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3393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第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必修二第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必修二第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必修二第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必修二第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嘉德2006春季拍卖会上,一件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以5280万人民币成交,拍卖啦!看一看,给个价!,2006年年底时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拍出价1.5亿多港币(约合1.2亿多RMB),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这一价格创造了中国瓷器的最高成交纪录,同时也创下了中国艺术品的最高价格。,必修2经济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探究一: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如何?,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最初与农业密切联系,属

2、于个体劳动者副业性质的家庭手工业。经过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农业,形成独立的个体手工业。,提示:农业和手工业存在着密切关系,基础梳理 感悟教材 学与思,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地位:历史悠久,素称发达,世界领先。,2.发展历程:夏、商、西周-官府垄断。春秋战国-继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收归官办(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3.特征: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产品主要以军用品、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为主,不在市场流通。,掌握冶铜,青铜繁荣,已有铁器,铁农具推广,高炉炼铁,杜诗用水力鼓风冶铁(水排),炒钢技术,

3、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冶铜技术,冶铁技术,炼钢技术,4.代表行业,司母戊鼎,1.33米,1.1米,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鼎重832.84公斤,精品欣赏,独特造型、精美工艺无价国宝,四羊方尊,精品欣赏,精品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发现的青铜剑,青铜剑当场去土锈后,表面光亮如新,剑刃非常锋利,一剑可划透12层报纸。经分析,剑的表面有一层10至15微米的含铬氧化物保护层,表明曾采用铬盐氧化处理技术。现代铬化处理技术是美国在1937年、德国在1954年分别获得发明专利权的。,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

4、水利鼓风装置。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一座炉子用好几个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用水力推动这些排囊,就叫“水排”。水排发明于东汉早期,是南阳太守杜诗(?38)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明的。,熟铁,南北朝灌钢法,陶瓷业,发明陶器(陶是源,瓷是流),烧出原始瓷器,烧出成熟的青瓷,烧出成熟的白瓷,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秘色瓷,瓷窑遍布全国各地,五大名窑(汝、哥、定、钧、官),出现青花瓷,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宣德年间青花瓷很有名;瓷都“景德镇”,技术不断进步,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精品欣赏,北朝成熟的白瓷,秘色瓷,定窑 孩儿枕,定窑 白瓷童子诵经壶,五大名窑,宋 定

5、窑八方四系瓶,纺织业,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世界最早养蚕缫丝),出现织机,多种丝织品,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长安设东西织室(素纱禅衣);远销海外(丝绸之路、“丝国”),技艺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品种繁多,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在苏杭设织造局,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使用花楼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棉纺织业开始发展,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普及,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最初原料:麻和葛,麻,葛,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与丝织有关的甲骨文字,嫘祖,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素纱单衣,南宋刺绣海棠双鸟图(现

6、存辽宁博物馆),南宋刺绣瑶台跨鹤图(现存辽宁博物馆),花楼机,清代折枝玫瑰花金宝地,清 康熙 明黄地云龙纹妆花纱夏朝袍,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施复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课堂延伸,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春秋战国和秦汉,魏晋南北朝,两宋,隋唐,元朝,明清时期,农户的副业;缴纳赋税、家庭消费、剩余小部分出售,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民营手

7、工业,探究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的原因?,探究三: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的原因?,材料二:清朝雍正帝谕: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官营手工业的压制,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狭小;购买力低下),材料二:明清时期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材料三: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官营手工业自身的弊端,明清时期生产力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料;市场扩大;经营方式变

8、化),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提供劳动力,材料一:“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国语晋语,材料一: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弱下去。,三、中国手工业享誉世界(历史地位),1.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2.丝绸远销亚洲、欧洲,形成“丝绸之路”,赢得“丝国”誉称。3.瓷器远销欧洲、非洲,中国被称为“瓷器大国”,思考:为何享誉世界?,群神宴: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要点突破 分析归纳 导与练,四、中国古代手工

9、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从材料一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一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材料二: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2.从材料二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二是:,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材料三:春秋冶铁业以木炭为燃料,皮囊鼓风冶铁;西汉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发明了水力鼓风水排提高炉温;北宋用焦炭为燃料。,3.从材料三得知

10、: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三是:,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材料四: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业,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4.从材料四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四是:,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出现,材料五:在远古时代,中国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之地。其后逐渐演变为“南盛北衰”,迄至宋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中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5.从材料五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五,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成相应变化,材料六:中国青铜工艺精湛,冶铁和炼钢技术长

11、期保持世界领先,青花瓷、珐琅彩精妙绝伦,令世人赞叹,古代西方一直把中国称为“塞里丝”,就是“丝国”的意思。,6.从材料六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六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探究小结,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1.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2.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 3.技术不断进步 4.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 5.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6.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走进高考,C,典例1(2011年广东汕头模拟)“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古

12、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是()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典例2(2011年南京模拟)右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D,典例3(2011年苏北四市调研)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江西是官瓷的主要生产地之一政

13、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高 A B C D,D,新材料新情境(2011年浙江宁波模拟)王祯农书卷二十记载:“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用水激转下轮,则上轮所周索,通激轮前旋鼓掉枝(按即曲柄)一例随转。其掉枝所贯行桃因而推挽卧轴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术,则排随来去,搧冶甚速,过于人力。”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东汉B三国C唐朝D北宋,A,课堂小结:,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手工业产生、发展历程,突出成就,冶金业制瓷业丝织业,手工业特征,课后探究作业:1.影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哪些?有何影响?2.对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三种形态的比较。,思考:在重农抑商的古代中国,商业会有怎样的发展?,且听下回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