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2602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8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时5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一、糖类代谢1人和动物体内血糖的主要来源: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除此以外,还可来自于以及。2人和动物体内血糖的主要代谢去路(1)。(2)合成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3)可转化为等。,肝糖元分解,肝糖元分解,氧化分解,糖元,脂肪和某些氨基酸,二、脂质代谢1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是;吸收方式是。2人和动物体内的脂肪代谢的主要去路(1)大部分在皮下结缔组织、腹腔大网膜和肠系膜等处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2)在肝脏和肌肉等处再度分解,然后直接 或者转变为等。,甘油、脂肪酸,自由扩散,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糖元,三、蛋白质代谢1人和动物体内氨基酸的来源(1)主要来

2、源是食物中蛋白质。(2)自身组织蛋白的。(3)通过生成。2人和动物体内氨基酸的代谢去路(1)主要代谢去路是合成各种。(2)通过氨基转换作用生成体内缺乏的某些。,氨基转换作用,分解,组织蛋白,组织蛋白,(3)通过分解为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前者最终在肝脏中转化为,后者可氧化分解或转变成糖类、脂肪。,脱氨基作用,尿素,1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的吸收各是什么方式?,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1可以转化:2转化的条件: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 糖类。,不能大量转化成,2人体为什么每天必须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3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终产物相同吗?,五、三大营养物

3、质代谢与人体健康1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1)正常人的血糖含量一般在80120 mg/dL。(2)当血糖含量在mg/dL时,会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3)当血糖含量低于 mg/dL,会出现惊厥和昏迷现象,其原因是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而发生功能障碍。,5060,45,脑组织含糖元少,2脂肪代谢与人体健康(1)正常人肥胖的原因是供能物质的摄入量多于消耗量。(2)脂肪肝的病因是肝功能不好或合成减少,导致合成受阻,脂肪不能从肝脏中运出而造成脂肪堆积。,磷脂,脂蛋白,思考探讨提示:1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自由扩散。2(1)蛋白质不能在人体内储存;(2)必需氨基酸不能由氨基转换作用形成;(3)人体内的

4、蛋白质在不断代谢消耗。3不相同。糖类和脂肪的代谢产物是CO2和H2O;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是CO2、H2O和尿素。,一、人和动物体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及相互关系1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1)糖类代谢,(2)脂质代谢,(3)蛋白质代谢,2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比较,3.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1)糖类可大量转变为脂肪,脂肪只能少量转变为糖类。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经过一系列过程可以转变为糖,而脂肪酸却几乎不能转变为糖,因此脂肪不能大量转变为糖。,(2)糖类只能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此糖类不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产生不含氮部分,可转化为

5、糖类或脂肪。,1下面是血糖S代谢图解,不正确的是()ABC D,【解析】食物中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流经肝脏,在血糖浓度较高时,在肝脏内合成肝糖元储存,血糖仍有剩余时再转化为脂肪储存,再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在肌细胞中合成肌糖元,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为各处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提供能量,但在动物体内葡萄糖不能转变成酒精。【答案】D,2(2009年广西柳州、玉林、梧州三市联考)下图为生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简图,有关该图的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A上图中的所有物质均不含矿质元素B经途径可以使细胞内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增多C三大营养物质之间转换的枢纽是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D动物细胞中能完成过程的器官有

6、肝脏、肌肉和胰岛,【解析】氨基酸中含有氮元素;途径代表的生理过程是脱氧基作用,结果是氨基酸被分解,这种生理活动不会导致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动物细胞中能完成过程的器官有肝脏、肌肉,不包括胰岛,胰岛的作用是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血糖平衡。【答案】C,二、氨基转换作用和脱氨基作用1区别,2.共同点(1)都主要在肝脏中进行。(2)生成的酮酸(不含氮部分)都可转化为糖类和脂肪,也可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3)都发生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1)蛋白质的最终消化产物是氨基酸,消化的中间产物是多肽,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代谢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尿素。(2)人体要保证正常生活,每

7、天必须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其原因有三个方面:蛋白质不能在人体内储存;必需氨基酸不能由氨基转换作用形成;人体内的蛋白质在不断代谢消耗。,3(2008年长春模拟)如下图表示人体内氨基酸与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过程只能获得必需氨基酸,不能获得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只能在体内合成B过程是氨基转换作用,能够增加氨基酸种类,不能增加氨基酸数量,但能形成非必需氨基酸C和过程必须经过脱氨基作用才能形成D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解析】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非必需氨基酸可以从食物中获得,也可以在人体内合成。【答案】A,4(2009年海淀模拟)用含15N标记的(

8、NH4)2SO4给水稻施肥,经过放射性检测,结果在草食性动物的唾液和尿液中均检测到15N的存在,那么唾液和尿液中最终检测到的15N分别来源于()A蛋白质水解、脱氨基作用B氨基酸脱水缩合、脱氨基作用C氨基酸脱水缩合、氨基转换作用D蛋白质水解、氨基转换作用,【解析】水稻吸收后,可用于蛋白质的合成。草食性动物摄食水稻中的蛋白质后,经消化吸收后可用于自身蛋白质的合成。唾液中含15N的物质主要是唾液淀粉酶,尿液中含15N的物质为尿素,它们分别由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和脱氨基作用生成。【答案】B,(2008年北京理综)下列有关人体糖类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类可由某些氨基酸经脱氨基后转化产生B糖类在供应过量

9、的情况下可转化成为脂质C肌糖元可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D肝糖元分解代谢出现障碍可导致低血糖,【解析】某些氨基酸经过脱氨基作用后,不含氮的部分可以转化成糖类。人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是可以转化的,糖类在供应过量的情况下可以转化成脂质,但是脂质很少转化成糖类。肌糖元不能直接变成葡萄糖,必须先经过分解产生乳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肝糖元或葡萄糖,以便补充血糖或被组织利用。在血糖含量较低时,肝糖元可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维持血糖含量,若肝糖元分解代谢出现障碍,则会导致血糖含量降低。【答案】C,(2009年四川卷)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15N标记的苯丙氨酸饲喂小鼠后

10、,在其体内检测不到15N标记的酪氨酸B当体内脂肪的分解速度加快时,意味着糖类的供应不足C.肝细胞中内质网的功能出现障碍,脂蛋白的合成受阻,D.肝糖元和肌糖元去路的差异,与所在细胞功能密切相关【解析】本题考察了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相关问题。A选项中15N标记的苯丙氨酸饲喂小鼠后,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在其体内仍可能检测到15N标记的酪氨酸,A错误;B中当糖类的供应不足时,只有加快脂肪的分解速度来提供生物体生长代谢所需的能量,B正确;C中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和蛋白质加工的场所;D中肌糖元不能转化是因为肌细胞代谢旺盛,当肌糖元转化成葡萄糖后直接被细胞代谢利用,不能进入到血液中成为血糖。【答案】A,(2009

11、年上海卷)下列关于人体内血脂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可以来自于小肠的乳糜微粒B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偏高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C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与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D胰高血糖素促进甘油三酯的分解,【解析】高密度脂蛋白可将周围组织的胆固醇转送到肝脏而排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越高,则预示身体清除胆固醇的能力越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越小。【答案】B,探究性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1实验结果与实验结论(1)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据,如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是实验反应的客观存在。,(2)实验

12、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移,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的“规律性”认识,如鉴定葡萄糖是还原糖的实验中,实验结果是“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实验结论是“葡萄糖是还原糖”。,2探究性实验的结果预测与结论(1)假设与结论。假设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事实,对所研究的对象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性的答案或解释。实验结果预测一般与假设相对应:若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则得出与先前的假设一致的结论,即假设成立;反之,假设不成立。(2)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不唯一,需分情况讨论:根据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以“若出现则说

13、明”的格式。,1(2009年湖北黄冈期末)民以食为天。了解食物的特征,科学配置一日三餐,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_后才能被吸收。上图所示为空腹时,丙氨酸由肌肉进入肝脏,肝脏内有葡萄糖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发生了_作用。由图可知,丙氨酸是_氨基酸。(2)丙氨酸进入肝脏,如果在肝脏内氨基转换反应速率减慢,可以通过测定血清中_(酶)的含量来判断肝细胞是否受损。,(3)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但空腹喝牛奶,不能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请你利用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

14、,验证空腹喝牛奶时不能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提示:实验动物20只小白鼠饲料含有15N的牛奶;糖类和含有15N的牛奶工具同位素15N的含量检测仪(在无机械损伤的情况下检测),实验原理:_。实验步骤:第一步:_;第二步:_;第三步:_。第四步:经过几小时后检测小鼠尿液中15N的含量。实验结果预期:_。实验结果分析:_。,【解析】肝脏的内部发生着很多的化学反应,本题中主要涉及和氨基酸代谢有关的反应:转氨基作用和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中有转氨酶参与。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不会释放到血液中,如果在血液中发现了过量的转氨酶,那就是肝细胞受到损伤所致,通过检验转氨酶的含量可以判断肝细胞损伤的程度;通过检测尿液中15

15、N的含量来检验蛋白质的代谢情况。,【答案】(1)氨基酸脱氨基非必需(2)转氨酶(3)空腹喝牛奶后主要发生脱氨基作用供能,含N部分转变成尿素随尿排出第一步:将20只小白鼠平均分成A、B两组第二步:将两组小白鼠饥饿处理一段时间第三步:给A组饮用含有15N的牛奶,给B组饮用含有15N和糖的牛奶,其他饲喂条件相同尿液中15N的含量A组比B组多空腹喝牛奶后主要发生脱氨基作用供能,故A组比B组小鼠氨基酸分解多,产生的尿素多,2为了研究蛋白质对动物的重要性,有人在保证其他营养物质供应充足的前提下,对小鼠进行了一些实验。请分析回答:(1)已知小鼠的必需氨基酸有10种,如果早上用5种必需氨基酸饲喂,晚上用另5种

16、必需氨基酸饲喂,结果小鼠体重减轻。请分析可能的原因。,(2)小鼠长期缺乏必需氨基酸会导致死亡,为探究某氨基酸是否是必需氨基酸,请设计合理的实验过程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步骤:_。甲组饲喂含该氨基酸的饲料,乙组_。_。,结果预测和结论:若甲、乙两组小鼠生存状况基本相同,说明_。_。,【解析】据题意,小鼠若长期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会导致死亡,欲确认某种氨基酸是否为必需氨基酸,可设置饲料中添加该氨基酸与除去该氨基酸的对照实验,经长期饲喂,依据小鼠生存状况,分析比较结果,得出结论。,【答案】(1)蛋白质不能在体内储存,必需氨基酸必须同时存在才能合成蛋白质。(2)实验步骤: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

17、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并编号甲、乙饲喂不含该氨基酸的相同饲料且等量将甲、乙两组小鼠置于相同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鼠的生存状况结果预测及结论:该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若甲组小鼠正常,乙组小鼠死亡,说明该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1(2009年上海卷)过量摄入糖类会导致体内脂肪积累,其部分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过程X、物质Y和物质Z分别是(),A糖酵解、丙酮酸、脂肪酸B有氧呼吸、乳酸、脂肪酸C糖酵解、乳酸、胆固醇D有氧呼吸、丙酮酸、胆固醇【解析】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合成的,在生物体内,合成甘油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糖酵解途径,则X应为糖酵解、Y应为丙酮酸、Z应为脂肪酸。【答案】A,2(2008年海南生物)关于

18、动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去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能量B合成的蛋白质都运到细胞外C合成的蛋白质都不能进入细胞核内D合成的蛋白质都用于细胞膜蛋白的更新【解析】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各种细胞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都含有蛋白质,也是动物细胞合成蛋白质后的去向,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能量。只有动物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才运到细胞外。【答案】A,3(2009年广东生物)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

19、_,尿素含量_。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_的产物。(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_;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_作用,为细胞提供_。,(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细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_。(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_的特性。,【解析】(1)由题干和图示知: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而尿素含量则增加,因原培养液中无尿素,根据葡萄糖、氨基酸和尿素和化学元素组成特点可知:尿素为氨基酸的代谢产物。(2)氨基酸在细胞内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葡萄糖则主要作为能源物质,通过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3)正常情况下,因肝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正常,所以转氨酶不会排出胞外,若肝细胞发生病变,其细胞膜通透功能异常时,转氨酶就会排出胞外。,【答案】(1)降低增加细胞代谢(代谢)(2)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呼吸(分解)能量(ATP)(3)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裂解)(4)选择透过(选择通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