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培训中心和食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84416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培训中心和食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医院培训中心和食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医院培训中心和食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医院培训中心和食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医院培训中心和食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培训中心和食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培训中心和食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医院培训中心和职工食堂综合楼项目1.1.2项目拟建地点*路以北、*路以西,原*医院内东区东西侧。 1.1.3项目承办单位 *医院1.2 研究工作概述1.2.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公司1.2.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a、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b、*医院提供的部分相关技术资料;c、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报审版);d、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e、 拟建项目总平面规划图;f、 拟建项目区域位置图;g、国家及地方相关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h、其他依据资料。1.2.

2、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项目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以先进、成熟、安全、可靠为基本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及*省有关法规和条例项目策划。1.2.4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包括项目背景和投资的必要性、项目建设条件及地点、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建设方案、节能环保措施及预期效果、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等。1.3 主要研究结论1.3.1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1.3.1.1 项目提出的理由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某市政府提出了“支持在城市新区和重要功能区建设新的高等级医院,培养名

3、医、名科、名院,创建更多一流一流品牌,努力建设中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战略设想。经过80年的风雨变迁,*医院已建设与发展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特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建有国家人事部批准的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每年承担着医学专业2600余名本科生(五、七、八年制)、8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的临床教学和600多名进修医师的培养任务。医院自成立以来,自筹资金先后新建了外科综合楼、营养食堂和职工活动中心(未动工),维修改造了旧病房大楼,实施了锅炉“煤改气”工程,美化了医院环境。心

4、血管内科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985”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检验医学科为卫生部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内科学、外科学等学科为我省重点学科。*医院心血管疾病专科(心内科、心外科)、神经疾病专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眼科为某市打造中部医疗服务中心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建设专科,设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研究部分)、卫生部心律学重点实验室(建)、心血管病学我省重点实验室、消化性疾病*省重点实验室、中药药剂学、心电生理、消化道病理生理国家中医药级实验室、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卫生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省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省眼部疾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

5、中心、*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省神经精神研究所、*省儿科研究所、消化与肝病研究所、泌尿系病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所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药学、妇科等研究室。模式动物中心的技术水准与特色达国际一流。近十年来,医院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0余项,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十一五规划政府公益专项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基金项目及省级攻关项目,鉴定科研成果148项,已有120多项获奖,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阴茎延长重建功能的研究,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病基础及射频消融、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与防治),国家科技

6、进步三等奖1项,*省及某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7项,获发明专利和新型适用专利60项;主编专著500多部,发表论文12000余篇。国家科技信息中心统计,近年来我院发表的科技论文数居全国医疗机构第11-18位。随着*医院的发展及群众的医疗需求不断增长,*医院的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医疗、科教的需要。*医院自1949年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院中建筑质量参差不齐,新旧建筑混杂,建筑风格各异,其中70年代以后建设的建筑较多。建筑质量较好的主要有门诊部、楚康楼、行政楼、新建的民康楼和北侧的两栋高层建筑,混杂有不少混乱的辅助用房。新增的高层住宅和高层医疗建筑见缝插针,打破了原有建筑行列式布局的图底关系,使交通流线

7、组织更加混乱,院内也缺乏小型绿化休憩空间。现状地块不仅建筑密度大,而且院内交通极为不便,作为一个综合性一流的大型医院,还缺不少专属用楼。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医院的总平面新规划,本项目属其中之一。1.3.1.2 项目规划过程*医院现状总建筑量为xx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12.71公顷。其中东部医疗用地为5.53公顷,建筑面积14.74万平方米,容积率为2.67。目前*医院拟新增心血管综合大楼、肿瘤治疗中心、体检中心等医疗设施,拟规划床位3000床。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床位数超过1000床的参照1000床标准计算,即90平方米/床。按此标准,*医院的建筑面积应不低于27万平方米,考虑到该医院又为X

8、X大学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建筑面积还可适当加大。按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中规定的各建筑面积所占比例,医疗及保障建筑为92%,行政办公4%,院内生活用房4%,由此推算出*医院医疗建筑面积应不少于24.8万平方米。现*医院的医疗用地已无法满足新增建筑规模需求,因此需扩大医疗用地面积。根据某市中央活动区分区的规划(2008-2020)和某市主城区A1110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规划*路在*路西段将拓宽35米,项目用地东侧*路规划将由现状7米拓宽至40米宽的主干道,*医院规划借*路拓宽的契机将医院用地向东扩增,拆除医院东侧的部分三类住宅和厂房,拆迁面积共21962m2。将该地整合纳入*医

9、院用地进行整体规划。扩增后*医院总用地面积为14.87公顷。总用地现状见下图: 图 1.3.2 研究工作概述1.3.2.1 研究工作概况受*医院委托,*有限公司承担*医院心血管大楼建设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调研,并与项目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就与项目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掌握了第一手资料。随后根据相关要求,项目组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1.3.2.2 项目主要建设条件项目建设于*医院原址内部,具体位置如下图:*医院周边已形成的主次干道有*路、*路等,交通较为方便,但由于周边支路网密度低,

10、且路况较差,现状主次干道通行压力较大。本次项目建设配合城市地铁建设,扩增医院用地并对医院用地进行整体规划,改善医院环境,加强医院内外的交通联系。1.3.3 研究结论*医院是本地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特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其心血管内科系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某市打造中部地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的国家级重点专科,*省重点学科,*省特色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为国家十五、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国家985期、期重点建设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III级实验室,*省心血管病重点实验室(优秀),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省

11、心血管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也设在本学科。通过此次规划,项目建设将对省*医院总平面重新布局,对医院各项功能重新梳理,提供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交通流畅、舒适宜人的医疗活动空间,进一步改善医院环境,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大道省内乃至全国一流的综合性医院,因此本项目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应尽快实施,回馈社会。本项目建设内容为*医院心血管大楼及周边道路和绿化,心血管大楼功能包括医护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住院部、科研培训部、地下停车场等。建筑高度地面26层,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47725.5m2,地上42125.5 m2,地下5600。项目建设投资额为

12、30992.42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7565.81万元,其它费用1950.78万元,预备费1475.83万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期年1.52建筑面积m247725.50其中:地下室m25600.00 地上建筑m242125.503总投资万元31541.833.1建设投资万元30992.42不含医疗设备及病床、办公家俱3.2建设期利息万元549.414资金筹措31541.834.1建设投资:银行长期贷款万元10850.00占建设投资的35%4.2建设投资:医院自筹资金万元20142.424.3建设期利息:医院自筹资金万元549.415贷款偿还期

13、年5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2.1人民 医院心血管学科发展简介一,心血管内科*市*医院心血管内科系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该本学科于1972年由内科学分出,成为独立的三级学科建制。自独立建制以来,除全面开展心血管病的临床防治外,重点强化了心血管病的基础研究并以其研究成果指导临床,不断创新临床诊疗技术,形成了基础研究与临床紧密结合的特色。于上世纪70年代,率先在国内成立了心脏电生理研究室,全面开展了对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至80年代,展开了心脏病介入诊疗的研究,重点研究了超高频(后称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并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其基础研究结果;与此同时积极引进心血管病的介入

14、诊疗技术,率先开展了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积极开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心脏疾病的起搏治疗、心肌病的化学消融治疗、心脏狭窄性瓣膜病成形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等;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重点展开了心房颤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心房的结构重塑、电重塑,特殊结构的组织学、电学的病理生理变化等进行了系列研究,并以其研究成果指导临床,率先探索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获得成功。经过30多年的建设,学科的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医疗、教学、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省医院一直是*市大学的科研教学基地,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医学人才,完成了一大批医学科研成果,为我国的

15、医疗事业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承受着医疗服务需求增长、科研教学任务繁重双重压力,受现有条件制约,*医院现状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医院的品牌和人才优势得不到很好发挥,其自身发展也无从谈起。本项目建设旨在效缓解医疗服务需求增长压力,提升科研教学能力和水平,实现自身发展。二、心血管外科胸心外科是*医院最早的重点专业学科之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留学生培养基地,全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5人。其中4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科实力雄厚,技术蜚声全国。近十年来该科获得国家卫生部、国家教委和*省科技进步奖14项,主编医学专著15部,在国际、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医学论文及文献

16、综述300多篇(含英、德、法语种),在胸心外科界享有盛誉。胸心外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治疗各种先天性、后天性心脏病和肺、食管、气管、纵隔疾病、胸壁畸形及肿块等疾病在省内外闻名。结肠重建食管手术达国际领先水平。人工气管移植在省内独树一帜。于70年代初在全国率先开展心肌保护研究,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瘤、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近年来,还在省内首先开展了婴幼儿微创小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最小为4月龄)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现为中南地区冠心病外科治疗培训基地。随着学科发展2005年胸心外科成立了普胸外科、心血管外科。2.2.2 城市道路规划提供契机目前

17、*市正处于城市规模建设中,*医院地处武昌市中心,其周边主次干道密集,交通便利。但由于现有各支路路况普遍较差,*医院周边还存在部门三类住宅和废弃厂房,通过*市上位规划要求,规划*路在*路西段将拓宽至35米,在*路东段将拓宽至40米,项目所在地东侧*路将拓宽成为40米的主干道。近期轨道交通4号线将从*路地下经过,并在*路口设有站点;元气规划轨道交通5号线将从*路地下经过,并在*路口设置有与4号线的换乘站。规划图如下:规划中地铁线沿*医院两侧通过,地铁、*路、*路的建设为医院重新规划建设提供了契机。2.2 项目建设必要性2.2.1是*医院科研、医疗发展的需要*医院心血管内科系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某市打

18、造中部地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的国家级重点专科,*省重点学科,*省特色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为国家十五、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国家985期、期重点建设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III级实验室,*省心血管病重点实验室(优秀),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省心血管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经过30多年的建设,学科的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医疗、教学、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由于*医院突出的医疗手段和经验,*省乃至*省周边的心血管病人慕名前来医治,现医院有开放床位150张,

19、年门诊量8万人次左右,年住院8000余人次。经常出现床位供不应求的情况。同时医院现没有条件设立专门的心血管内外科的病房、重症监护室等配套设施,人流混乱,程序复杂,给前来应征的病人及工作人员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心血管大楼的建设无论是对医护人员还是对病人来讲,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医院的患者就医环境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基本满足当前医院及门诊病人的要求。促进医院、教学、研究、治疗水平进一步调高,确立医院在华中地区医学领域的中心地位。2.2.2 是某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和鼓励卫生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中共中央在中发

20、(1997)3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到2010年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的目标;2007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2007年工作要点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纲要中突出强调,“十一五”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卫生改革和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也肩负着繁重的任务。按照某市“十一五”规划,卫生事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卫生发展的目标、公民的健康权利以及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责任。为进一步提高

21、医疗卫生事业服务水平,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医疗机构的发展建设进入更高层次的运作,医疗卫生事业正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建设阶段。本项目的建设抓住了发展机遇,兴建负荷时代要求和社会要求、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并为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提供保障。本项目的建设促进了某市医疗体系的整体发展,促进某市医疗事业的发展,加快*市城市国际化进程。2.2.3 是建设成为高效、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一流医院的需要我国医院建设均有几个高潮期,不同的高潮期有不同的阶段特点、历史和特点的背景,出现了很多失误。盲目求大,追求医院外观的豪华和新奇,或内部空

22、间不合理,材料选择和设计追求上不环保等一系列问题。本项目建设在上位规划的前提下,认真论证,针对*医院现状:杂、乱、内部空间不合理、缺少统一规划的问题提出的。由于缺少专科用房,现医院内部空间混乱,医疗流程分布不合理,就医者进入医院后就陷入了迷宫,本工程的建设可以提供心血管内外科的专属大楼,功能齐全,一目了然,可将医疗与科研与一体,以人为本,整体布局充分考虑方便医护人员及就医者,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医疗服务创造好的条件。同时,医院整体规划打破了原*医院杂乱建筑行列式布局的底图关系,理顺了交通流线组织,扩大了绿化休憩空间,为医护人员及就医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3.1 建

23、设条件具备项目用地性质属医疗卫生用地,符合某市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市、区政府已将项目建设纳入重点规划内容,意欲通过*医院的建设,近一步推动*市医疗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力配合某市城市规划及交通规划,改善医院内部及外部环境,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建成省内乃至全国一流的综合性医院。2.3.2 选址及总平面布置方案合理*医院根据项目得天独厚后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灵活布局,依托完善的交通及公用设施,考虑人流、物流畅通,高效有序的布置可使人流、车流环节畅通无阻。一、选址合理性及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位于某市中心城区,用地附近居民区、企事业单位较多,可方便周边地区居民就医,解决就医困难问

24、题。医院场址所在地临近*主干道,为公共交通及其他交通工具可及的地段,方便病人就诊,以及转运病人快捷。(2)医院用地选址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如给排水、供电、电讯、电话、天然气等,可利用现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减少投资,同时可明显减少各污染物产生。(3)医院周边环境主要是文教居住区,周边无大型企业,不会对本项目所在地造成环境污染。(4)医院建成后,形成四周有车道、出入口,可减轻对周围交通的影响;用地静凑,景观效果良好。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项目在总体布局上能较好的满足医院各功能之间的项目联系,布局上能较好的满足医院各功能之间的项目联系,同时,在建筑外观的处理上哦充分考虑了与城市界面的衔接;设有

25、一定的绿化区域,用地紧凑;项目建成后,医院的整体交通流线组织上做到了医患分离,洁污分离,流线清晰明朗,便捷直达;项目水泵房、变配电房、空调房、备用发电机房均位于地下二层,可减少设备噪声对医院内部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总体归纳,项目布局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规划合理安排用地,确保医院的建筑设计质量,注重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绿色环保的理念,创造适合患者的医疗环境,医院建设除能满足就医功能要求外,还有利于患者安全及身心健康。因此,本项目平面布局合理可行。2.3.3 建设技术有保障项目可操作性强,在技术上属于一般建设项目,不存在项目建设单位在工程技术方面难以解决的问题。因而,技术上是可行的。

26、2.3.4 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对于改善地区医疗环境,提升医疗水平,发展科研与医疗与一体、完善医院功能的医疗设施具有重要的作用。项目建设能够为病患群众提供强有力的医疗保障,为保障当地群众的健康及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2.4 项目的风险揭示与避险措施从我国医院建设四个高潮期建设发展史上看,不同的高潮期有不同的阶段特点、历史和特定的背景,也出现很多失误,付出许多代价。我们应该善于总结前医院建设的经验,针对目前医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应对措施:一、 合理安排床位在我国随着医改的深入和各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基层社区医院建设的逐步完善,很多就医者很可能选择就近看病,或家庭病床。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

27、三甲医院的压力,甚至会使这些大医院的空床率上升。再有,随着国家对医生兼职政策的放开以及交通的发展,有些边远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医院,完全可以有能力请三甲医院的医生去做飞行手术。这又会减少这些医院的空床率。如果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现在还是盲目扩张,将来某一天很可能出现住院率零增长。因此医院在增加床位,新建病房大楼时,要慎重,需要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医院所在地周边医疗状况,就诊人群分布,其他医疗资源的位置等等,并对院方近5年医疗活动的动态需求作数字分析,建立相关模型,综合考虑后,才能得出结果。切忌不顾实际,盲目扩张床位。二、前期慎重论证,精心策划医院大楼建设应首先考虑内涵,考虑内在医疗流程的空间的有效性

28、。在新建和改扩建医院大楼前,必须进行前期策划,要根据医院现有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并依据医院总体规划来做前期策划书。在制定医院前期策划书时,需有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如医院管理者、医疗规划专家、建筑设计和策划专家等)的参与,并有针对具体项目的技术依据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如针对急诊部、门诊部、医技部、住院部、后勤保障、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每个部分面积应根据医院的床位规模有不同的比例分配。项目论证充分,就会对设计起到有效地指导作用。三、流程布局应有序,以人为本最重要现个别医院建筑医疗流程无序且布局不当。如一些医院由于医院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不合理,医疗流程分布不科学,还有标识不清晰;导致很多就医者来医院后

29、陷入迷宫,医院里每天都是乱哄哄的,像个自由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医疗质量很难保证。对医院来讲,有很多重点部位应给与充足的空间,而有的部位就没必要扩充。可现实却是,一些医院非常注重医院建筑的外观设计、材料和颜色,甚至提出宾馆式的医院,而对医疗功能的扩充却考虑不多。因此医院在设计时,应当体现医疗的中心功能,在科室病房的设计布局时,要更多考虑到医护人员和就医者的需要。在整体布局和设计时,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医疗服务创造好的条件,而不是单纯追求建的豪华、追求颜色奇异和材料的高级。要摒弃豪华观,采取适用观。在材料选择和设计上追求节能、环保、绿色。第三章 项目规模预测3.1 项目建设规模说明医院的建设规

30、模项目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拟建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部分地区具有十分影响力的医院还可根据当前年门诊数来确定。3.2 项目规模影响因素分析3.2.1我国医院床位配置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费医疗制度逐步被现行医疗制度所替代,由于目前患者择医自由性增强,使得医疗技术较先进的大型医院人满为患,时常出现患者住院难的问题,而与此同时,中小型医院病人数量减少,许多床位空闲,运行效率低下。我国近年来县级及以上医院数量与医院床位数均有所增加,每千人人口拥有的床位总数逐年递增,而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每千

31、人人口医院床位数在逐渐递减,尽管如此,中国每千人床位数仍然远低于澳大利亚。虽然中国人均医院床位资源拥有量低于澳大利亚,但由于人口特征,服务需要和支付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群对现有的床位利用率很低,对医院床位的需求量并不比澳大利亚人群高。但医院床位使用情况却存在着多种不平衡现象。首先,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医院的不平衡。以综合医院为例,2008年,中央局综合医院病床使用率97%,省局综合医院病床使用率90%,其他级别综合医院平均病床使用率均低于80%,综合医院平均使用率为70.5%。其次,不同类别医院之间的不平衡。2003年肿瘤医院病床使用率90.9%,精神病医院病床使用率82.2%,儿童医院病床使

32、用率76.5%,其他类别医院平均病床使用率均低于60%,医院平均使用率为69.3%。再次,不同地区医院之间的不平衡。上海医院床位使用率92.9%,浙江省医院床位使用率84.6%,江苏省医院床位使用率77.3%,附件省医院床位使用率72.6%,山东省医院床位使用率70.8%,其他地区医院床位平均使用率均低于70%。最后,医院内部不同科室之间的不平衡。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科室床位是相对固定的,但由于疾病数,人口结构、诊断治疗技术以及竞争对手的不断变化,医院内部各科室床位利用不平衡。3.2.2 *市常住人口分析某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某市常住人口达978

33、.5392万人,其中武昌区人口突破百万,居各区之首。数据显示,*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占9.98%,15-64岁的占81.89%;65岁及以上的占8.1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4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7.2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14个百分点,首次突破了7的老龄化社会标准。 全市居民死亡前6种主要疾病顺位及所占比重为:脑血管疾病27.04%、恶性肿瘤26.48%、心脏病17.08%、呼吸系统疾病9.49%、损伤和中毒6.78%、消化系统疾病3.92%、其他疾病占9.21%。3.2.3 *医院心血管科现状分

34、析*市*医院心血管内科系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某市打造中部地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的国家级重点专科,*省重点学科,*省特色学科,*市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外科研究室。*市*医院心血管科实力雄厚,技术蜚声全国,尤其在华中地区更是声名远扬,其技术实力已远远超过*市其他大型医院,*省乃至*省周边其他省份的很多中小型医院都与其有协作关系,住院部床位供不应求。现*医院心血管内科年门诊量10万人次左右,年住院12000余人次,并以每年20-30%的速递递增;有开放床位150张,年实收住院病人260余床,医院走廊及空闲地均设置了临时床位,但依然供不应求; 胸心外科开放床位150张左右,年实收住院病人250床左右。

35、3.2.3 教学部规模分析*医院设有卫生部心律学重点实验室(建)、心血管病学*省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省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省眼部疾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每年承担着*市大学医学专业2600余名本科生(五、七、八年制)、8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的临床教学和600多名进修医师的培养任务。根据*医院的培训任务及实验需要,本项目心血管大楼建设需设相应的实验室及教学室。按照国家*医院的教学培训任务及国家相关规定,实验室及教学室总面积不应低于3000m2。3.3 项目规模确定*医院医疗技术先进,医疗流程科学

36、合理,效率高,在某市及省内都享有较高的评价及声誉。近年来,慕名前来就医的患者越来越多,心血管内外可住院率通常达到了150%左右。根据医院目前的门诊数量、武昌区人口数量及医院将来的发展趋势,根据相关规范,就医院心血管大楼的建设规模可做如下预测:一、 住院部心血管内科设病床数329床,7层布置,每层为一个护理单元,设置护士站,医生办公室,配液间,护理站等配套设施,计47床;胸心外科设床数329床,7层布置,每层为一个护理单元,设置护士站,医生办公室,配液间,护理站等配套设施,计47床;高层病床数2张,一个护理单元。二、手术室配套建设心血管内科手术室(导管室)5间,心血管外科手术室4间,其中百级手术室2间,千级手术室2间。三、检查室配套有心电图室,心向量室,超声心动室等检查室,一层布置。四、实验室*市*医院心血管教学部研究科目较多,根据其研究种类及期限,本工程暂定实验室四层布置,配套相关实验用房及功能用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