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4375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区域经济学1 学科特性 年轻性(60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直至90年代才在中国范围内兴起,一方面说明其“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即“包容性”) 应用性 前沿性 第一章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一 区域的概念:1 内涵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空间具有“层次性”) 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尽可能完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自组织能力衍生为内生增长机制较为完善的地域结构,包含三要素:腹地核心(中心城市群)网络体系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弹性(能够很快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外部变化) 承担特殊的专业化职能(在全国或者较高系统)二 区域

2、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一) 在西方: 1 从经济问题的产生于矛盾的激化:1956年, 瑞典 , 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循环积累因果论,(市场经济的结果不是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是扩大,若要有效缩小差距,则需要政府作有效调控)1960年,艾萨德,1957年,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极化效应,涓滴效应)2 从学科渊源:(由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1826年 , 杜能 ,农业区位论,市场距离为核心影响因素;1909年, 韦伯 , 工业区位论,劳动力、运输为影响因素;1932年,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1940年, 廖什, 消费中心理论1960年, 艾萨德,区位分析法(二) 在中国:

3、 1 改革开放之前: 以“生产力布局学”为前身 2 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中国改革30年中引发的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1) 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基尼系数) 0.45:国际区域经济不平衡警戒线 中国省域基尼系数:1978年: 0.16 2004年: 0.47 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在同一省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比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大。(2) 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五小企业遍地开花”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4) 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益丧失(5) 资源两覅额和环境污染三 研究对象与内容(一) 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

4、及其相互联系的决策性科学。(二) 研究内容1 区域机构(产业结构)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区域结构的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2 区域经济自组织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3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优化4 区域分工与联系5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6 区域经济政策四 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法2 对比分析法3 系统分析法4 数量分析法第二章 :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战略)发展模式非均衡发展模式均衡发展模式梯度推进理论增长极限论辐射理论网络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注: 我国实行的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一 均衡发展模式:(1950-197

5、8年)案例:在50年代,我国产业布局是“畸形布局”,基于历史地理原因,我国沿海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4%,却占工业比重的70%。政治上要求中国必须要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重化工业。基于国防安全考虑,选址要求“山、散、洞”。在三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建立起西部地区的重型产业结构,但同时形成了“飞地经济”和“孤岛效应”。二 非均衡发展模式:(一) 梯度推进理论1 基本观点: (1)梯度:指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实能的差异。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取悦于其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其主导产业在周期中的阶段。 高梯度地区:处于创新、成长、成熟期早期 低梯度地区:成熟期的中后期,

6、衰退期 (3)创新活动:一般起源于高梯度地区,随时间的推进以,就会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4)创新活动的梯度转移载体是多层次的中心城市体系“梯度最小律”:承接能力差异最小,而非承接距离最短“盲区”:理论上应该承接创新活动转移的地区,由于承接能力比其余远距离城市承接能力弱,则创新活动转移会跳过该区,转移至其他地区,从而使得该区成为承接创新活动转移的“盲区”。2 在我国的应用 (1)高梯度的东部地区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 过渡的中部地区 原材料工业 低梯度的西部地区 能源工业、农业 (2)存在的缺陷: 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是粗线条的,没有科学依据无法表示三大地带内部的非均衡性(均质性)无法有效实现东

7、中西三大地带经济茶叶的缩小否认了中西部地区发挥地区后发优势(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肯能性历史上,世界范围呃逆的梯度推移由“西欧美国日本东南亚(亚洲四小龙)中国东部地区”,其时间间隔为30-40年。(3) 粘性:中国产业转移并没有向学术界期待的那样出现明显的转移而存在空间依存的粘性,其原因分析如下:合力转入区承接力不够产业不配套制度成本很高转移区动力不足沿海靠港的特殊的区位优势廉价劳动力的大规模南下东流产业集群的本地根植性其他原因(二) 增长极模式:1 增长极理论演变过程 佩鲁 : 经济部门, 起支配和推动作用 部门增长极,(推进型单位) 创新能力+关联带动作用 布尔维尔: 空间增长极 缪

8、尔达尔: 累积因果论, 极化效应,扩散效应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地区理论 理查森: “溢出效用理论”(溢出效用:计划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叠加)【】实证分析证明:极化效应是时间T的二次函数;扩散效应是时间T的指数。2 基本观点:(1)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在少数具有优越区位条件的点上首先发生,不断发展为增长中心(极)。(2) 增长极的形成条件: 具有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群体; 可以吸收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入,形成规模经济的能力; 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良好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交通、通讯、能源条件,吸引厂商进入该区域。(3) 增长极的形成机理: 在初期和中期:主

9、要极化效应发挥作用,而在中期、后期:主要是扩散效应发挥作用。 增长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强调政府的作用。T区域差异 威廉姆森:区域经济差异随时间T呈倒“U”型变化区域 (三) 点轴开发模式:(空间组织形式) “点”:增长极,各等级中心城市 “轴线”:重要交通干线的经济轴线基本思路:1 确定重点开发的轴线2 确定轴线上重点开发的“点” 确定“点”的方向和功能 案例: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很多单一工矿资源型城市:大庆3 确定轴线和“点”的等级体系:(一级、二级、三级)在我国形成的比较有影响的开发模式:“T”: 我国的沿海经济带、长江沿岸经济带;(我国非常重视的一级轴线,也是目前应用最成功的经济

10、轴线)“”:沿海经济带、长江沿岸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沿海地区经济带(四) 网络开发模式三要素:“节点”:增长极,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区域中心城市体系“域面”:腹地“网络”:交通通讯网络、“流”(资金、技术、人才)加大节点与域面、节点与节点、域面与域面之间的要素流动,实现相对均衡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案例:江苏昆山:全国城乡收入差距平均值:3.8:1,而昆山城乡收入差距平均值为1.8:1.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的选择应该与区域经济所处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相适应,有“点线面”逐步展开。课堂总结: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1978年前均衡发展战略1980年90年代末非均衡倾斜发展战略2000年今非均

11、衡协调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际政策效应差异:中部崛起(2006年)东北振兴(2004年)西部大开发(2000年)东部:开放 二 湖南区域经济经济开发模式的选择及演变90年代:“一点一线”的开发模式(如图1)一点:长沙市长株潭城市群一线:京广线经过的六个地级市2000年: “一点二线”的开发模式 (如图2)一点:长株潭城市群二线:东线:(岳阳、长沙、湘潭、株洲、衡阳、郴州); 西线:(张家界市、吉首、怀化)2007年: “斜十字型交叉开发模式”(如图3)2008年: “3+5”城市群的圈层模式(如图4)图4 岳阳株洲湘潭益阳娄底衡阳常德长沙张家界常德益阳长株潭图3长沙岳阳株洲湘潭衡阳郴州张家界市吉首

12、怀化西线东线图2 图1长沙岳阳株洲湘潭衡阳郴州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类型构成、数量比例关系、相互关系产业分类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区域产业结构政策重点第一节 : 产业分类一 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次产业:大农业 第二次产业:大工业+建筑业 第三次产业:大服务业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二 联合国的标准分类法: 1 种植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 矿业和采矿业 3 制造业 4 电力、煤气、供水业 5 建筑业 6 批发与零售、餐馆和旅店业 7 运输业、仓储和邮电业 8 金融业、房地产、保险及商业性服务业 9 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服务 10

13、其他活动三 霍夫曼分类法轻工业重工业我国工业分类工业消费性工业资本性工业注:在我国工业分类法中,耐用消费品的制造大部分属于重工业,而国际工业分类中则属于消费性工业,这是两大分类方法中最大的不同。四 功能分类法:主导产业:规模优势(输出规模优势)、关联带动效应关联产业:前向关联、后向关联、旁侧关联基础产业潜导产业铁矿石价值增值链炼铁厂辅助性燃料技术服务钢铁产业汽车制造汽修美容汽车金融旁侧关联后向供给需求前向案例: 如果价值增值链上的各产业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则各区域间形成“垂直型分工”(纵向) 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扩大(下游为高附加值,上游为低附加值)案例: 我国80、90年代,普遍采用垂直型分工,

14、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初级产品与加工品之间价格没有理顺,导致中西部地区存在贸易利益的双重流失(低价卖出、高价买入)。 所以,在目前鼓励在垂直型分工的前提下,还可以在自己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 如果价值增值链上的各产业分布在相同的区域,则区域内形成“产业集聚”乃至“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交易成本降低社会成本创新效应学习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五 要素密集度法(衡量区域产业结构的素质) 要素:资源、技术、劳动、资本、知识现代区域经济的演变过程,其实质是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转换)升级的过程。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一 配第克拉克定律:结论1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从第

15、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逐步减少,第二三产业增加。案例: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2005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GDP全国44.123.831.4江苏31.534.334.224515湖南48.621.529.910366甘肃57.213.729.17341分析上表,横向可以分析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规律,纵向可以看出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经济发展状况省域之间劳动力分布的差异。二 库兹涅兹的深入研究(20世纪60年代工业化阶段)结论:第一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随时间推移逐步减少; 第二产业国民收入比重都是上升的,劳

16、动力比重大体不变或者略有上升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都是上升的,国民收入比重大体不变或者略有上升;比较劳动生产率=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结论: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1,随区域经济演变,工业所吸收劳动力数量是有限的;对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工业的贡献是最大的。一化三基三基基础工作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一化:工业化湖南省:三化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 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1,吸纳劳动力能力是最强的,“蓄水池”,但同时,该产业对国民收入被水平的提升时优先的。【】没有产业作为支撑的小城镇化是“空壳化”的。农业阶段(初级阶段)工业化阶段(中级阶段)初级中级高级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在GDP中比重下降,第三

17、产业所占比重上升)知识经济阶段工业化三 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工业化过程的实质及时工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一般规律: 轻纺工业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技术集约化一般路径: 轻纺工业重工业加工组装业高新技术产业(一) 重工业化: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统计分析结果:随工业化过程的推进,霍夫曼比例是逐步下降的。(霍夫曼可以用以作为一个指标,比较两个地区间的工业结构和工业发展水平,若值偏小,则表明该区域工业化过程重工业比重高,工业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快。)初级:第一阶段:=5中级第二阶段:=2.5第三阶段:=1高级:第四阶段:1000美元,而我国人均GNP100美元。产业集群专题讲座一

18、 内涵和特征马歇尔 “产业区”的概念:专业化生产要素的地理集聚区20世纪70-80年代,世界大范围出现经济危机时,下列地区却呈现出蓬勃生机意大利普拉特地区德国巴登地区美国硅谷地区英国苏格兰地区“新产业区”“产业集群” M.Porter波特:三部曲1980:Competitive stratege 1985:Competitive advantage1990: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Porter: 集群是在某种产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这些公司和机构同处于某个或关联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当今世界,集群经济

19、支配世界版图。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网络特征:产业特征:狭义上的产业:如纽扣、领带空间特征:地域特征经济网络社会网络知识溢出与创新网络二 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经济因素:供给、需求地方文化历史产业集群的分类: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集群1 集聚产品技术上的可分性强技术上可分性越强中间环节越多工序型企业越多案例: 诸暨大唐镇世界袜都原材料生产1000多家原材料营销400多家袜子生产80000多家定型100余家包装300多家托运100多家消费者袜子营销600多家袜机供给织袜逢头印染(300多家)金乡镇铝制徽章 嵊州“领带之都”,所生产的领带占中国市场份额的80%,世界市场的30%,畅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 集群最终产品差异性潜力大水平方向差异性:品种、规格、功能、品牌、等级、色彩垂直方向差异性:同种产品内在的质量差异通过差异化竞争细分市场寻找市场立足点3 集群产品的低运输成本都是依赖“小商品,大市场”的模式具有非常强的可贸易性4 企业竞争环境动态多变与速度经济性速度经济性:依赖于柔性化组织,谁能掌握商机、率先创新、谁就能更快占领市场。案例:绍兴轻纺城:“礼拜商品”三天出小样,五天成批量,七天上市场。5地方文化对其影响产业集群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想象,而是与地方文化相融合的集合体。案例: 浙江文化精髓“商”,崇商、亲商、善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融,为浙江提供了企业家成长的制度基础。分工交易次数增多

21、交易成本上升,而由于长期的合作和共同的文化基础,使得相互信任度提高,形成有利的社会关系,降低交易成本。路径依赖性本地根植性竞争优势模式传统意义上的湖湘文化“官”,学而优则仕。这种文化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融。三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1 成本优势: 交通运输成本 交易成本 外部规模经济效益2 市场优势: 市场占有优势 整体广告宣传成本优势 营销网络的拓展与构建3 规模扩张优势: 单一企业快速诞生(快速吸引要素) 价值链的规模扩张产业集群规模扩张新企业诞生价值链 的规模扩张:正反馈机制。4 技术创新优势: 激烈竞争(外在压力大) 集群特殊的竞争环境(动力):隐形知识的溢出、合作创新知识,根据其流动性,可

22、以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用语言、文字清晰地显示出来、具有强流动性。隐形知识:难以用语言、文字清晰地显示出来,但在知识的传递与创新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渐进而非根本性的创新创新(改进)模仿跟进再创新再模仿再跟进通过此类滚动机制实现创新。四 产业集群在我国(一) 理论研究 1李小建 :1998年:“第三意大利” 第一意大利:发达的北部; 第二意大利:需要政府扶持的南部地区 第三意大利:中小企业模式为主的东北部地区 2 仇保兴:1999年:小企业集群 3 王缉慈:2002年: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二) 发展实践 (1)浙江的块状经济内源式本地根植式 (2)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嵌入式松脚式 (3)北京中关村五 有待研究的课题1 产业集群与高新区发展2 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发展3 产业集群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4 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与治理问题5 非政府组织、政府组织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6 集群中的知识外溢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网站:考试题型:1 名词解释2 判断分析题3 简答题4 论述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