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9021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山东公安消防总队,主要内容,一、什么是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三、具体实施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消防安全标准化,消防部门在总结多年与火灾作斗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督促单位建立了具有健全、科学的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经营环节和相关岗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并保持一定的标准,使单位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经营的良好状态。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是保证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七项标准”,我们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消防法律、法规和相关消防技术标

2、准的规定,制定下发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组织制度消防设施建设标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两个能力”建设标准、多产权、多家合用同一建筑物单位消防安全“五个统一”建设标准、人员密集“九小场所”消防安全建设标准、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建设标准和社区消防建设标准、农村消防建设标准“七项标准”。,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消防组织制度规范化标准悬挂统一化设施器材标识化重点部位警示化培训演练经常化检查巡查常态化,三、具体实施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一)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组织制度、消防设施建设标准要求(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一畅两知三能”建设标准要求(三)多产权多家合用同一建筑物单位消防安全

3、“五个统一”建设标准要求,人员密集场所定义,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主要包括14类场所:1、宾馆、饭店等旅馆;2、餐饮建筑;3、商场、市场、超市等商店;4、体育场馆;5、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览厅;6、金融证券交易所;7、公共娱乐场所;8、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9、养老院;10、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11、公共图书馆的展览厅、阅览室;12、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13、人员密集的生产加工车间;14、员工集体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组织制度,(1)明确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2)明确消防

4、安全管理人、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及专(兼)职消防人员,具体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娱乐场所应当配备专业保安、安保人员。(3)实行并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的记录齐全。,(4)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公布实施;单位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安全检查、火灾隐患整改和消防培训等工作情况的记录齐全。(5)消防安全培训到位,新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从业的售货员、服务员、安保人员、管理人员每半年至少组织培训一次。从事防火巡查人员、专兼职消防干部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工作技能。(6)建立健全单位消

5、防安全管理档案。(7)积极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消防控制室值班员职责,熟悉和掌握消防控制室设备的功能及操作规程,按照规定测试自动消防设施的功能,保障消防控制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火警信号应立即确认,火灾确认后应立即报火警并向消防主管人员报告,随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对故障报警信号应及时确认,消防设施故障应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应立即向部门主管人员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不间断值守岗位,做好消防控制室的火警、故障和值班记录。,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人员职责,熟悉和掌握消防设施的功能和操作规程。按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消防设施和消防电源处于正

6、常运行状态,确保有关阀门处于正确位置。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应及时向上级主管人员报告。做好运行、操作和故障记录。,保安人员职责,按照本单位的管理规定进行防火巡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发现火灾应及时报火警并报告主管人员,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协助灭火救援。劝阻和制止违反消防法规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2、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巡查的内容和频次,人员密集场所应建立防火巡查和防火检查制度,确定巡查和检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防火巡查和检查时应填写巡查和检查记录,巡查和检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名。巡查、检查中应及时纠正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灾隐患,无法整改的应立

7、即报告,并记录存档。防火巡查时发现火灾应立即报火警并实施扑救。人员密集场所应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旅馆、商店、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间应至少每2h巡查一次,营业结束后应检查并消除遗留火种。医院、养老院及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和幼儿园应组织每日夜间防火巡查,且不应少于2次。,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锁闭;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有效。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清晰;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其他消防安全情况。,防火检查应定期开

8、展,各岗位应每天一次,各部门应每周一次,单位应每月一次。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安全疏散通道、楼梯,安全出口及其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其完好情况;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防火巡查落实情况及其记录;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防火、防爆和防雷措施的落实情况;楼板、防火墙和竖井孔洞等重点防火分隔部位的封堵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3、对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提出具有而严

9、格的要求。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的内容应明确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定期维护、检查的要求,确保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要求。,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楼梯间;人员密集场所在使用和营业期间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门不应锁闭;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门应完好,门上应有正确启闭状态的标识,保证其正常使用;常闭式防火门应经常保持关闭;,需要经常保持开启状态的防火门,应保证其火灾时能自动关闭;自动和手动关闭的装置应完好有效;平时需要控制人员出入或设有门禁系统的疏散门,应有保证火灾时人员疏散畅通的可靠措施;安全出口、疏散门

10、不得设置门槛和其他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且在其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消防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完好、有效,发生损坏时应及时维修、更换;消防安全标志应完好、清晰,不应遮挡,安全出口、公共疏散走道上不应安装栅栏、卷帘门;窗口、阳台等部位不应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栅栏;在旅馆、餐饮场所、商店、医院、公共娱乐场等各楼层的明显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举办展览、展销、演出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应事先根据场所的疏散能力核定容纳人数。活动期间应对人数进行控制,采取防止超员的措施。,4、把消防设施和消防控制室的管理作为消防管理的重点,提出了

11、具体、明确的要求。人员密集场所应建立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其内容应明确消防设施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消防设施的检查内容和要求,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的要求。,消防设施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消火栓应有明显标识;室内消火栓箱不应上锁,箱内设备应齐全、完好;室外消火栓不应埋压、圈占;距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2.0m范围内不得设置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障碍物;,展品、商品、货柜,广告箱牌,生产设备等的设置不得影响防火门、防火卷帘、室内消火栓、灭火剂喷头、机械排烟口和送风口、自然排烟窗、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声光报警装置等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应确保消防设施和消防电源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需要维修时,应采取相

12、应的措施,维修完成后,应立即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按照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定期检查、检测消防设施,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自动消防设施应按照有关规定,每年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送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消防控制室管理应明确值班人员的职责,应制订每日24h值班制度和交接班的程序与要求以及设备自检、巡检的程序与要求。消防控制值班室内不得堆放杂物,应保证其环境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应具备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完整的消防设施设计、施工和验收资料、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等。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应完整,字迹清晰,保存完好。,5、对火灾隐患的认定、整改、经费保障、报告等内容提出

13、了具体要求。,因违反或不符合消防法规而导致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应认定为火灾隐患。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应报告上级主管人员。消防安全管理人或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组织对报告的火灾隐患进行认定,并对整改完毕的进行确认。明确火灾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的期限和所需经费来源。,在火灾隐患整改期间,应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安全。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和重大火灾隐患,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将火灾隐患整改复函送达公安消防机构。重大火灾隐患不能立即整改的,应自行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对于涉及城市规划布局而不能自身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应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当

14、地人民政府报告。,6、对安全用火、用电的管理、营业期间的动火管理和监护措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明确用电防火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电气设备的采购要求;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要求;电气设备的检查内容和要求;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资格及其职责要求。,用电防火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采购电气、电热设备,应选用合格产品,并应符合有关安全标准的要求;电气线路敷设、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应由具备职业资格的电工操作;不得随意乱接电线,擅自增加用电设备;电器设备周围应与可燃物保持0.5m以上的间距;对电气线路、设备应定期检查、检测,严禁长时间超负荷运行;商店、餐饮场所、公共娱乐场所营业结束时,应切断营业场所的非必

15、要电源。,用火、动火安全管理人员密集场所应建立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制度,并应明确用火、动火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用火、动火的审批范围、程序和要求以及电气焊工的岗位资格及其职责要求等内容。,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需要动火施工的区域与使用、营业区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电气焊等明火作业前,实施动火的部门和人员应按照制度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清除易燃可 燃物,配置灭火器材,落实现场监护人和安全措施,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商店、公共娱乐场所禁止在营业时间进行动火施工;演出、放映场所需要使用明火效果时,应落实相关的防火措施;人员密集场所不应使用明火照明或取暖,如特殊情况需要时应

16、有专人看护;炉火、烟道等取暖设施与可燃物之间应采取防火隔热措施;旅馆、餐饮场所、医院、学校等厨房的烟道应至少每季度清洗一次;厨房燃油、燃气管道应经常检查、检测和保养。,7、对人员密集场所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要求进行了明确。应明确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人员密集场所严禁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人员密集场所需要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时,应根据需要限量使用,存储量不应超过一天的使用量,且应由专人管理、登记。,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人员集中的厅(室)以及储油间、变配电室、锅炉房、厨房、空调机房、资料库、可燃物品仓库、化学实验室等应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明确消

17、防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装备和个人防护器材。应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处置操作程序。应列入防火巡查范围,作为定期检查的重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以下方法:设置报警延迟时间不应超过15s的安全控制与报警逃生门锁系统。设置能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且具备远程控制和现场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门锁装置。设置推闩式外开门。,灭火器符合要求,1.灭火器应当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2.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手提式灭火器要竖起向上设置。也可设置在灭火器箱内,但不得上锁。3.灭火器放置地点的环

18、境温度要在10。C至55。C之间,不得受到烈日曝晒,接近热源或受剧烈震动。,4.灭火器不能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必须有相应的保护措施。设置在室外时,也要有必要的保护措施。5.灭火器外观标识要清楚,要检查灭火器的铭牌和商标,严禁使用无牌无证、假冒伪劣的灭火器。6.保险销及保险销铅封要完好无损;已经损坏的,要检查是否已经使用过;未使用过且压力充足的,要修补保险销及保险销铅封;已经使用过的,要及时维修。,7.检查可见部位防腐层的完好程度。轻度脱落的应及时补好。有明显腐蚀的,应送消防专业维修部门进行耐压试验,合格者再进行防腐处理。8.检查灭火器零部件是否完整,有无松动、变形、锈蚀、

19、损坏及装配是否合理。9.检查灭火器的喷嘴防潮堵是否完好。10.检查灭火器喷嘴是否畅通,如有堵塞应及时疏通。,灭火器可分为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好多种。,干粉灭火器,1、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性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并上下颠倒几次,拔掉铅封和保险销,接近火源,左手紧握喷咀对准火焰根部,右手将压把压下,干粉即可喷出。,二氧化碳灭火器,2、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图书档案、珍贵设备、精密仪器、少量油类和其它一般物质的初起火灾。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拔出保险销,接近火源,左手紧握喇叭管对准

20、火焰根部,右手将压把压下,二氧化碳即可喷出(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要防止冻伤)。,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固体、液体、气体等灭火种类的初期火灾操作方法为:拔出安全销,提起灭火器,一手握喷管,一手握手把,对准火源压下手把,来回摆动喷射,逐步向前,即可灭火。,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一畅两知三能”为核心内容的建设标准,一畅,即保持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畅通 人员密集场所必须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规范要求设置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疏散门,并保持畅通,不得堵塞、锁闭、占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疏散门必须按照要求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事故应急照明,并明确管理人员,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完整好用。学

21、校、医院、商场、超市、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安全出口、疏散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必须设置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打开的逃生门锁系统。,两知,即单位员工知道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知道岗位火灾危险性。,各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人员密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必须组织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确保每一个单位员工做到“两知”。,三能,即单位员工具备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及查改身边火灾隐患的能力。,在确保每一个员工具备

22、引导人员疏散和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的基础上,实行火灾隐患自查全员负责制和逐级负责制,单位的普通员工,防火巡查人员,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消防水泵房、配电室值班人员,专兼职消防人员,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责任人等都要具备查改火灾隐患的能力。,多产权多家合用同一建筑物单位消防安全“五个统一”建设标准,1、建设标准2、检查的方法和要求3.对检查发现问题的处理,建设标准(6项要求),统一设置值班室。已经委托物业管理的建筑,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设置值班室;未委托物业管理的建筑,由各单位分别确定值班人员,统一明确值班职责,一旦建筑物内任何一个单位发生火灾事故,由值班人员统一协调调度,组织报警、引导人员

23、疏散和扑救初起火灾。统一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按照公安部61号令的要求,统一制定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防火巡查等规章制度。同时,建筑物内各单位与产权单位及建筑物内各单位之间互相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统一组织防火巡查力量。建筑物内的各单位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统一组织防火巡查,每隔两个小时对建筑物内所有单位全部巡查一遍。发现锁闭安全出口、占用疏散通道、遮挡疏散指示标志等问题的,要当场改正。防火巡查人员可由安保人员承担。,统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共用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消防设施,要由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的物业管理单位统一管理。

24、产权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有权对租赁、使用单位维护疏散设施和消防设施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督促整改。统一开展消防安全“两个能力”建设。统一建设第一、第二梯队,联合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联合开展消防演练,形成引导人员疏散和扑救初起火灾的合力。符合消防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检查的方法和要求,(1)检查是否设置了统一的值班室,值班室内是否在醒目位置悬挂了人员密集场所单位值班室火警处置程序。(2)检查是否制定了统一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建筑物内各单位与产权单位及建筑物内各单位之间是否互相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是否明确。(3)检查是否统一组织防火巡查,巡查情况是否记录在

25、案,发现问题是否能够及时处理。(4)检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统一管理,每一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都要亲自走一遍,是否存在堵塞、分隔、占用、锁闭等问题。,(5)检查自动消防系统、室内消火栓等共用建筑消防设施,是否由产权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统一维护和管理并完整好用。(6)检查是否统一开展了消防安全“三个能力”建设,是否统一成立两个梯队,是否联合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每两个月至少开展一次消防演练。检查建筑物内的每一个单位时,都要现场提问员工是否明确自己所在的梯队及应当承担的引导人员疏散、扑救初起火灾、报警的职责。(7)现场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检查是否形成战斗力。(8)对消防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面的要求进行检查,是否存在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