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解读诗歌鉴赏(学会阅读)08年2月版).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783426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有效地解读诗歌鉴赏(学会阅读)08年2月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如何有效地解读诗歌鉴赏(学会阅读)08年2月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如何有效地解读诗歌鉴赏(学会阅读)08年2月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如何有效地解读诗歌鉴赏(学会阅读)08年2月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如何有效地解读诗歌鉴赏(学会阅读)08年2月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有效地解读诗歌鉴赏(学会阅读)08年2月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有效地解读诗歌鉴赏(学会阅读)08年2月版).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有效地解读文学作品,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中学语文教研室 周京昱,【关键词】文学作品“读”思维“我”,第一种意识:整体意识(“合起来想”),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第一种意识:整体意识(“合起来想”),例1(2007年高考全国乙卷试题)望江南 超然台作(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

2、分析。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第一种意识:整体意识(“合起来想”),例2(2007年高考福建卷试题)武夷山中 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第一种意识:整体意识(“合起来想”),例3(2007年高考广东卷试题)溪 亭(宋)林

3、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第一种意识:整体意识(“合起来想”),例4(2007年高考宁夏与海南卷试题)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注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局:指棋盘。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

4、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第一种意识:整体意识(“合起来想”),【路径之一】局部1+局部2+局部3+局部N整体思想感情局部(意义、写法)例5总想为你唱支歌(文)例6湿湿的想念(文),第二种意识:核心意识(“以点带面”),如何有效地解读测试文本第二种意识:核心意识(“以点带面”),例7(2007年高考全国甲卷试题)新晴野望(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第二种意识:核心意

5、识(“以点带面”),例8(2007年高考湖南卷试题)示长安君(宋)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第二种意识:核心意识(“以点带面”),例9(2007年高考四川卷试题)葛溪驿(宋)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

6、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标题。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第二种意识:核心意识(“以点带面”),例10(2007年高考安徽卷试题)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堵:座。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轩举:意气飞扬。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第二种

7、意识:核心意识(“以点带面”),例11(2007年高考天津卷试题)黄氏延绿轩(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第二种意识:核心意识(“以点带面”),【路径之二】核心词句整体思想情感局部(意义、写法)例12阳光的香味(文)例13海南杂忆(文),如何有效地解读文学作品(小结一),【路径之一】局部1+局部2+局部3+局部N整体思想感情局部(意义、写法)【路径之二】核心词句整体思想情感局部(意义、写法)例14综合示例文乡村的风(文),如何有效地解读测试文本(小结一),【路径之一】局部1+局部2+局部3+局部N整体思想感情局部(意义、写法)【路径之二】核心词句整体思想情感局部(意义、写法)例15规律迁移古文,如何有效地解读测试文本(小结二),【观念】对于高考中的阅读试题而言,无论是“合起来想”或“以点带面”,一言以蔽之,语言乃解读测试文本的唯一钥匙。抓住文本中的一词一句来探测作者的心声,是阅读的必由之路;舍此,别无他法,亦无须他法。无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都应作如是观。,语言与思维,实践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