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利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户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利用.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用户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利用,本章内容,Page 1 of 55,5.1 社会信息传播与用户信息交流,信息的社会流通方式,1,信息交流系统及其特性,2,Page 2 of 55,5.1.1信息的社会流通方式,从社会学观点划分社会的社会流通方式,人际传播和交流,组织传播和交流,大众传播和交流,Page 3 of 55,5.1.1信息的社会流通方式,(1)人际信息传播与流通,信息反馈及时,直接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信息传播与流通范围较小,3,2,1,Page 4 of 55,5.1.1信息的社会流通方式,(2)组织信息传播与流通组织信息传播的通道,Page 5 of 55,5.1.1信息的社会流
2、通方式,组织信息传播特点,内部性,特点,针对性,目的性,反馈性,Page 6 of 55,5.1.1信息的社会流通方式,(3)信息的大众传播与流通 大众传播,就是通过专门社会机构复制大量信息,使之按一定模式传递给公众,从而达到众多的社会成员共享信息的目的。大众传播的主要特征是:信息传播者通常是一个专业机构,如报社、广播电台、广告公司等,信息接受者是社会大众;信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经过复制或加工进行传播。,Page 7 of 55,5.1.1信息的社会流通方式,大众信息传播过程,可以用韦斯特利麦克林模型图表示:,Page 8 of 55,5.1.1信息的社会流通方式,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 沟通社会联
3、系 引导社会舆论 保障人们社会工作和生活的作用,Page 9 of 55,5.1.2信息交流系统及其特性,人际交流,组织交流,大众交流,大众媒体传播交流,文献信息交流服务,科研与开发中介服务,用户A(业务人员),用户B(业务人员),信息交流系统,Page 10 of 55,5.1.2信息交流系统及其特性,图中虚线以上为直接交流过程(第部分),直接交流主要包括:科技人员就他们所从事的研究或研制工作进行直接对话;科技人员参观有关的实验室、展览、工程等;科技人员之间的书信往来,包括交换手稿等;科技人员的学术演讲;科技研究或研制成果在发表前的准备工作。虚线以下的部分为间接交流过程,它是通过科技服务或科
4、技文献、信息工作进行科技交流的过程,文献是该过程的中心。它使人们从自行接触科技文献的间接科技交流方式发展到有组织、有控制、有目的地提供文献或信息服务的交流方式。,Page 11 of 55,5.1.2信息交流系统及其特性,(2)信息交流系统的特征以科技信息交流系统为例科技信息交流系统的两种交流方式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科技信息交流系统是一个广泛的系统等级结构是科技信息交流系统最稳定的结构,Page 12 of 55,5.2 用户的信息获取及其障碍分析,用户的信息获取与查询,1,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障碍,2,Page 13 of 55,5.2.1用户的信息获取及查询,(1)用户的信息获取途径用户
5、不依赖于任何信息服务系统获取信息用户借助于信息人员提供的服务获取信息用户通过“技术”直接使用信息查询设备获取信息,Page 14 of 55,5.2.1用户的信息获取及查询,(2)用户获取信息的影响因素,Page 15 of 55,5.2.2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障碍,(1)用户所在部门组织结构的障碍 任何组织的信息交流机制与组织机构均存在某种对应关系,这是由于组织内部的信息传播与汇集往往按组织结构展开。因此,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组织内用户的纵向与横向信息交流的展开和信息获取效率的提高。,Page 16 of 55,5.2.2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障碍,(2)信息源障碍,信息源分布的分散性,导致某些信
6、息处于“获取”与“交流”渠道之外。,有些信息,特别是组织的内部信息,往往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流通,导致信息交流的不畅。,信息源的语种结构多样性,使得交流受阻。,某些信息源与信息交流方式不协调,导致交流效率不高。,Page 17 of 55,5.2.2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障碍,(3)信息载体方面的障碍 信息载体的形式复杂,某些信息常具有多种形式,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然而,许多专指度很高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载体形式单调,甚至有的仅以口头形式流传,从而导致交流效率不高。(4)信息处理与传递技术障碍 信息处理手段和传递技术是影响信息交流和获取的又一重要因素,目前,远程数据处理和通讯技术已能将多类型网络中的信
7、息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一个新型信息处理传播网。然而技术异构性仍然是其中的主要障碍。,Page 18 of 55,5.2.2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障碍,(5)社会的信息意识与素质障碍 意识和素质从整体上影响着用户的信息活动,关系到信息获取的全过程,如果形成障碍,势必对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完整性产生影响。克服社会信息意识和素质方面的障碍应从优化全社会的信息形态着手。(6)社会的信息工作障碍 社会的信息工作是用户进行信息交流的外部条件,借助于信息服务,用户可以进行有效的外部信息交流,完善其交流渠道。克服这一障碍的途径是从总体上加强信息工作的社会基础,开拓和完善社会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渠道。,Page
8、19 of 55,5.3 用户信息利用中的信息价值与价值转化,信息的使用价值及其测量,信息使用价值的变化,Page 20 of 55,5.3.1信息的使用价值及其测量,(1)信息的总体价值(绝对价值)与使用价值(相对价值),总体价值,用全人类的认知结构进行衡量,使用价值,以用户的认知结构来进行衡量,Page 21 of 55,5.3.1信息的使用价值及其测量,(2)信息价值的量度用户“词库”测量 根据A.史列捷尔的术语,用“词库”来表示人们的知识结构。词库中的词包括事物及其属性的名称,包含了所有词之间的含义关系。在信息的作用下,词库将补充新词、增加新的关系并改变旧的关系。显然,词库的变化取决于
9、作用于词库的信息价值,语义信息量越多、信息价值越大,词库发生的变化便越大。,Page 22 of 55,5.3.1信息的使用价值及其测量,用户使用价值的测定,式中,V为信息作用于用户的价值,即用户词库所取得的语义信息价值(量);I表示用户接收的信息;T为用户词库量;A、B、C为常数。,Page 23 of 55,5.3.1信息的使用价值及其测量,信息的总体价值的测定 用全人类词库来确定信息的价值,所得出的是信息的绝对价值(总体价值)。词库具有一定的结构,直接用T表示词库,信息的价值可以视为它对人类词库的作用,据此米哈依诺夫等人提出了下列关系式:,式中,y表示信息总量;x表示全人类词库T的变化;
10、a、b为常数。,Page 24 of 55,5.3.1信息的使用价值及其测量,(3)信息实用价值的实际分析定性分析,Page 25 of 55,5.3.1信息的使用价值及其测量,信息实用价值的定性定量分析 信息实用价值的定性定量分析测定中还可以采用一些半定量的经验公式。如可用下述公式进行某些粗略的计算:式中:V为信息的实用价值;S为信息对用户的适宜性;W为信息质;I为信息量;t为时间;为常数。其中,S、W、I可以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赋值;e-t为信息的衰老系数,由信息性质决定。,Page 26 of 55,5.3.2信息使用价值变化,实际使用价值与潜在使用价值之间的转化,信息使用价值的变化,使用
11、使用价值的衰减,Page 27 of 55,5.3.2信息使用价值变化,(1)信息的实际使用价值与潜在使用价值的转化 信息的实际使用价值简称为实用价值,是指在目前条件下它对于用户的使用价值;而用户目前不能利用的信息实体所具有的使用价值称为信息的潜在使用价值。显然,信息的实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都属于信息的使用价值。,Page 28 of 55,5.3.2信息使用价值变化,如果某一信息对于用户既存在目前可以利用的部分,又存在暂时还不能利用的部分,那么该信息便同时存在实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二者的和即为使用价值:V使=V实+V潜,Page 29 of 55,5.3.2信息使用价值变化,(2)信息使用
12、价值的衰减规律信息使用价值衰变的形式 信息经过用户使用后,其使用价值逐渐衰减 信息未经使用,但为新的信息所超越 信息内容已经包含在其他更新的更适用的信息之中 用户通过其他途径改变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信息所属学科或领域的地位下降 信息内容过时(特别是消息性信息),Page 30 of 55,5.3.2信息使用价值变化,信息使用价值的衰减规律描述 信息使用价值衰变的半衰期“半衰期”的概念来源于放射性物质核衰变的研究,定义为放射性元素核的因衰变而减小到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应用于文献 研究中表示现在被利用的全部文献的一半的最近发表时间。,Page 31 of 55,5.3.2信息使用价值变化,普赖斯
13、指数 将不老于5年的文献引用数量与总的引文数量的比例作为一个指数。该数值可以宏观地和微观地用来表示某一学科领域、某一期刊、某个研究所,以至于某人的某一篇文献价值变化。,Page 32 of 55,5.3.2信息使用价值变化,信息的使用价值与利用率变化曲线图,Page 33 of 55,5.4 用户的信息利用及其效果分析,用户吸收信息的概率模型,用户使用信息的效果分析与检测,Page 34 of 55,5.4.1用户吸收信息的概率模型,(1)维纳和兰格的用户吸收信息过程方程 包含在用户信息需求之中的信息,一经主体获取便会作用于主体,其作用可称之为信息刺激。用户接收信息后为了吸收其内容,往往要经过
14、多次思考、研究,方能消化“信息”,其中心环节是反复接受信息刺激,进行吸收反应。,Page 35 of 55,5.4.1用户吸收信息的概率模型,设信息刺激重复n+1次后,主体完成对信息的吸收,以理想的方式作出最终反应,这种反应的概率为Pn+1,称为反应概率,满足:1Pn+10。统计分析表明,概率Pn+1依赖于主体以前对给定的一系列信息刺激的反应。重复n次刺激后反应的概率愈大,则Pn+1也愈大。这种关系可以近似地看作是线性的,于是可得差分方程:,Page 36 of 55,5.4.1用户吸收信息的概率模型,Page 37 of 55,5.4.1用户吸收信息的概率模型,Page 38 of 55,5
15、.4.1用户吸收信息的概率模型,Page 39 of 55,5.4.1用户吸收信息的概率模型,Page 40 of 55,5.4.1用户吸收信息的概率模型,Page 41 of 55,5.4.1用户吸收信息的概率模型,(2)影响用户对信息的吸收的因素用户对信息的关心程度用户对信息的理解程度信息的影响程度信息效益的期望程度信息创造者工作性质的相似程度实际工作对信息的需要程度,Page 42 of 55,5.4.1用户吸收信息的概率模型,信息的使用机制,Page 43 of 55,5.4.2用户使用信息的效果分析与检测,信息对用户的作用,用户在信息的作用下将创造新信息,同时获得包括经济效益在内的多
16、种效益,有助于管理、生产、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其作用可用下图直观地表示。,Page 44 of 55,5.4.2用户使用信息的效果分析与检测,(1)信息对用户思维作用的效果检测 信息可以消除用户对有关问题认识的不定性,以此为依据可以估算信息对用户思维作用的效果。我们引入熵的概念,用熵来描述用户认识不定性的程度。熵最大时,认识不定性最大;某一信息作用于用户后,认识不定性将会减小,其熵的减少量便反映出信息对用户的作用效果。,Page 45 of 55,5.4.2用户使用信息的效果分析与检测,(P1+P2+P3+Pk=1),设某一事件有K种可能:E1,E2,Ek,其发生概率分别为P1,P2,Pk,
17、则熵为:,Page 46 of 55,5.4.2用户使用信息的效果分析与检测,(2)信息改变用户知识结构的效果检测 布鲁克斯在描述用户利用信息的过程时,提 出了如下的基本方程:这一公式以一个很一般的形式描述了知识结构K(S),通过获得信息I而变换为新的改进了的知识结构K(S+S)的情况。式中的S表示改进的效果。该方程虽然从理论上概括了用户的知识结构在信息I作用下的改变过程,但是对于改进效果S却很难求出。,Page 47 of 55,5.4.2用户使用信息的效果分析与检测,(3)信息对用户决策作用的效果分析 约维兹(M.C.Yovist)曾研究了决策者获得信息后决策效果的改进情况,他采用了如下的
18、理论公式来描述这一效果:式中,VD(t0)和VD(t)分别表示用户接收信息前后的决策效果;V表示效果的变化。,Page 48 of 55,5.4.2用户使用信息的效果分析与检测,从概率论的角度出发,可以表示为:式中,P(i)为行动路径i的选择概率,V(i)为行动路径i的期望值。,Page 49 of 55,5.4.2用户使用信息的效果分析与检测,(4)用户利用信息后实际效果的检测 如果用用户的经济实力的增强来反映其效益,则信息效果为:信息可能带来的经济效果K成果投产后平均利润折旧期成功率 成果的潜在价值为:式中,S为成果潜在价值,z=1,2,.,n,表示积累效应,Wz为总成本,Az为总产值。,
19、Page 50 of 55,5.4.2用户使用信息的效果分析与检测,(5)用户对信息满意程度的估计 用户对信息的满意程度可以直观地反映信息对用户可能带来的效益,一般情况下可用下式表示:显然1。V实用价值和V使用价值表示信息对于用户的实际实用价值和使用价值。,Page 51 of 55,5.4.2用户使用信息的效果分析与检测,(6)用户使用信息效果的综合评价 采用综合评分法对用户使用信息的效果进行评价时,首先根据信息对用户的作用机理将其分为如图所示的各种作用因素:Z1,Z2,Zn;然后按统一的标准对各种作用效果评分,分数为x1,x2,xn;最后,针对用户的实际情况对各种作用因素加权平均求其评分的
20、加权平均值(式中的qi为各因素的加权数):,(i=1,2,n),Page 52 of 55,5.4.2用户使用信息的效果分析与检测,(7)信息使用的模糊评价 对于某用户,信息的各种作用构成了一个集合,由于作用的复杂性和它们之间的某些联系,可以将作用集合作为一个模糊集合处理,设这个集合为U:U=u1,u2,un,另一方面,各作用的效果构成了另一个模糊集合V:V=v1,v2,vim,令 是从U到V的模糊关系,为一模糊矩阵:=rij(i=1,2,n;j=1,2,m),由于单位作用因素评价矩阵为,权重分配为,因而信息作用效果综合评价 为:,Page 53 of 55,复习思考题,1试析信息流通三种基本
21、方式的社会功能与作用。2信息交流系统的结构及特点?3用户信息获取的基本路线与途径如何?4试析用户信息获取的障碍。5什么是信息的总体价值和使用价值?如何量度?信息价值与普通商品的价值有何区别?6什么是信息的潜在使用价值和实际使用价值?信息价值变化与信息利用率的变化有何区别?研究信息价值规律的目的何在?7用户对信息的吸收取决于哪些方面?一般说来,用户吸收信息后将产生哪些效果?8如何利用模糊评价法研究用户使用信息后所产生的效果?,Page 54 of 55,作业:采用调查表方法进行用户信息需求与利用调查,设计面向特定问题的用户调查表。进行网络调查或实地调查。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交调研结果,进行可信度分析,可靠性检验,明确调研结果的应用。,Page 55 of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