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形目线虫病》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88049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5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驼形目线虫病》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驼形目线虫病》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驼形目线虫病》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驼形目线虫病》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驼形目线虫病》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驼形目线虫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驼形目线虫病》PPT课件.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节 驼形目线虫病,(一)分类虫种 宿主 寄生部位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 medinensis 人 皮下结缔组织台湾鸟龙(蛇)线虫Avioserpens taiwana 鸭 皮下结缔组织,(二)特征,无唇;口囊有或无,有的种形成两个大的角质化的侧瓣;食道分为一个短的前肌质部和长的后腺质部;卵胎生,雌虫阴门和肛门可能退化;寄生于皮下结缔组织;间接生活史。,(三)鸭台湾鸟龙线虫病,台湾鸟龙线虫可引起鸭的龙线虫病或称鸭腮丝虫病。主要危害雏鸭。主要分布于印度、北美和我国的南方地区。,1、形态,虫体细长。雌、雄虫差异很大。雄虫长6mm,尾部弯向腹面。雌虫长达25cm以上。成熟雌虫阴道、阴门

2、和肛门均萎缩,子宫充满微丝蚴,新排出幼虫纤细,白色,长0.390.42mm;幼虫产出后迅速变为被囊幼虫,被囊幼虫长0.51mm。,2、生活史,胎生,间接发育。中间宿主为剑水蚤。寄生于鸭的皮下结缔组织,形成小指头状的结节。局部皮肤变薄,雌虫穿破皮肤,子宫和表皮一起破溃,幼虫产出,进入水中;中间宿主吞食幼虫,发育为感染性幼虫,鸭食入剑水蚤遭受感染;幼虫在肠道内被释出,移行到腮、咽、眼部和腿等部位的皮下,发育为成虫。,3、致病作用和流行特点,寄生部位形成结节。压迫腮、咽喉部、食道、气管和神经组织时,引起鸭呼吸困难。腿部结节会起运动障碍;眼部结节会导致失明。严重时可引起死亡。主要侵害38周龄的雏鸭,水温高、剑水蚤大量生成时疾病流行。潜伏期1周,雏鸭在发病后1020天死亡,死亡率为10%20%。,4、症状,体表或咽喉部出现肿胀或结节。结节菲薄,有时可见虫体片段。,5、诊断和治疗,根据流行季节、临床症状,初步诊断。药物治疗效果差,可在结节周围注射1%碘液或0.5%高锰酸钾液杀死虫体。手术切除。,6、预防,加强放牧管理;杀灭中间宿主;减少虫体对水域的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