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角张丹丹.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6631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3角张丹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4.3角张丹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4.3角张丹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4.3角张丹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4.3角张丹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3角张丹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3角张丹丹.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3角一、学生起点分析本节课是教材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第三节,学生对点、线、角这些基本的几何元素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些几何元素进行再认知、再探索,通过螺旋上升的方式加深拓展。本课主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回顾和理解角的概念(包括角的静态描述和动态描述),知道角的多种表示方法。具体讲,角就是在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性质的基础上,由它们组成新的几何图形,从而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是由简单到复杂的组合过程。通过角的不同表示法,使学生看到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以及每一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严谨性。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

2、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对于角的概念的认知,通过生活中角的实例的例举和展示,让学生比较、讨论角的特征,认识到角就是在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基础上,由它们组成新的几何图形。再帮助学生归纳出角的定义,通过角的不同表示方法的比较,在学生充分对比、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角的不同表示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最后在巩固练习和评价小结的基础上结束。教学中要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充分比较讨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并归纳结论。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会根据具体环境恰当的表示一个角。认识角的常用度量单位: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

3、算。(知识与技能)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过程与方法)3.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情感与态度)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在不同环境中恰当地表示角。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由五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情景引入;感知定义;自学归纳,思辨求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师生交流,归纳小结。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一) 情景引入内容:1、在小学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在图中找到角吗?2、说一说你身边的角。目的:创设实际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效果:由于学

4、生对于角已经在生活中有了相当程度的感知,学生发言应十分活跃,但学生由于小学阶段认知水平不一,对于角的概念的理解和表述可能不尽相同,教师应灵活借助学生表述上的差异和分歧,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入下一阶段,即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获得更准确的角的定义,从而来解决分歧。(二) 感知定义内容: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角的画法,边画边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给出角的描述。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师给出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这个角的顶点。2、教师演示木圆规得出角的运动定义: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据此,得到: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

5、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周角。目的:1、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讨论,发现角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描述所发现的特征,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对定义的讨论帮助学生认识角的组成元素是共端点的射线,意思到几何图形的形成过程之一就是由基本几何元素从简单到复杂的组合过程。2、用运动的观点来认识角的形成,使学生初步认识运动的思想。效果: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充分的交流讨论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并且明晰了角的概念,让学生体验了寻找、归纳、给出定义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不会对枯燥的数学概念丧失兴趣。(三) 自学归纳,思辨求真-了解角的四种表示方法内容:

6、1、学生自学课本第144页内容2、教师画图说明角的四种表示方法及其适用条件(1)用三个大写字母,如ABC;(2)用一个大写字母,如A;(3)用一个数字,如1;(4)用一个希腊字母,如。3、练习:144页想一想;146页习题1目的:在给出了角的四种表示方法后,教师不对各种表示的特点进行阐述和讲解是为了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给学生出错的机会,让学生在对与错之间有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通过对具体环境中各种表示方法的合理性的探讨,让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自然的体会到怎样在具体的环境中选择最恰当的表示方法,明确各种方法的特点。这样的过程远比教师反复的唠叨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效果:充分的自主学习和辨析,让

7、学生顺利地突破了难点,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快乐。3.做一做中国地图简图请用字母表示图中的每个城市.请用字母分别表示以北京为中心的每两个城市之间的夹角.请用量角器测量出上述夹角的度数.师讲解:1的 为1分, 记作“1”,即1=60.1的 为1秒, 记作“1”,即1=604.知识应用例1计算:1.45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秒?1800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度?5.开动脑筋确定相应钟表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四)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内容:1.完成144-145页做一做目的: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加快熟练角的各种表示方法,及时巩固提高。同时复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效果:练习的结果表明通过第三环节的辨析和第四环

8、节的对比讲解,学生掌握情况十分好。(五)师生交流,归纳小结内容: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1、角的静态与动态的两种定义2、角的表示方法有四种3、角的三种度量单位及其换算目的:培养学生及时复习、梳理知识点的习惯效果:学生的归纳十分到位教师不须进行任何补充四、教学反思和点评1、 要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教材提供的素材、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教师传授知识,更重要的的是给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数学课堂知识的传授应该在学生各种思维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自然的完成,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应以怎样创设合适的思维情境,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为核心目的展开。

9、2、 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思维热情为了达到以上目的,除了教师的课前准备以外,教师应注意适当的使用激励、讨论、合作交流等手段,要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质为目的来综合使用这些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不要肤浅的流于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和不分对错言过其实的表扬,要用适当的方式帮助暴露其思维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时机促进学生的思维纵深发散。3、 注意改进的方面学生的小组讨论过程教师要参与,在给学生思维自由和空间的同时,教师应作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保持和学生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把握时机促进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提升,同时关注困难学生

10、的思维问题答疑解惑,提高其思维效率帮助其保持学习热情。五、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是1、让学生了解第一章的总体知识结构,具体讲,角就是在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性质的基础上,由它们组成新的几何图形,从而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是由简单到复杂的组合过程2、借讲角的第二定义之机,用运动的观点研究几何图形,初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加强数学的实践性,养成学生联系实际的好习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角的不同表示法,使学生看到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的好处,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下基础5、角的各种表示法的教学一定要重视,要反复练习,尤其是从一个顶点出发的角有两个以上时,一定让学生写对,并告诉学生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最好用数字表示角,这样既简便又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