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辨证夏》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4807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1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纲辨证夏》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纲辨证夏》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纲辨证夏》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纲辨证夏》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纲辨证夏》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纲辨证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纲辨证夏》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内容与要求),掌握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概念。掌握表、里证,寒、热证,虚、实证的内容、证候特点及鉴别要点。掌握阴证、阳证的主要辨证作用及其在八纲中的地位。熟悉八纲之间相兼、错杂、真假及转化关系。熟悉阴、阳证,亡阴、亡阳证的鉴别要点。了解八纲辨证的源流。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概述),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四诊,病史资料,分析辨别,病位深浅(表里)病邪性质(寒热)正邪盛衰(虚实)病证类别(阴阳),八纲辨证(概述),意义: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运用八纲辨证能将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八类证,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适用于

2、临床各科,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关系: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四对纲领性证候,它们之间可相兼、转化、夹杂、真假,要注意识别。,八纲辨证(概述),源流: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伤寒论:“六经辨证,分三阴三阳。”晋、宋代:八纲作为辨证纲领已经形成。景岳全书:“阴阳篇”“六变篇。”伤寒质难:正式提出“八纲”名称。中医诊断学二版教材:推广、普及。,八纲辨证(表里),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表里划分是相对的:,表 里 躯壳 脏腑 腑 脏 经络 脏腑 三阳经 三阴经 皮毛 肌腠 经络 五脏 六腑 骨髓,八纲辨证(表里)

3、,表里与病位、病情、病势的关系:,表 里病位 皮毛 肌腠 经络 五脏 六腑 骨髓病情 轻 浅 深 重病势 表 里 重 里 表 轻,八纲辨证(表证),表证: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正(卫)气抗邪于肌表所产生的证候。特点: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临床表现:主证:恶寒发热(恶风),头身痛,舌苔 薄白,脉浮。(辨证要点)兼证: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等。,八纲辨证(表证),病因病机,六淫疠气,皮毛口鼻,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脉浮,肺卫,卫阳被郁邪郁经络卫气抗邪于外 肺失宣肃,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八纲辨证(里证),里证:疾病深入于里,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产生的一类证候。特点:病位深广,病因复杂,证候

4、繁多。临床表现:证候范围广泛,症状多样(详见寒热虚实辨证及脏腑辨证)。常见有:壮热,口渴,烦躁神昏,腹痛,或腹泻呕吐,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或厚腻,脉沉。,外邪直中脾胃,里热炽盛,伤津扰神,八纲辨证(里证),病因病机:,外邪不解、内传入里外邪“直中”脏腑七情内伤、饮食劳倦,损伤脏腑扰乱气机耗伤气血,里证,辨证要点:病位已不在表(无恶寒发热),也不在半表半里(无寒热往来)。病邪已深入于里,以脏腑气血证候为主,病程较长,病情较重。,八纲辨证(半表半里证),半表半里证:邪正相争于表里之间所产生的证候。特点: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达表,病位处于表里之间。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

5、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脉弦。病因病机:邪在半表半里。(详见六经辨证少阳病证),八纲辨证(表里鉴别),表证与里证鉴别要点:,表证 里证 半表半里证病位 肌表经络 脏腑气血 少阳胆经寒热 恶寒发 但寒不热 寒热 热并存 但热不寒 往来舌苔 薄苔 厚腻苔 薄苔脉象 浮脉 沉及其它脉 弦脉,八纲辨证(寒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机理:寒热是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阴热寒热寒,八纲辨证(寒热),张景岳“寒热乃阴阳之化也。”寒证是一组有寒象的症状和体征。热证是一组有热象的症状和体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寒者热之,热者寒

6、之”。,八纲辨证(寒证),寒证: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产生的证候。特点:阴盛则寒,阳虚则寒。临床表现:主证:恶寒或畏寒喜暖,面色晄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辨证要点)兼证:痰涕涎等分泌物清稀,疼痛喜暖等。,八纲辨证(寒证),病因病机:,寒邪侵犯过食寒凉久病伤阳,形寒肢冷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迟,口淡不渴苔白润滑冷痛喜暖脉紧,分泌物排泄物清稀,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八纲辨证(热证),热证: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所产生的证候。特点:阳盛则热,阴虚则热。临床表现:主证:发热或怕热喜冷,面红目赤,烦躁,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辨证要点)兼证:

7、痰涕涎等分泌物黄稠,吐血衄血等。,八纲辨证(热证),病因病机:,热邪侵犯他邪转化过食辛辣厚味七情过激房室劳伤,阳热偏盛,阴液耗伤,发热烦躁面红目赤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数,口渴多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分泌物排泄物黄稠,八纲辨证(寒热鉴别),寒证与热证鉴别要点:寒 证 热 证,寒热 恶/畏寒喜暖 发热/怕热喜冷 口渴 口淡不渴 渴喜冷饮面色 苍白 红/两颧潮红四肢 厥冷 灼热/手足心热二便 尿清长 便稀溏 尿黄短 便干结舌脉 舌淡苔白 脉迟紧 舌红苔黄 脉数分泌物 清稀 黄稠,八纲辨证(虚实),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正气:人体的机能活动及抗病、康复能力。邪气:各种致病因素。机理:虚实是正气强弱与

8、邪气盛衰的结果。“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外感六淫、疠气内生五邪、气滞食滞痰饮、水液、瘀血、结石、肿瘤等。精气:阴精阳气(气血精津阴阳等)。,八纲辨证(虚实),虚实辨证能为治疗提供依据:“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健康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发病,邪气盛实证精气夺虚证,八纲辨证(虚证),虚证:人体正气虚弱所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特点:“精气夺则虚”病因病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疾病损耗七情劳倦,气血阴阳亏虚脏腑虚损,八纲辨证(虚证),临床表现:,气虚证:面白无华,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动则诸证加重,舌淡脉虚弱。动力不足阳虚证: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神疲乏力,自汗,口

9、淡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苔白脉弱。温煦不足血虚证:面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舌淡脉细。濡养不足阴虚证:潮热盗汗,颧红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制阳不足,八纲辨证(实证),实证:人体邪气过盛所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特点:“邪气盛则实”病因病机:,外邪侵犯情志过激病理产物,脏腑功能亢盛气血瘀滞不通,八纲辨证(实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有:发热,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苔厚腻,脉实有力。辨证要点:实邪内停证候 舌质苍老苔厚腻,脉实有力,里热扰心 痰热壅肺 胃肠实热 膀胱湿热,八纲

10、辨证(虚实鉴别),虚证与实证鉴别要点:虚 证 实 证,病程 多见久病 多见新病形态 神疲乏力 烦躁不宁 气短懒言 声高气粗 疼痛 隐痛喜按 胀痛刺痛剧痛拒按二便 尿清便溏 尿赤便秘舌象 舌淡嫩少苔 舌苍老苔厚腻脉象 虚弱 实有力,八纲辨证(阴阳),阴阳: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两个纲领。机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是阴阳失调的结果。,阴阳失调,疾病发生,阴阳偏盛,阴阳偏衰,实,虚,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八纲辨证(阴阳),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 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亡阴与亡阳是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导致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真阴不足 与真阳不足可纳入阴阳辨证的范围,但

11、不能代表阴阳两纲。,八纲辨证(阴证),阴证:里证、寒证、虚证概属阴证。特点: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临床表现:多样。常见有:精神萎靡,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晦暗,身重蜷卧,气短声低,乏力纳差,口淡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胖嫩苔白,脉迟弱。阳气虚衰 寒邪凝滞,八纲辨证(阳证),阳证:表证、热证、实证概属阳证。特点:阳气亢盛,或热邪壅盛临床表现:多样。常见有:身热面赤,烦躁不安,口干渴饮,声高气粗,喘促痰鸣,便结尿赤,舌红绛苔黄或黑起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里热炽盛 实邪壅盛,八纲辨证(阴阳鉴别),阴证与阳证鉴别要点:阴 证 阳 证,望 精神萎靡,面色苍白 面红目赤,烦躁不安,或晦暗,身重蜷卧,舌红绛苔黄

12、或黑起芒刺 舌淡胖嫩苔白闻 语声低微,气短懒言 声高气粗,喘促痰鸣问 口淡不渴,乏力纳差 口干渴饮,便结尿赤 便溏尿清切 疼痛喜按,肌肤厥冷 疼痛拒按,肌肤灼热 脉迟弱 脉浮数/洪大/滑实,八纲辨证(亡阴与亡阳),亡阴证与亡阳证:是疾病的危重证候。亡阴证: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表现阴液衰竭的病变证候。亡阳证:体内阳气严重耗损,而表现阳气虚脱的病变证候。病因病机:,高热大汗发汗太过吐泻过度失血过多,汗津血同为阴液,阴液枯竭,气随血脱阳随阴泄,亡阴亡阳,八纲辨证(亡阴与亡阳),亡阴证与亡阳证辨证要点:亡阴证 亡阳证,汗出 汗粘味咸 汗冷味淡四肢 温热 厥冷舌象 红干 淡润脉象 洪实或细数无力

13、芤数或细微欲绝其他 身热面红,烦躁 面色苍白,神志淡漠 气粗,渴喜冷饮 身冷气微,口不渴 真阴不足 与真阳不足:即肾阴虚与肾阳虚,见脏腑辨证。,八纲关系(表与里),表里同病:表证和里证同时出现在一个病人身上。,表证未解邪已入里外邪同时侵犯表里旧病未愈复感外邪,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虚里实表实里虚,表里同病,表里出入:表邪入里:表邪内传入里。里邪出表:病邪从里透达于表。,八纲关系(寒与热),寒热错杂:寒证、热证并存于一体。表现为上下、表里的阴阳盛衰不相一致。1.上热下寒 3.表寒里热 2.下热上寒 4.表热里寒寒热转化:1.寒证转化为热证 2.热证转化为寒证 失治 误治,寒证,热证,八纲关系(寒与热

14、),寒热真假:疾病危重阶段,出现与疾病性质相反的假象。即寒极见热象,热极见寒象。病因病机:寒极或热盛致阴阳格拒、阴阳不相顺接。真寒假热证(阴盛格阳):,面红如妆、身热欲盖衣被口渴欲热饮、脉大无力,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格阳于外(假热),阴寒内盛(真寒),八纲关系(寒与热),真热假寒证(阳盛格阴):,四肢逆冷但胸腹灼热面青但恶热、脉沉有力,烦渴喜冷饮、口臭谵语便结尿赤、舌红苔黄干,格阴于外(假寒),阳盛于内(真热),假象的出现,多在面色、四肢、皮肤等方面,而脏腑、气血、津液等内在表现能如实反映疾病的本质。鉴别如下:,八纲关系(寒与热),面色假热:颧红如妆假寒:口唇眉目泛青真热:满

15、面通红真寒:面色晄白四肢皮肤假寒:厥冷但胸腹灼热,不欲盖衣被假热:身热而欲盖衣被饮(冷)水假热:不喜饮或饮之便呕假寒:渴喜冷饮,八纲关系(寒热与表里),表寒证:寒邪侵犯肌表所表现的证候。特点:表证(病位)寒邪致病特点 临床表现: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润,脉浮紧。表热证:温热病邪侵犯肌表所表现的证候。特点:表证(病位)热邪致病特点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干微渴,有汗,舌边尖红,脉浮数。,八纲关系(寒热与表里),里寒证:寒邪直中脏腑,或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里(病位)寒证里热证:外邪传里化热,或热邪直中脏腑里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里(病位)热证表寒里热

16、证:见表里关系表热里寒证:见表里关系,八纲关系(虚与实),虚实错杂:正虚与邪盛同时并存于一体的病理状态。表现为:1.实证夹虚 实证日久损伤正气 邪实为主 2.虚证夹实 体虚复感外邪 正虚为主 3.虚实并重 虚实并重虚实转化:1.实证转化为虚证 2.虚证转化为实证,实证,虚证,损伤正气,实邪内结,八纲关系(虚与实),虚实真假:疾病复杂时,邪正斗争结果表现与疾病证候相反的假象。即大实有羸状,大虚见实貌。表现为:1.假实 2.假虚鉴别要点:虚证 实证,病程 多见久病 多见新病语声 低怯懒言 声高多言 体质 虚弱 强壮舌象 舌淡嫩少苔 舌老苔厚腻脉象 虚无力 实有力,八纲关系(虚实与表里寒热),表虚证

17、:表证 恶风、汗出、易感冒表实证:表证 无汗、头身痛、脉浮紧里虚证:里(病位)虚证里实证:里(病位)实证虚寒证:阳气虚衰的证候(虚证 寒证)实寒证:寒邪内盛的证候(实证 寒证)虚热证:阴液亏虚的证候(虚证 热证)实热证:热邪内盛的证候(实证 热证),八纲关系(阴阳与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两个纲领。,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阳证,阴证,?,?,阴证,阳证,寒热定阴阳,病例讨论,李某,女,13岁。就诊日期:2009年10月15日。主诉:恶风低热,咳嗽2天。现病史:患儿昨天中午放学后觉咽干不适,少许咳嗽,恶风低热。家长给其服用了喉片,下午起咳嗽增多,今日就诊中医。诊时诉咳嗽,痰黄少而

18、粘,口干咽痛,鼻干燥涕少带少许血丝,恶风低热。舌尖红,苔薄白干,脉浮数。,病例讨论,八纲辨证:表热实阳证 依据:表恶风低热,苔薄,脉浮。热低热,痰黄少,口干鼻燥,涕带 血丝,舌尖红,苔薄干,脉数。实有外邪袭肺卫的证候 如恶风低热,咳嗽,咽痛等。阳表实热属阳(寒热定阴阳),病例讨论,陈某,男,22岁。就诊日期:2009年7月15日。主诉:腹痛,腹泻2天。现病史:患者昨天进食过多西瓜后出现脘腹胀闷,脐周绞痛,恶心纳呆,昨晚开始排便稀烂。至今日就诊时共排水样便 7 次,黄色腥臭,肛门灼热,伴低热,口干,小便黄短。舌红苔黄干,脉滑数。要求:试写出八纲辨证及其依据。,病例讨论,胡某,女,48岁。就诊日期:2010年3月27日。主诉:月经紊乱8月,月经淋漓不尽12天。现病史:患者 8月来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行经时间长。本次月经3月15日,至今出血不止,经色淡红夹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痛有定处。伴头晕心悸,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舌淡嫩边有瘀斑,苔白,脉沉涩。要求:试写出八纲辨证及其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