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蜂窝煤成型机参考样本).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6414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资料】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蜂窝煤成型机参考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最新资料】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蜂窝煤成型机参考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最新资料】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蜂窝煤成型机参考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最新资料】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蜂窝煤成型机参考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最新资料】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蜂窝煤成型机参考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资料】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蜂窝煤成型机参考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资料】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蜂窝煤成型机参考样本).doc(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 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 设 计 者: 学 号: 专业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指导教师:李 克 旺完成日期: 2011年 月 日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85目 录一 设计题目 1.1 设计目的11.2 设计题目11.3 设计条件及设计要求2二 执行机构运动方案设计2.1功能分解与工艺动作分解22.2 方案选择与分析32.3执行机构设计102.4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运动简图13三 传动系统方案设计3.1传动方案设计133.2电动机的选择143.3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各级传动比分配163.4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17四 设计小结19五 参考文献21一 设计

2、题目1.1设计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我们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设计的初步训练,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培养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对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机构运动简图设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并培养具有初步的机构选型、组合和确定运动方案的能力,提高我们进行创造性设计、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技术资料诸方面的能力,以及利用现代设计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得到一次较完整的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构件的尺寸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是机械产

3、品设计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产品性能的最主要环节,整个过程蕴涵着创新和发明。为了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我们参加了此次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2设计题目: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1.1.1功能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是我国城镇蜂窝煤(通常又称煤饼,在圆柱形饼状煤中冲出若干通孔)生产厂的主要生产设备,它将煤粉加入转盘上的模筒内,经冲头冲压成蜂窝煤。为了实现蜂窝煤冲压成型,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必须完成以下几个动作:煤粉加料;冲头将蜂窝煤压制成型;清除冲头和出煤盘的积屑的扫屑运动;将在模筒内的冲压后的蜂窝煤脱模;将冲压成型的蜂窝煤输送装箱。为了实

4、现蜂窝煤冲压成型,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必须完成以下几个动作:1)煤粉加料:这一动作可利用煤粉的重力打开料斗自动加料;2)冲头将蜂窝煤冲压成型: 冲头上下往复运动,可在冲头行程的二分之一进行冲压成型;3)脱模:要求卸煤杆上下往复移动,将已冲压成型的煤饼压下去而脱离模筒。一般可以将它与冲头固结在上下往复移动的滑梁上;4)扫屑:要求在冲头、卸煤杆向上移动过程中用扫屑刷将煤粉扫除;5)工作盘间歇运动:以完成冲压、脱模和加料三个工位的转换;6)输送:将成型的煤饼脱模后落在输送带上送出成品,以便装箱待用。以上六个动作,加料和输送的动作比较简单,暂时不予考虑,脱模和冲压可以用一个机构完成。因此,冲压式蜂窝煤成

5、型机运动方案设计重点考虑冲压和脱模机构、扫屑机构和工作盘间歇转动机构这三个机构的选型和设计问题。1.1.2工作原理滑梁作往复直线运动,带动冲头和卸煤杆完成压实成型和蜂窝煤脱模动作。工作盘上有五个模孔,为上料工位,为冲压工位,为卸料工位,工作盘间歇转动,以完成上料、冲压、脱模的转换。扫屑刷在冲头和卸煤杆退出工作盘后,在冲头和卸煤杆下扫过,以清除其上的积屑。此外,还有型煤运出的输送带部分。1.1.3原始数据方 案 号1工作机输入功率(KW)1.1生产率(块/min)12型煤尺寸:h=100mm75mm粉煤高度与型煤高度之比(压缩比):21,即工作盘高度H=2h=150mm工作条件:载荷有轻微冲击,

6、一班制使用期限:十年,大修期为三年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少于十台)转速允许误差:5%1.1.4 设计要求图示为冲头、卸煤杆、扫屑刷、工作盘(模筒转盘)的相互位置情况。实际上冲头与卸煤杆都与上下移动的滑梁连成一体,当滑梁下冲时冲头将煤粉压成蜂窝煤,卸煤杆将已压成的蜂窝煤脱模。在滑梁上升过程中扫屑刷将刷除冲头和卸煤杆上粘附的煤粉。工作盘上均布了模筒,转盘的间歇运动使加料后的模筒进入加压位置,成型后的模筒进入脱模位置,空的模筒进入加料位置。为改善蜂窝煤成型机的质量,希望在冲压后有一短暂的保压时间。冲煤饼时冲头压力较大,最大可达20000N,其压力变化近似认为在冲程的一半进入冲压,压力呈线性变化,由零

7、值至最大值。因此,希望冲压机构具有增力功能,以减小机器的速度波动和减小原动机的功率。机械运动方案应力求简单。以上各动作中,加料和输送的动作比较简单,暂时不予考虑,脱模和冲压可以用一个机构完成。因此,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运动方案设计重点考虑冲压和脱模机构、扫屑机构和工作盘间歇转动机构这三个机构的选型和设计问题。1.1.5 设计任务(1)各部分执行机构设计分析冲头、工作盘和扫屑机构的方案,拟定出诸多可用于冲头冲压机构、扫屑机构和工作盘间歇运动的各执行机构方案及运动简图;(2)执行机构运动方案的形成根据设计出的各执行机构运动简图,即:诸多的冲头冲压机构、扫屑机构和工作盘间歇运动机构,形成3-4种可行的

8、机械执行系统运动方案,通过分析论证,最终确定最优的一种机械系统总体方案简图。(3)确定最终机械系统总体方案简图中各执行机构主要尺寸;对机构进行运动、动力分析;(4)执行系统协调性设计,画出执行机构运动循环图;(5)画出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运动简图;(6)传动系统方案设计选择电动机,计算总传动比,并分配传动比,计算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7)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二、执行机构运动方案设计 2.1功能分解与工艺动作分解 1)功能分解 为了实现蜂窝煤冲压成型的总功能,将功能分解为:加料功能、冲压成型功能、脱模功能、扫屑功能、工作盘间歇运动功能、输送功能。2)工艺动作过程要实现上述分功能,有下列工艺动作过程:1

9、)煤粉加料:这一动作可利用煤粉的重力打开料斗自动加料;2)冲头将蜂窝煤冲压成型: 冲头上下往复运动,可在冲头行程的二分之一进行冲压成型;3)脱模:要求卸煤杆上下往复移动,将已冲压成型的煤饼压下去而脱离模筒。一般可以将它与冲头固结在上下往复移动的滑梁上;4)扫屑:要求在冲头、卸煤杆向上移动过程中用扫屑刷将煤粉扫除;5)工作盘间歇运动:以完成冲压、脱模和加料三个工位的转换;6)输送:将成型的煤饼脱模后落在输送带上送出成品,以便装箱待用。以上六个动作,重点考虑冲压和脱模机构、扫屑机构和工作盘间歇转动机构这三个机构的选型和设计问题。 2.2 执行机构方案选择与分析2.2.1 概念设计根据冲头和脱模盘、

10、模筒转盘、扫屑刷这三个执行构件动作要求和结构特点,可以选择表1的常用机构,这一表格又称为的形态学矩阵。表1三执行机构的形态学矩阵冲头和卸煤杆机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六杆冲压机构扫屑刷机构滑块摇杆机构附加滑块机构固定移动凸轮移动从动件机构工作盘间歇运动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2.2.2 方案选择1) 冲头冲压机构的方案选择冲压机构的主要运动要求:主动件作回转运动,从动件(执行构件)作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有较好的动力特性。根据功能要求,考虑功能参数(如生产率、生产阻力、行程等)及约束条件,可以构思出如下能满足从动件(执行构件)作直线往复运动的一系列运动方案。 冲压机构

11、运动方案1和2冲压机构运动方案3和4冲压机构运动方案5和6冲压机构运动方案7和8 冲压机构运动方案9和10图3表2冲压机构部分运动方案定性分析方 案 号 主 要 性 能 特 征 功 能 功 能 质 量 经 济 适 用 性 运动变换 增力 加压时间 一级传动角 二级传动角 工作平稳性 磨损与变形 效率 复杂性 加工装配难度 成本 运动尺寸 满足 无 较短 较小 - 一般 一般 高 简单 易 低 最小 满足 无 长 小 - 有冲击 剧烈 较高 简单 较难 一般 较小 满足 弱 较长 小 大 较平稳 一般 高 复杂 最难 较高 大 满足 强 短 较大 - 平稳 强 低 最复杂 最难 较高 较大 满足

12、 强 较长 小 较大 一般 一般 高 较简单 易 低 最大 满足 较强 较短 最大 较大 一般 一般 高 较简单 较难 低 较大 满足 较强 较长 大 很大 一般 一般 高 较简单 易 低 较大 满足 较强 较长 较大 大 一般 一般 高 较简单 易 低 较大 9满足强较长较大较大一般一般高较简单易低较大10满足弱长较大较大一般剧烈较高复杂较难较高较大注:加压时间是指在相同施压距离内,下压模移动所用的时间,越长则越有利。一级传动角指四杆机构的传动角;二级传动角指六杆机构中后一级四杆机构的传动角。评价项目应因机构功能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以上方案初步分析如表2。从表中的分析结果不难看出,方案1,2,

13、3,4,10的性能明显较差;方案6尚可行,方案5,7,8,10有较好综合性能,且各有特点,这四个方案可作为被选方案,待运动设计,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后,通过定量评价选出最优方案。2) 扫屑刷机构的方案选择图(a)表示附加滑块摇杆机构。利用滑梁的上下移动使摇杆OB上的扫屑刷扫除冲头和卸煤杆底上的粉煤屑。图(b)表示固定移动凸轮利用滑梁上下移动使带有扫屑刷的移动从动件顶出而扫除冲头和卸煤杆底上的粉煤屑。3) 工作盘间歇运动机构的方案选择间歇运动机构可采用槽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1) 槽轮机构槽轮机构由具有圆柱销的主动销轮、具有直槽的从动槽轮及机架组成。从动槽轮实际上是由多个径

14、向导槽所组成的构件,各个导槽依次间歇地工作。槽轮机构主要分为传递平行轴运动的平面槽轮机构和传递相交轴运动的空间槽轮机构两大类。平面槽轮机构平面槽轮机构又分为外槽轮机构和内槽轮机构。上述两种槽轮机构都用于传递平行轴运动。与外槽轮机构相比,内槽轮机构传动较平稳、停歇时间较短、所占空间小。槽轮机构能准确控制转角、工作可靠、机械效率高,工作平稳性较好,但其槽轮机构动程不可调节、转角不可太小,销轮和槽轮的主从动关系不能互换、起停有冲击。槽轮机构的结构要比棘轮机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制造成本上升。空间槽轮机构球面槽轮机构是一种典型的空间槽轮机构,用于传递两垂直相交轴的间歇运动机构。其从动槽轮是半球

15、形,主动构件的轴线与销的轴线都通过球心。当主动构件连续转动时,球面槽轮得到间歇运动。空间槽轮机构结构比较复杂,设计和制造难度较大。(2) 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由主动凸轮、从动转盘和机架组成,以主动凸轮带动从动转盘完成间歇运动。一般有两种形式:圆柱凸轮间歇运动机构和蜗杆凸轮间歇运动机构。圆柱凸轮间歇运动机构在圆柱凸轮间歇运动机构中,主动凸轮的圆柱面上有一条两端开口、不闭合的曲线沟槽。当凸轮连续地转动时,通过圆柱销带动从动转盘实现间歇转动。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槽轮机构,由于它们的结构、运动和动力条件的限制,一般只能用于低速场合;而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则可以通过适当选择从动件的运动

16、规律和合理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可减小动载荷和避免刚性与柔性冲击,可适用于高速运转的场合。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运转可靠、转位精确、无需专门的定位装置,但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精度要求较高、加工比较复杂、安装调整比较困难。蜗杆凸轮间歇运动机构在蜗杆凸轮间歇运动机构中主动凸轮上有一条突脊犹如蜗杆,从动转盘的圆柱面上均匀分布有圆柱销就像蜗轮的齿。当蜗杆凸轮转动时,将通过转盘上的圆柱销推动从动转盘作间歇运动(3)不完全齿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由主动轮、从动轮和机架组成。不完全齿轮机构是由普通齿轮机构转化而成的一种间歇运动机构。它与普通齿轮的不同之处是轮齿不布满整个圆周。不完全齿轮机构的主动轮上只有一个或几个轮齿

17、,并根据运动时间与停歇时间的要求,在从动轮上有与主动轮轮齿相啮合的齿间。两轮轮缘上各有锁止弧,在从动轮停歇期间,用来防止从动轮游动,并起定位作用。不完全齿轮机构的类型有:外啮合式、内啮合式。外啮合式不完全齿轮机构两轮转向相反。内啮合式不完全齿轮机构两轮转向相同。不完全齿轮机构的特点:不完全齿轮机构从动轮运动的角度变化范围较大,设计较灵活,易实现一个周期中的多次动、停时间不等的间歇运动。但加工复杂,主、从动轮不能互换,在进入和退出啮合时速度有突变,引起刚性冲击,不宜用于高速传动。通过对间歇运动机构:槽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定性分析,不完全齿轮机构和槽轮机构可更适合用于该设计

18、。2.2.3 机械运动方案的选定和评价机器中各工作机构都可按前述方法构思出来,并进行评价,从中选出最佳的方案。将这些机构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运动和动作协调配合的机构系统。为使各执行构件的运动、动作在时间上相互协调配合,各机构的原动件通常由同一构件(分配轴)统一控制。实现蜂窝煤成型机设计要求的机构组合方案的确定,可根据上述各个执行机构提供的各个机构方案列出形态学矩阵,得出许多种方案。现在,根据给定条件、各机构的相容性和尽量使机构简单等要求来选择方案。由此可选定两个结构比较简单的方案。方案:冲压机构为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工作转盘为槽轮机构、扫屑机构为固定凸轮移动从动件机构。方案:冲压机构为偏置曲

19、柄滑块机构、工作转盘为不完全齿轮机构、扫屑机构为附加滑块摇杆机构。两个方案我们可以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进行评估优选,这里从略。最后选择方案为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的机械运动方案。三、机械传动系统的传动比和变速机构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电动机V带传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齿轮传动各执行机构。确定电动机型号、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四、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按已选定的三个执行机构的型式及机械传动系统,画出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的机械运动方案示意图。图4所示为三个执行机构组合部分的运动方案示意简图。再加上机械传动系统(电机-带传动-二级齿轮传动)、加料机构和输送机构,就可以完整地表示

20、整台机器的机械运动方案图。有了机械运动方案图,就可以进行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计算和机器的总体设计。五、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尺寸计算为了实现具体的移动要求,对带传动、齿轮传动、曲柄滑块机构(冲压机构)、槽轮机构(工作转盘间歇运动机构)和扫屑凸轮机构进行运动学计算。1、带传动计算(略,)。2、齿轮传动计算合理选取各对齿轮的齿数及模数,计算齿轮机构几何尺寸。3、曲柄滑块机构计算已知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的滑梁行程s=300mm,曲柄与连杆长度比,即连杆系数为0.175,则曲柄半径为:R=/2=150mm连杆长度为:L=R/=955.41mm 因此,不难求出曲柄滑块机构中滑梁(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变

21、化。4、间歇运动机构现以槽轮机构计算为例:1)槽数Z 按工位要求选定为5。2)中心距 按结构情况确定=300mm。3)圆销半径r 按结构情况确定r=30mm。4)槽轮每次转位时主动件的转角22=180(1-2/z)=1085)槽间角2 2= 360/z=72 6)主动件圆销中心半径R1 R1=sin=176.3356mm7)R1与的比值 =R1/8)槽轮外圆半径R2 9)槽轮槽深h 10)运动系数k k=(z-2)/2z=1/3(n=1,n为圆销数)5、扫屑凸轮机构计算固定凸轮采用斜面形状,其上下方向的长度应大于滑梁的行程s,其左右方向的高度应能使扫屑刷满足扫除粉煤的活动范围。具体按结构情况来

22、设计。六、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的飞轮设计由于希望冲压机构具有增力功能,以减小机器的速度波动和减小原动机的功率,因此必须进行飞轮设计,以便达到功能要求。具体设计过程略。七、 机构运动循环图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对于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运动循环图主要是确定冲压和脱模盘、扫屑刷、模筒转盘三个执行构件的先后顺序、相位,以利对各执行机构的设计、装配和调试。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的冲压机构为主机构,以它的主动件的零位角为横坐标的起点,纵坐标表示各执行构件的位移起止位置。图2表示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三个执行机构的运动循环图。冲头和脱模盘都由工作行程和回程两部分组成。模筒转盘的工作行程在冲头的回程后半

23、段和工作行程的前半段完成,使间歇转动在冲压以前完成。扫屑刷要求在冲头回程后半段至工作行程的前半段完成扫屑运动。2.4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运动简图三、传动系统方案设计3.1传动方案设计传动系统位于原动机和执行系统之间,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系统。除进行功率传递,使执行机构能克服阻力作功外,它还起着如下重要作用:实现增速、减速或变速传动;变换运动形式;进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实现分路传动和较远距离传动。传动系统方案设计是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完成了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原动机的预选型后,即可根据执行机构所需要的运动和动力条件及原动机的类型和性能参数,进行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在保证实现

24、机器的预期功能的条件下,传动环节应尽量简短,这样可使机构和零件数目少,满足结构简单,尺寸紧凑,降低制造和装配费用,提高机器的效率和传动精度。根据设计任务书中所规定的功能要求,执行系统对动力、传动比或速度变化的要求以及原动机的工作特性,选择合适的传动装置类型。根据空间位置、运动和动力传递路线及所选传动装置的传动特点和适用条件,合理拟定传动路线,安排各传动机构的先后顺序,完成从原动机到各执行机构之间的传动系统的总体布置方案。机械系统的组成为:原动机 传动系统(装置) 工作机(执行机构)原动机: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传动系统(机构):常用的减速机构有齿轮传动、行星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皮带传动、链轮传

25、动等,根据运动简图的整体布置和各类减速装置的传动特点,选用二级减速。第一级采用皮带减速,皮带传动为柔性传动,具有过载保护、噪音低、且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场合;第二级采用齿轮减速,因斜齿轮较之直齿轮具有传动平稳,承载能力高等优点,故在减速器中采用斜齿轮传动。根据运动简图的整体布置确定皮带和齿轮传动的中心距,再根据中心距及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有关知识确定皮带轮的直径和齿轮的齿数。故传动系统由“V带传动+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组成。原始数据:已知工作机(执行机构原动件)主轴:转速:nW=30 (r/min)转矩:Mb =1000 (N.m)3.2电动机的选择1) 选择电动机类型按已知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

26、Y系列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2) 选择电动机容量a工作轴输出功率 : PW=M/1000 (KW) =nW /30=30/30=3.14159 (rad/s)PW=M/1000=1000*3.14159/1000=3.14159 KW注:工作轴执行机构原动件轴。b所需电动机的功率:Pd= PW /aa-由电动机至工作轴的传动总效率a =带轴承3齿轮2联 查表可得:对于V带传动: 带 =0.96 对于8级精度的一般齿轮传动:齿轮=0.97对于一对滚动轴承:轴承 =0.99对于弹性联轴器:联轴器=0.99则 a =带轴承3齿轮2联=0.960.9930.9720.99= 0.8

27、68Pd= PW /a=3.14159/0.868=3.619 KW查各种传动的合理传动比范围值得:V带传动常用传动比范围为 i带=24,单级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为i齿=35,则电动机转速可选范围为nd=i带 i齿2nW=(24)( 35)2 nW =(18 100 )nW=(18100)30=5403000 r/min符合这一转速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 r/min、1000 r/min、1500 r/min和3000 r/min,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四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四种传动比方案。方案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ped/kw电动机转速/ r/min电动机质量/kg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同

28、步满载总传动比V带传动比齿轮传动1Y112M-24300028904596.33332.112Y112M-441500144043483163Y132M1-64100096073322.512.84Y160M1-84750720118242.59.6对于电动机来说,在额定功率相同的情况下,额定转速越高的电动机尺寸越小,重量和价格也低,即高速电动机反而经济。若原动机的转速选得过高,势必增加传动系统的传动比,从而导致传动系统的结构复杂。由表中四种方案,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结构和带传动及减速器的传动比,认为方案2的传动比较合适,所以选定电动机的型号为Y112M-4。Y112M-4电动机数

29、据如下: 额定功率:4 Kw满载转速:n满=1440 r/min同步转速:1500 r/min3.3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各级传动比分配1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i总= n满/ nW =1440/30= 482 分配各级传动比根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2.2选取,对于三角v带传动,为避免大带轮直径过大,取i12=2.8;则减速器的总传动比为 i减=i总/2.8=48/2.8=17.1429对于两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按两个大齿轮具有相近的浸油深度分配传动比,取 ig=1.3idi减= igid = 1.3i2d =17.1429i2d =17.1429/1.3=13.1868id =3.63ig=1.3id

30、=1.33.63=4.72 注:ig -高速级齿轮传动比;id 低速级齿轮传动比;3.4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计算各轴的转速:电机轴:n电= 1440 r/min轴 n= n电/i带=1440/2.8=514.29 r/min轴 n= n/ ig=514.29/4.72=108.96 r/min轴 n=n/ id =108.96/3.63=30 r/min 计算各轴的输入和输出功率:轴: 输入功率 P= Pd带=3.6190.96=3.474 kw 输出功率 P= 3.474轴承=3.4740.99=3.44 kw轴: 输入功率 P=3.44齿轮=3.440.97=3.34 kw 输出功

31、率 P= 3.34轴承=3.340.99=3.30 kw轴 输入功率 P=3.30齿轮=3.300.97=3.20 kw 输出功率 P= 3.20轴承=3.200.99=3.17 kw计算各轴的输入和输出转矩:电动机的输出转矩 Td=9.55106Pd /n电=9.551063.619/1440=24103 Nmm轴: 输入转矩 T=9.55106P / n=9.551063.474/514.29=64.5103 Nmm 输出转矩 T=9.55106P / n=9.551063.44/514.29=63.9103 Nmm轴: 输入转矩 T=9.55106P / n=9.551063.34/10

32、8.96=292.7103 Nmm输出转矩 T=9.55106P / n=9.551063.30/108.96=289103 Nmm轴 输入转矩 T=9.55106P / n=9.551063.20/30=1019103 Nmm输出转矩 T=9.55106P / n=9.551063.17/30=1009103 Nmm 将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并列于下表:轴名功率p/kw转矩T ( Nmm)转速n/rmin-1传动比i效率输入输出输入输出电机轴3.6192410314402.8轴3.4743.4464.510363.9103514.294.72轴3.343.30292.71032891

33、03108.963.63轴3.203.171019103100910330四、设计小结这次课程设计,我拿到的题目是。其实就是运用机械原理课上所学过的原理,。自己如何做的?遇到问题解决方法、途径?。在机械原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是比较理论化的,通过这些理论我了解了一些机构的运动方案与运动轨迹,至于这些构件、这些机构真正要派些什么用场,在我脑中的概念还是挺模糊的,但是在这次为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当中,我开始对传授机械原理这门课的真正意义所在有了初步了解。换句话说,因这次课程设计我把理论与实践运用结合了起来,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这次,我知道其实要做一项课程设计并不简单,要把它做好就更不易了,从中我也感

34、到自己的知识面其实是很狭隘的。在理论知识的贯穿上和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也亟待提高,可以说这次的设计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不足之处。但也因此而小小地锻炼了一下自己,为大四的毕业设计做了一个准备。在为课程设计写说明书时,为了让说明书内容更充实,使自己的书面语言更趋向于专业化,我们组到图书馆去借了相关的书籍来翻阅。在查找资料、阅读资料的同时,我还知道了更多以前课本上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几周机械原理设计的学习及研究,我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知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实践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锻炼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学会了勇于创新,扩展思路的解

35、决问题的方法,还加强了和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而对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克服。最终有了今天的成绩,令我们每一个人欣慰。同时,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总之,我要。五、参考文献1 申永胜.机械原理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 郑文纬,吴克坚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 邹惠君.机构系统设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 王三民.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 孟宪源主编.现代机构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6 严家杰著.基本机构分析与综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7 华大年,唐

36、之伟主编.机构分析与设计.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58 华大年,华志宏,吕静平.连杆机构设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9 刘政昆.间歇运动机构.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10 邹慧君等编译.凸轮机构的现代设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11 邹慧君.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手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2 王玉新主编,机构创新设计方法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13 罗洪量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教育实习总结专题15篇第一篇:教育实习总结一、实习学校中学创办于清光绪33年(

37、年),校址几经变迁、校名几度易名,年,中学得以复名并于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学习他们的经验,主动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的任务,塑造了良好的形象,给实习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都留下了好的印象,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对此,本人甚感欣慰。在这短暂的实习期间,我主要进行了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和调研工作。二、教学工作方面1、听课怎样上好每一节课,是整个实习过程的重点。9月17日至9月27日的一个多星期的任务是听课,在这期间我听了高一级12位语文老师14节课,还听了2节历史课和1节地理课。在听课前,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并且简单思考了自己讲的话会怎样讲。听课时,认真记好笔记,重点

38、注意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思想及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讲。听完课后,找老师交流、吸取经验。12位语文老师风格各异,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经验。9月28日至30日,高一进行摸底考试。10月1日至7日国庆放假,8日至14日高一学生军训。9日,我们几个语文实习生帮高二语文科组改月考试卷。10日,我们帮忙改高一语文摸底考试卷。11日至18日这一个星期,我到高二听课,听了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劳,也深刻理解了教学相长的内涵,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成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

39、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等都是很重要的,站在教育的最前线,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我更加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三、班主任工作方面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积极负责,认真到位,事事留心。从早晨的卫生监督,作业上交,早读到课间纪律,课堂纪律,午休管理,自习课,晚自修等等,每样事务都负责到底,细致监督。当然,在监督他们的同时不忘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目标.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第二篇:高校生教育实习总结学校秉承“崇德、博学、强身、尚美”的校训,形成“以人为本,

40、发展个性,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致力走“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发展之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初见成效的人本管理,进取型的团队精神,低进高出的成才之路”三大办学特色。在均中近2个月的教育实习,时间过得很快,在这期间,我受益匪浅。我学会了如何教学,学习了如何应对学生之间的各种突发的事件,更重要的是让我感受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重任,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辛苦,特别是班主任就比一般的任课老师付出的心血多一倍。以下主要对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进行总结。1.听课来到均中的第1周,我主要是听课和自己进行试讲工作。我的指导老师鼓励我进行跨年级听课,推荐各个年级的优秀教师。我分别听了高中三

41、个年级的课,体验不同老师的讲课风格。在听课前,我会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如果是习题课,则事前认真做完题目,把做题的思路简单记下,并内心盘算自己讲的话会怎样讲。听课时,认真写好听课记录,重点注意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思想及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讲。课后及时找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交流,学习老师的教学方法,体会教师应具备的教态及掌控课堂的方法。2.备课与上课来到均中的第2周,科任老师开始叫我备课,内容是蛋白质一节。自己终于有机会走上讲台,真正以一名教师的身份面对阅读,然后查看相关的教案及教学设计,上网查看相关教学视频。在

42、把握好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后,就是对教授班级的学生进行学情的分析,不同的学生知识水平是不同的。在备人生的第一节课中,真的是用了很大的功夫。由于是在普通班上的课,考虑到学生对相对抽象的知识学习比较困难,所以采用类比和直观教学,将直观教学法充分贯穿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当中。写好教案做好课件后请老师提出修改意见.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第三篇:师范专业中学教育实习总结作为师范生地我怀着希望与期盼的心情来到腾冲县第一中学,开始了我的教育实习工作,转眼就到了月30日,我的实习生活也划上了圆满的记号,在这段时间里我紧张过努力过深思过,自信过,指导老师们,学生们见证着我的成长,在这段时间里,我既是学生又是老师,作为学生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作为人师,我兢兢业业,倍感骄傲,这段时间我付出很多,收获的更多,也是在这段时间了使我完成了由学生到老师的心理准备和转变,现在我将我学习的情况做如下报告:实习的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如下;一课堂教学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