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及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及解读.ppt(1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数与代数”的核心概念:数感 符号意识 运算能力,“图形与几何”的核心概念:空间观念,“概率与统计”的核心概念:数据分析观念,各领域共同的核心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色,启学引思 导学引教,解读教材一般应该以单元为单位,解读一个单元教材也有一定的程序。先通读。整体上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结构,了解本单元与前后学习内容的关联,进而概括本单元主要的学习内容。再研读。读懂每一节教材的“情境问题串”。每个问题所要揭示的新的、未知的东西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逻
2、辑关系?遵循了哪些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难点在哪里?哪些学生自己能学会,哪些需要教师教。能挖掘哪些潜在的思维价值与数学意义?,怎样读懂教材?,教师的基本功,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读懂教参,教材最突出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1,一年级下册教材的整体介绍,原一上第七单元20以内退位减,删去“测量”,删掉第六单元“购物”和第八单元“统计”,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简单物体(2课时)有趣的图形直观认识四种平面图形(4课时),一年级下册教材整体介绍,第一单元 加与减(一),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运算包括哪些方面?学生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学生是如何理解算理
3、、掌握算法的?,建议总课时数:9课时,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1.将退位减法计算与解决问题两个重点分散编排,方便教学。,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买铅笔十几减9,捉迷藏十几减8,快乐的小鸭十几减7,6,集中精力探索计算方法,开会啦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跳伞表演十几减5,4,3,2,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探索计算方法,目的有三:每节课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容易消化吸收;方便教师教学;落实解决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的理念。,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集中精力探索计算方法,比较相同点,P8,P10,开会啦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跳伞表演十几减
4、5,4,3,2,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探索计算方法,比较不同点,要让学生理解到14-6算式中这6个不是黄伞的数量,而是红伞和黄伞同样多的部分吗?,=(个),学生“比较情境”的研究(张岭),前测正确率:94.1%。,=(盆),前测正确率:88.2%。,学生“比较情境”的研究,经验、操作、画图的作用,P8,2.鼓励学生通过操作、画图解决问题、列出算式。,P10,3.鼓励学生探索如何进行计算,并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3.鼓励学生探索如何进行计算,并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11,直观模型:小棒、计数器、数线,以小棒模型为主,体现按“群”计数,容易操作,辅
5、助理解算理,体现“位值”,凸显“借1当十”,体现数序、多种数数的方法,记录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辅助理解算理,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退位减法计算的起始课,学习退位减法计算的基础。,情境:先将“买铅笔”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问题1:引导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独立探索计算方法,然后交流各自的算法。(教材的呈现说明一下),问题2:在计数器拨珠,进一步体会“借1当十”的道理,加深对位值的理解。,问题3:运用方法计算十几减9。,P2,十几减9,注意点:1.亲历操作。2.与算式结合。,计数器模型:加减法运算,当不涉及到进位和退位时,使用的计数器模型是生活中真实的计数器。,计数器模型:加减法运算,当涉及到
6、进位和退位时,真实的计数器上没有办法真正呈现。可以用摆图片或画的方式,也可以边操作边想象。,3.借助直观模型探索算法,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4,先将“捉迷藏”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问题1:引导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独立探索计算方法,然后交流各自的算法。,问题2:引入数线,经历在数线上数的过程,得出结果。,问题3:运用方法计算十几减8。,一个一个往回数,分段数,十几减8,数线:教材增加了数线从一年级上册,数的认识中第一次出现(由数字轨道开始,活泼生动),后续的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中多次出现。,注意:1.对数线的使用要求仅限于辅助运算,即给出数线及数线上的数字,不要求学
7、生自己独立画数线。2.箭头方向。,关于算法多样化,3.借助直观模型探索算法,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6,情境:先将“小鸭玩耍”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问题1:独立探索计算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用“结构图”的形式记录数的分解过程(为什么不早出?)。,问题2:再让学生利用小棒解释算法。,问题3:探索十几减6的算法。,十几减7、6,比较两个量的多少,难于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3.借助直观模型探索算法,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11,对于计算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引导利用小棒等来帮助思考。,问题1:借助比较的情景,教师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8、。,问题2:独立计算十几减4,3,2的退位减法,然后交流各自的算法。,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交流各 自的发现。,4.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13,问题1:观察情景图,经历寻找信息、分类整理信息、记录信息的过程,学会有序观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2:根据找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在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之前,应让学生再次明确“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找出哪些信息?”,问题3:说一说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问题4:独立提出问题并解答。,5.练习的设计注重多种目标的实现。,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7,
9、P9,P12,理解算理,一图两式,计算技能,解决问题,体会关系,发现规律,数的理解,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问题1:结合整理加法表的经验,鼓励学生主动整理减法算式,参与整理的过程。,提供充足的时间交流各自整理 的方法,倾听理解别人的整理方 法。,问题2:提供减法表,让学生先观察思考此表是按什么标准整理的,然后将减法表填完整。,问题3:观察减法表,交流算式间的关系和规律。尝试进行解释。,本单元知识点,1、减法意义: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比较两个量的多少。2、本单元有两个难点:一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二是理解“比较两个量的多少”用加法计算的道理。3、理解算理:充分发挥小棒、计数器和数线
10、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道理。,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学会迁移,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加减混合编写分开编写,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鼓励学生读懂题目的意思。,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情景”的拓展,问题1:读懂题意,提出问题。,问题2:利用生活经验与实际操作,把它与加减法意义联系起来。,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问题3:分析问题的思路。,进一步理解,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69,P76,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70,探索计算方法 小棒和计数器为主要模型,辅助数线直观模型的使用,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53,P54,竖式计算,第一次出现竖式,直接引入。理解两位
11、数的位值结构。用竖式计算,减少了记忆的过程。认识竖式,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科书在竖式上面分别标了“个位”和“十位”。与计数器的操作结合起来。,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竖式计算,探索方法(不要忽视)。尝试用竖式计算。进一步理解。,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本单元知识点,1、按运算的难易程度分为四个层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量的关系。3、不进位加法的口算重点理解为什么要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4、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竖式计算,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75,P68
12、,竖式计算,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78,第一次出现估算。,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这是教科书中第一次出现估算的内容,通过估算箱子能否装得下,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境中需要估算,以及如何合理估算,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回应估算,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关于估算,设计丰富多彩的练习,激发学生兴趣,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本单元结束时,要求学生每分钟能计算34题。,本单元知识点,1、研究表明:多位数四则运算的错误,大部分都出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上。所以,这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不要快,提高计算的准确度。2、通过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呈现方
13、式,像图画、对话、表格、文字等,帮助学生提高读懂信息的能力。在此既要考虑数据的特点,也要考虑解决问题的策略。,几个研究,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一般来讲,在计算教学的一段时间,讲完算理和算法以后,每天早晨我们会做四到六道题的计算,课堂当中可以做一、两道题,这样随着时间的拉长,练习的量会逐渐地减少,比如说再以后就可能是一周练习两到三次,那么一次一两道题,这样基本一个月下来,错题率就能保证在2左右。,朝阳实验小学的经验,口算训练的材料,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要从错误率及后继学习作用两方面来考虑。比如,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共369题,对进位加法本身来说,这些题的口算训练价值是等同的。但对后继
14、学习(多位数乘法计算)的作用来说,口算训练价值就不一样。,张天孝老师和唐彩斌的对话,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运算能力不仅仅会算和算正确,还包括对于运算的本身要有理解,比如运算对象、运算的意义、算理等。,一年级下册教材整体介绍,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数的认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每节课的定位是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才算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认识100以内的数(生活中的数),通过数数感悟100以内数的意义,“数花生”,认识数100与计数单位“百”的意义,“数一数”,
15、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数豆子”,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悟数的大小关系的相对性,“谁的红果多”,“小小养殖场”,探索规律,“做个百数表”(探索百以内的数字模式),编排思路:,1.数数:,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逐一计数,按群计数,理解数的意义,对数数价值的认识:1.体会基数,序数2.积累数数经验,发展数感。从语音方面感受用有限的几个数字表示无限多个自然数(最妙的发明)10以内-20以内-100以内-10000以内-更大的数3.数数中蕴含数学思想:一一对应4.为四则运算打基础:一个一个顺着数是加,倒着数是减;几个几个顺着数是乘,倒着数是除。
16、,问题:教材为什么专门安排两节数数的课?,对学情的了解:一节课学生最多数3次,一个一个数,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从整体感受一百,抽象出一百。,检查:再数一次几个几个数,经历按群计数,进一步感知100有多少。,“拐弯”数探究:二十九之后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引入新数:一百体会一一对应,感知数的结构,体会数与数间的关系,(出声数)体会位值制的价值。,检查习惯:容易数错丰富数数经历张:自然数我们能学完吗?为什么到四年级不学了?毛:你能学到什么地方去?,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数数:第一节 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体会100以内数的顺序及关系,情境创设,问题串:经历三个数数活动,认识100及计数
17、单位百:操作体会10个十就是1个百,进而抽象出新的计数单位“百”。,理解计数单位“一”、“十”、“百”之间的十进关系。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进一步认识数的结构,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第二节 借助两种直观模型认识100及计数单位百,2.读数与写数:学习数的表示,扩充对数位的学习和认识,体会同一个数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前三个问题:经历“估数、数数拨数、写数(抽象出数)读数”的过程。,激发数数兴趣,让学生用不同方式表示数,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借助计数器模型学习写数,读写一体,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读写数的核心:位值,拨数、画图、写数,调研:你能画一画吗
18、?(邸丽),80 100,张:他画得对吗?毛:对呀!张: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在百位上画一个珠子?毛:那你不能1000年时画1000个珠子。,教学认数15应注意:,“数豆子”教学建议:在计数器上认识百位,直观描述三个数位的位置顺序,理解数位的意义。通过计数器完成写数教学,写数是一种技能,在写数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对“位值”的理解。让学生学习用不同方式表示数,展示数的构成,加深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发展数感。,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3.数的比较:通过多种活动,把握数的大小关系,培养数感,比较的核心 一一对应,比较的方法:数数 借助标准 比较十位上的数,问题串:多层次多角度比较经验积累的过程:一个一
19、个地比 一群一群地比 从高位比比较快,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对客观事物不仅能进行定量刻画,还能进行定性描述。,推理活动,理解并运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等词语。,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3.数的比较:通过游戏活动,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培养数感。,问题串:1.学习:借助经验描述,初步感受大小关系2.应用:利用所学知识猜数,初步体会大小关系,发展推理能力3.应用:利用所学知识选择,进一步体会大小关系积累经验,不要当做知识点来教,4.探究百数表中隐含的规律,提高探究的乐趣。,竖行规律,斜行规律,充分认识百数表的价值,并能创造性地使用
20、。(利用百数表探索算法)要通过探索和交流,使学生都有所发现。,补:横行规律,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小结:通过数数、读数写数、比较数的大小等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数数的基本技能,而且引导学生体验数的意义,数与数间的关系,体会进位和位值,感受数的相对大小,发展数感。,如何帮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发展数感?,计算教学的选择,“数学在教育中的传统地位,今天已经出现了严重危机。数学的教学,逐渐流于无意义的单纯演算习题的训练。这固然这可以发展形式演算的能力,但却无助于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无助于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柯朗在数学是什么,一个学生在数学上是否有发展前途与计算速度快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要充分认
21、识:孩子们能够理解运算的意义,在具体情境中清楚地知道什么时侯需要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能够说清楚每一步计算的意思,确保计算结果正确;能够对计算所得到的结果结合情境做出合理的解释等等 所有这一切都比算得快更重要。,计算教学,发展的不再只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本单元知识点,1、数数了解自然数能表示“几个”和“第几个”感受自然数所表示的两个意义(基数和序数)体会自然数列的变化规律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新的计数单位“百”掌握满十进一的意义,2、读数和写数体验数的位值概念(进一步理解自然数的必要环节)3、比较大小 通过“数数”、“估数”帮助学生把数数的前后顺序关系顺利的转化为数
22、的大小关系,让学生通过运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等词语描述,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一年级下册教材整体介绍,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如何设计组织观察活动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刘庆华:怎样有助于学生去想)?,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第二单元基本思路与知识结构,观察物体,根据具体实物辨认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简单物体(直接观察),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间接观察),“看一看(一)”(从两个角度),“看一看(二)”(从三个角度),编排思路:,第一层次:实物观察 通过观察实物,获得“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直接经验。,1.安排不同
23、层次与水平的观察活动,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18,P20,一定是三个角度吗?,1.安排不同层次的观察物体的活动,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第二层次:间接观察 通过观察图来辨别图中观察者各自看到的物体是什么形状。这种间接观察物体的活动,学生经历的是:“看图观察-空间想象判断-形成表象观察实物验证”的过程。,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19,实物观察是看图观察的基础,看图观察是实物观察的发展。,P21,2.在观察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积累观察经验。,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从正面或侧面观察储钱罐:,第一步:从一个方向观察,交流 看到了什么。,按“观察实物推理判断实践感知
24、”的过程展开教学。,第二步:变换一个方向观察,交 流看到了什么。,第三步: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到从 不同方向去观察同一物 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 不同的。,推理判断,交流判断的依据。,再次观察实物。,P18,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20,2.在观察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积累观察经验。,从正面、侧面和上面多个方向观察玩具汽车:,按“观察实物推理判断实践感知”的过程展开教学。,第一步:变换一个方向观察,交 流看到了什么。,第二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 从不同方向去观察同一 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 是不同的。,推理判断,交流判断的依据。,再次观察实物。,需要全体学生参与。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
25、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学生的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组织学生的活动实效性 提供可观察、易交流的大物体(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到 形状的突出特点),结合观察的经验,体会平面图形与立 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增加描述、想象的活动:我看到了它的一只耳朵,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教学建议,要注意指导学生从形状和位置两个角度进行描述。组织有趣的实践活动。,本单元知识点,1、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实物。(教科书第一次出现观察物体的内容)2、设计安排两类层次与水平不同的观察活动。一是实物观察:让学生亲历
26、“观察实物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想象判断”的过程。二是间接观察:让学生经亲历“观察实物图空间想象判断形成表象观察实物验证”的过程。,拍一拍活动 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样子画下来或者拍下来,展示给同学们看。,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如何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想象与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第四单元基本思路与知识结构,有趣的图形,体验“面在体上”,辨认简单图形,操作简单图形,丰富对图形认识,欣赏图案,经历设计图案的过程,“动手做(一)”(折纸拼图),“认识图形”,“动手做(二)”(拼七巧板),“动手做(三)”(设计图案),编排思路:,1.设计“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
27、图形”的活动,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将立体图形作为认识平面几何图形的重要的认知基础,通过“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的操作活动,既引入了平面图形的学习,又使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帮助学生体会立体和平面的转换,进而体会体、面之间的关系。孩子:立体图形有厚度、能站稳。,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2.以动手操作为主线,积累图形认识的活动经验。,通过描、折、剪、拼、欣赏和设计,让学生亲身经历抽象出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简单分解和组合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特点,感受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为以后学习轴对称和面积等的学习积累活动经验。图放旁边看着,先想再拼(刘庆华)。学生拼平行四边形的
28、故事,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36,认识图形是学习平面图形的起 始课,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 重要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乃至运用图形描述问题、借助 图形直观进行思考的重要基础。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的关系,从描(画、印)出简 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 图形,直观认识,体会平面图 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P37,体会“面在体上”。,分类辨认,建立对四种几何图形正确的表象。,寻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三个问题从认识平面图形到正确辨认再到应用,从具体到抽象再回到生活。,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剪 一剪、拼
29、一拼,在操作活 动中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 某些特征。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简单 的拼图。感受“对称”。初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动手做(一)(折纸拼图活动),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探索折的方法,体会一个正方形可以分成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三角形。,体会很多图形都能分成同样的两部分,为以后学习“对称”积累活动经验。,模仿拼图形,把操作与思考探究结合起来。,第一第二个问题是对图形进行分解,第三第四个问题是对图形进行拼补。,发挥想象力,在操作、探索、观察的活动中学习知识,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把我折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图形大挑战问
30、题1:,动手做(一)案例(董彦):,图形大挑战,图形大挑战,图形大挑战,你能把我们也折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吗?,图形大挑战,问题2:,图形大挑战,(1)每人先独自折,都折完后再和 组员交流。(2)讨论时音量最小,又先举手 的小组优先汇报。(3)汇报时,每人汇报一种图形。,小组汇报要求,组长合理分配;噪音控制员要起到监督作用。,图形大挑战,图形大挑战,图形大挑战,图形大挑战,图形大挑战,图形大挑战,创意大比拼,问题3:4,创意大比拼,创意大比拼,创意大比拼,创意大比拼,小组合作要求(1)请用最快的速度,把你的图形都剪开。(2)组内先商量要拼什么图案,每人负责拼其中一部分。(3)拼完后贴到彩纸上,共
31、同完成一幅属于你们组的美丽图画。,本单元知识点,1、生活中见到的平面图形都是附在立体图形之上的,没有独立存在的。设计“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的活动,好处:既引入了平面图形的学习,又使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进而体会体面之间的关系。2、通过描、折、剪、拼、欣赏和设计,使学生经历“抽象出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简单分解和组合”的过程。(为以后学习轴对称和面积积累活动经验),一年级下册教材整体介绍,数学好玩,在数学好玩的学习中,如何通过探索、尝试、交流等活动体会游戏的乐趣?,分扣子,提供了分扣子的情境图,通过在情境中明确任务、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过程,鼓励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问题。在活动最后
32、设计了“自我评价”的栏目,对自已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综合与实践可以分为如下基本过程:选题:发现并选择可以研究的问题,并清晰地加以 表述。开题(或称为“析题”):通过分析、讨论,进一 步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合理可行的解 决问题的方案和步骤。做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实际操作环节,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到解决问题的成果。结题:总结、反思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成果、解决问题 的过程、收获或体会、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并开展自评、互
33、评和他评。,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提供分扣子的情境图,明确了活动任务。,先在小组内针对所提问题讨论分类的标准有哪些。,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这个过程设计了三个问题,开展分类活动。,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按形状或扣眼数这一个标准将扣子分成两类,体会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呈现淘气和笑笑分的结果,回忆分的过程,比较自己的淘气笑笑分类的结果。直观感受分类的结果相同。,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在完成问题1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分法,发现还可再接着按不同的分类标准继续分,由此感受可以按两个指标作为分类
34、标准进行分类。,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问题1关注的是按一个指标分类,问题2和问题3关注的是按两个指标进行分类。从引导关注一个指标到关注两个指标分类,体现了认识递进的过程,同时按不同标准分别进行分类也可以避免出现认识上的混乱。,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这个过程设计了两个问题,在活动之后回顾活动过程,总结活动方法,反思开展活动的意义和收获。,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比较淘气和笑笑分的结果,交流各自的发现:体会尽管分法不同,但最后分的结果都一样。,提高活动的难度,按不同标准分更多样的扣子,猜想一直分下去,结果是否一样。再通过实际分一分验证,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意义。,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对
35、于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三个指标体现了对于这个活动中学生表现的主要关注点,笑脸满意哭脸不满意无表情一般,分类方法,参与主动性,是否积极思考,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猜数游戏,经历填数游戏活动,初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在探索、尝试、交流等活动中,体会填数游戏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读懂规则,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高难度,学习简单推理。,学会简单推理。,通过填数游戏积累推理的经验,提高推理能力。,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1,3,3,2,1,3,2,2,4,1,2,1,通过填数游戏积累推理的经验,提高推理能力。,变换规则,体会填数游戏乐趣,内涵突出“综合”,解决问题中各
36、种能力、各种方法、各种工具的综合,数学内部各分支之间的综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综合,教学建议,内涵突出“过程”,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核心: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有目标、自主的实践活动。,教学建议,一年级下册教材整体介绍,复习,复习应该复习什么?,整理与复习,经历整理前四个单元学习内容 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 学内容,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 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回顾自己的成长 足迹,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 自信心,感受克服困难和获得 成功的乐趣。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 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和 提出问题的能力。
37、巩固所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建议学习课时数:3课时,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回顾并说一说在前几个单元中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记录或梳理。再结合“我学到了什么”中的四幅情境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想到了什么.然后再结合每幅图中的具体问题来进一步整理复习所学知识。,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可以通过提问来提示和帮助学生回顾自己在前面这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还可以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交流.也可以让学生举一些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记录生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们通过这些活
38、动,进一步认识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关注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学生一时提不出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看书上小朋友提的问题。受教科书中小朋友的启发,请学生自己提出新的问题。有些问题不能解答可以让学生存到问题银行中。,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利用好课后的练习题,加强动手实践。,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利用好课后的练习题,教学建议,总 复 习,全部题目均为基本要求,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提出某一知识的一些关键性的思考问题,供学生在讨论问题中整理所学知识。,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1.提高主动复习的意识,舍得给学生时间自己复习,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活动,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4.把握复习的难度,不要人为地拔高难度,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教材单元介绍及教学建议,教学建议,谢谢您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