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非煤矿山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初步设计)编写大纲(试行)-全文及解读.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85451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22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非煤矿山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初步设计)编写大纲(试行)-全文及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河北省非煤矿山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初步设计)编写大纲(试行)-全文及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河北省非煤矿山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初步设计)编写大纲(试行)-全文及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河北省非煤矿山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初步设计)编写大纲(试行)-全文及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河北省非煤矿山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初步设计)编写大纲(试行)-全文及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非煤矿山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初步设计)编写大纲(试行)-全文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非煤矿山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初步设计)编写大纲(试行)-全文及解读.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北省非煤矿山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初步设计)编写大纲(试行)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二。二三年五月一基本规定11.初步设计编制应依据的文件12 .初步设计应具备的基础资料13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要求14 .初步设计文件的深度要求2二设计文件组成与顺序31.文件组成32前引部分33 .正文部分34 .附件35 .图纸卷3三初步设计编写大纲41总论41. 1概述41.2设计基本原则41. 3设计规模、产品方案及工作制度41. 4厂址方案51 5 zjsvf 51.6项目建设进度51.7项目综合效益及评价51.8存在的问题和建议52. 1 质料讦* 62. 2区域地质概况62. 3矿区地质62. 4 i-(

2、) *|p 62. 5矿石特征62. 6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62. 7 fx* Ut J I: 彳牛62. 8矿区资源储量72. 9基建探矿和生产地质工作72. 10 Ff寸 83水文地质93.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93. 2矿区水文地质93. 3矿坑涌水量预测93. 4涌(突)水危险性评价93. 5矿区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93. 6矿山地表防治水93. 7矿山井下防治水93. 8矿山生产水文地质工作93.9附图104岩石力学114.1岩体工程地质条件114. 2矿岩物理力学性质114. 3地下开采11114. 4露天开采.4 5 Ff寸*j * 115采矿125.1露天开采125. 2地下开采16

3、5.3矿山机械205. 4充填系统265. 5井下辅助设施275. 6矿建工程285. 7绿色矿山建设286选矿296. 1概述296.2矿山供矿条件296. 3矿石性质296.4 选矿试验研究296.5 产品方案与选矿工艺流程296.6 工作制度与生产能力306. 7主要工艺设备选择与计算306.8车间组成与工艺生产过程306 9j* 316. 10辅助设施316. 11实(化)验室及试料加工站316.12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16. 13 附表317. 14 附图317尾矿设施327.1 尾矿处置方案及工艺327.2 尾矿浓缩、脱水与分级328. 3尾矿输送329. 4尾矿库工程概述3210.

4、 尾矿坝337. 6排洪设施347.7排渗设施347. 8环保设施347.9监测设施347. 10尾矿堆存与排放357. 11尾矿水的回收与排放357. 12尾矿库服务年限357. 13尾矿库辅助设施357. 14尾矿库运营管理357.15尾矿库施工及施工期367. 16劳动定员367.17尾矿库闭库及生态恢复367. 18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67. 19 Pf寸 368总图运输378.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378. 2区域概况378. 3总体布置378. 4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378. 5办公生活区总平面布置378. 6矿山防洪及河流改道388. 7 排土场388. 8主要工程量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388. 9 IAj 夕卜 388. 10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98. 11 附图399给排水409. 1设计依据409.2设计范围409. 3给水409. 4排水419. 5附表、附图4110电气4210. 1工程概述4210. 2设计依据4210. 3设计范围及设计原则4210. 4 电源4210. 5供电电压选择4210. 6负荷计算、电耗及功率因数4210. 7供配电系统4210. 8设备选型4310. 9短路电流计算、谐波治理、继电保护及电能计量4310. 10牵引网络及牵引变电所4310. 11电力传动及控制4410. 12 供酉口电线路4410 13 IIBJe 4410. 14防雷

6、及接地措施4510. 15对特殊环境的对策4510 16 Pf寸 1*1 4511自动化及仪表4611. 1自动化4611 2 木口 46I1. 3附表、附图4712电信及铁路信号4812. 1 电信4812. 2铁路信号4812. 3附表与附图4913热力5013. 1设计范围5014. 2设计依据5015. 3设计基础资料5016. 4锅炉房5013. 5附表与附图5114通风与空气调节5214. 1 概述5214. 2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5217. 3通风设计5214. 4空气调节5214. 5 附图5215机修5315 1 V, 5315. 2设计原则5315. 3机修设施设计5315

7、4 5315. 5油库及加油站5315.6 附图5316 土建5416. 1工程概况5416. 2设计依据5416. 3厂区自然条件5416. 4建筑分类、等级及依据5416. 5建筑设计5416. 6结构设计5417节能5617. 1设计依据5617. 2项目能源消耗5617. 3能耗指标分析5617. 4节能措施5617. 5 月匕管5618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5718. 1环境保护5718. 2水土保持5719安全、消防、职业卫生与健康5819. 1 安全5819. 2职业卫生与健康5819 3 5920概算6120. 1 概述6120. 2编制原则和主要依据6120. 3概算投资6120

8、. 4投资分析6121技术经济6221. 1 概述6221.2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6221.3 组织机构和定员6821. 4资金使用及资金筹措6921.5 成本与费用7121.6 利润计算7621.7 财务分析7821. 8不确定性分析8521.9风险分析8621. 10评价结论及建议86四用词说明87五其它说明88一基本规定1.初步设计编制应依据的文件(1)矿床地质勘查报告及其评审、备案文件;(2)矿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3)矿山建设项目采矿许可证;(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报告及其评审意见书;(5)矿山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及其

9、批复文件;(7)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标准;(8)设计委托书或建设工程设计合同;(9)其他重要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2.初步设计应具备的基础资料(1)选矿试验报告;(2)重要设施工程地质初步勘察报告;(3)建设地区的地震、气象资料;(4)供水、供电、交通、规划、主要原料供应等基础资料、协议或文件;(5)改建、扩建工程时,企业已有的相关基础资料;(6)概算编制所需的有关文件;(7)其他对项目建设有影响的资料、协议或批复文件。3.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要求(1)编制依据应完整,基础性文件应齐全,设计程序应符合矿山建设项目管理 程序的规定;(2)应符合非煤矿山行业的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

10、行业技术规范、绿色矿 山建设规范和安全规程;应体现技术进步、集约生产、节能高效、经济合理、安全 可靠、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设计原则;同时兼顾数字化、智慧化发展趋势;(3)应对评审备案的矿区地质勘查报告深入分析论证,并应对矿区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条件、矿体赋存条件、资源品质、资源量的可靠性及其经济意义、勘查程 度等作出具体评价;(4)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矿山设计生产能力、矿山工业场 地选址、开拓方式、矿山安全、绿色矿山建设和生态修复等重大技术方案进行论证; 对矿山各生产系统和主要辅助生产系统的工艺及布置、设备选型、主要建(构)筑 物结构、形式、工业场地布置等进行优化、细化;应对环境

11、保护、节能减排和综合 利用等工程进行论证并细化;(5)应对项目概算投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4.初步设计文件的深度要求(1)应指导矿山建设全过程,并应合理控制建设投资;(2)应指导施工图设计;(3)应满足土地征用和施工准备工作的要求;(4)应为建设项目的基建计划提供依据;(5)应为主要设备订货、物资准备的初步安排提供依据;(6)应为建设项目资金投入计划提供依据。二设计文件组成与顺序1 .文件组成初步设计文件应由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卷组成。设计说明书应由前引部分、正文 部分、附件组成。2 .前引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1)封面,应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名称、初步设计编制单位名称及初步设 计文件出版日期,

12、并应加盖编制单位印章;(2)资质证书,应包括文件编制单位的工程设计相应资质证书;(3)扉页,除应包括封面内容外,还应包括工程编号、文件编制单位的院长或 总经理、总工程师、总设计师或项目负责人姓名,并应在编制单位名称上加盖编制 单位印章;(4)参加专业及人员名单,应包括参加设计的全部专业以及每个专业的主要设 计人、审核人员名单;(5)目录,应包括正文部分的章、节,以及附件、附图。3 .正文部分(1)正文应包括总论、专业设计说明书两大部分;(2)总论应概括项目概述和各专业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并说明设计依据、设 计原则、设计范围;(3)专业设计说明书应明确专业设计的任务、设计条件、技术方案、主要设备

13、 性能、设备或设施的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4 .附件附件部分应包括工程有关的核准、审批、备案和协议、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 及其他相关文件的复印文件。5 .图纸卷各专业应绘制相应的设计图纸,并单独汇编成册。三初步设计编写大纲1总论1.1.概述1.1.1.项目建设背景应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名称、地理位置、企业隶属关系和区域经济地理 特点,并应简述矿区采矿许可证的要素。1.1. 2设计依据应包括:(1)与项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及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 范;(2)设计委托书、设计合同及业主对设计的主要要求;(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安全预评价报告等;(4)设计基础资料;(5)与

14、项目建设相关的文件和协议。1.1. 3外部建设条件应包括:外部交通运输、电源、水源,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以及其他对外协 作关系等。1. 1.4设计范围和主要内容应说明设计范围及主要设计内容。1. 1.5矿山历史沿革及现状应说明矿山发展历史、项目性质、已建成的地表设施和井巷工程等内容。1. 2设计基本原则应包括:(1)设计中所遵循的主要方针与政策;(2)提出企业专业化协作和 装备水平的基本原则;(3)新技术应用,针对项目特点提出的创新内容;(4)投 资控制措施。(5)对非金属露天矿山的设计,应当落实(冀自然资办发(2023) 38 号)和(冀自然资字(2023) 88号)关于“横切”式开采法的规

15、定。1.3设计规模、产品方案及工作制度应概述项目设计规模,一次建设或分期建设,是否在关键性工程中留有余地和 企业发展远景;论述企业组成和产品方案;工作制度的内容应包括项目年工作日数、 日工作班数、班工作小时数。1.4厂址方案应说明工程布局与厂址方案,以及建设用地情况。1.5主要设计方案应论述下列内容:(1)采矿设计方案;(2)选矿设计方案、尾矿处置方案; (3)公用及辅助设施设计方案;(4)概述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情 况;(5)概述环境保护、节能、安全、消防等的主要具体措施。1.6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建设进度应概述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及实现计划的措施。1.7项目综合效益及评价应包括:项目的

16、综合经济效益、劳动定员、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成本与费用、 财务分析、综合分析结论;应对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环保、节能、安全等作出 综合评价;应给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8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应从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建设条件落实情况、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性等 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2矿山地质2.1地质资料评述根据国家现行的规范,对设计依据的地质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作出评价,分 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综合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重点评述矿区勘 查工作程度、主矿体控制程度、资源量类型及比例、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等内容。2. 2区域地质概况简述矿床在区域地质构造中的位置,以及区域主要地层、主

17、要构造、岩浆岩等 特征。2. 3矿区地质描述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等情况。重点叙述含矿地 层特征、主要构造特征及其对矿体开采的影响等内容。2.4 矿体(层)特征详细说明矿体数量、工程控制情况、空间位置、规模、形态、产状、赋存标高、 埋深、厚度、品位,以及矿床成因类型、顶底板特征等内容。矿体(层)较多时, 矿体主要特征可列表说明。2.5 矿石特征简述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化学成分、氧化程度、矿石类型、矿石品级、 围岩和夹石特征,以及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特征等内容。2.6 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简述矿石加工选冶技术工艺流程,对主矿产、共(伴)生矿产的矿石加工选冶 技术性能进行

18、评价。2.7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2. 7. 1水文地质条件简述矿区所处区域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当地最 高洪水位标高、地表径流系数、降雨入渗系数、汇水面积,地表水特征,含(隔) 水层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充水因素分析(大气降水、地表水、主 要含水层、主要构造破碎带、采空区积水等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等。2. 7. 2工程地质条件简述矿区工程地质岩组特征(分布、岩性、厚度和物理力学性质等),结构面特 征(结构面分级、分布、产状、形态等,重点分析软弱结构面情况),岩体质量评价, 岩体风化特征,主要矿体(层)顶、底板稳定性,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井巷、采 空区稳定性,预测

19、矿床开采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建议。2. 7. 3环境地质条件简述矿区所处区域稳定性,矿区发生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的种类、分布、规模、危险性大小及危害程度等,矿石中有毒、有害物质以及放 射性情况,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情况,矿区土壤质量及污染情况,地表变形(采 空塌陷、地裂缝、露天采坑、废石堆等)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矿床开采可能加 剧或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建议。2. 8矿区资源储量2. 8.1矿区保有资源量说明资源量估算采用的工业指标、估算方法、估算结果,分不同矿体、矿石类 型和矿石品级说明矿区保有资源量情况。2. 8. 2未利用资源量说明设计未利

20、用的资源量分布、结果及原因。2. 8. 3设计利用资源量说明设计利用资源量估算方法、估算结果。估算设计利用中段(分层)矿石量、 平均品位等。2. 9基建探矿和生产地质工作2. 9. 1基建探矿说明基建探矿目的、任务、范围,工作原则、内容、方法,具体要求、手段、 网度、工程布置、工程量等。说明:矿山基建探矿工作应与采矿工程布置结合,尽 量为采矿所用。若矿山基建范围内资源储量满足初期开采的要求,可不进行基建探 矿设计,应进行相应的说明。2. 9. 2生产地质工作说明矿山生产地质工作的目的、任务、程序、方法、手段、工作量等。重点明 确生产探矿目的、要求、原则、方法、手段、工程布置间距、工程量,生产地

21、质取 样原则、取样方法、化学分析及矿岩分析的种类、元素项目及其工作量,矿山地测 人员及设备、仪器的配备情况。3. 10附图应包括:(1)矿山地形地质图;(2)矿山地质剖面图;(3)矿山资源储量估算 水平投影图或垂直纵投影图。3水文地质3.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简述区域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特征,说明矿区所处的水文地质单元、水文 地质边界特征,含(隔)水层岩性、厚度、产状、分布、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 流、排泄条件。3.2 矿区水文地质说明矿区含(隔)水层特征(岩性、厚度、分布、产状、富水性、透水性等), 地下水的水位、水质以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充水因素分析(大气降水、地表 水、主要含水层、主

22、要构造破碎带、采空区积水等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等。3.3 矿坑涌水量预测说明涌水量估算的参数来源,估算方法选择,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估算结 果,分析涌水量可能偏大、偏小的原因。3.4 涌(突)水危险性评价分析矿区涌(突)水的影响因素,进行危险性评价。3.5 矿区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分析可作为供水水源的地下水、地表水等水质、水量以及利用条件,评价是否 可作为矿区供水水源以及综合利用情况。3.6 矿山地表防治水说明矿山地表防治水方式、工程布置、防洪标准、主体结构形式及参数,防治 水工程量。3.7 矿山井下防治水说明矿山井下防治水方式,工程布置、工程结构,基本工艺、主要参数、主要 材料,防治水工程量。

23、3.8 矿山生产水文地质工作说明矿山生产水文地质工作目的与任务,生产水文地质工作内容及工程量,人 员及设备、仪器的配备情况。3.9 附图应包括:(1)矿区综合水文地质图;(2)矿山水文地质剖面图;(3)矿山防治 水工程布置图。4岩石力学4.1 岩体工程地质条件阐明矿区工程地质岩组、结构面特征、岩体结构及岩体质量分级;岩体结构应 根据节理裂隙调查成果、岩体质量指标RQD测定成果、岩体弹性波传递速度等有关 资料分析岩体的结构特征,并应进行分类。1.2 2矿岩物理力学性质应提出计算分析的岩体力学参数,并应说明选取原则和依据。1.3 地下开采应包括地表错动界线的确定、不同采矿方法的采场结构参数确定、岩

24、体稳定性 分析、变形与地压监测和灾害防治对策措施等。1.4 露天开采应包括最终合理边坡角度确定、边坡稳定性估算、边坡监测、边坡安全对策措 施、排土场安全稳定性与对策措施等。1.5 附图应包括:(1)边坡稳定分区平面图;(2)边坡稳定计算剖面图。5采矿5.1 露天开采1. 1.1开采范围的选择论述开采范围确定的合理性,论述设计开采范围确定的原则和依据以及开采的 总顺序。5. 1. 2开采方式的选择应包括:开采技术条件、推荐方案的理由。采用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或先露天 后地下、先地下后露天开采时,应论述露天开采与地下分界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在平面和立面上的关系、相互影响及其需要采

25、取的安全措施等。 对非金属露天矿山的开采设计,应当落实(冀自然资办发(2023) 38号)和(冀自 然资字(2023) 88号)关于“横切”式开采法的规定。6. 1. 3矿山开采现状(改、扩建矿山)应包括:已有开拓运输方法、采矿方法、排水系统、工作水平标高和主要生产 设备类型、数量和设备能力,利旧情况等内容,说明存在的主要问题。7. 1. 4露天采场边坡根据第四章岩石力学章节确定边坡相关参数,如台阶高度、安全平台宽度、 清扫平台宽度、台阶坡面角、工作帮坡角及最终边坡角等。8. 1. 5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1)论述露天开采境界圈定的原则、技术经济条件及经济合理剥采比。(2)采用境界优化软件圈定的

26、,应说明其原理及过程,圈定境界所选取的技术 经济指标及其主要约束条件。(3)给出推荐露天开采境界的主要参数,如圈定的露天采场上部、下部的长度、 宽度和面积、地面的最低和最高标高、总出入沟的标高等。(4)列表说明圈定境界内各分层的矿石量和废石量,对圈定境界内的表土是否 需另行堆存,对远景储量、废石的处理意见。(5)采场周围有重要建(构)筑物、铁路、河流、水库等需要保护时,应按其保护等级确定它们与露天采场的安全距离。(6)采用分期开采的矿山应论述分期开采的必要性、优缺点,并应说明确定分 期划分和分期开采境界的原由,同时应确定扩帮过渡的起止时间及扩帮方式、技术 要求及采取的安全措施。5. 1.6矿山

27、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工作制度和服务年限5. 1.6. 1矿山生产规模通过矿山生产能力验证确定生产规模,生产能力验证包括下列内容:(1)采场内工作台阶可同时布置工作的采装设备台数及设备效率进行验证;(2)按新水平准备速度进行验证,当设计的开采强度大时,应编制新水平准备 进度计划进行验证。5. 1.6. 2矿山产品方案说明产品方案。6. 1.6. 3矿山工作制度说明年工作天数、日工作班数、班工作小时数。7. 1. 6. 4矿山服务年限应根据基建进度计划、采剥进度计划编制情况,确定矿山的基建年限、服务年 限,并说明达产年限、稳产年限、减产年限。8. 1. 7矿床开拓8.1. 7.1开拓运输方案的选择

28、根据露天采场的矿石采掘量和废石剥离量,圈定的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台阶高 度、台阶的推进方向、废石场的位置、容量和堆放顺序,工业场地位置等,确定推 荐的开拓运输方案。9. 1. 7. 2开拓运输方案(1)简述推荐的开拓运输方案。山坡露天和凹陷露天或矿山前期与后期采用不 同开拓运输方式时,应说明各运输方式的服务标高、时间和承担的运输任务,以及 如何过渡、衔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2)露天采场各台阶与采矿工业场地、受矿仓、废石场、副产矿石和暂不利用 矿石堆场之间的运输联系。(3)采用单一自卸汽车运输时,应说明运输线路的选择、布置形式、道路技术 等级和相应的技术参数、总出入沟口位置、采场内移动坑线的布置形

29、式、自卸汽车 规格、型号等。(4)采用胶带运输机、平碉溜井或其联合运输方式时,应说明下列内容:胶带运输机线路选择、布置形式,胶带机长度、数量、主要技术参数,胶带 斜井位置以及包括计划位置的粗碎站位置选择和移动方式,系统生产能力等。平胴、溜井、破碎站或装矿站位置的选择和布置形式,井底车场布置形式, 溜井数量,平碉、溜井、破碎站及井底车场的主要尺寸、结构、支护形式、加固方 案。溜井生产能力,溜井降段措施等;有多个运输系统时,应说明每个运输系统的生产能力、服务对象及服务时间 等。(5)首采区段的选择及依据。(6)分期开采或分区开采时,应详细说明分期或分区的划分原则、各期(或各 区)露天采场参数(如长

30、、宽、深、上下部标高)、分层矿岩量表;各期(或各区) 开采的衔接关系、开采强度指标、生产剥采比变化及设备变化情况。5. 1.8采矿方法5. 1.8. 1采矿方法说明采剥工艺及装备水平;说明阶段高度、台阶坡面角、最小工作平台宽度、 工作线的推进方向、采装设备最小工作线确定理由;说明堑沟掘进的规格、方法及 其技术要求。如采用分期、陡帮开采工艺,应说明分期、陡帮开采的技术条件(如扩帮宽度、 扩帮分期情况、组合台阶构成要素等,具体实施方法。根据规定的矿山生产规模和矿岩比例,确定同时工作的台阶数。对非金属露天矿山采矿方法的选取,应当遵守(冀自然资办发(2023) 38号)和(冀自然资字(2023) 88

31、号)关于“横切”式开采法的规定,如果不能采用“横 切”式开采法,应当由省自然资源厅组织论证,按照一矿一策原则甄别处置,并在 设计中予以说明。5.1. 8. 2矿石的损失和废石混入说明开采过程中矿石损失和贫化的发生条件、围岩和夹层品位、减少矿石损失 贫化的措施;说明设计所采用的矿石损失和废石混入率指标。5. 1. 9穿孔爆破与装载工作5. 1.9. 1穿孔爆破工作应说明穿孔设备选型、爆破参数、二次破碎工艺。5. 1.9. 2装载工作按矿石、岩石和表土的装载工作量,进行铲装设备选型。5.1. 9. 3辅助作业简述辅助作业设备用途及选型、数量配备。5.1. 9. 4主要设备及其主要材料消耗量列表说明

32、。5.1. 10爆破材料的贮存5. 1. 11采剥工作进度计划编制采剥进度计划表,应至少编至矿山投产第五年年末。5. 1. 12露天采场的防排水5. 1. 12. 1露天采场封闭圈以上的排水说明露天采矿场上游的汇水面积、截排洪设施等内容。5. 1. 12. 2露天采场封闭圈以下的排水阐述排水方式的选择、排水系统、泄水系统、排水井巷的水力计算。5. 1. 13矿山基建工程说明矿山投产标准和投产期限,达产时间;阐明矿山基建工作的项目和内容; 列表说明基建工程量,给出基建工程进度计划表。5. 1. 14附图应包括:(1)改建或扩建矿山开采现状平面图;(2)露天采矿场开采终了平面 图;(3)平洞溜井开

33、拓方案系统图;(4)采剥进度计划图表;(5)采场年末平面图 (至少编至达产后三年);(6)基建终了平面图;(7)地表防洪工程平面图:(8)采 矿方法图。5.2地下开采5. 2. 1开采范围应论述开采对象和开采范围;计算采出矿石量、品位。5.2. 2矿山开采现状(改、扩建矿山)对改建、扩建矿山开采现状,已有开拓运输方法、采矿方法,通风、排水、充 填系统,工作水平标高,现有矿山井巷和主要生产设备类型、数量和设备能力,利 旧情况等内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论述。5. 2. 3采矿方法5. 2. 3. 1采矿方法的选择5. 2. 3. 2采矿方法的构成要素说明采矿方法结构参数。5. 2. 3. 3采

34、切工程说明采切工程参数及其布置。5. 2. 3.4回采工艺说明凿岩、爆破、落矿方式、通风、大块处理、矿柱回采、空区处理、充填工 艺。5. 2. 3. 5主要设备选择(1)凿岩爆破设备选型、设备生产能力和数量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凿岩设备的选型及数量计算;出矿设备的选型,出矿设备的生产能力和设备数 量计算;采场所需其他辅助设备的选型及数量;二次破碎设备的选型和设备数量计 算。(2)掘进凿岩、装运、支护及辅助设备选型,设备生产能力和设备数量的计算。(3)主要凿岩和出矿设备及辅助设备的汇总。5. 2. 3. 6主要材料消耗应计算全矿山日耗量和年耗量。6. 2. 3. 7采矿技术经济指标(1)设计利用

35、的资源量、品位,设计可采储量、品位;(2)推荐的采矿方法及所占百分比;(3)盘区或矿块的长、宽、高及其他构成要素,矿房的长、宽、高及矿柱规格;(4)矿石损失率、贫化率;(5)矿块生产能力;(6)千吨采掘比,千吨采切比。5. 2. 4矿山规模、服务年限和工作制度5. 2. 4. 1矿山规模(1)矿山规模(2)生产能力验证按各中段可布置有效矿块数,并以同时回采的矿块数及矿块生产能力计算和验 证各中段的生产能力;按新中段开拓和采切时间验证矿山生产能力;分期建设时, 验证矿山各个时期的生产能力;生产多种矿石时,各种矿石的生产能力。5. 2. 4.2矿山服务年限应给出矿山总服务年限及达产时间、稳产时间、

36、减产时间。5. 2. 4. 3矿山工作制度应给出年工作天数、日工作班数及班工作小时数。5. 2. 5矿床开拓5. 2. 5.1开拓系统应说明开拓系统选择过程、推荐的开拓系统、中段高度及平面布置、坑内运输 方案。5.2. 5.2岩体移动范围应阐述确定岩体移动界线的依据、原则、参数以及圈定的结果。在岩体移动范 围内的重要建筑物、构筑物、铁路、河流、湖泊、水库、水渠等须加保护时,应设 保安矿柱。当井筒、平嗣或其他原因须留保安矿柱时,应计算保安矿柱矿量并提出 回收矿柱的意见。5. 2. 5. 3矿区开采顺序和首采地段的选择应阐明矿区总体开采顺序、首采地段的选择。5. 2. 6基建进度计划5. 2. 6

37、. 1井巷基建工程量明确矿山投产标准、基建范围,给出井巷基建工程量明细表。5. 2. 6. 2基建进度计划编制基建进度计划表。5. 2.7采掘进度计划编制采掘进度计划表。5. 2. 8矿井通风5. 2. 8. 1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应叙述主要通风井巷布置、通风网路等。需要采用分区或分期通风时,应叙述 分区或分期的理由,并应分述分区或分期通风系统。5. 2. 8. 2矿井总风量计算应给出矿井总风量及计算过程。5. 2. 8. 3负压计算负压计算应按通风最容易时期和最困难时期进行计算,必要时采用计算机软件 进行通风负压计算。5. 2. 8. 4通风设备选择应包括下列内容:(1)通风机型式的确定,对于

38、复杂的通风系统应进行不同设 备的方窠比较。风机联合运行时,应进行风机稳定性的校验;(2)确定通风机型号、 数量,实际工况点的负压、风量、叶片安装角度及效率;(3)电动机型号、功率、 电压。5. 2. 8. 5通风机房或通风碉室应论述机房或碉室配置及主要尺寸的确定,并应论述机房或碉室内检修设备的 选择。5. 2. 8. 6矿井反风设计应论述反风方式、反风门操纵方式的确定及反风道布置。5. 2. 8. 7局部通风应包括下列内容:(1)独头巷道掘进的局部通风方式、辅扇或局扇型号,风量、 风压及电机容量等;(2)采场需要辅扇或局扇时,采场与主要进风巷道的距离、需 风量、阻力、通风方式、辅扇或局扇安装位

39、置;(3)其他作业面局部通风所需的各 种辅扇或局扇的型号、容量、数量及风筒的规格、数量。5. 2. 8. 8通风设施应说明通风构筑物的设置、减少漏风的方法,以及热风进风防寒和冷风降温的 设施。5. 2. 9井下排水系统5. 2. 9. 1设计依据(1)日正常涌水量、日最大涌水量、多年一遇的最大雨季排洪量、雨季延续时 间、矿山生产对排水的要求;(2)充填、凿岩、喷雾等作业废水量、井底水窝涌水量以及矿坑水水质。5. 2. 9. 2排水系统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中段泄水方式,泄水钻孔、泄水井的数量和尺寸大 小及深度、布置方式,沉淀池布置等;(2)确定排水、排泥方式以及排水、排泥系 统;(3)确定

40、水仓容积,水仓、水泵房、防水门等的布置和位置;(4)确定水仓 沉淀方式。5. 2. 9. 3设备选择应包括下列内容:(1)计算排水扬程、小时排水量;(2)选择水泵规格型号、 水泵扬程、流量,电动机型号、功率及电压,水泵的工作数量、备用数量和检修数 量;排除正常排水量和最大排水量时的工作水泵数量与完成任务时间;(3)排水管 规格、数量、大型阀门类型、规格及数量;(4)辅助设备选择;(5)水泵和水管 防腐说明;(6)水泵的启动方式。5. 2. 9.4排泥设施5.2. 9. 5井底水窝排水应包括下列内容:(1)排水方式和控制方式的确定;(2)预计水量;(3)水 泵选择,确定水泵流量、扬程、数量,电机

41、功率、电压;(4)确定排水管路流速和 排水管径、管路走向。5. 2. 10附图应包括:(1)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2)开拓系统纵投影或水平投影图; (3)矿井通风系统图;(4)中段平面图;(5)采矿方法图;(6)排水系统图; (7)井下避灾线路图。5. 3矿山机械5. 3. 1提升系统5. 3.1.1竖井提升(1)设计依据应论述下列内容竖井提升任务;工作制度和服务年限;矿石、岩石的提升量;矿石、岩石的松 散体重;最大班下井人数;竖井下放设备最大件外形尺寸、重量;井口、各中段标 高,最低服务中段;(2)提升系统的选择计算应论述下列内容:提升方式,应包括单绳提升或多绳提升的提升机类型,提升系统的

42、选择;电梯 井提升时说明选用电梯的规格、主要参数及站点设置。确定提升高度及井筒深度。(3)设备选择应包括下列内容:计算并确定提升机规格、天轮或导向轮直径;提升电动机主要参数;提升容器、 平衡锤、提升钢丝绳及尾绳的主要参数。(4)提升能力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确定系统加、减速度、最大提升速度等,进行运动学计算,绘出提升速度图; 确定系统提升矿石、岩石提升能力;副井或主、副兼作的提升系统需编制提升作业 时间平衡表。(5)电动机功率验算应包括下列内容提升动力学计算,绘出提升力图;计算电机的等效功率并校核电机的过载能力。(6)多绳提升时尚应包括下列内容:采用多绳提升时,还应说明重载侧与空载侧的静张力比、

43、钢丝绳静防滑和动防 滑安全系数、摩擦衬垫压力等参数。(7)单绳提升时尚应包括下列内容:采用单绳提升时,还应说明钢丝绳仰角、偏角;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层数等 参数。(8)电梯井提升应描述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及安全措施等。(9)井架及提升机房配置确定提升机房与井架或井塔中机房与各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与配置;提升机房或 井塔的主要尺寸;提升机及天轮检修设备的选择。(10)装、卸矿设施应包括下列内容装、卸矿方式的确定以及设备的选择;井口矿仓形式和容积的确定;装、卸矿 设施与提升系统的连锁控制;(I1.)粉矿回收设施应包括下列内容粉矿量估算及粉矿回收方式的确定;粉矿回收设备的选择。(12)提升安全设施应包括下列内容:过卷高度的确定;楔形罐道及过卷挡梁的设置;过卷开关的设置;过卷缓冲装 置的设置与断绳防坠器的设置、防尾绳扭结装置的设置等。(13)罐道应包括下列内容:罐道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