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6550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6 冬阳童年骆驼队名山小学语文课题组:毛春红【教学目标】1、 认识三个生字,会写九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卸煤”、“咀嚼”、“交错”、“幼稚”、“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歌曲送别、多媒体课件、小说城南旧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歌曲导入、解释课题1上课前,咱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跟着一起唱,你知道这首歌的出处吗?( 媒体播放歌曲:送别 )2这首歌是电影城

2、南旧事的主题曲,(媒体出示小说和电影画报)城南旧事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这部小说的序言。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审题: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题有什么不同?(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4说说你读了课题以后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过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跟随作者去回忆她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说明:深情的音乐在教室里缓缓流淌,营造出淡淡的怀旧情思,由此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课题入手,体会课题的特别之处,由课题想象画面,联系内容,引发学生对阅读的期待。二、 初读课文,

3、理清脉络1媒体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文中注音扫清字词障碍,利用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哪些自然段?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板书)(1)媒体出示:两个“嚼”字的不同读音,正确书写“卸”和“傻”。(2)交流,教师适时板书: 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四个片断:看学骆驼咀嚼 (4) 想象驼铃用处 (59) 想替骆驼剪毛 (10) 追问骆驼去处 (1114)说明: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白作者虽然写了很多内容,但都是围绕骆驼来写的,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脉络,了解课文重点内容。三、 研读课文,感受童趣1刚才

4、我们一起了解了作者的童年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接下来,我们再读课文学习片段。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围绕骆驼队写了四个生活片段。(2)品读第一个片段,进行学法指导,体会作者感情。课件出示:再读课文,把你印象深刻的语句划出来,然后在旁边进行批注,简要写下你的感受或疑问,准备和同学交流。2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划印象深刻的语句,体会感悟。3学习交流第一个片段看学骆驼咀嚼(1)媒体出示:“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谈感受,质疑:为什么骆

5、驼“那么丑”作者还会看呆呢?你能体会她当时的感受吗?(交流:骆驼虽丑但作者并不讨厌它,看得非常仔细以至于都入了迷。体会作者当时对骆驼充满好奇、喜爱的心理。)(2)媒体出示画面,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我”在看骆驼咀嚼,谈谈你们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孩子?(非常天真、幼稚,傻得可爱。)(3)带着各自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说明:围绕课后思考题来组织学生阅读交流,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质疑,在交流中畅谈各自的感受,解答心中疑惑。同时,学会将自己置身于课文之中,有助于更深入地体会作者喜爱、关注“骆驼”的思想感情。(所列质疑为教师的预设,如学生提出来当然好,如学生不提出来,也可以由教师探问。)四、复习巩固,

6、总结学法1这节课我们先学到这里,你能回忆一下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吗?学生交流2媒体出示:认真读画词句谈感受、解疑问感情读。说明:“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小结阅读方法,从而养成阅读好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作业布置1认真抄写词语:注意“卸”、“嚼”、“傻”的写法。2背诵第一个片段中自己喜欢的语句。第二课时【课时要点】1运用学法品读第二、三、四个片段,联系重点词句谈阅读感受。2深入挖掘文本,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 、回顾学法、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你有什么收获吗?2是呀,我们了解到作者围绕骆驼队写了四个生活片段,其中重点学习了“看学骆驼咀嚼”

7、这个片段,你能说说我们的学习方法吗?3媒体出示:认真读画词句谈感受、解疑问感情读。这节课我们还是运用这个方法继续学习后面的片段。说明:学生的收获虽然可以畅所欲言,各不相同,但教师仍要注意引导他们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上来汇报,避免太零碎、太罗嗦。二 、学法迁移、继续研读1运用方法导读第二个片段想象驼铃用处(1)媒体出示:“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交流:体会“我”对骆驼的关注。)(2)媒体出示:“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

8、食物吗?一定是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谈感受,指导读好画线句子反问的语气。(3)质疑:“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交流:“我”出于对骆驼的喜爱,而更多地加上了自己情感,如:不希望骆驼遇到危险;不希望骆驼旅程太孤单;希望铃铛可以给骆驼和拉骆驼的人增加情趣等等)(4)你感受到“我”是个怎样的孩子?分角色朗读“我”与爸爸的对话。( 感受“我”的天真、可爱、善于想象。)说明:虽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主学习,但教师仍要适当地“扶”一把,引导学生在重点、难点上质疑,切忌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2同桌合作自主学习第三、四个片断。媒体出示:(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断,用上述方法自主学习。(2

9、)同桌互相交流、探讨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3全班交流第三个片段想替骆驼剪毛(1)媒体出示:“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2)谈感受,质疑:“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交流:“我”把骆驼当做了人来写,从中也看出“我”喜爱骆驼。)(3)读出“我”对骆驼的关心和喜爱。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4交流第四个片段追问骆驼去处(1)媒体出示:“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2)质疑预设:“我”为什么

10、总是要问?“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我”思念骆驼,总是想着骆驼,所以才会没头没脑的问妈妈。)(3) 分角色读好“我”与妈妈的对话。说明:从扶到放,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也事先进行了预设,引导他们联系重点句子畅谈阅读感受,体会作者心中对骆驼的那份牵挂和思念。四、 小结巩固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作者记忆中童年生活的四个片断,你觉得哪个片段最吸引你呢?能不能用你的朗读来展示一下自己喜欢的段落。五、 作业布置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2默写词语:毡帽、卸煤、咀嚼、交错、幼稚、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第三课时【课时要点】1理解最后两节的含义,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11、,并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2完成课后练习,推荐拓展阅读。一 、复习朗读、体会感情1 经过两节课的学习,你能背诵课文的哪些语段?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媒体出示:背一背2 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学过的四个片段。媒体出示:读一读二、品读结尾、深入理解1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学骆驼咀嚼”、“想替骆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2全班交流:(1)媒体出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质疑预设:“我”为什么不会再做这样的傻事了?(体会: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每个人都得长大,长大后再也不

12、可能像童年时那样随心所欲、无忧无虑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句话直接表达出作者对童年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2)媒体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质疑预设:“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重临?(就是重新回忆起童年的生活。当“我”在写和想的过程中,仿佛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触景生情,就又想起了那段难忘的童年生活。)媒体出示:冬阳下的骆驼队图片3如果说前面作者是通过回忆生活片段来抒发感情的话,那么最后两小节则是直接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回忆。(媒体点击送别乐曲)有感情地配乐朗读最后两节。说明:最后两节的含义比较

13、深刻,教师可以抓住关键词语来帮助学生理解,并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作者心中对童年生活的魂牵梦萦。三、总结全文、推荐阅读1正是和这篇课文一样,城南旧事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感受,所以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后来,它被拍成了电影,又深受观众的喜爱。媒体出示:作者介绍2自己读读“资料袋”,了解有关内容。3 教师出示城南旧事这本书,推荐同学们能去仔细读。说明:结合资料袋的学习,推荐学生阅读整本书,如时间充足的话教师可选读其中一个精彩片段,以达到由课内向课外辐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填空:课文选自台湾著名女作家 的小说 。作者以_为线索,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 、 、 和 四个片段,表现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2.说写双通道(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做一题)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而你此时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请选择一个片段找好朋友说一说,互相分享交流。自己在小练笔本上写一写。说明:对课文的要点进行总结、回顾,以此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适当拓展,使阅读和说写相结合,学以致用。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分层练习供学生选择,建议在课内完成,尽量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板书设计】 6 冬阳童年骆驼队看学骆驼咀嚼 (4)想象驼铃用处 (59) 怀念童年想替骆驼剪毛 (10)追问骆驼去处 (1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