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吸收塔的计算.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88200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3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5 吸收塔的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55 吸收塔的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55 吸收塔的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55 吸收塔的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55 吸收塔的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5 吸收塔的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5 吸收塔的计算.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 5吸收塔的计算本节教学要求1、重点掌握的内容:吸收剂用量的确定、传质单元数的计算(平均推动力、吸收因数法)2、熟悉的内容:吸收操作线、吸收操作线的特点、传质推动力、最小液气比及计算、体 积传质系数、传质单元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传质单元高度的定义及物理意义、吸收因数及 物理意义、解吸因数、吸收过程的设计(吸收条件的确定)及计算(吸收剂用量、填料层高 度的计算、塔径的计算、塔核算)、吸收过程的强化措施;解吸的特点、解吸的计算;3、了解的内容:传质单元数的计算(图解法)、理论级的计算;4、难点:吸收过程的操作分析与计算。逐级接触式工业上通常在塔设备中实现气液传质。塔设备一般分为连续接触式本章以

2、连续接触操作的填料塔为例,介绍吸收塔的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吸收塔的设计型计算包括:吸收剂用量、吸收液浓度、塔高和塔径等的设计计算。吸收塔的操作型计算包括:(1)在物系、塔设备一定的情况下,对指定的生产任务,核算塔设备是否合用;(2)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吸收结果将怎样变化等问题。气液平衡关系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的依据:|物料衡算吸收速率方程5. 5. 1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1 .物料衡算定态逆流吸收塔的气液流率和组成如图5-13所示,图中符号定义如下:V一单位时间通过任一塔截面惰性气体的量,kmol/s;L一单位时间通过任一塔截面的纯吸收剂的量,kmol/s;K任一截面上混合气体中溶质的摩尔比,II

3、L,X2V, Y1L, X1图5-13物料衡算示意图任一截面上吸收剂中溶质的摩尔比。(5-70)(5-71)在定态条件下,假设溶剂不挥发,惰性气体不溶于溶剂。以单位时间为基准,在全塔范 围内,对溶质A作物料衡算得:V(Y1 Y2)立(X1X2)溶质回收率定义为:吸收溶质A的量门=、一 / ,二:_一 混合气体中溶质A的量所以:Y2=Y1(1一门) 由式(5-70)可求出塔底排出液中溶质的浓度X=x2+v (y1-y2)/L2. 吸收操作线方程与操作线图5-15逆流吸收操作线推导示意图逆流吸收塔内任取mn截面,在截面mn与塔顶间对溶质A进行物料衡算:VY+LX2=VY2+LX或Y = VLX +

4、 (Y2 - Lx2)(5-72)若在塔底与塔内任一截面mn间对溶质A作物料衡算,则 得到VY + LX = VY + LX1或Y = = X + (Y - = X )(5-73)V 1 V 1由全塔物料衡算知,方程(5-72)与(5-73)等价。操作关系:塔内任一截面上气相组成Y与液相组成X之间的关系。逆流吸收操作线方程:方程(5-72)与(5-73)称为逆流吸收操作线方程式。逆流吸收操作线具有如下特点:(1)当定态连续吸收时,若L、V一定,YX2恒定,则该吸收操作线在XY直角坐标图LL上为一直线,通过塔顶A (X2, Y2)及塔底B (X,七),其斜率为v,见图5-16。v称 为吸收操作的

5、液气比(2) 吸收操作线仅与液气比、塔底及塔顶溶质组成有关,与系统的平衡关系、塔型及操作 条件T、p无关。(3) 因吸收操作时,y 尸或X* X,故吸收操作线在平衡线Y* = f (X)的上方,操作线 离平衡线愈远吸收的推动力愈大;解吸操作时,YY*或X* L. 、。皆不随时间而变化,也不随截面位置变化。对于低浓度吸收,在全塔范围内气液相的物性变化都较小,通常气、K可视为常数,将式(5-80)积分得Z七w_ =工j七工y2 KaQ(Y - Y*)K,aQ % Y - Y*(5-81)低浓度定态吸收填料层高度计算基本公式。体积传质系数:a值与填料的类型、形状、尺寸、填充情况有关,还随流体物性、流

6、动状 况而变化。其数值不易直接测定,通常将它与传质系数的乘积作为一个物理量,称为体积传质系数。如、a为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单位为kmol/(m3s)。体积传质系数的物理意义:在单位推动力下,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填料层内吸收的溶质量。注意:在低浓度吸收的情况下,体积传质系数在全塔范围内为常数,可取平均值。2.传质单元数与传质单元高度(1)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定义:式(5-81)中了的单位为m, K aQYV故将称为气相K aQY总传质单元高度,以hog表示,即HOG K aQY(5-82)(2)气相总传质单元数定义:式(5-81)中定积分jy dYYi yy?是一无因次的数值,工程上Y2以nog表示

7、,称为气相总传质单元数。即N顼工OGy2 Y - Y *因此,填料层高度Z = Ng.H og(5-83)(5-84)(3)填料层高度计算通式Z=传质单元高度X传质单元数若式(5-78)用液相总传质系数及气、液相传质系数对应的吸收速率方程计算,可得:(5-85)(5-86)式中NOLHOL K aQX(4)传质单元数意义NOG、N。、N G、N(5-87)LkOQ、Hl = k 分别为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及 YX气相、液相传质单元高度,m; Y1 YdYY、Nl=xX 一分别为液相总传质Y Y IX X X222I2 I单元数及气相、液相传质单元数。计算式中的分子为气相或液相组成变化,即分离效果

8、(分离要求);分母为吸收过程的推动力。若吸收要求愈高,吸收的推动力愈小,传质单元数就愈大。所以传质单元数反映了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当吸收要求一定时,欲减少传质单元数,则应设法增大吸收推动力。(5)传质单元的意义以Nog为例,由积分中值定理得知:N =j*MOGy2 Y Y*(Y Y*)当气体流经一段填料,其气相中溶质组成变化(Ya- *)等于该段填料平均吸收推动力(Y-Y*)m,即NOG = 1时该段填料为一个传质单元。(6)传质单元高度意义以HOG为例,由式(5-84)看出,Nog=1时,Z = HOG。故传质单元高度的物理意义为完成一个传质单元分离效果所需的填料层高度。因在H=-中,二为传

9、质OG K aQK a阻力,体积传质系数Ka与填料性能和填料润湿情况有关。故传质单元高度的数值反映了吸收设备传质效能的高低,Hog愈小,吸收设备传质效能愈高,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填料层高度愈小。HOG与物系性质、操作条件、及传质设备结构参数有关。为减少填料层高度,应减少传质阻力,降低传质单元高度。(7)体积总传质系数与传质单元高度的关系体积总传质系数与传质单元高度同样反映了设备分离效能,但体积总传质系数随流体流 量的变化较大,通常 K a氐G0.7-0.8,而传质单元高度受流体流量变化的影响很小,H = ? X G03-0.2,通常H的变化在0.151.5m范围内,具体数值通过实验确定,oG

10、K aog故工程上常采用传质单元高度反映设备的分离效能。(8)各种传质单元高度之间的关系11mV当气液平衡线斜率为m时,将式K =心+心 各项乘以尽得Y YXV V mV L =+ K aQ k aQ k aQ LHOG=Hg+ 牛 Hl(5-88)同理由式KX11=+ 导出kX mkYH ol=Hl+ Rh g(5-89)式(5-88 )与(5-89)比较得H OL =牛 H OG其中 牛 为解吸因数,其倒数一、为吸收因数,LmV吸收因数的意义:为吸收操作线的斜率与平衡线斜率的比。3.传质单元数的计算根据物系平衡关系的不同,传质单元数的求解有以下几种方法:(1)对数平均推动力法dYY - Y

11、当气液平衡线为直线时,% =je* =十广(5-90)式中AYmAY - AYIn AY1AY2AY =匕-Y*AY2 = Y2 - Y*Y:*与X:相平衡的气相组成;Y2*与X2相平衡的气相组成。Ym 塔顶与塔底两截面上吸收推动力的对数平均值,称为对数平均推动力。同理液相总传质单元数的计算式NOLX X。 _XX4=TX 2InX2X2Xm(5-91)式中X XX 2 lnX2X*1X*2X*1与Y相平衡的液相组成;X*与y2相平衡的液相组成。注意:(1)当一 2、一 2时Y2X2对数平均推动力可用算术平均推动力替代,产生的误差小于4%,这是工程允许的;(2)当平衡线与操作线平行,即S=1时

12、,Y Y* Y: Y:* Y2 Y;为常数,对式(5-83)积分得:NOGY Y,Y: Y:YY,丫:丫:*(2)吸收因数法若气液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所涉及的组成范围内服从亨利定律,即平衡线为通过原点的 直线,根据传质单元数的定义式(5-86)可导出其解析式。(5-92)N ln1 SY1 mX2Sog 1 SY2 mX 2式中S = m,为解吸因数(脱吸因数)。L由式(5-92)可以看出,N 的数值与解吸因数S、J 吃2有关。为方便计算,以OGY2 - mX 2S为参数, mX2为横坐标,N 为纵坐标,在半对数坐标上标绘式(5-92)的函数关 Y2 - mX 2OG系,得到图5-2!所示的曲线

13、。此图可方便地查出NOG值。讨论:(1) 5- m:2值的大小反映了溶质AY2 - mX 2吸收率的高低。当物系及气、液相进口浓度一定时,吸收率愈高,Y愈小,JmX愈大,则2 Y 一 mX对应于一定S的Nog就愈大,所需填料层高度愈高。当X一=0时,(2)参数S反映了吸收过程推动力的大小,Y j mXzY 2 一mX:其值为平衡线斜率与吸收操作线斜率的比值。当溶质的吸收率和气、液相进出口浓度一定时,S越大,吸收操作线越靠近平衡线,则吸收过程的图 5-21NOGY-mX 匕mX关系图推动力越小,Nog值增大。反之,若S减小,则Nog值必减小。注意:当操作条件、物系一定时,S减少,通常是靠增大吸收

14、剂流量实现的,而吸收剂流量增大会使吸收操作费用及再生负荷加大,所以一般情况,S取0.70.8m是经济合适的。1 - A)Y1- mX2 + AY - mX液相总传质单元数也可用吸收因数法计算,其计算式为:(5-93)N =-lnOL 1 - AL式中A二、称为吸收因数mV【例5-8】在一塔径为0.8m的填料塔内,用清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氨,要求氨的吸收率为99.5%。已知空气和氨的混合气质量流量为1400kg/h,气体总压为101.3kPa,其中氨的分压为1.333 kPa。若实际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4倍,操作温度(293K)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为Y*=0.75X,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0.0

15、88kmol/m3 s,试求(1)每小时用水量;(2)用平均推动力法求出所需填料层高度。解1.333y = 0.01321 101.3y11 - y1.132 = 0.01341 - 0.0132Y2 = Y (1 -门)=0.0134(1 - 0.995) = 0.0000669因混合气中氨含量很少,故M = 29kg/kmolV = 1400 (1 - 0.0132) = 47.7kmol/h29Q= 0.785 x 0.82 = 0.5 tf由式(5-75)得Lmin=V Y1 一 Y2 = 47.7(0.0134 -0.0000669) = 35.6kmol/hX* - X0.0134

16、-0120.75 实际吸收剂用量L=1.4Lmin=1.4X35.4=49.8kmol/h(2)X1 = X2+V(Y1-YJ/W0134 一 = 0.012849.8Y = 0.75X1 = 0.75 x 0.0128 = 0.00953Y2* = 0AY =匕-咋=0.0134 - 0.00953 = 0.00387AY2=Y - Y2* = 0.0000669 - 0 = 0.0000669AYmAY1-AY2 = 0.00387 -0.0000669 = 0.000936i AY|0.00387lnlnAY0.00006692NOGYTAYm-Y 0.0134 - 0.0000669=

17、14.24 0.000936HOGV 47.7/3600 =0.30m K aQ 0.088 x 0.5YZ = N凶-H凶=14.24 X0.30=4.27m【例5-9】空气中含丙酮2% (体积百分数)的混合气以0.024kmol/m2 s的流速进入一填料 塔,今用流速为0.065kmol/m2 s的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丙酮,要求丙酮的回收率为 98.8%。已知操作压力为100 kPa,操作温度下的亨利系数为177 kPa,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 为0.0231 kmol/m3 s,试用解吸因数法求填料层高度。已知一2一 = 0.0204100 - 2Y = = .0204 = 0.02081

18、 1 -七 1 - 0.0204=Y (1 门)=0.0208(1 - 0.988) = 0.0002501m = E =以=1.77p 100V因此时为低浓度吸收,故 3牝0.0 2 4mol/m2 sc mV 1.77 x 0.024S =0.654L 0.065Y - mX Y 1112 = = 83.3Y2 - mX2 Y21 门 1 - 0.9881 、N=lnOG 1 - SG - s )YmX+sY2 - mX 21 - 0.6541-0.654) x 83.3 + 0.6 5 4=11.0N 也可由 S = 0.654 和 Y1 mX2 =83.3,查图 5-17 得到,N =

19、11.0OGY2 - mX 2OG所以H = = 0.024 = 1.04m ogKYaQ 0.0231Z = Nog Hog =11./1.041(3)图解积分法当平衡线为曲线时,传质单元数一般用图解积分法求取:N =L-OG y Y - Y *图解积分法的步骤如下:1)由平衡线和操作线求出若干个点(Y,Y-Y*),如图所示;2)在Y2到Y范围内作Y1/(Y-Y*)曲线,如图所示;3)在Y2与Y1之间,Y1/(Y-Y*)曲线和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为传质单元数,如图所示 的阴影部分面积。图5-22图解积分法求传质单元数(4)近似图解法(Baker法)若平衡线为直线或弯曲不大时,可采 用阶梯图解法

20、估算传质单元数,其步骤如 下:1)在XY坐标中绘出平衡线与操作线, 如图所示;2)在平衡线与操作线之间作一系列竖直 线TT*、AA*等,将这些线段的中点联 成曲线NM,NM线称为平衡线与操作 线垂线中点轨迹线。3)从代表塔顶状态的端点T开始作水平线与NM线交于点F,延长TF到F ,,使TF=FF,过F 作垂线与操作线BT交于点A,梯级TF A相应的气相组成Y2到Ya为一个气相总 传质单元。4)从A点出发,重复3)步骤作阶梯ASD,按此继续作阶梯直到达到或超过操作线上代表塔底状态的B点为止,所画出的梯级数为气相总传质单元数。证明梯级TF A相应的气相组成Y2到Ya为一个气相总传质单元:ATFH

21、与ATF A 相似,又TF=FF所以 F,A=2FH= HH*因平衡线T*A*近似为直线,故HH*=(TT*+ AA*)/2,即HH*代表T和A两点平均气相总推动力(Y-Y*)m。又因F,A=(YA-YT),根据传质单元的意义,梯级TFA相应的气相组成Y2到Ya为 一个气相总传质单元。5. 5. 4吸收塔理论级数的计算吸收过程可以在填料塔中进行,也可在板式塔中进 行,这两类塔的有效高度均可用多级逆流理论级模型来计 算,如图所示,其理论级数需用物料衡算和气液平衡方程 来计算,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图解法理论级的定义:气液两相在一理论级上经气液传质后,离 开该级两相达到平衡,该级为理论级。有N

22、个理论级的吸收塔如图所示,各级组成表示见图, 在塔顶与塔内任意截面间对溶质作物料衡算,得操作线方 程:LLY = sx + (七X 0)VBVB该操作线在Y-X图上为一直线。图解法求理论级数步骤如下:(1)在XY坐标中绘出平衡线与操作线,如图所示;(2)从操作线端点A (XO, Y1)出发,作水平线与平衡线相交,过交点作垂线交于操作线 点(X1,y2),得一梯级,再过该点作水平线交于操作线点X2, Y3),有得一梯级, 如此在平衡线与操作线间画梯级,直到达到或超过yn+1为止。(3)梯级总数为完成指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注意:图解法求理论级数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平衡线为直线或曲线,低浓度吸收

23、或高浓度吸 收,也可用于解吸过程理论板级的计算。2、解析法当平衡线为直线,平衡关系为Y* = mX。根据平衡关系和操作关系进行逐级迭代运算, 经整理得到克列姆塞尔(Kremser)方程:N =1 lnln AY - mXU - S) 12 + SY - mX(A 尹 1)(5-94)(A = 1)N = _Y-Y2 mX 23、理论板数与传质单元数的关系将式(5-94)与(5-92)比较可知理论级数N与传质单元数虬由勺关系:N1 - S S -1五=亦=岳4、填料层高度的计算等板高度:完成一个理论级作用所相当的填料层高度为等板高度。等板高度与物系的性质、填料性能及润湿情况、气液流动状况等有关,

24、它反映吸收设备 效能的高低,通常其值考实验测定,或用经验方程估算。填料层高度=Nx等板高度5. 5. 5吸收塔塔径的计算吸收塔塔径的计算可以仿照圆形管路直径的计算公式(5-94)4Vd = yH式中D吸收塔的塔径,m;匕混合气体通过塔的实际流量,m3/s;u空塔气速,m/s。注意:(1)在吸收过程中溶质不断进入液相,故实际混合气量因溶质的吸收沿塔高变化,混合气在进塔时气量最大,混合气在离塔时气量最小。计算时气量通常取全塔 中气量最大值,即以进塔气量为设计塔径的依据。(2)计算塔径关键是确定适宜的空塔气速,通常先确定液泛气速,然后考虑一个小 于1的安全系数,计算出空塔气速。液泛气速的大小由吸收塔

25、内气液比、气液 两相物性及填料特性等方面决定,详细的计算过程可见后面的有关章节。(3)按式(5-94)计算出的塔径,还应根据国家压力容器公称直径的标准进行圆整。5. 5. 6吸收塔的设计型计算吸收塔的计算包括设计型和操作型两类。设计型计算通常是在物系、操作条件一定的情 况下,计算达到指定分离要求所需的吸收塔塔高。当吸收的目的是除去有害物质时,一般要规定离开吸收塔混合气中溶质的残余浓度y2; 当以回收有用物质为目的时,一般要规定溶质的回收率。吸收塔设计的优劣与吸收流程、吸收剂进口浓度、吸收剂流量等参数密切相关。1 .流向的选择逆流:气体由塔底通入,从塔顶排出,而液体则靠自重由上而流下;并流:气液

26、同向。逆流操作与并流操作的比较:逆流操作与并流的气液两相进、出口组成相等的条件下逆流操作的优点:(1)逆流操作可获得较大的吸收推动力,从而提高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2)逆流操作吸收液从塔底流出之前与入塔气接触,则可得到浓度较高的吸收液;(3)逆流吸收操作吸收后的气体从塔顶排出之前与刚入塔的吸收剂接触,可使出塔 气体中溶质的含量降低,提高溶质的吸收率。所以工业上多采用逆流吸收操作。注意:在逆流操作过程中,液体在向下流动时受到上升气体的曳力,这种曳力过大会妨碍液 体顺利流下,因而限制了吸收塔的液体流量和气体流量。2.吸收剂进口浓度的选择及其最高允许浓度分析过程:当气、液两相流量及溶质吸收率一定时,

27、若吸收剂进口浓度过高,吸收过程的推动力减 小,则吸收塔的塔高将增加,使设备投资增加;若吸收剂进口浓度太低,吸收剂再生费用增加;所以吸收剂进口浓度的选择是一个总费用的优化问题,通常X2往往结合解吸过程确 定。5. 5. 7吸收塔的操作型计算吸收塔的操作型计算是指吸收塔塔高一定时,吸收操作条件与吸收效果间的分析和计 算。例如已知塔高乙气、液流量,混合气体中溶质进口组成匕、吸收剂进口组成X2、体 积传质系数KYa时,核算指定设备能否完成分离任务。又如某一操作条件(L、V、T、p、匕、 X2)之一变化时,计算吸收效果如何变化。1、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步骤:(1)常根据条件确定Hog、S,然后用Z= NOG

28、 - HOG确定NOG的变化;(2)用吸收因数法图5-21确定七的变化趋势;(3)用全塔物料衡算分析X1的变化。【例5-10】在一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氨一空气中的低浓氨气,若清水量适量加大,其余操 作条件不变,则七、X1如何变化?(已知体积传质系数随气量变化关系为宵泛V0.8) 解:用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氨为气膜控制过程,故Ka = ka泛V0.8因气体流量V不变,所以宵 近似不变。由于Ka任ka泛V0.8,Ka不变,所 以Hog不变。因塔高不变,故根据ZNog - Hog可知Nog不变。mY mX当清水量加大时,因S =-,故S降低,由图5-17可以看出 -2会增大,L / VY mX故Y将下降。

29、2根据物料衡算L(X X ) = V(Y Y ) r VY可近似推出X将下降。1212112、定量计算在定量计算时,由于传质单元数计算式的非线性,因此,计算需采用试差法及对比法求 解。【例5-11】某填料吸收塔在101.3 kPa, 293K下用清水逆流吸收丙酮一空气混合气中的丙酮,操作液气比为2.0,丙酮的回收率为95%。已知该吸收为低浓度吸收,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 关系为Y = 1.18X,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ya与气体流率的0.8次 方成正比。(塔截面积为1m2)(1)若气体流量增加15%,而液体流量及气、液进口组成不变,试求丙酮的回收率有何变 化?(2)若丙酮回收率由

30、95%提高到98%,而气体流量,气、液进口组成,吸收塔的操作温度 和压力皆不变,试求吸收剂用量提高到原来的多少倍。解:(1)设操作条件变化前为原工况=0.59L 2.0X2=0Y - mX, YY: - mX ;=匚c mV 1.18 S =NOG=1 lnKl 0.59)x 20 + 0.591 - 0.59=5.301设气量增加15%时为新工况因 Hog =, KYa 此 V 0.8Y所以HX V = V 0.2OG V 0.8FT HOG,1八 A 0.2=H 一OG V7=H 1.150.2 = 1.028HOGOG因塔高未变,NOG HOG = NogOGN = NOG HOG =

31、NOG HOG =纣5157OGH OG1.028H OG1.028 .V. S = S = 1.15 X 0.59 = 0.679V新工况下:OGln-s)YY 2-mX3- mX25.157 =1 In G 0.679)匕 + 0.6791 - 0.679Y1-25.157 = 1ln G - 0.679)- + 0.6791 - 0.679 L 1-门解得丙酮吸收率门变为92.95%(2) 当气体流量不变时,对于气膜控制的吸收过程,HOG不变,故吸收塔塔高不变时,NOG也不变化,即将丙酮回收率由95%提高到98%,提高吸收剂用量时,新工况下OG=N OG”01OG5.301 = -ln1

32、 - S1 - 0.98用试差法解得S =0.338=1.746S _L_ 0.59S - L 0.338所以吸收剂用量应提高到原来的1.746倍。5. 5. 8解吸及其计算解吸过程:工业生产中,常将离开吸收塔的吸收液送到解吸塔中,使吸收液中的溶质浓度由 x1降至X2,这种从吸收液中分离出被吸收溶质的操作,称为解吸过程。吸收一解吸联合流程:解吸后的液体再送到吸收塔循环使用,在解吸过程中得到较纯的溶质,真正实现了原混合气各组分的吸收分离。故吸收一解吸流程才是一个完整的气体分离过程。图5-2即是一个吸收一解吸联合流程。解吸的目的:(1)获得所需较纯的气体溶质;(2)使溶剂再生返回到吸收塔循环使用,

33、使分离过程经济合理。解吸过程方向:解吸过程是吸收的逆过程,是气体溶质从液相向气相转移的过程。解吸过程的必要条件:解吸过程的必要条件及推动力与吸收过程的相反,解吸的必要条件为气相溶质分压pA或浓度r小于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pA*或平衡浓度Y 。即:pA p;或 Y Y *。解吸过程的推动力:pA* - pA或Y* - Y。1 .解吸方法实现解吸的必要条件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气提解吸气提解吸法也称载气解吸法。其过程为吸收液从解吸塔顶喷淋而下,载气从解吸塔底 靠压差自下而上与吸收液逆流接触,载气中不含溶质或含溶质量极少,故pA pA*,溶质 从液相向气相转移,最后气体溶质从塔顶带出。解吸过程的推动力为pA* -pA,推动力越 大,解吸速率越快。使用载气解吸是在解吸塔中引入与吸收液不平衡的气相。通常作为气提 载气的气体有空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根据工艺要求及分离过程的特点,可选用 不同的载气。(2)减压解吸将加压吸收得到的吸收液进行减压,因总压降低后气相中溶质分压pA也相应降低,实 现了 pA pA*的条件。解吸的程度取决于解吸操作的压力,如果是常压吸收,解吸只能在 负压条件下进行。(3)加热解吸将吸收液加热时,减少溶质的溶解度,吸收液中溶质的平衡分压p A *提高,满足解吸 条件pA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