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2000ta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7536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2000ta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2000ta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2000ta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2000ta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2000ta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2000ta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2000ta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2000t/a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项目背景1一、项目名称2二、承办单位概况3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5第二节 项目概况6一、项目建设地点6二、项目建设规模与目标7三、主要建设条件7四、项目投入总资金与效益情况8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第三节 问题与建议10第二章 市场预测12第一节 产品供需现状12第二节 产品供应预测14第三节 产品目标市场分析17第四节 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18一、主要竞争对手分析18二、产品市场竞争优势18第五节 产品价格预测19第三章 资源评价条件20第一节 资源可利用量20第

2、二节 资源品质情况21第三节 原料供应价格预测22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23第一节 建设规模23一、占地面积23二、建设规模23第二节 产品方案23第五章 场址选择24第一节 场址所在位置现状24一、地点与地理位置24二、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25三、土地利用现状25第二节 场址建设条件26一、地形、地貌条件26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6三、交通运输条件26四、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27五、环境保护条件27六、征地、拆迁条件27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29第一节 技术方案29一、生产方法29二、红茶制造工艺30三、普洱茶制造工艺31四、工艺技术标准32五、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图3

3、2第二节 设备方案33第三节 工程方案34一、厂区主要建、构筑物特征,建筑面积34二、施工工艺流程36三、主要工艺流程图37第七章 原材料燃料供应39第一节 主要原材料供应39一、原料品种39二、数量39三、价格39四、运输方式39第二节 燃料供应40一、燃料品种40二、数量40三、价格40四、来源40五、运输方式40第三节 包装物供应40一、品种40二、数量40三、价格41四、来源41第八章 项目总体布置42第一节 总体布置42一、项目构成42二、厂区总体布置图42第二节 公用辅助工程43一、给排水工程43二、供电工程44三、通信工程44四、消防设备44第九章 节能措施45一、设计依据45二

4、、工厂用能现状45三、能耗分析45四、节能措施45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47第一节 场址环境调查47第二节 项目对环境影响因素分析47一、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7二、项目生产对环境的影响48第三节 环境保护设施与投资48一、建设期环境治理措施48二、生产期环境治理措施49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49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1第一节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51第二节 工作人员卫生51第三节 安全措施方案52第四节 消防设施52一、火灾隐患分析52二、防火等级53三、消防设施53第十二章 经营管理54第一节 项目法人组建方案54第二节 管理机构设置方案54第三节 经营方式55第四节 专业技术人员培

5、训55第五节 人力资源配置56一、劳动定员56二、管理机构适应性分析57三、职工工资57四、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57第十三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工程招标方案58第一节 质量保证体系58第二节 工程招标方案59一、招标工作依据59二、招标工作原则59三、招标组织形式60四、招标基本情况60第十四章 项目实施进度62一、 建设工期62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2三、项目实施进度表62第十五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3第一节 投资估算的依据63一、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63二、采用的价格、定额与取费依据63第二节 建设投资估算65一、建筑工程费用投资估算65二、设备购置费资金估算65三、设备安装费估算66四、工程建

6、设其他费用66五、基本预备费66六、建设期利息67七、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汇总表67第三节 流动资金估算68第四节 投资估算汇总68第五节 资金筹措69一、资本金筹措69二、债务资金筹措69第十六章 财务评价70第一节 项目财务评价70一、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70二、销售收入估算71三、成本费用估算71四、财务评价报表72五、不确定性分析73六、投资利润率76第二节 财务评价结论76第十七章 社会风险评价78第一节 社会影响分析78第二节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79第三节 社会风险分析80第四节 社会评价结论81第十八章 风险分析82第一节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82第二节 风险程度分析83一

7、、市场风险83二、政策风险84三、资金风险84四、技术风险85第三节 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86一、市场风险86二、资金风险86三、技术风险87第十九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89第一节 推荐方案总体描述89一、建设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论证结果89第二节 结论与建议91附 录一、附图 1、项目位置图2、总平面布置图二、附表1)建设投资估算表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4)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5)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生产要素法)61)外购原材料估算表62)外购燃料及动力费估算表6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6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65)工资及福利

8、费估算表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8)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9)损益与利润分配表10)资金来源与运用表11)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1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资产负债表10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背景凤庆县地处云南西南部,东与南涧相连,南与云县、永德交界,西靠昌宁,北连巍山,原名顺宁,古称蒲门、庆甸。位于东经993110013、北纬24132503之间,海拔在9193098米之间,为低纬度高海拔的立体生态环境。全县辖13个乡镇,187个村(居)委会,国土面积3451平方公里。气候温和,冬暧夏凉,雨热同期,干凉同季,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澜沧江横穿其间,山峦起伏,层林叠嶂,原始密林茫茫苍苍,

9、野生型、半野生型、栽培型古茶树成林成片。山高水长、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良茶树品种生长环境条件。凤庆是世界著名滇红之乡,据文献记载,凤庆在商周时期,早期先民濮人就种茶、采茶、并将其作为药用、祭祀、食用之品。凤庆是全国茶叶三绿基地示范县;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是全国第一批认定的大叶茶优良品种盛产地,有野生古茶树群落面积3 万亩,栽培型古茶树群落2.3万亩;全县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加工人数达到34万多人,是农村主要经济来源,是全县最大的支柱产业。凤庆县2012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县辖13个乡镇187个村277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为 46.44万人。全县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县完成生

10、产总值(GDP)74.4亿元,比2011年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5.1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完成34.1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完成15.2亿元,增长17.3%。三次产业比重为33.8:45.8:20.4,农民人均纯收入5312元,增长1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409元,增长15.8,城镇化水平33.39%。凤庆是滇红名茶发源地。1938年,冯绍裘先生在凤庆试制“滇红”茶获得成功,并在香港一炮打响,一鸣惊人。从此之后,凤庆的制茶技术不断创新,日臻完善。现如今,精湛的制作工艺生产的“滇红”“滇绿”70多个茶品种,以形美、香高、味醇的品质远销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

11、、欧美、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国内外的“滇红”功夫茶和红碎茶均被国家列为名茶。数百年的栽茶制茶历史孕育出内涵丰富的茶文化,这里蕴含着古老的茶道、茶艺、茶经、茶礼、茶俗、茶歌、茶舞等茶文化精华。凤庆县由于盛产茶叶,历史以来手工业加工多为茶叶制作,县内企业也多为茶叶加工企业。一、项目名称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2000t/a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二、承办单位概况项目承办单位为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公司法人代表陈周密。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是由陈衣其、陈周密和陈巧仲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其中:陈依其出资额为300万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60

12、%;陈周密出资额为120万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24%;陈巧仲出资额为80万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16%。),是一家以茶叶收购、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从创办以来,一直坚持“诚信经营,顾客至上,食品安全,生态自然”的经营方针,靠着诚信经营的理念,逐步发展成凤庆县茶产业初具规模民营企业。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发20035号);2、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0562号);3、临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4、临沧市凤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5、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

13、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云发20125号);6、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14年省级工业跨越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云工信规划201421号);7、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4年省民营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的通知(云工信中小201413号);8、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云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技术改造省级财政补贴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云工信技创201412号);9、临沧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临沧市财政局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技术改造省级财政补贴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10、临沧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临沧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1

14、4年省民营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的通知;11、临沧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财政局关于申报2014年省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12、临沧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临沧市财政局关于申报2014年省级工业跨越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13、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临发200738号);14、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决定(临发201128号);15、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临发201261号);16、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和非公企业上市培育的实施意见(临政发2013

15、62号);17、临沧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做好市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储备工作的补充通知; 18、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项目提出的的理由与过程为: 一是凤庆滇红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为项目提供了较好的建设条件。凤庆滇红生态产业园区于2010年5月启动规划,2011年8月通过省工信委批准备案,列入省级工业园区。园区按“世界精品滇红茶产业基地、全球滇红茶交易中心、生态滇红旅游观光圣地”进行定位,按照“一园、两片、三带、五大功能”的空间布局进行建设。园区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二是项目建设是凤庆滇红生

16、态产业园区发展的需要。临沧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推进临沧茶叶产业跨越式发展,决定打造凤庆滇红生态产业园区,把茶叶产业打造成为“临沧的名片、中国的名牌、世界的名品”,以及“世界红茶之都”。园区的开工建设对于发挥临沧茶资源优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全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凤庆县经济增长,确保“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三是项目建设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凤庆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较高的声誉,产品供不应求,国家放开茶叶经营后,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基本按HACCP体系(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标准运行,特别是2006年国家在食品经营上全面实行食品Q

17、S标志(准入制度),对茶叶在内的十三类食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根据茶叶产品准入市场的要求,依托全县茶叶基地建设的成果,提出2000t/a名优茶生产线建设项目是十分必要的。第二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地点临沧市凤庆县滇红生态产业园区。二、项目建设规模与目标项目厂区占地10.78亩,建设红茶、紧压茶生产线二条,年生产加工能力2000吨,其中:红茶1000吨,普洱茶1000吨。机械设备采用较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成现代化的流水生产线。目标:建设一个生产流畅、管理便捷、营运高效花园式现代化工厂,打造凤庆红茶名优品牌,提高质量,提高附加值,达到企业增效,农民

18、增收的目的。 三、主要建设条件 1、原料来源有保障凤庆共有茶园30.4万亩,可采摘面积28.2万亩,2012年产量23023吨, 预计2013年以后,茶叶年产量可达25000吨以上。本项目设计年加工生产能力为2000吨,仅占全县茶叶产量的9%,资源条件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2、具有较好的交通条件项目建设地位于凤庆县城南边,南城工业区,紧邻云凤公路。省道云(县)保(山)线云县至凤庆为二级路,凤庆县城至昌宁二级路已建成通车。从凤庆至临沧机场143km,至云县县城30km,至市府所在地临沧城123km,项目建设交通条件十分便利。3、具有较好的水源条件凤庆县由于山体植物较好,常年流水不断,山涧清水即可

19、直接引入厂园,并且,工业区内自来水已架通,且茶叶加工用水较少,水利资源能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4、具有较好电力供应条件凤庆县是首批全国电气化县之一,电力供应己经并入西南供电网,境内有南荣田电站、挂篮子河电站、两岔河电站、老鹰岩电站,以及正在建设的小湾电站,电力耗用完全有保障。5、具有较好的产业扶持政策根据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决定(临发201128号)和临沧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做好市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储备工作的补充通知的有关精神,本项目属新型工业建设项目,符合扶持范围。四、项目投入总资金与效益情况项目总投资3090万元,其中:投入固定资产2706万元,铺

20、底流动资金384万元。通过项目建设,年产精制茶2000t,达产年可实现产值7600万元,年实现利润187万元,上缴税金878万元(其中:增值税742万元,所得税62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74万元),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可以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84人,带动凤庆县的茶叶种植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 要 技 术 经 济 指 标 表第三节 问题与建议 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2000t/a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是一个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项目,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项目建设有几个问题不能忽视:(一)种植水平粗放,茶园经济效益低下。凤庆虽然属于茶区

21、,茶农种植茶叶历史悠久,但是,由于茶叶属多年生草本属性,使茶农对茶叶种植认识模糊,热衷于大面积种植,轻于精细管理,多为粗放经营,单位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二)加工技术落后,名优产品少。凤庆茶叶加工先于市内其他县(区),较成熟的有“滇红茶”生产工艺、“CTC”红碎茶生产工艺,凤庆“滇红茶”加工工艺独树一帜,具有代表性。总体上来看,茶叶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生产的茶叶产品流于大众化,创名、特、优产品的手段、方法不多。近两年,从江浙、福建一带引进特殊用途的茶叶机械,试制生产功夫茶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了新的局面。(三)茶叶生产企业小、散、弱,市场竞争力不强。临沧全市有茶叶加工企业250多户,但生产规模大

22、的不多,茶叶企业存在小、散、弱,科技研发能力不强,产品老化,多为大路货,市场竞争力不强。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建议一: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2000t/a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横向技术经济合作,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产品创新、科技创新。开发生产、经营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按照各自的职能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科技人员钻研业务、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建议二:生产规模要适度,按照最佳经济效益设计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其次是要抗御市场波动带来的灾害,必须建立自已的原料基地,或开展订单农业的生产工作,确保原料供应的安全。 建议三:希望政府在

23、茶叶生产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或出台相应地扶持政策,在茶叶市场看涨走红时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在茶叶市场疲软时要给以必要的保护,杜绝茶叶产业的大起大落。第二章 市场预测第一节 产品供需现状茶叶是世界上三大传统饮料之一,千百年来倍受消费者青睐,兴旺昌盛。世界茶叶年总产量约为453万吨,全球有50 多个国家生产茶叶,100多个国家进口茶叶,产茶大国印度、中国、斯里兰卡等三国的茶叶年产量占世界产量的60%,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20多亿人饮用茶叶,年消费茶叶总量达450万吨,按每年增3%预测,到十二五末,茶叶消费总量达到500万吨,茶叶消费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我国茶叶出口海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茶叶出口量仅

24、为31万吨,占全球贸易量的12%,国际市场开发潜力很大。2012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茶叶出口逆势上扬。我国茶叶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31万吨,出口金额达7.05亿美元,同期分别下降2%和3.3%。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等8个国家是我国茶叶出口主销市场,占茶叶出口总量的60%以上。其中,摩洛哥是我国茶叶出口第一大市场,出口量达5.49万吨,同比增7%;乌兹别克斯坦位居第二,出口量2.5万吨;阿尔及利亚上升为我国茶叶出口第三大市场,出口量达1.4万吨,同比增22%。其他五大主要市场分别是毛里塔尼亚、多哥、美国、俄罗斯和塞内加尔。2013年15月,中国出口茶叶数量为13万吨,同比

25、下降0.4%,金额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平均单价为3567美元/吨,同比增长13.4%。2013年5月,中国出口茶叶数量为2.7万吨,环比增长3.9%,金额为1亿美元,环比增长12.7%,平均单价为3854美元/吨,环比增长8.5%,同比出口数量下降10.7%,金额增长5.6%,平均单价增长18.2%。2013年15月,中国对亚洲出口茶叶数量为3.4万吨,同比下降10%,金额为1.2亿美元,同比增长9.4%,平均单价为3534美元/吨,同比增长21.6%;对非洲出口茶叶数量为6.7万吨,同比 增长4.1%,金额为2.3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平均单价为3416美元/吨,同比增

26、长7.7%;对欧洲出口茶叶数量为1.8万吨,同比 增长12.5%,金额为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1%,平均单价为3766美元/吨,同比增长6.8%;对南美洲出口茶叶数量为331吨,同比下降21.7%,金额为196万美元,同比增长4.4%,平均单价为5914美元/吨,同比增长33.3%;对北美洲出口茶叶数量为0.9万吨,同比下降13.5%,金额为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4.3%, 平均单价为3823美元/吨,同比增长32.1%;对大洋洲出口茶叶数量为776吨,同比增长16.8%,金额为1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5.2%,平均单价为9724美元/吨,同比增长15.7%。 我国种茶饮茶历史源远

27、流长,是世界上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茶园种植面积258万公顷,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53%,年产量189万吨,半数以上为出口。同时,我国又是茶叶消费大国,全国年消费达70万吨以上,年人均消费约0.7公斤,低于世界人均消费1公斤的水平,这说明我国茶叶市场开发潜力还很大,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第二节 产品供应预测公司主要推出产品为红茶、普洱茶。滇红茶又称云南红茶;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并且红茶的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是一种具有药用和饮品双重价值的特殊茶类,因此发展迅速,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

28、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在食品选购时,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对绿色食品越来越偏爱,对发酵茶有一定的误区。滇红茶为云南省享誉世界的茶叶品牌,客户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云南滇红茶生产较早,近年来产量不断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我国虽然是全球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真正意义上出口的茶叶不超过31万吨。出口产值仅有10.4亿美元。近20年来,世界茶叶产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滇红茶保健功效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并被国内外消费者逐渐提升到收藏、纪念、品饮、健康、休闲的高度,市场需求增长趋势十分明显。绿茶,又称不发酵茶。它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

29、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最大的特性是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普洱茶是云南省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茶,是云南省出口海外市场的拳头产品之一。从普洱茶的工艺可以清晰地看出,普洱茶在云南省所有茶类中最具有地方特色,品质形成机理最为复杂,文化底蕴最为丰富,学科交叉最广,每一个环节都涵盖一段历史,它包含了普洱茶的生产演变、发展过程,这些都可以从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的普洱茶代表产品中得到佐证。今天普洱茶的发展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标准,同时消费普洱茶为品饮茶道,修身养性的

30、最高标准,普洱茶的保健作用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中外消费者的追捧。普洱茶的保健作用表现为:1、普洱茶能调节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人体,自然平衡体内机能,因而有美容的效果,在海外被称为“美容茶”。普洱茶含有多种丰富的抗癌微量元素,普洱茶杀癌细胞的作用强烈。科学家通过大量的人群比较,证明饮茶人群的癌症发病率较低。2、长期饮用普洱茶有治疗肥胖症的功用。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所以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3、普洱茶中含有许多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能去除口腔异味,保护牙齿。4、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

31、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的饮用普洱茶后可以起到护胃、养胃的作用。5、茶叶中儿茶素类化含物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云南大叶种茶所含儿茶素,总量高于其他茶树品种,抗衰老作用优于其他茶类。同时,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大分子多糖类物质转化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单糖和寡糖,维生素C成倍增加,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起到了养生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普洱茶正逐渐成为大众、时尚的健康饮料,并以其诸多的保健功效而备受青睐。第三节 产品目标市场分析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年产2000t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

32、项目,生产的产品主要为农业(茶叶)产品滇红茶、普洱茶。 滇红茶是此项目的主要产品,项目投产后年产预计达:精制滇红茶1000吨、精制普洱茶1000吨。由于原料产自地处林海莽原的高海拔山地,山峦叠翠,终年云雾缭绕,土壤和日照相宜,因而所产茶叶品质上乘,色泽鲜亮,纯香味爽、深受消费者青睐,面市以来,供不应求,产品主要销往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吉林、福建、广东、上海等国内市场。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有着良好的信用,有固定的客户群,产品销售有保证,不会造成产品积压。因此,充分利用凤庆优质的茶叶资源,依托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把当地的茶叶资源优势,通过精制加工转

33、化为经济优势,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目标市场为:红茶80%为省外市场,20%为省内市场;普洱茶90%为省外市场,10%为省内市场。第四节 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一、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项目确定生产的茶叶产品为精制滇红茶、普洱茶。临沧生产茶叶的企业很多,但是,茶叶产品未形成强势。投入生产以后,其主要竞争对手为:县内的龙润集团凤庆茶厂、六大茶山凤庆茶厂、凤庆县顺发公司、凤庆县三宁公司,县外的博尚银尚茶叶公司、双江戎氏茶叶、临沧千年古茶厂、永德县乌木龙古源井茶厂、耿马石佛洞茶厂、云县刘家坡茶厂等,上述茶厂均建立了各自的消费市场,有一定的品牌优势,也有各自的产品特色。二、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

34、年产2000t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生产的精制红茶、普洱茶,茶叶生产加工的厂房,严格按照国家有关GMP 质量要求建设,生产环节严格执行国家QS 食品标准,产品质量上有保证,通过严格的原料无公害鲜叶采集管理,优良的品质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品位,加上传统的生产工艺技术,制造出一流精制产品,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第五节 产品价格预测本项目产品价格:红茶32000元/吨、普洱茶44000元/吨。随着近几年国际国内饮品市场发展,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及药用功能的红茶、普洱茶越来越受消费者的认可,消费人群逐步扩大,市场销量逐年增加,从而拉动了茶叶价格逐年走高,价格每年以5%10%的上涨空

35、间。第三章 资源评价条件第一节 资源可利用量中国是世界三个茶叶主产国之一,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产量仅次于印度居第二位。云南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又是我国茶叶主产区,茶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临沧市地处澜沧江和怒江峡谷,山高水长,土地肥沃,常年云雾缭绕,是茶树生长的最好场所,所生产的茶叶回味绵长,口感清新;色泽艳丽,汤色碧绿。长期饮用具有消暑弃疾,延年益寿的作用。多年来,临沧市委、市人民政府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农村经济增收的重要手段来抓,茶园面积呈增加态势,特别是茶树无性良种发展较快,近几年新开发的茶园将陆续投产,有的已进入丰产期,预计产量将逐年增加,2012年末全市有茶叶种植

36、面积128万亩,毛茶产量约7.24万吨,分别比2011年减少1%,增加9.4%。凤庆县是临沧市主要产茶大县,是著名的“滇红之乡”,全县茶叶面积30.4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4%;开采面积约为28.2万亩,茶叶年产量2.3万吨,产量比2011年增加 6.3%,茶叶县内供应较为充足。茶叶随着高产优质茶园建设及茶文化产业建设力度的加大,未来10年,临沧茶叶产量会有所增加,茶叶产品市场投放量也会增加,预计每年会有5%10%的产品供应量增幅。凤庆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年产2000t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县内原料市场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要。第二节 资源品质情况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使凤庆茶叶具有果胶质、氨基酸

37、、黄酮类、花青素、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的特性,茶汤明亮金黄,香气独特,口感厚滑,汤细腻,微苦回甘快,无涩,且生津持久,用其为原料制作滇红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显毫,汤色红艳,密糖香气馥郁 。凤庆大叶茶是全国第一批认定的国家茶树良种,其鲜叶生化成份为:水浸出物47.56%,茶多酚35.79%,儿茶素总量186.31mg/g,咖啡碱3.68%,氨基酸3.53%,粗纤维8.61%,是制作红茶、普洱茶的上等原料。县境内无工业污染,茶叶品质优良。第三节 原料供应价格预测根据凤庆市场预测,鲜叶价格为3.54元/kg;青毛茶价格为为2535元/kg。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第一节 建设规模一、占地面积凤庆

38、县凤杰茶叶有限公司年产2000t名优精制茶生产线建设项目,厂区占地面积为10.78亩。二、建设规模年产名优精制茶2000t。第二节 产品方案 根据市场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方案为精制红茶1000吨,精制普洱茶1000吨。第五章 场址选择第一节 场址所在位置现状一、地点与地理位置项目建设地厂区选择在凤庆县凤山镇等上村南城工业区,距县城中心1.5千米。(见图5-1)图51 项目位置图二、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土地权属为集体所有,类别为征用,规划占地面积13.58亩(9052.03m2)。三、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建设厂区征用土地大多用于厂房建设,土地利用率较高。第二节 场址建设条件一、地形、地貌条件项

39、目区位于凤庆县滇红工业园区,属凤庆坝子南端,为迎春河冲积而成的山间盆地,区域地形西高东低,地貌为山涧丘陵地貌。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工程地质 项目区地质条件为新生界第四系(Q4)冲积残坡层,以黑色、黄色、浅紫沙砾为主。表面为有机耕作层;下面为深褐色、褐黄色粗沙砾为主,项目建设施工,对表层有机质必须进行软基处理。2、水文地质凤庆坝子是由迎春河冲积而成的山间盆地,地下水资源均属于毛细管水,蕴藏量十分丰富。三、交通运输条件项目建设点设于凤庆县滇红工业园区内,项目区紧邻园区中心路及1号线,厂区公路与1号线连接,可作建设期间便道,用于运输建筑材料和弃土运输出入口,投入运营后可以作为厂区道路入口。2

40、012年凤庆县境内公路总里程5584千米,其中:省道196千米,县乡道路475千米,乡村公路1463千米,村级道路3426千米,专用公路24千米,有农用机动车698台,不论是交通条件、运输条件均能项目建设的需要。四、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凤庆县城通过10年的城市的建设,城市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公用设施日趋发达。沿园区中心路向西500m可以进入正在建设中的滇红大道,往北1000m就可进入县城中心,银行、医院、学校、邮政一应俱全,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能满足项目建设及营运的需要。五、环境保护条件本项目建设地点选址位于凤庆滇红工业园区,选址科学合理,项目区不属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也不属于宗教圣地,环境

41、保护无特殊要求。但是,园区东面有著名的凤庆文笔塔,北面有正在建设的凤庆孔庙,施工建设要注意对两处风景区的保护。茶叶精制加工只产生少量的噪音和粉尘,按照环保部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12)要求进行治理,配置相应环保设施,达到环保要求。六、征地、拆迁条件项目建设所需要的土地均由政府统一征用后挂牌出让,出让地块没有永久性建筑物,项目建设企业勿需再进行开展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第一节 技术方案 一、生产方法1、红茶生产方法红茶属于先发酵茶,以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

42、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红茶开始创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多种,增至300多种,还有一部分生成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滋味鲜美的络合物,从而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生产方法较绿茶复杂,主要为原料进厂,鲜叶萎凋、揉捻、发酵、烘干。2、普洱茶生产方法普洱茶(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微生物、酶和湿热等综合作用,其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转化,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

43、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红褐,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其生产方法主要为:晒青毛茶原料润水渥堆摊晾起堆筛分等。其关键工序是渥堆,包括加水量、温度及发酵度的控制。二、红茶制造工艺1、萎凋 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此外,这一过程使茶叶青涩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即将茶叶薄摊在室内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搁放一定的时间。萎凋槽萎凋是将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

44、,通以热空气,以加速萎凋过程,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也是本项目采用的生产方法。 2、揉捻 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3、发酵 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受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进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目前普遍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

45、,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 4、干燥 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燥的过程。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三、普洱茶制造工艺1、渥堆发酵 渥堆是普洱茶色香味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先将茶叶匀堆,再拨水使茶叶吸水受潮,然后把茶叶堆成一定厚度,让其自然发酵。经过若干天堆积后发酵以后,茶叶色泽变褐,有特殊的陈香味,滋味变成浓而醇和。2、晾干 握堆达到适度以后,扒堆晾茶,散发水分,自然风干。3、筛分 干燥以后的茶叶,先解散团块,茶叶松散成条后,进行筛分分档,便制成普洱散茶。普洱散茶经包装后供应市场,普洱散茶经蒸压可制成普洱沱茶、普洱砖茶、七子饼茶、小饼茶等紧压茶。四、工艺技术标准滇红茶执行标准Q/FHCJ0301-2006,普洱茶执行标准G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