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稿的写作》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8656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话稿的写作》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讲话稿的写作》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讲话稿的写作》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讲话稿的写作》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讲话稿的写作》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话稿的写作》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话稿的写作》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讲话稿的写作,讲话稿,是为在某些特定的集会或公开场合讲话所拟写的书面稿件。讲话稿具有传达政策、阐发思想、指导工作、宣传鼓动、体现外交礼仪等重要作用,是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一种文体。,今天就这个问题讲两个方面:一个是讲话稿写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二个是讲话稿的写作技巧。就基本原则讲我们概括为“五个符合”,就写作技巧讲我们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撰写讲话稿的基本原则,(一)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二)要符合本地区、本系统的实际(三)要符合讲话者的意图和身份(四)符合与会者的职业特点和接受能力(五)要符合不同类型会议的特点,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领导讲话表达的是党政机

2、关的意志,具有准法定文书的性质,有较强的政治性、权威性和约束力。他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讲话内容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绝对不能发表与其相悖的言论,这是一条政治纪律。,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学习吃透有关文件精神。为了撰写好讲话稿,撰稿人应对有关文件先学一步,领导应允许他们阅读密级较高、按规定阅读不到的文件,并让他们列席有关重要会议,以领会领导意图,加深对有关文件的理解。这不是特殊化,而是工作的需要。,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斗争的深入,需要充实调整和修改。文秘工作者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关注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最新发

3、展。,符合本地区、本系统的实际 注意联系实际 抓准、抓好问题,符合讲话者的意图和身份 首先要摸清领导意图一靠当面谈了解领导意图,二靠平时接触、观察,揣摸领导的意图,三是通过研究会议的主题、内容和出席会议人员的身份,把握领导意图。,搞清楚讲话者的身份弄清楚要讲话的人是分管领导还是业务部门的领导,是主要领导还是副职领导。领导的身份不同,讲话稿的内容、角度、口气应有所不同。,搞清楚讲话人在会议上扮演的角色特别是比较大型的会议,有做工作报告的,有大会发言的,有介绍经验的,也有领导作指示的,这些讲话从内容到形式各具特色。,工作报告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具体部署,篇幅相对较长

4、。大会发言多是介绍某一方面的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篇幅一般较短。经验介绍,应用汇报的口气,介绍本单位、本系统某一方面的工作经验。领导作指示的讲话,主要是从宏观上提要求、作指示。,符合与会者的职业特点和接受能力讲话稿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质量如何,要看听众的反映,如果听众感到满意,讲到他们的心坎上,并受到教育和鼓舞,这个讲话就是成功的,否则就是不成功的。,首先,要把握听众的心理需求其次,要符合听众的职业特点其三,要适应听众的接受能力总之,写讲话稿,一定要适应听众,做到深浅适当、软硬适中,切不可不看对象,自说自话。,符合不同类型会议的特点不同类型的会议,讲话稿的内容、形式、角度和语言都有很大的不同,

5、不能用一个模式。工作会、业务会、座谈会、表彰会、纪念会等。,二、讲话稿写作技巧,四个方面:(一)领会意图,把握特点,做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主题是讲话稿的灵魂,选择和确定主题至关重要,动笔之前首先要研究的核心问题。领会领导意图,首先要请领导谈讲话的主题,这是大前提,主题明确了,才能谈思路和其他。,主题的选择和确定,要根据会议的内容和领导扮演的角色来进行。一篇讲话稿只能有一个主题,集中精力把一个问题说清楚,不能搞多中心。,(二)反复比较,精心安排,做到布局合理,层次清楚 就是要围绕主题进行谋篇布局,也就是通过构思把讲话稿的骨架定下来,明确文章分几个部分,并列出提纲,然后才能动笔。,讲话稿的格式比

6、较灵活,不象法定公文那样规范。用什么样的格式要由内容来定,内容决定形式。一篇讲话稿,大体上分开头、结尾和主体三个部分,开头和结尾都比较短,主体部分一般分几个层次和段略,在构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形式的完美,要注重内容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就是要围绕主题,抓住和解决几个问题。,主体部分写作时:一要抓住重点,重点就是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它解决了其他问题才容易解决。二要突出特点,如果讲话稿通篇都是共性的东西,就显得平淡、空洞。突出特点就是突出个性,解决个性方面的问题。三要求新求深,力求观点新,材料新,使人听了耳目一新,而非老生常谈。要注意抓方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认真安排和布局:问题找准之

7、后,认真安排和布局,确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几个段落和层次,哪些该详,哪些该略,怎样衔接和过渡,前后如何照应,都要考虑周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给人一种严谨、自然、完整、统一的感觉。注意过渡和衔接:常用的过渡词语有“因此”、“而且”、“但是”、“当然”、“应该看到”、“应该强调的是”、“总上所述”、“总而言之”等;也有用一两句承上启下的话加以过渡的。,注意材料排列的逻辑顺序:如果违背了这些顺序就会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直接影响讲与听的效果。注意前后的照应:照应是指文稿的内容前后的关照,协调和呼应。,(三)广积薄发,反复提炼,做到材料翔实,丰富多彩 收集材料 广泛收集和正确运用材料是撰写讲话稿的

8、重要一环。材料一般分理论材料、事实材料、数字材料和会议本身相关的信息四部分。,理论材料来源于上级文件和书本,事实材料多来自基层,数字材料一般来自统计、综合部门。会议相关的信息,包括会议的主题、内容、时间、地点、规模、议程及有那些领导讲话等,这些不必都写进讲话稿,但对增强讲话稿的针对性帮助很大。,收集材料要贯彻广积薄发的原则。就是要围绕主题尽可能多收集材料,材料多了,才有选择的余地。占有材料越多,选择的余地就越大,对事物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就判断的越准,就越容易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语言,越能增强讲话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在收集材料时,一定要注意真实性,对那些道听途说的马路新闻,绝对不能用。对来自基层

9、的材料要注意核实。对来自国外的资料,不能轻易引用,要认真加以核实,辨别其真伪、角度和立场。用了虚假的材料会对领导造成误导和决策的失误,对全局工作造成损失。,选择材料在大量、详细、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提炼和筛选,去掉陈旧的,保留新鲜的;去掉一般的,保留典型的、有说服力的;去掉偶然的,保留能反映本质的。就是保留下来的材料,也不能原封不动写在稿子里,根据需要还要再加工,有的要删节,有的要概括,有的要改变角度。当然,加工不是虚构,不是伪造,而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进行锤炼,就像一块铁,你不能直接使用,要加工成零件才能按在机器上。,运用材料要注意以下几点:坚持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观点

10、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既要有概括性的材料,又要有典型材料。既要有真实性,又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四)立足风格特点,注重表达效果,做到语言准确,朴实,简洁 语言是文章的细胞。文章的主题、结构、布局和材料运用都要用语言表达出来。讲话稿的语言要符合讲话的习惯,句子不易太长,少用生僻的字眼,读起来顺口,便于现场发挥。,首先要准确简练。讲话稿的提法、分寸、措词、用语,要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做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其次是庄重朴实。对一些重要的工作报告和针对重大事件的讲话,一般使用庄重严肃的语言。其三要生动典雅。讲话稿的语言不仅有庄重一面,而且有生动形象的一面。其四要熟悉领导的思路、风格和语言习惯。,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