机较长时间停止使用,需及时的将其拆洗干净,并涂上防锈油脂,放置干燥处保存。四、拆卸、装配注意事项1、该凿岩机部分壳体采用球墨铸铁,因此在拆卸和装配时,切忌用铁锤直接敲打零件表面和配合面。可用铜棒或硬木垫着,以免损坏零件。2、在一般情况下,不应把气缸和马达体拆开。3、更换铜套时,必须细心,不要歪斜,以免铜套刮伤和变形。在安装马达体铜套时,可将铜套套在活塞上,在配合面上涂以润滑油,将活塞装入气缸(此时气缸和马达体时装在一起的)以铜或硬木垫在活塞尾部,用压力机压入或用锤敲入马达体。铜套装好后,用手拉动活塞,视其配合是否良好,如果阻力较大时,则应用刮刀刮削铜套内孔。4、拆装马达体内轴承时,须防滚针掉落和漏装。5、装配时应将所有配合面擦洗干净,并涂上润滑油。6、所有紧固螺栓应均匀的拧紧。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第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