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墨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8603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12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墨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兰州墨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兰州墨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兰州墨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兰州墨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墨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墨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兰州墨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投资管理公司报告说明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8466.5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607.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04%;建设期利息71.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4%;流动资金1787.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11%。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8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4854.08万元,净利润2300.4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0.58%,财务净现值3668.6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65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墨水是一种含有色素或染料的液体,墨水被用于书写或绘画。最早的墨水有使用金属

2、、胡桃壳或种子制作的染料或使用鱼、章鱼等水生动物的墨汁。中国的墨是碳墨。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7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7二、 项目建设地点7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7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7五、 建设规模8六、 项目建设进度8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9八、 环境影响9九、 建设投资估算9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11第二章 项目投资主体概况12一、 公司基本信息12二、 公司简介12三、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13四

3、、 核心人员介绍14第三章 市场分析16第四章 建筑技术分析19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19二、 建设方案19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20第五章 选址方案分析22一、 项目选址原则22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2三、 创新驱动发展26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8五、 产业发展方向30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3第六章 发展规划34一、 公司发展规划34二、 保障措施40第七章 法人治理42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2二、 董事47三、 高级管理人员51四、 监事53第八章 SWOT分析56一、 优势分析(S)56二、 劣势分析(W)58三、 机会分析(O)58四、 威胁分析(T)59第九章 进度规划方案6

4、5一、 项目进度安排65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5第十章 工艺技术方案67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67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70三、 质量管理71四、 项目技术流程72五、 设备选型方案72第十一章 原辅材料分析74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74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74第十二章 项目节能说明76一、 项目节能概述76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7三、 项目节能措施78四、 节能综合评价78第十三章 投资计划80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80二、 建设投资估算81三、 建设期利息83四、 流动资金84五、 总投资85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86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88一

5、、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88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88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2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95五、 偿债能力分析95六、 经济评价结论97第十五章 项目总结分析98第十六章 附表99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兰州墨水项目项目单位:xx投资管理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16.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2、调研产品市场;3、确定工程技术方案;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筹措方式及来源;5、测算项目

6、投资效益,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家建设方针,政策和长远规划;2、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建设单位规划方案;3、可靠的自然,地理,气候,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4、其他必要资料。(二)技术原则按照“保证生产,简化辅助”的原则进行设计,尽量减少用地、节约资金。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辅助、服务设施及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和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使生产中的排放物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和规定,重视安全与工业卫生使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 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0667.00(折合约16.00亩),

7、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20657.74。其中:生产工程12696.66,仓储工程4517.7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073.05,公共工程1370.33。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吨墨水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投资管理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xx、xx、xxx、xxx、xx、xxx。(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略)。八、 环境影响本项目所选生产工艺及规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严

8、格采取环评报告规定的环境保护对策后,各污染源所排放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仅从环保角度来看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九、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8466.5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607.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04%;建设期利息71.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4%;流动资金1787.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11%。(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6607.64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5673.2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62.47万元,预备费

9、171.90万元。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8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4854.08万元,纳税总额1501.04万元,净利润2300.4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0.58%,财务净现值3668.6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65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表格题目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0667.00约16.00亩1.1总建筑面积20657.74容积率1.941.2基底面积6613.54建筑系数62.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92.432总投资万元8466.562.1建设投资万元6607.642.

10、1.1工程费用万元5673.27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762.472.1.3预备费万元171.902.2建设期利息万元71.332.3流动资金万元1787.593资金筹措万元8466.563.1自筹资金万元5555.213.2银行贷款万元2911.354营业收入万元180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4854.086利润总额万元3067.257净利润万元2300.448所得税万元766.819增值税万元655.5610税金及附加万元78.6711纳税总额万元1501.0412工业增加值万元5136.5513盈亏平衡点万元6961.86产值14回收期年5.65含建设期12个月1

11、5财务内部收益率20.58%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3668.65所得税后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经营。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投资主体概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2、法定代表人:孔xx3、注册资本:80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

12、013-1-67、营业期限:2013-1-6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墨水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简介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

13、,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三、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表格题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2017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2896.592317.272172.442056.58负债总额1243.37994.70932.53882.79股东权益合计1653.221322.5812

14、39.911173.79表格题目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2017年度营业收入13418.9210735.1410064.199527.43营业利润2591.902073.521943.931840.25利润总额2399.751919.801799.811703.82净利润1799.811403.851295.861223.8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99.811403.851295.861223.87四、 核心人员介绍1、孔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

15、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覃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3、谭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4、冯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

16、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5、杨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6、王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

17、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7、严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8、邹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第三章 市场分析油墨是印刷的基本要素之一,按版型划分,油墨主要可分为凸版油墨、平版油墨、凹版油墨和网孔版油墨四大类,其中凸版油墨主要应用于书刊、报纸、单据、画册等的印刷;平版油墨和凹版油墨分别适用于平板印刷和凹版印刷;网孔版油墨适用于各类网孔版印刷的各种承印物。油墨的制造是一个复

18、杂的化工工程,涉及力学、光学、彩色学和表面化学等各类学科,从产业链来看,油墨上游主要原料包括树脂连接料、填充物、稀释剂、增滑剂、颜料和染料等,其中颜料决定了油墨的颜色和着色力,约占油墨成本构成的15%左右。油墨下游主要应用于出版物印刷和包装物印刷,如书刊印刷、报纸印刷和食品包装印刷等,此外,近年来在建筑装饰材料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我国油墨产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油墨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油墨广泛应用于纸张、金属、玻璃、塑料等多种媒介。近年来受环保治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影响,部分化工原料价格上涨,我国油墨行业发展增速逐步趋缓,2017年中国油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09.43

19、亿元,同比增长2.6%。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油墨生产国,从近几年生产情况来看,我国油墨生产水平整体保持稳中略升的发展态势,2018年中国油墨产量达76.8万吨,同比2017年增长3.5%。从产品结构来看,凹版油墨和平版油墨是目前我国油墨行业产量最大的两个细分品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产品包装要求逐渐提高,印刷市场结构和需求发生变化,凹版印刷油墨开始崭露头角,产量占比逐步提升,2018年凹版油墨产量占比达42.5%。我国油墨行业最初主要以小规模的单机生产为主,近年来随着发展的需要,企业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行业逐步朝着规模化、工业化的方向逐步迈进。从2018年

20、中国油墨行业产量及销售量排名情况来看,洋紫荆、迪爱生和杭华油墨稳占行业前三,其中洋紫荆油墨有限公司2018年产量和销售量均位居行业第一,连续十年排名榜首。UV油墨是一种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长的紫外光能量使墨膜迅速干燥的油墨,本世纪初UV油墨得到快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自主研发,如今的UV油墨国内品牌大户,不仅能够满足内需、而且跃进国际市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经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环保法规日趋严苛的形势下,UV油墨技术因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的特点,逐渐大行其道。水性油墨采用水作为油墨的连接料,印刷性能好,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是环境友好型油墨的典型代表,受到了各方的青睐。水性油

21、墨优势明显:不污染环境,降低印刷品表面残留毒物,节约成本等。目前,水性油墨主要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婴幼儿用品包装等印刷产品,其应用范围还待进一步推广。目前数字印刷已成为国内外包装和广告印制领域一种新的发展潮流,国内也进口了相当数量的数字印刷机。为了使数字印刷机既适应高速印刷的要求,又能达到良好的印刷质量,数字印刷油墨相当重要。但是国内开发和生产的数字印刷油墨产品还寥寥无几,如天津油墨公司和其它一些公司虽然早已研制喷印油墨,但至今尚未投入生产。因此,数字印刷油墨仍是一个待研究领域。第四章 建筑技术分析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1、建筑结构设计力求贯彻“经济、实用和兼顾美观”的原则,根据工艺需要,结

22、合当地地质条件及地需条件综合考虑。2、为满足工艺生产的需要,方便操作、检修和管理,尽量采取厂房一体化,充分考虑竖向组合,立求缩短管线,降低能耗,节约用地,减少投资。3、为加快建设速度并为今后的技术改造留下发展空间,主厂房设计成轻钢结构,各层主要设备的悬挂、支撑均采用钢结构,实现轻型化,并满足防腐防爆规范及有关规定。二、 建设方案(一)混凝土要求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之规定,确定构筑物结构构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本工程上部主体结构采用C30混凝土,上部结构构造柱、圈梁、过梁、基础采用C25混凝土,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级,基础

23、混凝土垫层为C15级,基础垫层混凝土为C15级。(二)钢筋及建筑构件选用标准要求1、本工程建筑用钢筋采用国家标准热轧钢筋:基础受力主筋均采用HRB400,箍筋及其它次要构件为HPB300。2、HPB300级钢筋选用E43系列焊条,HRB400级钢筋选用E50系列焊条。3、埋件钢板采用Q235钢、Q345钢,吊钩用HPB235。4、钢材连接所用焊条及方式按相应标准及规范要求。(三)隔墙、围护墙材料本工程框架结构的填充墙采用符合环境保护和节能要求的砌体材料(多孔砖),材料强度均应符合GB50003规范要求:多孔砖强度MU10.00,砂浆强度M10.00-M7.50。(四)水泥及混凝土保护层1、水泥

24、选用标准:水泥品种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根据建(构)筑物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合理选用添加剂。2、混凝土保护层:结构构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规定执行。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本期项目建筑面积20657.74,其中:生产工程12696.66,仓储工程4517.7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073.05,公共工程1370.33。表格题目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类别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金额备注1生产工程3835.8512696.661621.821.11#生产车间1150.753809.00486.551.22#生产车间958.

25、963174.16405.451.33#生产车间920.603047.20389.241.44#生产车间805.532666.30340.582仓储工程1521.114517.70395.232.11#仓库456.331355.31118.572.22#仓库380.281129.4298.812.33#仓库365.071084.2594.862.44#仓库319.43948.7283.00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353.162073.05291.263.1行政办公楼229.551347.48189.323.2宿舍及食堂123.61725.57101.944公共工程925.901370.3312

26、7.02辅助用房等5绿化工程1666.1932.11绿化率15.62%6其他工程2387.275.74场地、道路、景观亮化等7合计10667.0020657.742473.18第五章 选址方案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兰州,简称兰或皋,古称金城,是甘肃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中部,位于中国大陆

27、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中国大西北铁路、公路、航空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西部重要的区域商贸中心和现代物流基地,享有丝路重镇、黄河明珠、西部夏宫、水车之都、瓜果名城等美誉。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是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重要交汇地。2012年8月28日,国务

28、院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把建设兰州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并于2020年将兰州发展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大都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以赴稳增长。实现生产总值2837.36亿元,增长6%,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5.5%、1.9%和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就业、物价、收入三项指标表现较好,新增城镇就业9.36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和10%,连续跑赢经济增速,有效保持了经济运行基本面稳定。从机遇来

29、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纵深推进,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入实施,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持续加快,“一心两翼”城市框架不断拉开,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等政策利好充分释放,兰州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大有可为。只要我们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够迎来美好的前景,取得更大的成绩。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8%,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建筑业增加值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

30、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控制目标。“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和形势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处于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和贸易进入恢复性增长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新一轮产业革命,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速换档、结构升级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动力由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同时,国家宏观调控由传统强化需求端作用转向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在继续扩大投资

31、、消费、出口有效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高土地、资源、资本、创新等全要素的优化配置,以高质量的供给满足市场需求或引导有效需求,建立供需匹配、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总体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是兰州新区建设的机遇。未来五年,兰州新区伴随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入驻企业的投产,产业集聚效益逐步发挥,新增产能不断释放,将逐步形成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是政策平台的机遇。“十二五”时期兰州争取到的国家级新区和众多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将在“十三五”时期发挥效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32、强大支撑。三是创新驱动的机遇。创新驱动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扎实推进,我市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必将高效转化为发展的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必将迎来一个大的发展机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将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四是对外开放的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围绕国家中欧国际货运班列集结站和国际港务区建设加快推进,兰州对外开放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阶段,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将大幅提升,国际美誉度和影响力将持续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的作用将日益显现,兰州市将会成为国家实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战

33、略平台。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兰州的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布局不均衡。工业总量的85%集中在黄河河谷的主城区,第三产业的50%以上集中在城关区,部分产业园区活力不足、优势不明显、产业集聚水平低。二是一产、二产、三产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工业中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能源消耗较高、污染排放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规模小;服务业以传统业态为主,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农业规模小,加工转化水平低,增值链条短。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体系不完善,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四是城市建管水平较低。城市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支撑发展的综

34、合承载力不强,尤其是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欠账大,畅交通、治污染任务艰巨,实现城市科学高效管理任重道远。五是民生保障能力有待于提高。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薄弱,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这些问题和矛盾必须在“十三五”期间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三、 创新驱动发展按照省委提出的建设“大兰州新兰州”的新要求,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着力推动大都市、大产业、大枢纽、大物流、大市场、大平台建设,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着力建设大都市。打造城市景观特色,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增强城市发展活力,着力建设山水城市、宜居城市和活

35、力城市。打造以兰州为中心、100公里道路交通距离为半径的“一小时经济圈”,提升兰州辐射带动功能,与周边城市、重点城镇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格局,努力把兰州建成现代化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30%以上,人口规模达到500万以上,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发挥更大的中心带动作用。着力建设大产业。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质增效力度,争取国家支持启动兰石化搬迁。壮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着力发展电子信息(大数据)、文化旅游、健康养生、新材料以及城市投资开发等千亿百亿级大产业,形成新的增长极。着力建设大枢纽。加快建设“1221”铁路枢纽运输辐射网,兰州西客站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

36、。围绕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率先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努力构建“139”城区道路网和“321”环城公路网,实现乡乡通省道,村村通四级以上公路。建成中川机场三期航站楼,增加30条以上国际航线,持续提升航空客运能力,打造国际货运航空港,航空货运实现重点突破。推进综合保税区与航空港一体化发展,打造临空经济园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地位持续强化。着力建设大物流。依托交通枢纽、重要通道功能优势,分类分层次设置物流集散中心,形成“342”物流集散中心网。大力发展国际中转物流,建设兰西拉、兰银包、兰西乌等物流通道,完善辐射全省及全国各地的综合物流网,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全国性

37、物流节点城市和西部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着力建设大市场。充分利用兰州商品集散和辐射周边省区的基础条件,根据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和消费迅速升级的现状,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加快建设区域商贸中心,推动综合性市场与专业批发市场共同发展,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消费引领、服务驱动的发展格局,建成辐射周边的大市场。着力建设大平台。依托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机遇,以兰州新区为基础,以国际港务区建设为重点,构建与中西亚及欧洲进行商业贸易、产业合作、信息服务、人文交流、机构互设的大平台,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地区间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十三五

38、”时期,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综合考虑我市发展趋势、发展基础、主要任务和增长潜力,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发展目标。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增长。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到2017年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2020年达到3050亿元,在全省的经济首位度提高到30%以上;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第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65%、16%、60%以上;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GD

39、P的8%以上和5%以上;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快发展,研究与开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城市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85%、80%。现代农业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625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50元,年均增长10.2%。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全市整体脱贫。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增就业达到25万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

40、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全民参保登记率100%,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5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推进,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以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四版城市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更加协调配套。交通突破行动深入实施,铁路、公路、航空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路、桥、管、网和轨道交通加快建设,建成“139”路网体系;轨道1、2号线一期工程竣工,轨道3号、4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00公里以上;建成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4.5万个公共立体停车位;建成

41、50座以上景观天桥地道,城区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10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立德树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五城联创”取得重大突破,努力争取全国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创建成功。五、 产业发展方向优化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主城区兰州新区县城小城镇一体化城乡体系,推进兰州新区和主城区互动发展,高新区和经济区错位发展,县域经济与特色城镇梯次发展,加快培育

42、壮大经济发展增长极,把兰州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人口规模达到500万人以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建设九大产业园区,打造六大产业集群,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到2020年,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实现生产总值基本翻两番,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三纵三横一联”快速路系统和“四纵四横”城市骨架路网系统,加快公路、铁路、航空建设,构建集运输组织、中转换乘、装卸存储、多式联运、辅助管理服务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加快供电、供水、供气、供热、通信、消防设施、

43、地下管廊、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构建六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石化、装备制造、南部综合、机场北、飞地经济、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行政文化、科教研发九大园区,谋划与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化运营模式与管理水平的中外合作产业园。通过园区平台着力构建六大产业集群。石油化工:延伸乙烯、丙烯、芳烃、C4/C5、清洁油品及下游延伸产业五大产业链,发展丁基橡胶、乙丙橡胶、聚酯、聚碳酸酯、碳纤维等化工新材料,力争启动兰州石化公司搬迁改造,建设国际一流标准的化工产业园。到2020年,石油化工业产值达到120亿元。装备制造:紧盯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离散化制造方向,着重发展

44、新能源装备、交通装备、工程装备、智能化农业机械、电机与电梯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六大领域,提高智能化制造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配套,提高成套能力和外向出口能力。到2020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60亿元。新材料: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光电材料、功能性材料、高分子材料,力争在新材料关键技术和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打造以科天化工为龙头的水性材料产业集群,以正威、北大众志、四联、润晶为龙头的电子信息材料与光电材料产业集群。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20亿元。生物医药:紧密结合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依托我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兰州生物制药的研发优势以及中成药的品牌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建设西部药谷,重点发

45、展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和生物医学工程四大领域,打造西部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制造中心和创新研发中心。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农产品加工:打造种植、加工、物流、展示、体验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花卉、林果、蔬菜加工业和牛羊肉制品、乳制品加工业。发展清真食品、啤酒及方便面等产品。加快建设清真产业园。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60亿元。信息产业: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大数据产业,打造全省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西部一流的大数据存储灾备中心和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建立面向中西亚与欧洲国家的金融结算数据中心、商品贸易流通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发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到2020年,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产值达到60亿元。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址应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满足项目科研、生产要求,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发展。 第六章 发展规划一、 公司发展规划(一)发展计划1、发展战略作为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正在转变发展思路,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公司顺应产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