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5746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将削弱企业的组织功能。企业文化总是随着企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的永恒主题,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企业文化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并经过企业家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本文以我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阐述过程共分为三个部分;

2、第一部分根据我国企业当前现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例如企业管理和控制经销商难度加大、企业渠道结构陈旧、企业的渠道通路普遍存在着渠道金字塔现象等,这些都导致了我国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自主性弱、比较被动等一系列现象。第二部分则是透过这些问题寻找成因,成因就是因为行业的发展还属短暂,经营者的运作思路还不够成熟。第三部分是通过对企业现状的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企业现存问题的具体方法和健全我国企业文化战略方面等方面的对策。本文所运用的具体方法: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国家、企业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文化模式、根据企业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采取辩证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旨在通过一

3、系列的分析和研究,为我国企业整理出现存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性意见,创新其渠道,发展其营销。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企业文化创新要以对传统企业文化的批判为前提,对构成企业文化诸要素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弘扬、重建或重新表述,使之与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步伐和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关键词:企业文化;发展;创新;企业潜力 AbstractNowadays, the market economy develops rapid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rporate marketing is evident. Enterprise culture, as the big socia

4、l culture of a subsystem, objective consist in every enterprise in. Excellent enterprise culture,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conversely will weaken the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function. Enterprise culture always with enterprises and social culture of continuous developme

5、nt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of the enterprise is eternal theme.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s the core enterprise values.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s the enterprise general staffs in long-term production and operating activities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course, and

6、 pass by entrepreneurs conscious generalization, summarize and refining and established the ide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spiritual strength, it is the enterprise fine tradition crystallization, to sustain the spiritual pillar of the enterpris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nterprise in Ch

7、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our country enterprises corporate culture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system analysis research. Based on elaborating process CPC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according to our country enterprise current situation found the existing pro

8、blems, such as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distributors increased difficulties, enterprise channel structure obsolete, the enterprise channel access widespread pyramid phenomenon, these channels have led to our country enterprise in actual operation process appeared autonomy weak, passivel

9、y and so on a series of phenomenon. The second part is through these seeking causes, causes is because the industrys development is short, operator of operation ideas arent mature enough. The third part 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o

10、lutions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specific methods and perfect our country enterprise cultural strategy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innovative countermeasures.This paper innovation in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nnovation to traditional enterprise culture as the premise, and a critical

11、 of enterprise culture elements for all-round systematic carry forward, reconstruction or to paraphrase, to that of the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pace and adapt to changing external environment.Methods include: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rends and culture progressive, combined wi

12、th the state, enterprises future goals and tasks considered cultural model, according to the enterprise external objective environment and inner reality conditions, forms the enterprise the commonness of culture and individuality of ancient cul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existing enterprise cultu

13、re adopts criticizing and inheriting attitude, its essence and discard the dregs, adopting a dialectical analysis method, cannot simply confirm or deny. This paper through a series of analysis and research for our country enterprise consolidation appear save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and puts forward

14、some operabl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its channel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its marketing.Keywords: enterprise culture; Development; Innovation; Market potential II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V第1章 引言11.1 课题的目的11.2 课题的意义11.3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2第2章 企业文化相关理论52.1 企业文化的概念52.2 企业文化的功能62.3 企业文化相关的理论7第3章 我国企业文化所存在

15、的问题及原因分析93.1 我国企业文化现状93.2 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03.2.1 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和重视程度与企业发展的需要不同步103.2.2 企业内部母文化与子文化建设不同步103.2.3 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与内涵不同步113.2.4 企业领导者的倡导与员工的参与不同步12第4章 解决企业文化问题的对策134.1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134.2 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134.3 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144.4 组建高素质的企业队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15第5章 结论16参 考 文 献17致 谢18 III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

16、文第1章 引言1.1 课题的目的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将削弱企业的组织功能。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我国有时称企业精神,是企业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和。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本文通过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方面进行探讨,试

17、图发现企业的管理者在学习优秀的管理模式的同时,营造本企业独特的、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适应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给企业文化以血肉,提升其软实力。1.2 课题的意义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形势,迫使中国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以企业价值观、企业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特色已日益成为中国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循环的入门证,推动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将对中国企业国际化产生重要影响。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结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趋势需求,评估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的效力、所处的阶段和管理流程现状,建设适应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给企业文化以血肉,提升其软实力。(1)理论意义有助于丰富和填补企

18、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子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打造中国最高端的企业文化研究与实践对接平台,透视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理论观点,探索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实践路径,推动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纵深发展。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因为企业即将面对的机会与挑战还有很多。所以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子系统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完善。(2)实践意义第一,为传统企业文化如何改善自己战略思路提供指导性建议。尽力因企业文化不完善而导致的减少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第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制定适合企业发展、能够给企业的前进提供动力的企业文化,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虽然,各个企业面

19、对的问题有所差别,但事情总会有其共性。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标本兼治,从根本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企业价值观为广大员工开拓创新指明了价值方向和活动宗旨,教给他们为什么要创新、怎样做到不断探索、敢于创新、追求卓越;其次,企业精神诸如团队意识、奉献精神、开拓精神等,能在企业员工中起到驱动、鼓舞、凝聚、熏陶、评价和规范的功效,使每位员工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昂扬的士气,积极思考,集思广益。创新丁作方式和工作机制,达到企业的深度发展;再次,企业文化能够为创新活动营造有利的文化环境,创建素质良好的学习型组织,同时为企业文化落地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诸如劳动技能竞赛、拓展训练、体育和文艺活动等,可以激

20、发员工的创造热情,强化创新的内在动力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1.3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企业文化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本、美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理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来的。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美籍日裔教授威廉大内出版了他的专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该书分析了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Z型文化”、“Z型组织”等概念,认为企业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被文化所包容的。1982年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出版了企业文化一书,他们提出,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他们在这本书中还提出,企业文化的要素有五项: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仪式、文化网络。该书还提出了企业文化的

21、分析方法,即应当运用管理咨询的方法先从表面开始,逐步深入观察公司的无意识行为。同年,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托马斯彼得斯与小罗伯特沃特曼合著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研究并总结了3家优秀的革新型公司的管理经验,发现这些公司都以企业文化为动力、方向和控制手段,因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这三本著作与帕斯卡尔阿索斯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被合称为企业文化研究的四重奏,这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1990年,本杰明斯耐得出版了他的著组织气氛与文化,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文化、组织文化、组织气氛与管理过程、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组织效益的关系模型1。我国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企业文化在我

22、国引起关注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较早出现在管理世界权威杂志上的一篇名为“组织文化”的译文揭开了企业文化理论在我国研究的新篇章,它系统地总结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主要研究成果。国内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分为大陆派和港台派。在香港、台湾多采用Hofstede的定量化研究方法,如陈正南、黄文宏的成功企业之企业文化类型,徐联恩、赖国茂的企业文化属性与企业绩效权变观点,占德干张炳林的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证性研究对四个不同类型企业的调查与分析等文献;国内研究者多青睐于Schein式的“深入”“参与”“观察”“阐释”的理论性研究方式,代表性的有陈春花的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刊载于北京大学学报等文献。近年来我国企业文化

23、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2003年张德出版的专著企业文化建设,从企业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测量与企业文化设计、企业文化实施与变革以及企业领导者与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方法已经开始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分析,从案例分析转向各种实证模型的建立;研究范围从宏观环境转向微观组织,从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扩展到非公有经济实体甚至虚拟企业;研究对象从对企业内部的个体研究转变为对员工整体的研究,从单纯的研究企业形象开始深入到研究企业审美文化和“知识资本”的人才要素等方面2。但总体上说研究结构的多,制度的少;研究硬性的多,软性的少,特别缺乏对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

24、深层次的文化研究,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不强,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从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八十年代,企业文化的研究以探讨基本理论为主,如企业文化的概念、要素、类型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关系等;九十年代,企业文化研究出现了四个走向:一是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二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三是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四是关于企业文化的诊断和评估的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企业文化的研究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经济全球化下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3。第2章 企业文化相关理论现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国外企业都放眼于我国,都要

25、打开我国的市场,都要刮分这块大蛋糕,因此给我国企业的发展的前景和市场空间带了巨大冲击,从而带来了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企业要生存下来就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综合整理,创造出符合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2.1 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是按投资者、国家和社会所赋予的受托责任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团体法人、独立的盈利性组织。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

26、切活动。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企业文化(英文为Corporate Culture,简称CC),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是企业观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同时它是一种管理氛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4。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

27、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包括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5(这里的价值观是指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使企业适应自身和市场的需求,从而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2.2 企业文化的功能(1)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目标

28、的引导:企业目标代表企业发展的方向。 (2)企业文化具有约束功能 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 道德规范的约束: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行为的。(3)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相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时,“企业兴我兴”成为职工发自

29、内心的真挚感情,“爱企如家”就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4)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企业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5)企业文化的调适功能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各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都会存

30、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节和适应。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6例如完美的企业形象就是进行这些调节的结果。调适功能实际也是企业能动作用的一种表现。 所有的企业都存在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将原有的企业文化剥莠存良的过程,通过对企业各种元素的深层次挖掘,使文化由隐性向显性转变,然后将阻碍企业发展的部分剥离,将有利于企业,促进企业发展的部分进行系统整合,形成文化,发挥效应。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意义是为企业打造一整套完善有效的运作体系,体系可以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具有较长时期内的普遍适用性。2.3 企业文化相关的理论企

31、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这个词的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纵观国内外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主要理论观点:(1)五因素说 美国的迪尔和肯尼迪在公司文化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是由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和文化网络,是它的四个必要的因素,而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又一最大的影响因素。(2)两种文化总和说 这种学说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物质文化是显形的文化,主要指企业中的设施、工具、机器、材料、技术、设计、产品、包装和商标等;精神文化是隐形文化,主要指企业的价值观、信念、作风、习俗、传统等。(3)群体意识说 这种学说认为,企业文化是指

32、企业员工群体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群体意识及行为方式。所谓群体意识,是指员工所共有的认识、情绪情感、意志及性格风貌。(4)精神现象说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企业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是企业的“意识形态”。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经营的产品及服务,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组织特色和管理特色等,更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社会

33、当代文化的生长点。从狭义上讲,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产生作用7。企业文化是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文化的实质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突破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脱节的僵化的文化理念和观点的束缚,实现向贯穿于全部创新过程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面对日益深化、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不

34、仅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且逐步深入地把创新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企业不能固守一种固定文化表现形式,它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这是企业文化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第3章 我国企业文化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1 我国企业文化现状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实际行动需要有好的理论作为指导。而我国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企业文化在我国引起关注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较早出现在管理世界权威杂志上的一篇名为“组织文化”的译文揭开了企业文化理论在我国研究的新篇章,它系统地

35、总结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主要研究成果。近年来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企业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测量与企业文化设计、企业文化实施与变革以及企业领导者与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本世纪企业管理的核心经历了50-60年代的人、财、物管理到70年代的战略管理,即从提高内部效率为核心的“闭系统管理”到提高企业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开放”管理阶段。进入80年代,企业管理核心便进一步演变到以“企业文化”为管理核心。“企业文化”它有着严格的内涵和外延,其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企业为引导手段,以激发职工自觉行为的独特文化现象和管理思想为主导的经营方法,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管理实践中逐步形

36、成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观点形态、文化形式和价值体系的总和8。企业文化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精神风貌,更蕴涵了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是一种以价值为核心的对全体职工进行企业知识教育的文化体系,其主要表现在企业哲学、价值观念、企业标志、品牌、特色及企业精神、企业目标、工作环境、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行为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企业文化进一步体现出人性化、安全性、生产力等特征。但总体上说研究结构的多,制度的少;研究硬性的多,软性的少,特别缺乏对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深层次的文化研究,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不强,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3.2 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目前,我国大

37、部分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与自身的经济规模、经济实力、应有的国际经济地位不太相称,与国际大企业大公司之间的差距还很大,与国内和国外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形势还很不适应。从宏观看,制约我们企业文化软实力生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受思想观念和认识的制约,受企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受企业文化发展历史的制约,等等。3.2.1 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和重视程度与企业发展的需要不同步企业文化软实力在引导和推进企业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一些企业认识程度不高,务实程度还不够,企业文化建设出现重形式轻内容、重制度轻理念、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有的企业热衷于鼓吹时髦理论,大肆炒作企业文化,只做表面文章;有

38、的企业文化操作机构没有实际基础,企业经营者不介入,没有把企业文化的战略编入企业发展规划的整体战略中;有的企业经营理念中涉及企业使命,宗旨和目标等内容的规定力度不够,共性表达突出、个性表达虚弱。一些企业在抓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不明确,或理解过于狭隘,使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化、庸俗化、教条化,用文体活动、党群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代替企业文化建设。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有错位,比如,许多企业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理解错位,确立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企业真正的价值观;有的在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之前,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价值观是否满足顾客、员工及社会的需要。一些企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摆

39、在应有的位置,主要领导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由于领导频繁调整,班子稳定性差,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与经营意识,管理人员只注重任期内经营指标的完成,忽视企业人文环境的建设,在企业软实力、软环境建设方面投入不足,使企业文化建设无法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3.2.2 企业内部母文化与子文化建设不同步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从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此物与彼物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的运动发展可知,每一事物、每个事物内部各方面的运动都和它周围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而构成一个联系统一的整体。企业文化也一样,对于集团母文化如何统领,处于下属企业的子文化应该如何建设、

40、发展和表达,母文化与子文化如何既保持高度一致又能保持鲜明个性并形成更大的合力,等等,这些问题,到现在仍然困扰着许多企业。我们一些企业集团,企业文化“共性不足,个性有余”,理念体系、行为规范体系、形象体系缺乏一体化系统化的构建和梳理。比如,共同的理想、信念、是非观念、文明准则等等,构了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传承等,都需要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共同来创造、蓄养和培植。而我们一些母、子公司企业精神不一致,价值体系存在很大差异,导致企业文化软实力形不成拳头。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我们的大型企业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注意处理好集团母文化和下属企业子文化的关系,注重在坚持共

41、性的前提下体现个性,以统一的理念体系、行为规范体系、形象体系统领集团的母文化,保持统一性,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树立母公司整体形象。同时允许下属企业培养和创造特色文化,让其留有展示个性的空间。3.2.3 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与内涵不同步就是企业文化建设表面化,忽略文化内涵的培养。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企业文化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经历从口头到书面、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和认可,转化为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行事风格,使企业文化真正走进员工的内心,形成一种心理感受,形成一种心理契约,使员工在生产实践中完成“主人翁”精神的回

42、归,这才是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但我们一些企业,对抓企业文化建设本身往往是只有安排,没有检查,没有考核,没有落实,没有把企业文化真正纳入到整个考评体系中,令员工感到做了也行,不做也行。有的企业大力塑造“文化”形象,如:统一的厂歌、厂标、工服,在脱离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的情况下总结一套企业精神,如措词铿锵有力的口号等,这些本无可厚非,但它是否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理念,这些理念或精神是否被员工认可,从而起到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却很难说。还有一些企业,表面上提倡一种文化理念,实际上背道而驰。比如口头上高喊奉献社会,行动上惟利是图。常常以对国有资产和职工利益负责的面目出现,强调企业是经济组织而

43、忘记其社会细胞功能,强调企业对自己的经济价值,而抛弃其对公众的社会价值。这本质上都是舍本求末的。这些问题,都是把企业文化过于形式化,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内涵的建设,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起不到激励作用,对企业发展也根本产生不了深远影响。因此,一个企业培植企业文化,不但要提出一种文化理念和目标,更重要的是要“以人为中心”执行这种理念,把这种理念从经营计划、绩效评估到制度安排,到管理体系中的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出来才行,并且让全体员工真正参与进来、融入进来。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在外化于形的同时内化于心,成为员工实实在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才能实现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实践、与全体员工的深度融合,才会真正

44、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2.4 企业领导者的倡导与员工的参与不同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领导者是主导作用,员工起主体作用,只有上下同心协力,才能塑造出团队文化。而我们许多企业的文化不是团队文化,只是企业家的文化、个体文化。部分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仅仅看成是领导决策层自己的事,忽视员工的参与作用。有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尚未能很好地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不强。有一些企业还通过种种手段对自己的领导人进行拔高和抽象,甚至搞个人崇拜,使企业文化建设“个人化”。三株集团董事长吴炳新将自己的“战争式文化”贯彻到企业中去,把企业的市场划分为几大“战区”,又借用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

45、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大败而归。员工是企业文化的真正载体,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企业精神的关键,是影响企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但企业家精神不能涵盖企业文化的全部。若企业文化不能在员工中得到广泛的承认,就不能为企业的发展起到导航作用9。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都需要领导和员工的共同参与、共同培养,才能形成文化软实力。第4章 解决企业文化问题的对策4.1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针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和重视程度与企业发展的需要不同步。很多企业比较重视企业的产品、市场、资金等问题,在对外宣传时,只注重公司介绍、产品介绍、销售购买联系方式介绍。忽略了厂容厂貌、经营

46、方针、文化理念等企业文化建设信息,经营状况和精神风貌的文化内涵。忽略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竞争力核心的如下作用:企业文化是新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其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激发员工的士气,充分发掘企业的潜能。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可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认识目前的环境状态,而且还要了解其发展方向,并能够有意识地加以调整,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以适应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带

47、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一个企业无论实力多么雄厚,它的企业文化建设一旦停步不前,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这个企业必将会成为强弩之末。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基础。制度创新的基础就是文化创新,没有文化的创新,制度创新是一句空话。企业在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应切实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以企业文化创新为载体推动制度创新,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10。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以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4.2 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针对企业内部母文化与子文化建设不同步,企业的文化建设首先要确立和遵守文化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相结合。企业文化要面向

48、未来、体现行业特点和企业个性、发挥企业领导群体的核心作用、文化管理与形象管理相互促进、文化体系的建立要反映全体员工的共同愿望的基本原则。用这些原则来指导解决好企业内部企业文化建设中所面对的问题。一是解决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围绕企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集中精力在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体制等一些重大问题上,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战略;二是从企业文化建设的机制、内容上入手,总结并借鉴国外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套规范、具体、可操作的评价体系;三是从企业制度创新入手,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带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问题的研究,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指导,推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化和升级11。企业文化的形成没有捷径,搞好企业管理牢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基是形成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只有通过完善管理,一点一滴的凝聚、升华企业精神,才能为企业文化打好坚实的基础。4.3 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与内涵不同步,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要做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考虑企业文化的建设模式,搏采众长,借鉴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