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外来语与日语外来语吸收方式的比较研究.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5966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外来语与日语外来语吸收方式的比较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外来语与日语外来语吸收方式的比较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外来语与日语外来语吸收方式的比较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外来语与日语外来语吸收方式的比较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外来语与日语外来语吸收方式的比较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外来语与日语外来语吸收方式的比较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外来语与日语外来语吸收方式的比较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 院: 外国语学院 专业年级: 2007级日语2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设计(论文)题目: 中国語外来語日本語外来語取入方比較 起 迄 日 期: 2010年9月15日2011年6月指 导 教 师: 教研室负责人: 2010年 10月 10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

2、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按照如“2002年4月26日”方式填写。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15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研究进展,选题依据、目的、意义)文 献 综 述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本民族语言的词汇叫本族语词汇,从外国语言和本国其他民族语言中连音带义吸收来的词叫外来词,也叫外来语,借词。随着与外国的

3、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汉语和日语中都吸收了不少外来语,日语的外来语的数量则更是惊人。日语和汉语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这些外来语究竟是怎样被吸收到汉语和日语中的呢。而他们之间的吸收方式各有其特点,有着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这就是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 其实关于汉语和日语的外来语的研究由来已久,关于这些研究的文章著作也不少。先看一下关于汉语外来语的研究。 符淮青(2004)专门就汉语吸收外来语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提到汉语吸收外来词有三种形式:1 译音 例如:雷达 radar(英) 拷贝 copy (英)2 译音赋义 例如:引得 index (英) 基因 gene (英

4、) 3 半译音半译义 例如:卡车 car (英)啤酒 beer (英)在这本书中作者对汉语吸收方式分类的不是很细很齐全,如音译中还分有许多种,作者没有一一列举。另外还有其他吸收方式没有列出如仿译等。吴刚,吴悦(2003)则在从一般语言学的角度对日源词方面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日源外来词也是近代中国外来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把新流行的日源词分为两大类型: 意义类型 (经济, 公务员, 物流,本部, 实名. . . . .)和形式类型 (卡拉ok, 妈妈桑, 欧巴桑, 空港, 会所) 在日源外来词输入汉语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源外来词有了些变化,主要表现在词义的变异,词性和词义的变异,词用的变异

5、这三方面。作者在日源词的分类,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较客观全面。吴小磬 (2010)跳出一般语言学的框架,应用生态学原理解读外来语在现代汉语中的生存状态及规律,他认为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自然结果,而外来语的引进会促进目标语的词汇多样性,并体现在 一义多词一词多译和字母词这三个方面。笔者把语言学与生态学相结合来研究语言外来语的生存和发展状态让人耳目一新。 关于日语外来语各方面的研究也很多。鈴木俊二(1997)分析了日语外来语的历史,并从外来语的音韵体系,语言结合,缩略,表记等方面进行研究。文章从接触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外来语,从多方面定位,系统全面。张丽颖 (2002)在外来语对未来日语的

6、影响中就专门研究日语中外来语的影响。外来语的增加会使日语固有词汇渐渐被遗忘,不同年龄段之间的语言交流将出现代沟 ,日语丧失纯正性.外来语的滥用导致语言交流产生误解,日本人不懂日语,日语成为最难学的语言等这些问题,并提出要规范外来语的使用。文章见解独到,一针见血地指出存在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日语外来语在发展的同时需要规范,汉语也有需要借鉴的地方。 大谷加代子(2008)曾经从美容用语的角度来研究日语的外来语,她分别以山野美容艺术大学的206名学生和106名英语专业的创价女子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外来语的发音变化,发现那些非常关注美容且对美容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比那些不关注美容的学生在美容外来语的发

7、音平板化的倾向要强一些,这是关于外来语发音方面的专门研究。郑成(2001)在 试析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的社会心理中说道日语外来语有三大特点即数量庞大,以英语外来语为主和外来语多以片假名标记并涉及范围广,无所不包。在文中,作者重点讨论了为什么在日语已有相应词汇情况下还要引进外来语并以片假名标记这一问题。他认为原因有四,其一为新鲜感;其二为区分概念(厨房里的称为“”,而在医疗现场里使用的则称为“”);其三为语气更委婉 这符合日本人的习惯(如“ 便所” 用 “ ”来表示)、;最后则是日本特有的历史、社会心理有关,日本人自古以来就积极吸收先进文化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外来语就不断涌入了。文章就日语大量吸收外来

8、语的各个原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讲语言与社会联系起来做了客观的论述。由此可见外来语的吸收与其社会特性是离不开的。综上所述,外来语的产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往来时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不同的国家对外来语的吸收具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吸收方式恰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这些很值得研究 。本文将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汉日外来语进行比较,以发现其不同点并揭示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原因,并且从中反映出中日民族的一些性格特点。希望能给我们的日语学习特别是外来语的学习带来帮助。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研究課題及研究方法研究課題

9、今度研究課題中国語日本語外来語取入方比較研究。外来語各民族間政治、経済、文化等交流必然的生.外来語現代社会各国言語中重要一部分、不可欠一部分。中国日本例外、自国特有文化重視大量外来語受入。外来語関研究数多。例、符淮青(2004)中国語外来語受入研究、三種類分。鈴木俊二(1997)接触言語学立場日本語外来語方面研究。外来語研究一般言語学立場、生物原理利用。、中国語日本語似多、中国語外来語日本語外来語関係、外来語受入異同点非常興味、述思。本稿前人研究成果踏中国語日本語外来語受入比較分析方法用異同比較、異原因具体的自分紹介。研究方法:1. 資料探。学校図書館利用論文関各学者研究成果探集。2. 参考文

10、献決.手資料読15篇以上参考文献決。、文献主旨次考。 3.本文主内容形式最終決定。4. 全体的言,本稿主四部分分研究思。第一部分中国語日本語外来語関先行研究。第二部分中日両国外来語受入比較。第三部分違社会的原因文字決性質原因説明。最後部分,課題意義簡単紹介。本文完成日本語学習者日本語教育少役 立思。参 考 文 献1新村出. 广辞苑 M日本东京岩波書店,1988:3982井上智义. 外来語中国語表現理解度()J.教心第50回総会,3石绵敏雄. 日本語中外国語 M岩波書店4大谷加代子. 美容用语見外来語研究 J. 山野研究紀要2008 第16号5北村和子 池添博彦 . 社会福祉用外来語J.帯広大谷

11、短期大学記要第号,()6鈴木俊二 接触言語学日本語外来語 国際短期大学紀要1997 12 17-537玉村文郎 外来語外来語要素外来語 日本语教育1991 74号 13-278吉川典男 石绵敏雄.外来語語源M角川书店,9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10史有为. 外来词:两种语言文化的融合J.汉语学习,1991(6)11孙艳华. 现代日本社会中外来语的使用时态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3):66-6912吴刚 吴悦 .二十年来新流行的日源外来词J.汉语学习, 第5期 2003(10)13吴小磬 .从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外来词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报, 第17卷第4期 2010 (7)14愈晓明. 外来语的使用趋向规范化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3(2):2-615颜红菊 赵颖楠.外来词的借入方式和汉化方式J. 燕山大学学报 第4卷第3期 2003(8)16张丽颖. 外来语对未来日语的影响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2年第2期17郑成. 试析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的社会心理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1年第4期 :62-66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指导教师意见:1 对“文献综述”的评语: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2009年12月06日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