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新建病房住院楼项目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11.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2573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新建病房住院楼项目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新建病房住院楼项目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新建病房住院楼项目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新建病房住院楼项目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新建病房住院楼项目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新建病房住院楼项目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新建病房住院楼项目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11.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项目名称: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住院大楼新建项目项目建设地点:呼伦贝尔市扎兰屯雅鲁街31号项目建设单位: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主管部门:呼伦贝尔市卫生局报告编制单位: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法定代表人:冯桂英项目实施起止时间:2008年5月2008年12月申报日期:2007年10月项目负责人:冯桂英联系电话:0470-3200696 第一节 建设单位概况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位于扎兰屯市雅鲁街31号,始建于1953年,经过58年的发展,已成为呼伦贝尔市一所技术力量雄厚,科室齐全,仪器设备精良,以防治肺内外各种结核病为特色的专科医院。 该院前身是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在原东北地区阿

2、尔山疗养所基础上,经自治区政府和军区决定在东北部区扎兰屯建立的干部疗养所。 1950年正式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结核病疗养院。1953年内蒙古自治区根据防痨工作的需要,将其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结核病防治院。 1964年,内蒙古卫生厅(64)卫人医字第31号文件转发“内蒙古人委关于卫生厅调整直属事业单位领导关系的批复”,将其调整归呼盟领导,更名为呼伦贝尔盟扎兰屯结核病防治院。直至现在的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 我院历经近60年的栉风沐雨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从起初只是一所几名医生和十几名工作人员的休养所,发展成拥有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945平方米,固定资产14,295,987.3

3、9元(其中医疗设备8,708,511.29元),床位350张,职工436名,其中:离休7人;退休119人;在岗职工310名(副高职以上职称16名,中级职称77名;初级职称140名,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员44名),内设机构32个,拥有日本东芝新一代螺旋CT机,美国DR数字X光机,意大利彩色多普勒,日本WG一88HR电子胃镜,意大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诸多的先进设备。 我院在设备设施等硬件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更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每年选派各科技术骨干到北京、天津、武汉、哈尔滨等地进行学习,使各科的技术水平有大幅度提高,达到科有特色,人有特技的预期目标。并且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二院建立了协作医院

4、,增挂牌匾。院领导班子团结协作,集思广义,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让患者满意是我们的永恒主题的服务宗旨,以提高社会效益为着眼点,开拓思路,不断推出新的医疗服务项目,使我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始终处于本地区领先地位。经历了诸多的风雨与挑战,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的领导者及职工更加成熟,他们愿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为呼伦贝尔市273万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第二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我院结核病住院大楼始建于1952年,建筑面积5328平方米,1953年7月1日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历经近60年的风风雨雨,现已是百孔干疮,墙皮脱落,棚顶瘫塌,地面严重破

5、坏,门窗收缩变彤,楼盖为24厘米39厘米的水泥瓦,因年久风化已酥粉,无法弥补,无论雪溶还是下雨,房内均大面积渗漏。尤其是大楼的后侧,因长期受卫生间、洗漱间的影响,正负零往上 2米之间的手扣砖已严重腐蚀塌陷,最宽处已接近贯通,虽已加固,但很难融为一体,随时都有墙体瘫塌的可能。我市历史上结核病疫情就非常高,建国初期,在偏远牧区结核病患病率曾高达80010万左右,结核病是当时危害人民群众最严重的传染疾病。虽然在党和政府和关怀下,结核病高发势头得到一定控制。但是,由于疾病特点本身的因素和经济社会欠发达等原因,结核病仍是本时期以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我市结核病疫情是从1985年以后才有调查资料记载

6、。在19851995年间,对全市29个调查点4万多全市分组人口进行调查,结果,肺结核平均患病率为120010万(全国同期为52310万),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0010万(全国同期为13410万)。在偏远农村或牧区患病率高达200010万,甚至300010万。2003年,呼伦贝尔市政府做出决定在全市范围进行一次正规的肺结核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肺结核平均患病率为102010万(全国同期为32310万),传染性肺结核患病为21210万(全国同期7010万),估算全市有肺结核病人3万例左右,其中近8000例为传染性病人。 我院是自治区两所最大的结核病防治机构之一,担负着呼伦贝尔市270多万人

7、口及兴安盟、黑龙江省、吉林省等临近旗市县近450万人口的结核病诊治工作,2003年“非典”之后,呼伦贝尔市卫生局又将我院确定为“肺部疾病诊治研究中心”。然而,鉴于上述结核病住院大楼的现状,已经限制了正常的结核病(肺部疾病)诊治研究工作的开展,远远不能满足呼伦贝尔市众多结核病(肺部疾病)诊治研究方面的要求,极大地制约了医院经济和呼伦贝尔市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l、符合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整体发展要求,“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包括加强边远农牧区的医疗卫生改革,加大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使农牧民医疗有所

8、保障,国家对三级乙等专科医疗单位,尤其对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大投资改造力度,以确保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享受良好的医疗环境,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以肺内外疾病为特色,面向广大农牧民为主,以服务于病人为宗旨,这就对我院目前的医疗环境、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2、改善患者就医条件,确保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目前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在结核病防治方面特色突出,设有特色专科,在医院管理上较为完善,推行了ISO9000国际通用医院管理标准,但患者就医环境,医疗服务环境相对落后,急待改善。再则,该住院大楼属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建造,在楼房格局上远不能适应当今等级医院建设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要。3

9、、医院专科特色明显,我院经过五十几年的努力,己形成防治结核病为特色,即脑结核专科、肺结核专科、骨结核专科、肺部肿瘤化疗专科、肺心病专科、以及肺部疾病研究实验室,这些专科的开展,增加了技术含量,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就医,看病难的问题,深得人心。但因房屋破旧,病床拥挤,没有特殊的康复病房,影响患者康复的不利环境却没有改善。4、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属三级乙等专科医院,按卫生部及内蒙古自治区医院管理标准要求每张病床位不低于6平方米,目前我院6平方米的房间放置4张病床,低于国家标准近三倍。各专家诊室房屋紧张,有的几个门诊专家合在一起办公,造成医生工作诸多不便,患者不满意,制约着医院的发展。5、目前,我院

10、的结核病住院大楼,无论从使用年限还是破损程度,都潜伏着坍塌的危险,如不及时新建,将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属三级乙等专科医院,经过,几代人近60年艰苦努力,无论固定资产投入还是业务收入在当地已超过同等专科医院。现在国家对结核病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给我院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1、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项目实施后有强大的医疗服务市场支持,年门诊量5.5万人次,住院患者4500人次,我院医疗保险覆盖呼伦贝尔市,辐射周边省市及地区,一个医疗服务网已形成规模。 2、我院2006年末总资产25,049,707.93元,其中固定资产14,2

11、95,987.39元,医疗设备8,708,511.29元,医院近十年医疗设备的投入近800万元,大型医疗设备的投入使用,为医院诊断技术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医疗设备的引进,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是医院发展的必要条件。 3、这些年来,我院一直重视人才的培养,尤其重视专科人才的培养,每年派出几十人长期进修学习,每年进修费用20多万元,不定期派出科室带头人参加国家级短期培训班,引进吸收新技术,参加学术研讨等,以人为本的理念一直贯穿于我院的发展,由此形成了专业科室明显,综合科室结构明晰完整,人员结构合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疗业务框架。我院能够开展同行业、同级别的手术治疗业务,包括较为复杂的手术

12、,形成了重点专科,重点人才,全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呼伦伦贝尔市人民的健康提供了保障。4、我院目前经营状况良好,经营业绩突出,潜力很大。2006年业务收入1650万元,每年业务收入增长率为16,每年财政拨付工资420万元,占工资总额56%,由于国家重视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医院环境有很大的改观,医疗设备逐年增加,解决结核病住院大楼问题,成为我院发展的首要问题。第四节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l、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997年1月15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3、卫生疾控分级管理标准。 4、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 5、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贯

13、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6、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计办投资【2002】15号。 7、建设单位提供其他有关资料。 二、研究过程 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1996年进入国家三级乙等专科医院,业务收入逐年增长,年均增长率16,固定资产增加14,295,987.39元,由于新设备引进,新项目的开展,诊疗人次的增加,医院整体实力的增强,原结核病住院大楼满足不了现有经营业务的需求,突出表现为楼房超期服役,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医务人员工作环境拥挤,病房条件差给病人治疗带来诸多不便,这是制约医院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研究范围 l、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的分析论证。

14、 2、建设条件和建设地点方案的选择。 3、建设内容规模确定。 4、主要工艺技术方案选择和设计。 5、环保、消防、安全与节能方案设计。 6、项目管理与实施计划安排。 7、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的研究。 8、社会效益的分析与评价第二章 项目的建设条件及地点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位于呼伦贝尔市南端的扎兰屯,北倚大兴安岭,面眺松嫩平原,地理座标为1222851-123 1730,北纬47 540一48 3634,东南及南与黑龙江省甘南县,龙江县及兴安盟的扎莱特旗接壤,市境东西宽2lO公里,南北长160公里,全市面积169263平方公里。 2、气候: 扎兰屯地处中纬度

15、,属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气候,一般气候特点为: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剧烈春温高于秋温,冬季漫长而严寒,由于地势高低不平,植被受不同影响,南北部气候差异较大,北部林区雨雪降水量多,气温较南部低,冬季受蒙古高原气压的影响,多有北风和西北风。极值最高温度36,极值最低温度-40.4,年平均气压990.2mbr,年平均降水量416.0mm。年平均蒸发量1426.8mm,最大风速30.0mS ,最大积雪厚度12cm,无霜期12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63。 3、地理地貌 扎兰屯市地质构造属于大兴安岭新华夏构造带,自上而下地质构造大致为粘土,粉质粘土层。属于压缩性土,最大冻土深度为2.5米。属地震烈度7度区。 二、

16、社会经济条件 2006年,呼伦贝尔市辖13个旗市区,其中1个区(海拉尔区),5个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7个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74个镇(含两个矿区)23个乡(其中13个民族乡),25个苏木(其中1个民族苏木),36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人口273万,其中农业人口l,005,986人,非农业人口1,643,515人,少数民族人口458,186人,占人口总数的17.3。呼伦贝尔市国内生产总值167848l万元,第一产业完成400618万元;第二产业完成461

17、51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16353万元,人均GDP完成6337元,三次产业出现均衡协调发展势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明显,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市场和潜力。 地区内111国道和301道纵横贯穿,国道改建工程己竣工通车,对外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南为碾扎线与黑龙江相连,铁路有滨州线经过市区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三、项目建设条件 1、市内设有自来水网,可满足项目的供水需要。 扎兰屯市现有自来水厂一座,水源为地下水,水质良好,最大供水能力为1800立方米日,人均用水量30升日,地下水资源丰富。 2、市内设有排水管网,可满足项目的排水需要。 扎兰屯市新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座,2000年正式运营,日处理污水

18、4万吨,能满足市区14万居民及医疗单位的污水排放和处理。 3、市区供电充足,采暖热源及管道设施齐全,可保证本项目使用。 扎兰屯市有热电厂一座,是呼伦贝尔市直属企业,有5000千瓦发电机组2台,20吨锅炉4台,29兆燃气锅炉一台,能供应市区89万平方米房屋取暖供热。 市内设有西郊和南郊变电站二座,变电站主变压容量为21万千伏安,电压等级为1103510kV,能保证全市的电力供应。 扎兰屯市有主要道路7条,即:中央路、轻纺路、永安路、胜利路、铁西路、新开路、秀水路。街道有雅鲁街、明月街、南市大街、大桥街、葛根街,全市各街道路面已全部硬化。 移动、程控、互联网与国际接轨,全市实现了村村通,现全市固定

19、电话用户10万门,移动电话用户l万门,因特网近4000户。第二节 建设地址选择 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拟建在扎兰屯雅鲁街31号,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城市自来水管网、供电线路、污水排放管网,供热管网在项目附近经过,附近有带状公园二座,适合肺结核病人修养。良好的外部建设条件,为病房大楼的建设提供了极为良好的建设环境。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内容及工程建设方案第一节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设计目标 病房大楼要以“满足需要,设计一流”为目标,具有超前意识,争取20年内不落后,50年仍可调整使用。 二、项目建设规模 拟建八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13000平方米。三、建设内容拟建八层框架结构结核病住院大楼

20、。每层面积为1625平方米。 1、第一层为门诊科室(结核内科门诊、结核外科门诊、肺心病门诊、肺肿瘤科门诊、骨结核科门诊、专家影像诊断门诊)。辅助检查有(结核病化验室、肺部CT扫描室、胸透室、X光室、高压氧仓)为1625平方米。 2、第二层为结核内科病房,其中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处置室、抢救室、CCU病房、洗漱间、卫生间,面积为625平方米,病房面积为1000平方米。 3、第三层为结核外科病房,其中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处置室、抢救室、ICU病房、洗漱间、卫生间,面积为625平方米,病房面积为1000平方米。 4、第四层为骨结核科病房,其中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处置室、抢救室、ICU病房

21、、洗漱间、卫生间,面积为625平方米,病房面积为1000平方米。 5、第五层为肺心病科病房,其中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处置室、抢救室、CCU病房、洗漱间、卫生间,面积为625平方米,病房面积为1000平方米。 6、第六层为肺肿瘤化疗科病房,其中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处置室、抢救室、CCU病房、洗漱间、卫生间,面积为625平方米,病房面积为1000平方米。 7、第七层为胸外科病房,其中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处置室、抢救室、ICU病房、洗漱间、卫生间,面积为625平方米,病房面积为1000平方米。 8、第八层为手术室,其中麻醉主任室,器械护士室、器械消毒室、器械室、更衣室、抢救备品库、洗手间

22、、卫生间、洗浴间,为825平方米,手术(1)室为250平方米,手术(2)室为250平方米,手术(3)室300平方米。第二节工程建设方案 一、项目设计依据 l、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建筑设计规范 3、建筑设计通则 4、医院设计规范 5、医院建设设计标准 6、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一87 8、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9、建设采暖通风设计 10、民用建筑设计规范JGJ3787 11、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二、项目建设方案 1、设计要求: 本工程建筑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合理的应用适用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节约能源的原则设计。同时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

23、,确定合理的建筑方案及措施。 (1)新建项目建设面积为13000,防火等级二级。 (2)墙体,外墙厚490mm,内墙厚240mm。建筑物外墙要适当考虑装修。 (3)地面采用防滑磁砖。 (4)房屋门窗采用塑窗木门,塑钢门。 (5)标准构件优先选用当地标准。 2、设计结构依据的主要规范,标准: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9ll-89 (4)砼结构防火规范GBJ16-87(修) 3、气象条件 最高气温36.1 最低温度-40.4 年平均降雨量400500mm 风向西北 标准冻土深度230cm 抗震设防6度 4、工程地质

24、条件 依据地质资料表明,表层为耕土层,厚度约占O.3-0.5m,下层土:是良好的天然基础持力层,地耐力为240kpa。 5、设计结构 建成后的结核病住院大楼,为八层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片石条基,层面采用砼石保温。 (1)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下体刚度好。 (2)荷载相关较大或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用沉降缝隔开。 (3)为便于施工机械化和构件标准化,尽量采用预制构件。 (4)标准构件优选用国家标准图和华北地区通用图。 6、材料 钢筋采用级、级、楼板、柱、剪力墙采用C35。钢材390吨,水泥1100吨,木材350m3,彩钢4500。第四章结构、水、电气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 第一节 结构方案一、设计原则 结构设

25、计贯彻执行国家的设计标准,规范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在满足医院病房楼特点及建筑布局的前提下,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二、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4)建造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三、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扎兰屯以往工程地质情况,本场地地形平坦,地下水位约-3.3米左右。地下水位位于冰冻线(

26、-2.5米)以下,对基础无腐蚀性。基础持力层选取圆砾层,地基允许标准承载力选用Fka=300kpa,场地内无不良地质情况,适宜进行项目建改。四、建筑安全指标耐火等级 二级 建筑耐久年限 50年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五、结构体系选择 (1)基础:根据拟建项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本项目基础形式拟选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2)主体结构:根据拟建项目建筑形式和工程特点,本项目结构形式病房楼拟采用框架结构。六、材料 钢筋:采用HPB235,fy=210KN/m -HRB335 fy=300KN/m为主。 钢材:Q2325钢材; 焊条:I级采用E43。II级采用E50; 混凝土:框

27、架结构中梁,柱采用C30混凝土,板采用C20混凝土。砖混结构梁,板,构造柱采用C20混凝土。 砌块:墙体采用烧结多孔砖。第二节 (一)电气(强电部分)1编制依据: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JGJ/T16-9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5057-942设计范围 新建筑物照明,动力配电设计,弱电设计,消防设计。3用电负荷及负荷等级 供电电源引自城镇低压供电回路,三相五线制,电压等级为380/220V, 照明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消防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用电负荷统计为:单位负荷指标为52W/建筑面13000故本项目新增负荷68

28、0KW4.电源情况由市区的就近区域变电所提供一条10KV专用线路供电。5配电系统 建筑物设总的电源箱,动力及照明配电均由总电源箱引出,供电方式采用放射式树干式, 照明包括正常照明,事故照明,应急疏散照明,照度按各场所要求的照度进行配置,灯具以高效节能荧光灯为主,其余适当配置部分白炽灯,在建筑的主要通道和出入口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火灾事故照明 所有动力及照明线路均选用BV-500型导线,控制线路选用VV22-KV型电缆,全部电气线路均穿保护管暗敷 6防雷与接地保护 监狱内各建筑物均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防,在屋顶设避雷网保护,防雷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电源进户前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欧

29、姆,建筑采用TN-S接地保护系统,所有用电设备的非带电金属部分均应与PE接地保护线可靠连接。(二)电气(弱点部分) 1编制依据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0459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20002通讯系统 (1)内网系统 新扩建项目需配置网络系统,可利用引入计算机房内设置的HYV30X14通讯电缆一条,内设300门电话交接箱一台 (2)综合布线 公用计算机网络(内网)与语音通讯主干线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水平配线均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四对八芯对绞线,以方便信息点用途的改变和互换, 信

30、息点的布置可根据各建筑的具体要求配置,办公场所按每15平方米使用面积设一个双孔信息点的密度设计,管理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做调整所有双孔信息点的每个插口均可根据需要接成电话和数据终端,建筑的电话入数根据实际需要定。 3消防设计 (1)设置有备用泵的消防泵房。 (2)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消防控制室。 4呼叫系统 病房内设置呼叫系统装置。本项目通讯线路由城区通讯网络供给,病房楼引入 HYV-30X14通讯电缆一条,内设300门电话交接箱一台,通讯线路选择BVR,导线PVC管敷设。第三节给排水一、设计依据 l、建设给排水设计规范(GBJ5-88)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l3-36) 3、室内排水

31、设计规范(GBJl4-87)二、给水供应 1、需要量 根据我院现有工作人员310人和病人200人计算,综合用水量标准按50L人,每日平均用时间按12小时计算,时变化系数取25,全天用水量23m3,最大小时用水量4.75m3。 2、供水系统 本项目用水由城市自来水管网供给,从城市自来水管网接DW50给水管接入病房楼。三、排水系统 本项目排水量05,在病房楼外建一座封闭的排水井,对检验室排入的有害废水,进行消毒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排水管网DNl00。第四节 采暖通风一、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新建病房住院楼建项目提供的原始资料。(GB50019_2003)民用建筑设计标准(JG

32、J26-95)医院建设标准建筑给排水及采暖验收规范(GB50242200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2002)二、设计范围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新建病房住院楼建项目室内部分的采暖、通风设计。三、设计计算参数1室外设计参数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24冬季室外风速 3.6m/s夏季室外风速 2.3m/s年主导风向及频率 NNW 24%冬季日照率 69%极端最低温度 -35.5最大冻土深度 2.49M冬季最冷月平均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7。2室内设计参数室内采暖温度表(单位)房间名称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处置

33、室抢救室温度18182020房间名称CCU病房门诊室化验室CT扫描室温度20181820房间名称胸透室X光室手术室器械室温度20202518房间名称洗手间卫生间更衣室洗浴间温度 16 16 20 25房间名称走廊楼梯间器械消毒室温度 161618 采暖系统各项参数及敷设形式四 、参数名称病房楼备注采暖热负荷(MW)0.717热媒参数供回水温度95/70入口压差Kpa20建筑入口处回水干管设平衡阀采暖系统形式上供下回单管顺流同程式管道敷设方式供水干、立管明装、回水干管地沟敷设散热器类型TFD-700型辐射对流型散热器标准情况(T=64.5)散热量:168W管道材料焊接钢管保温材料聚氨脂外包玻璃丝

34、布导热系数:0.037W/.五、通风空调1、卫生间采用10次/小时换气次数。通风机采用方型壁挂式轴流式风机(BLD-400)型,每个卫生间二台。风口采用扁长型风口150*400MM。其余房间采用自然通风。化验、室消毒室6次/h换气次数,通风机采用方形屋顶式轴流风机(WD_450)型,每室一台。给水排水、消防一、设计依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设计

35、范围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新建病房住院楼室内给排水系统及消防给水系统。三、给水设计1、水源:为城市给水管网直接共给,用水量为76.5M3/d.消防用水量252 M3。消防水池容量为252 M3。(医院原有)2、用水量额定用水量表项 目用水标准L/d.p数量p最高日用水量m3/d小时变化系数最大小时用水量 m3/h使用时数h门诊用水15051076.52.57.9624消防用水量:室内 15 L/S ,自动灭火 15 L/S, 室外20L/S 。 总消防用水量:35 L/S3、给水系统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新建病房住院楼供水由城市给水管网直接供给,建筑物给水引入管处安装止回阀和LXS型湿式水表。

36、建筑物内给水系统采用下分式下行上给,室内给水管道均采用PPR管热熔连接。干管敷设于一层地沟内,立管明装,支管敷设于垫层和墙壁抹灰内。室内水嘴均采用节水型水嘴。洗浴热水由原有锅炉房热水系统直接供给。4、消防系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住院楼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一次,灭火延续时间为2小时。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0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自动灭火用水量15L/S,消防总用水量为35L/S。消防水量为252M3. 消防系统为临时高压独立消防系统,室内为环状布置。两条引入管与室外环状管网相连,。 室外设地下式消火栓SA100/65型,每个室外消火栓控制范围150米,间距120米。室外消火栓距

37、路边不大于2米,距房屋外墙不小于5米。室内消防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干管敷设于一层地沟内,其他管道暗装于墙内,室内消防栓为安装,消防栓直径为65mm,枪口直径为19mm,水龙带为麻质长 20M。四、排水系统1、排水系统设计住院楼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消毒池,消毒池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混合接触时间为1.5h,设计加消毒剂量为30mg/l,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医院污水排放标准(GBJ48_83)(试行)要求,后排到城市排水主管网。室内排水系统采用重力排水。伸出屋面的通气管管径大于室内排水立管管径一号.新建建筑物设20m3化粪池二座,设二座消毒池,检查井二座。第五章 环保措施 一、本项目采用的标准

38、: l、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87年7月(87)国环第二号文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95)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95)4、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9)5、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91) 二、环境现状及环境影响因素: 本项目建设地址拟定在扎兰屯市雅鲁街31号,周围无商业网点,该项目选址,地势较为平坦,从环境角度认为适宜建设病旁楼。 1、大气环境现状:由于该项目建在市区附近,周围无工业污染源,大气及周边环境对于建病房楼较为理想。 2、地表土壤状况:地表土壤未经挖掘,大部分处于自然状态,无污染迹象,

39、且地势较为平坦。 3、地下水环境状况:由于病房楼所在地周围没有工业污染源,地下水处于原始状况,水质良好。 4、病房楼楼前设置患者休息,锻炼的活动场地。 三、本项目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1、废气:在本项目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扬尘。建成后,主要是焚烧炉烟气中的粉尘和二氧化硫。 2、废水: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会对周围水体产生影响。但在建成后,随着设施的投入使用,检验室排放一定量有毒有害废水。3、废物:本工程在建设期和使用期都会产生固体废弃物。在建设期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垃圾虽然无害,但长期堆放也会产生扬尘影响市容。在建成投入使用后,病区用过的消毒药棉、敷料、一次性注射器及锅炉房废渣,这些废

40、弃物如长期堆放将成为细菌、病毒、蚊蝇的滋生地及扬尘的尘源,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市容、市貌。4、噪声的影响:本工程在建设期会产生噪声。在建设期由于施工机具(推土机、挖掘机、搅拌机、振动棒、电锯等),在使用过程中将产生噪声,其声源强度达80-100dB(A),将会干扰人们的工作和正常休息。 四、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1、废气:本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排放标准进行设计,废气经焚烧炉旋风除尘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废水:对检验室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水,建一口不渗漏下水井,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处理后排入城镇污水管网。3、废物:本工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须定期用专用的封闭垃圾车辆将其运往城市指定的垃圾点,进行处理后

41、,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锅炉房废渣经专用渣场集中后作为建筑材料综合利用。门诊及病房用过的消毒棉、敷料、一次性注射器封闭运往焚烧炉,焚烧。4、噪声:本工程建设时噪声的影响,可依靠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在水泵、风机等噪声源上采取一系列消声、防震措施加以解决,故本工程产生的噪声不会对人们的工作和正常休息产生影响。第六章 消防措施 一、消防编制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建筑设计防雷规范GBJ50057-94 3、国家及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有关法律、法规。 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安监管办字20013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与评价工作的通知。 二

42、、消防措施: 本项目建成后无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整个工程的防火类别为戊类。 l、建筑物方面:病房楼设计均按规范进行。 2、本项目的消防由市区统一考虑,在办公楼内配备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和消防栓。 3、电器方面:对病房的照明箱,医疗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做接地保护,接地采用TN-S系统。除此之外,还要经常对职工进行消防教育,使每位职工对火灾危险保持高度警惕。第七章 安全卫生 一、设计原则 1、重视工业卫生和劳动保护,使设计指标符合标准。 2、改善劳动条件,减少消除职工危害,保障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二、采取措施1、施工中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设立安全网,电力及传动设备而应设防护罩。施工及进场

43、人员须戴安全帽。建筑物设接地防雷保护。2、重要用电设备可靠接零,并做防水保护。3、对地沟、地坑等均需要加盖或设栏杆,严格按有关规范设计施工。4、 在设计上设X线放射保护,对放射室的墙壁、顶棚、门窗安装防护装置,以保护工作人员及病人的安全、无菌室隔离防护,采用严密的隔离层。 第八章 节能设计说明一、编制依据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节约能源管理条列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按国家1996起实施的新的节能50%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JGJ26-95)的规定,应在通用设计能耗水平的基础上,建筑物节能率指标降低35%,供热系统的节能率降低23.6%,但节能投资不超过土建工程造价的10%,节能回收期不超过10年。二、节能措施 建筑 1、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朝向、体型上充分吸收阳光,地形兼顾周围环境,做到布局合理,有益于人员身体健康,又可节省电能。病房楼为南北向布置,以避免东西太阳晒。2、建筑体型系数不宜过大,控制在0.3以下,减少热散失面积。3、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围护墙体采用陶粒混凝土砌块填充。4、建筑物的窗户、玻璃、屋顶及外墙壁都应采用符合节能保温的新型材料,以利节能。门窗是耗能的薄弱环节,使用PVC塑钢窗和保温门。墙体采用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