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实际应用及GPS学习总结.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88480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实际应用及GPS学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GPS实际应用及GPS学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GPS实际应用及GPS学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GPS实际应用及GPS学习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GPS实际应用及GPS学习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PS实际应用及GPS学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实际应用及GPS学习总结.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八V一刖言1二 GPS、RTK11 GPS简介12 RTK简介23 RTK系统的组成24 RTK的基本原理35 GPS RTK平面坐标转换算法46 GPS RTK高程转换过程6三RTK测绘地形图的准备工作81、架设基准站82手簿主程序的打开83新建项目84 GPS和基准站主机连接105设置基准站116 GPS和移动站主机连接127采集控制点源坐标138求解转换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149碎部测量、放样16四RTK联合全站仪测图实例181测区概况182人员配置183已有资料分析184数据采集185点校验196测量中的注意事项207测量中的体会及建议21一前言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图方

2、法正逐步被不断涌现的新仪器、新 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所取代。GPS-RTK(以下简称RTK)与全站仪联合进行数字 化测绘地形图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随着GPS系统的不断改进,已经达到 了比较满意的精度要求,可以满足常规测量的要求,尤其对于开阔的地段,直接 采用RTK进行全数字野外数据采集。对于灌木较多的地段,采用RTK测定图根点, 通过全站仪采集碎部点。基于此,我们在实践中尝试利用全站仪联合RTK进行野 外数据采集,然后在电脑上进行数字化成图,结果显示该方案是可行的。全站仪 联合RTK测绘地形图,可以优劣互补。如果仅用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图,就必须 建立图根控制网,这样须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

3、、财力;如仅用RTK测图,可以 省去建立图根控制这个中间环节,节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同时还可以全 天侯地观测。由于卫星的截止高度角必须大于13 -15,它在遇到在树木下时, 就很难接收到卫星和无线电信号,也就无法进行测量。如果用全站仪联合RTK进 行数字测图,上述弊端就可以克服。即在进行地形测量时,空旷地区的地形、地 物用RTK测图;树木密集地区的建筑物、构筑物用RTK实时给出图根点的三维坐 标,然后用全站仪测图。这样可以大大加快测量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二 GPS、RTK1 GPS简介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本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 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

4、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 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 座己布设完成。24颗GPS卫星在离地面1万2千公里的高空上,以12小时的周 期环绕地球运行,使得在任意时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 以上的卫星。卫星的位置可以精确测定,在GPS观测中,我们测出卫星到接收机 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 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 Y, Z)三个未知数。考虑到卫星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 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 Y, Z和钟差,因此,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 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可

5、以确定某一观测点的空间位置,精确算出该点的经纬度和高程。2 RTK简介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测量系统,它是集计算机技术、数字通 讯技术、无线电技术和GPS测量定位技术为一体的组合系统;它是GPS测量技术 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RTK定位精度高,可以全天侯作业,每个点的误差均为不 累积的随机偶然误差。RTK为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利用卫星发射的两个载波 L1(1575.42MHZ)和L2(1227.60MHZ),以载波相位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测量技 术。一般情况下,有一个基准站和一个以上的流动站。基准站可设在已知点也可 在未知点上,利用求测的WGS-84坐标和已知的地

6、方坐标可求出坐标转换的参 数,在求得转换参数后,利用基准站时时测得站点坐标信息于流动站测得的时时 坐标信息,两站之间的基线向量来求出流动站的时时坐标。在后续测量中,求未 知点时可直接得到地方坐标系中的坐标。在不同的RTK设备中求解的要求略有不 同。3 RTK系统的组成GPS-RTK系统由基准站、若十个流动站及无线电通讯系统三部分组成。基准 站包括GPS接收机、GPS天线、无线电通讯发射系统、供GPS接收机和无线电台 使用的电源(12伏蓄电瓶)及基准站控制器等部分。流动站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GPS接收机、GPS天线、无线电通讯接收系统、供GPS接收机和无线电使用的电 源及流动站控制器等部分。用

7、框图表示参见图2.1。射 天 技渔蔚站4 RTK的基本原理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空间卫星部分、用户接收部分,各 部分均有各自独立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又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对于 静态GPS测量系统,GPS系统需要二台或二台以上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记录的 数据用软件进行事后处理可得到两测站间的精密WGS-84坐标系统的基线向量, 经过平差、坐标转换等工作,才能求得未知的三维坐标。现场无法求得结果,不 具备实时性。因此,静态测量型GPS接收机很难直接应用于具体的测绘工程,特 别是地形图的测绘。RTK实时相对定位原理如图2.2所示:基准站把接收到的所 有卫星信息(包括伪距和载波

8、相位观测值)和基准站的一些信息(如基站坐标天线 高等)都通过无线电通讯系统传递到流动站,流动站在接收卫星数据的同时也接 受基准站传递的卫星数据。在流动站完成初始化后,把接收到的基准站信息传送 到控制器内并将基准站的载波观测信号与本身接受到的载波观测信号进行差分 处理,即可实时求得未知点的坐标。数据流程如图2.3所示。图2.2 RTK实时相对定位示意图卷作叫1.31信号图2.3 RTK数据流程5 GPS RTK平面坐标转换算法在CPS测量中,经常要进行坐标系变换与基准变换。所谓坐标系变换就是在不同的坐标表示形式间进行变换,基准变换是指在不同的参考基准间进行变换。(1)坐标系的变换方法空间直角坐标

9、系与空间大地坐标系间的转换在相同的基准下,空间大地坐标系向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转换方法为:X=(N + H)cosBcosL(2.4)Y=(N + H)cosBsinL(2.5)Z=N(1-e2)+HsinB(2.6)其中n = ; a,为卯酉圈的半径;(2.7)1 一 e2 sin2 B(2.8)a为地球椭球长半轴;b为地球椭球的短半轴。在相同的基准下,空间直角坐标系向空间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方法为:L = arctan() X(2.9),Z(N + H)、B = arctan();(X 2 + Y 2) N (1-e2)+ HZH N (1- e 2)sin B(2.10)(2.11)在采用上式进

10、行转换时,需要采用迭代的方法,先将B求出,最后在确定H。(2)坐标系统的转换方法不同坐标系统的转换本质上是不同基准间的转换,不同基准间的转换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常用的有布尔沙模型,又称为七参数转换法。七参数转换法是:设两空间直角坐标系有七个转换参数一3个平移参数、3个旋转参数和1个尺度参数。(XA ya ZA)T为某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A的坐标:(XB yb ZB)T为该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B的坐标;(XA AYA AZA) T为空间直角坐标系A转换到空间直角坐标系B的平移参数(wx wy wz)为空间直角坐标系A转换到空间直角坐标系B的旋转参数;m为空间直角坐标系A转换到空间直角坐标系B的尺度

11、参数。则由空间直角坐标系A到空间直角坐标系B的转换关系为:XAXX B0AYAY+ (1+ m) R( w)YB0AZBAZ0ZL A其中:(2.12)q 00 )R =0 cos wsin w(w,) 人一一 XX0 sin wXcos w Jcos w 0y. 、-sin w yR =(wy)0 10sin w 0k ycos w 1ycos w sin w 0zz.R =sin w cos w 0(w )zzzk 001J(2.13)(2.14)一般w、Wy、w均为较小度角,认为(2.16)sinw = wcosw = 1(2.17)则有:R (w) = R (w ) R (w)R (w

12、 )=1w-wz-w1wzxw-w1yx,y(2.18)r w XXAXxBAAwYY+AY+ KyBAAwZZAZzBAALm J也可将公式转换为:(2.19)(2.20)0-ZYXAAAZ0-XYAAA-YX0ZAAA6 GPS RTK高程转换过程由GPS相对定位的基线向量,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大地高差。如果在GPS网中, 已知一个点的大地高,就可以在GPS网平差后求得全网各点的大地高。大地高是 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的,地面点大地高的定义是:由地面点沿通过该点的椭球 面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但是,我国通用的是正常高系统,是以似大地水准面为 基准面的,参考椭球面与似大地水准面是两个不同的基准面,二

13、者既不重合也布 平行,大地高与正常高之间的差值称为高程异常。因此,在GPS测量中,在得到 GPS点的大地高之后,要得到实际工作需要的正常高,还需要求解高程异常。在GPS网中,已知一个点七的大地高H*,对该网进行网平差后,可知各点的大地 高H。又已知飞点的正常高H*,并且由水准联系测得到另外一些GPS点的与Pk 点的正常高差,则可以求得各点的高程异常,用公式可表示为:& = H - Hy = H - (Hy + h )(2.21)i i iik ki由上式还可知,对于GPS网中未联测水准的点,如果知道高程异常,就可以 得到正常高。由单点定位得到的GPS点的大地高具有很高的精度,如果水准测量 的精

14、度也很高,则可以得到高精度的高程异常。在测量区域不大的范围内,似大 地水准面的变化比较平缓,可以利用联测水准的GPS点用曲面拟合法来逼近似大 地水准面,以求得其它GPS点的高程异常,进而求得正常高。曲面拟合法,就是将高程异常近似看作是一定范围内各点坐标的曲面函数, 高程异常在此范围内变化平缓,可以利用已联测水准的GPS点的高程异常来拟合 这一函数。在求得函数之后,就可以计算其它GPS点的高程异常和正常高。通常 采用二次曲面函数对高程异常进行曲面拟合。对于GPS水准联测点Pk,拟合模型表示为:& =a +a Ax +a 颂 +a Ax2 +a Ay2 +a Ax Ay -s(2.22)i 01

15、k 2 k 3 k 4 k 5 k k k上式中: A x = x - x 0Ayk = yk - y 0x0,y为重心坐标,x y为P点的平面坐标,s为拟合残差。 00k k Kk由上式可知,采用二次曲面拟合时,至少应有6个GPS水准联测点,当少于6个联测点时,应该去掉二次项系数,变成平面函数拟合模型:6 =a +a Ax +a Ay -s(2.23)平面拟合只限于小区域且较为平坦的范围。如果能提供10个或更多的水准 联测点,则可采用三次曲面函数来拟合,效果会更好,三次曲面拟合模型如下:6 =a +a Ax +a Ay +a Ax2 +a Ay2 +a Ax Ay +a Ax3 +a Ay3

16、i 01 k 2 k 3 k 4 k 5 k k 6 k 7 k+ a AxAy +a Ax Ay2 -s求出似大地水准面之后,GPS网中各点高程可以通过(2.21)式求得。三RTK测绘地形图的准备工作1、架设基准站基准站可架设在已知点或未知点上(注:如果需要使用求解好的转换参数, 则基准站位置最好和上次位置要一致,打开上次新建好的项目,在设置基准站, 只需要修改基准站的天线高,确定基准站发射差分信号,则移动站可直接进行工 作,不用重新求解转换参数)基准站架设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a、高度角在15度以上开阔,无大型遮挡物;b、无电磁波干扰(200米内没有微波站、雷达站、手机信号站等,50米内 无

17、高压线);c、在用电台作业时,位置比较高,基准站到移动站之间最好无大型遮挡物, 否则差分传播距离迅速缩短;d、至少两个已知坐标点(已知点可以是任意坐标系下的坐标,最好为三个 或三个以上,可以检校已知点的正确性);e、不管基站架设在未知点上还是已知点上,坐标系统也不管是国家坐标还 是地方施工坐标,此方法都适用。将GPS基准站架设,连接好,将主机工作模式通过面板上的按键调成基 准站所需要的工作模式,等待基准站锁定卫星。2手簿主程序的打开点击手簿桌面的“ Hi-RTK.exe ”快捷图标,打开手簿程序。3新建项目通常情况,每做一个工程都需要新建一个项目。a. 点击【项目】一【新建】一输入项目名一【】

18、软件桌面项目信息注:请将新建的项目放在默认路径(NandFlashProjectRoad)下,否 则在手簿没电或硬复位的情况下,除NandFlash文件夹外的数据都会丢失。设置坐标系统参数,(如下图)b.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坐标系统】椭球坐标系毓国家|中园坐标系统|中国-UnNmrnM |椭球澳乏椭球转耕平面转耕 *投影方法|高斯三度带名称中央子午线北向加常数东向加常薮投取面高程平均蜻度尺度加带号X坐标轴正向(北向)Y坐标轴正向(东向)114:00 iOO.OOOE05000000000:00 :00. DOON1FalseTrueTrue投影“坐标系”:选择国家,输入坐标系统名称,格式为“国

19、家一xxxx”,源椭球一般为WGS-84,目标椭球和已知点一致,如果目标坐标为自定义坐标系,则可以不更改此项选择,设置为默认值:“北京-54”。“投影”:选择投影方法,输入投影参数。(中国用户投影方法,一般选择“高 斯自定义”,输入“中央子午线经度”,通常需要更改的只有中央子午 线经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指测区已知点的中央子午线;若自定义坐 标系,则输入该测区的平均经度,经度误差一般要求小于30分。地 方经度可用GPS实时测出,手簿通过蓝牙先连上GPS,在【GPS】f 【位置信息】中获得)。“椭球转换”:不输。“平面转换”:不输。“高程拟合”:不输。“保存”:点击右上角的【保存】按钮,保存设置好

20、的参数。注:记得点击右上角的保存按钮,否则坐标系统参数设置无效。4 GPS和基准站主机连接【GPS】f“左上角下拉菜单”一连接【GPS】,设置仪器型号、连接方式、 端口、波特率,点击【连接】点击【搜索】出现机号后,选择机号,点击【连 接】,如果连接成功会在接收机信息窗口显示连接GPS的机号。蓝牙连接注意事项:a. 连接之前先在“配置”一“手簿选择” 一选择手簿类型;b-手簿与GPS主机距离最好在10m内;c. 选择串口连接时,周围30m内无第三个蓝牙设备开启(包括同类手簿、GPS 主机都不能打开);d. 如果连接不上,请重新启动接收机,或手簿程序。手簿;|Q series/GIS+中海达Q添列

21、手持机 GIE+手酒搜索11停止退出蓝牙搜索n O-1 -P-010_uo点名:B:L:H!y:h;B-18301622;58;00,00431N113:21:46.979 ISE28.520应用SJBLH I计算三参数平滑平滑浅数:结果:X:Y:H:102S1V10.00000,0000点库a:0.0217o:0.0347a:0.0142位置数据链苴他确定0.0000蓝牙搜索回记忆地址zhd 0S83660连接GPS5设置基准站a.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点击【基准站设置】。b. 点击【平滑】,平滑完成后点击右上角【】。(如下图)基准站位置平滑采集基准站坐标c. 点击【数据链】,选择数据链类型,

22、输入相关参数。(例如:用中海达服务器传输数据作业时,需设置的参数(如左下图),选择 内置电台时,只需设置数据链为内置电台、设置频道;)设舞站僦方耻设基准站圈W闻费口|国频道;数据链:I内置电台又刁天翡高(米):差营模式:电苴格式:GPSib 角(度):位置数据睡苴他确定基准站数据链位置 数据链j其他确定基准站其它设置d. 点击【其他】,(如右上图),选择差分模式,电文格式,(默认为RTK、RTCA 不需要改动)点击【天线高】,选择天线类型,输入天线高,应用、确定后回到 右上图界面,点击右下角【确定】,软件提示设置成功。e. 查看主机差分灯是否每秒闪一次黄灯,如果用电台时,电台收发灯每秒闪一 次

23、,如果正常,则基准站设置成功。f. 点击左上角菜单,点击【断开GPS】,断开手簿与基准站GPS主机的连接。6 GPS和移动站主机连接a.连接手簿与移动站GPS主机:(使用内置电台时,只需设置数据链为内置电台, 修改电台频道,电台频道必须和基准站一致。)数据链苴他确定设移动站数据瞎频道:012345678内置电台打开移动站GPS主机电源,调节好仪器工作模式,等待移动站锁定卫星。 按左上角下拉菜单一【连接GPS】,将手簿与移动站GPS主机连接。当手簿与 GPS主机连接正常时,如果连接成功会在“接收机信息”窗口显示连接GPS 的机号,连接方法和基准站类似。b. 移动站设置:使用菜单【移动站设置】,弹

24、出的“设置移动站”对话框。在【数 据链】界面,选择、输入的参数和基准站一致。点击【其他】界面,选择、输入和基准站一样的参数,修改移动站天线高。 按右下角【确定】按钮,软件提示移动站设置成功,点击右上角按钮【X】,回退 到软件主界面。7采集控制点源坐标点击主界面上的【测量】按钮,进入碎部测量界面,(如左下图):记录点信息点名:a 1里程:a实时1天线高(米):2.1200直高)注记;Test数据:0亶1鬼1%二X;-0.2595n:0.0000y:0.7165n:0.0000h:-(J.3367u:a.oooo扫Rbl|xv70 mI碎部测量x;-0,3670y:-0.455gh:-0.44&l

25、cdcO.OOOOcry:0.0000crh;0,0000WGS84-B:0:00!00.01L91SWGS84-L : 109:30:46.g 5776EWGS84-H:-O.44&1保存控制点/TSinEl e10 表示单点定位 Fix表示固定坐标(基准站)Int表示RTK固定解Float表示RTK浮动解RTD表示伪距差分模式WAAS表示WAAS星站差分模式None表示没有GPS数据ukonwn表示未知数据类型查看屏幕上方的解状态,在GPS达到“Int” RTK固定解后,在需要采集点的控制点上,对中、整平GPS天线,点击右下角的_或手簿键盘“F2”键保 存坐标可以。弹出“设置记录点属性”对

26、话框,(如右上图),输入“点名”和“天线高” 下一点采集时,点名序号会自动累加,而天线高与上一点保持相同,确认,此点 坐标将存入记录点坐标库中。在至少两个已知控制点上保存两个已知点的源坐标 到记录点库。8求解转换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回到软件主界面,点击【参数】一 “左上角下拉菜单” 一【坐标系统】一【参 数计算】,进入“求解参数”视图:(如左下图)。卷数计算计算类型四参数+高程拟合坐标点对详细信息点名3 Pts3 name|源引服25000002541000源顷500000492400拖动滑条至右端,平面中误差,高程中误差要小于你要、求的点误差值(I III T高程拟合模型固定差改正湍揖删除解甘

27、添加控制点求解转换参数点击【添加】按钮,弹出右上图,要求分别输入源点坐标和目标点坐标,点击从坐标点库提取点的坐标,从记录点库中选择控制点的源点坐标,在目标 坐标中输入相应点的当地坐标。点击【保存】,重复添加,直至将参与解算的控 制点加完,点击右下角【解算】按钮,弹出求解好的四参数,点击【运用】。注:四参数中的缩放比例为一非常接近1的数字,越接近1越可靠,一般为0.999X 或 1.000X平面中误差,高程中误差表示点的平面和高程残差值,如果超过要求的精度限 定值,说明测量点的原始坐标或当地坐标不准确,残差大的控制点,不选中点前 方的小勾,不让其参与解算,这对测量结果的精度有决定性的影响!四参教

28、结果运用 取消125123.85-5421122.2100256:01:00,510,名称值1,00000542平平转度 XY旋R应用转换参数检查转换参数在弹出的参数界面(右上图)中,查看“平面转换”和“高程拟合”是否应用, 确认无误后,点击右上角【保存】,再点击右上角【X】,回退到软件主界面。注意:小于3个已知点,高程只能作固定差改正;大于等于3个已知点,则 可作平面拟合;大于等于6个已知点,则可作曲面拟合。而作平面拟合或曲面拟 合时,必须在求转换参数前预先进入【参数】一【高程拟合】菜单进行设置。9碎部测量、放样a. 碎部测量:点击主界面上的【测量】按钮,进入“碎部测量”界面,在需要采集点的

29、碎部点上,对中、整平GPS天线,点击右下角的 或手簿键盘“F2” 键保存坐标。可点击屏幕左下角的一1碎部点库按钮,查看所采集的记录点坐标。b. 点放样: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点击【点放样】弹出界面(如左下图),点击左下角 (表示放样下一点),弹出右下图,输入放样点的坐标或点击【点库】从坐标库取点进行放样。选择点c. 线放样: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选择【线放样】。顺样卷况小睹。QI凶A /放样指示,瓯回1国虱1,由+1翌上向北4W9向东高差-D .362K0 + 10.0000 |2| 幽陋线放样放样点选择如左上图,点击口 按钮,选择线段类型,输入线段要素,然后点击*下 一点,弹出右上图,输入里程,

30、定义里程加常数,确定,根据左上图的“放样指 示”进行放样。注:一般的,当求解好一组参数后,假如还要在同一测区作业,建议将基准站位 置做记号,基准站坐标、投影参数、转换参数等信息都记录下来,当下次作业时, 建议将基准站架设在相同的位置,打开原来使用过的项目,设置基准站,修改基 准站天线高,检查参数正确后,移动站即可得到正确的当地坐标。四RTK联合全站仪测图实例1测区概况我单位承建的万宝莫桑比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该项目总面积达2万公顷, 鉴于现场场地较大,因此要分区进行测量。该测区位于平原地带,地形条件复杂, 测区内部以荒草和芦苇为主。综合测区以上情况,通过认真讨论、试验和分析, 决定对于接收卫星

31、信号较好的平坦地区采用RTK进行碎部测量;其余地区采用全 站仪进行碎部测量;全站仪所需图根控制点采用RTK进行测定。测图方式为野外 数字化测图,使用一套动态GPS接收机、两台全站仪进行外业采集,应用CASS5.0 地形地籍软件成图,为便于规划设计,地形图不进行分幅,等高距为1 m。现我 公司正在施工的农田水利建设包括:双鸭山十万亩农田、军垦一万亩农田、运粮 湖一万亩农田、运粮湖三万亩农田。现已运粮湖一万亩农田为例(运粮湖一万亩 设计规划图纸见附图)。2人员配置在人员分工上,RTK分为2组(每个流动站为一组),每组2人,一人操作RTK, 一人画草图;另有1人留守基准站,负责基准站的安全;每组画草

32、图的人员将野 外采集的数据导入计算机,根据野外草图进行数字化成图。人员配置共5人,所 以RTK与全站仪分开时段测图。3已有资料分析测区附近有GPS已知点3个,保存完好,精度满足要求。1个点在测区外2 个点在测区内,用这3个点做RTK的点校正。4数据采集在本次的地形图测绘中利用RTK随时为全站仪测图测量图根点。测量方法是 全站仪与RTK联合进行地形要素的自动采集和存储,并通成图。对于开阔的地段 (主要是田野、公路、河流、沟、渠、塘等直接采用RTK进行全数字野外数据采 集。实地绘制地形草图,对于树木较多等采用RTK给定图根点位,回到室内将野 外采集的坐标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线传输到计算机,根据实地绘制

33、的草图,在计算 机上利用CASS6.0成图软件进行制图。RTK作业的具体操作: a采用RTK技术进行碎部点采集,所采集的数据为当地平面坐标;b应用RTK采集碎部点时,遇到一些对卫星信号有遮蔽的地带,这时可采用RTK 给出图根点的点位坐标,然后采用全站仪测碎部点坐标。全站仪作业的具体操作:a整平对中,对中偏差不得超过1 mm;b启动全站仪,进入文件管理界面,建立文件名,并选择该文件在文件下存储; c以后视点为检核点进行检核,偏差在限差范围内方可进行点收集,否则查明原 因,符合限差要求方可采集数据;d采集碎部点数据信息。全站仪注意事项a一个测站应一个方向观测,切勿盘左盘右不分;b一个测站仪器如有碰

34、动需重新对中整平检核。5点校验用于计算两坐标系统之间的平面、高程平移参数。通常在以下两种情况,可 以使用校正参数:a、只有一个BJ-54、国家-80坐标或只有一个和WGS-84坐标系旋转很小的 坐标系下的坐标,基准站架设好后,移动站可以直接到一个已知点,点击【点校 验】一【计算】,采集当前点的WGS-84坐标,输入已知点的当地坐标,点击【计 算】,得出已知坐标和当前坐标的改正量dx、dy、dz,点击【应用】可应用校验 参数,应用后所采点的坐标将自动通过校验参数改正为和已知点同一坐标系统的 坐标。b、假设已建好一个项目,参数计算完以后,正常工作了一段时间,由于客 观原因,第二次作业不想把基准站架

35、设在和第一次同样的位置,此时,可以用到 点校正功能,只需要将基准站任意架设,打开第一次使用的项目,到一个已知点 上校正坐标即可。校正方法和第一种情况相同。(1)计算已知点部分可用三种方法输入:从点库中选取;从列表中选中;直接输入坐标。选中回明h,得出的已知点坐标是xyh形式,否则得出的BLH形式。|点校箍计耸当前r第一步、点X!击【平滑】y:获取当前点h;t的坐标已知0 xyhX:-42319.1958Y;h:-34259.26693.7514第二步、入已知点的坐标输计算校正参数校正参数结果第三步、点击【计算】【计算】:根据当前点和已知点计算得出dx、dy、dz。(2)结果 【应用】:把计算出

36、的改正量应用到项目中。【取消】:取消参数应用。6测量中的注意事项通过此次作业表明,全站仪联合RTK测图,能大大加快工作进度,节省工程 成本。与常规测量相比,RTK测量需要的测量人员少、作业时间短,能够极大地 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实施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工作进度,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a、各作业小组要注意协作分工,不要漏测重测。在RTK测量困难地区,应利用 全站仪测图。尽量保证当天成图,以便对漏测地区进行及时补测。b、选择基准站时要考虑数据链能否正常工作,因为电台的功率一般比较低,又 是“近直线”方式传播,所以要考虑距离和“视场”。一般基准站选择在靠近测 区中央、位置较高的地方。7测量

37、中的体会及建议通过对GPS测量的实际应用,我们遇到了种种问题如如何选择坐标系,坐标 系之间的转化,测量结果的质量控制等。但我个人认为如何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 是使用GPS测量的关键问题,因此根据实际应用,对如何提高GPS控制测量质量 及精度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a、对GPS网中已知点的坐标的精度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检验,避免那些存 在较大误差的“已知点”作为平差计算或坐标转换的约束条件,其结果会影响 GPS测量原有的精度,给GPS网的最后结果带来影响。检验方法,一是认真查阅 这些已知点的等级、精度等资料,二是通过高精度的测距仪进行测距和已知点计 算的边长进行比对,三是对已知点进行分组约束平差试算,找

38、出匹配的平差精度 高的已知点。b、采用GPS技术进行控制测量,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强、工作效率高的特 点,不但要求作业人员具有较高的GPS测量专业技术水平,而且更要有高度的责 任心。这对确保观测数据质量和平差计算成果的精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每一失 误都有可能造成观测成果和内业计算成果的错误,造成返工或不可弥补的损失。 具体要求是在静态测量中,要保证测站点名、点号、仪器高、天线高输入的正确。 在内业平差计算时,要对约束点、校核点、平面坐标和高程的输入进行反复校对, 保证其正确无误。在动态测量中,也要求观测者时时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如立杆 者必须做到气泡居中,点位对中,误差在1cm以内方可测量,这是保证动态测量 精度的关键,须认真做好。c、外业施测在在温度比较低(0C以下)时,应提前20分钟对接收机进行 加温预热。这样的观测数据的质量优于未经过接收机预热的观测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