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表.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6674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三年级 学校:彭阳县第一小学 教师姓名:李世烈章节名称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第19课 七颗钻石教学课时2学习内容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学习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课文所蕴涵的感情深刻而发人深省,因此,学生应加强自己朗读课文能力的培养,感悟文中那浓浓的感情,生本之

2、间进行情感上的沟通。教学目标课程标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以学生读为主,讲究读中悟情。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象和联想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重 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突破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知道水罐最后一次变化是在前几次变化的基础上,如果前面任何一次有违“爱心”,水罐就不会跳出七颗钻石,从而得出“爱”主题。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难 点: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

3、富的想象力。突破方法:让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一走进文本,激趣导入设计意图以图片导入,理解水的重要性。二品读文本,组织教学(一)寻找神奇之处设计意图 对课文的主体部分进行梳理,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的变化,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线索。(二)体会第一次变化设计意图结合读、悟、想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小姑娘对妈妈爱。(三)层层递进,感悟小姑娘对妈妈的爱设计意图在自己喝和把水给妈妈喝的艰难抉择中,小姑娘还是决定把水给妈妈。通过指名读、齐读、模仿读,再次理解小姑娘对妈妈爱。在这过程中,注意给平时少发言的同学机会,让他

4、们也积极参与课堂,也顺理成章地理解“喜出望外”之意。(四)感悟母亲对小姑娘的爱设计意图小姑娘与妈妈之间一个爱的互动,理解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五)对小狗的爱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小狗前后不同的反应,同时结合想象说话,体会小姑娘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六)对过路人的爱设计意图 这部分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过路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当中,角色扮演环节能让学生溶进课文,在演中悟情;对“递”字的指导朗读,尊重学生对课文的多元理解,充分肯定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想象久旱

5、逢甘露的美好景象,感受爱心带来的神奇变化。(七)品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 在本课中,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美好的心灵,象征着爱心。星星永远挂在夜空里,象征着爱心永恒;它光人间,还表示爱心普照人间。童话故事美丽的结尾寄予了作者美好的愿望。三、走出文本,拓展升华设计意图在读名言、写名言中,提升对爱的理解。四、作业超市设计意图 通过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自己的爱心神气故事。依据的理论本课主要给学生讲述一个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教师以图片导入,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小组比赛读、指名读、老师范读等,引导学生悟出蕴藏在文字中的情,读贯穿整

6、个教学过程。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课文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教育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1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2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来对待生活。多媒体教学课件黑板板书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读课文重点句子,并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动静结合的教学呈现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走进文本,激趣导入。理解水的重要性。4图片导入学生讨论以图片导入,理解水的重要性。2.品读文本,组织教学。比较几个故事情节,从而得出“爱”主题。30教师出示课件,配合课件引导学生读课文小组比赛读指名读老师范读男女比赛读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练习说话,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水罐发生一次次神奇变化的原因。3、走出文本,拓展升华。读名言、写名言4课件出示名言,师引导读、写名言读名言写名言在读名言、写名言中,提升对爱的理解。4、布置作业说说自己的爱心神气故事。2师小结本节课。布置作业。通过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