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中学:漆兵第四章 相似图形9.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久安中学 漆 兵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挖掌握了一些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对于图形的位置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在本章前边的几节课中,还学习了相似比的知识,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学习已经在第3节用橡皮筋将一个图形放大,具有了初步的实践基础。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将观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掌握有关位似图形的内容,形成有关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立足于学生实际,从他们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出发,鼓励他们
2、的积极参与,观察对比,动手实践,让他们充分列举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实例来理解数学问题,让学生动手画图,亲自操作,同时借助计算机演示,有利于学生对位似图形及其相关概念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二、教学任务分析本章节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以及掌握的有关几何内容,从相似多边形入手,通过将一个图形放大与缩小,引出位似图形及其简单特性,将图形的相似、位似与已经学习图形和坐标、简单作图等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相似、位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理解位似图形的
3、定义及相关性质。2.初步了解能利用图形的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二)能力训练要求能准确的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位似图形,并能指出位似中心和位似比。初步了解利用位似图形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数学依据.(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对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形成多角度,多方法想问题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位似图形的相关定义、性质的理解及掌握教学难点位似图形判断;区别位似与相似。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共有六个环节:第一环节:新课导入;第二环节:做一做;第三环节:想一想;第四环节:巩固练习;第五环节:课堂小节;第六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新课导入活动内容:先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图
4、片,(如:同底不同尺寸的照片)。同时让学生观察教材P137页插图:1、在图片上取一点A,它与另一张图片(如图片)上相应的点B之间的连线是否经过镜头中心P?要求学生操作得出结论。在图片上换其他的点试一试,还有类似的规律吗?此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2、在以上的活动基础上引出位似图形及其关有关概念。活动目的:通过展示图片和照片,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引出位似图形的概念。注意事项:教学中要让学生清楚的知道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未必能构成位似的关系。第二环节:做一做活动内容:(2)O(1)P(3)课件展示:1、让学生观察一组图片,判断每组图形是不是位似图
5、形,如果是,找出各自的位似中心。2、教材P138图4-28,要求学生在图(1)中任取一对对应点,度量这两个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它们的比与位似比有什么关系?在图(3)中再试一试,还有类似的规律吗? 3、通过第2步的活动,引导学生得出位似图形的性质,对于学生正确的描述,教师应给予肯定,最后用课件展示:位似图形的性质。活动目的:在学生已了解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的前提下,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学生对位似图形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1)、(3)自主探索,得出位似图形的性质。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注意事项: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
6、(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第三环节:想一想活动内容:回顾本章第3节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方法,你能使用橡皮筋使放大前后的两个图形的位似比是1:3和1:4吗?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加深对前后知识的理解,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事项:说明用橡皮筋放大图形,放大前后的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让学生思考,交流,从而得出结论,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四环节:课堂练习活动内容:指导学生做课本P139随堂练习,先用课件展示具体作图方法。活动目的:1、让学生初步体会尺规作位似图形的方法、步骤。2、让学生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动手作图的能力。3、为下一节课作好准备。注意事项
7、:本环节要求学生亲身动手操作,体会作图的方法、步骤。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活动内容:1、学生小结这节课的收获与感受;2、总结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有关性质及画位似图形的方法。活动目的: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学会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注意事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归纳、整理、表达的能力。第六环节:布置作业活动内容:教材P140 习题4.12 1 2活动目的: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与理解位似图形的概念及性质。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的空间,使每个学生得到了实践、体验的机会。因为是自己动手,每个同学都在实践活动中亲自体验到利用位似图形
8、放大或缩小图形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基本达到了通过学生研究性的学习,将“知识融入个体的整体体验中”的目的,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自己的理解,推断出结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的活动贯穿于教学的整体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合作、交流、探索的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动手、动口、动脑、实际操作、同伴互助,让学生通过实际感悟位似图形的概念,找出规律,从而确定位似图形的性质,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通过这节课,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累了有关数学活动的经验,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了位似图形的数学内涵,形成有关技能,发展了思维能力。本节课还在使用多媒体上动了脑筋,如何恰当的适时地使用多媒体、如何处理好多媒体与黑板板书的关系上予以考虑。例如用多媒体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恰当展示题组愚昧图形成的欣赏;老师适时板书和画图,学生动手操作等多种手段的运用让学生了解认识、学习抽象提炼、动手画图、开口表达等方面进而掌握图形符号语言,通过观察、辨析、猜想、实践验证和合作交流去解决一个一个力所能及的问题,在实践中获得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