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措施及理论探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45676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措施及理论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措施及理论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措施及理论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措施及理论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措施及理论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措施及理论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措施及理论探讨.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措施及理论探讨 摘要针对目前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发展情况,分析公共消防 基础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提供了可以接受的 解决方案。关键词消防公共基础设施探讨公共基础设施是指国民经济体系中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 部门和行业,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是防灾抗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 遵循与地方社会经济相适应、同步发展的原则,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力争达到政府领导有力、基 础设施完善、技术装备优良、消防队伍强大的总体要求。逐步实现城市 及乡

2、镇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国家消防规范要求,消防站、消防道 路、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消防车辆装 备结构和功能基本适应扑救现代火灾和抢险救灾的需要。现就如何加强 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可建设性的探讨。一、目前公共消防基础建设发展基本趋势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文明程度的标志。新 时期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呈现以下几种趋势:(一)编制规划及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重点不仅在城市,而且要城乡(区)并举。多年来,公安消防部门一直把城市作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与完善的重点,按期编制消防规划,按照国家规定设立道路消火栓,建 设城市消防站,强化车辆器材配备,加快消防

3、基础通信设施建设等。然 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我市的城市规模进一步扩 大,许多开发区、新区蓬勃发展,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来自乡镇区域火灾的起数、损失数逐年攀升。从目前情况来看,广大乡 镇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市政消火栓设置形式、设置数量、供水 方式都远远达不到国家要求。尽管多数乡镇依托派出所,建立了联防消 防队及义务消防队,但其灭火救援能力有限,大多数乡镇(村)级企业 得不到有效的消防保卫。因此,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科学编制和调整城 镇消防规划,加快市政消防水源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基础 设施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二)正视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困境

4、,努力开拓以政府投资建 站为主体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许多原 先规模较大的企业专职消防队发展举步维艰。少数企业领导视专职消防 队为累赘,常以企业生存发展为由,逐年减少消防投资,减少专职消防 队员,甚至擅自将队伍解散。企业专职消防队在灭火救援中“打早、打 小、打好”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 设发展上,必须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在全力抓好现有企业专职消防队 巩固发展的同时,突出抓好以各级政府为主的投资建站工作,从而壮大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力量,弥补公安现役消防警力不足矛盾。(三)加快特种消防车辆装备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消防部队装备战斗 力。近年来,以

5、危险化学品为主要对象的突发性灾害事故发生几率大大 增加。而化危品突发性灾害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人员伤亡,触目惊心。公安消防部队扑救高层、地下、油(气)罐等恶性火灾以及处置突发性 化学灾害事故救援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消防部门在装备规划建设上要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优先发展举高、大功率、大吨位、防化、抢险救 援等特种车辆。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地区易发灾害事故特点,分类、分 层次制定装备发展规划,使灭火救援车辆器材更加符合本地区火灾扑救 及抢险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二、制约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利因素多年来,公安消防部门在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城市消防规 划上,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也积累了许多成

6、功的宝贵经验。但也更应 该看到,在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消防工作尤其是防 御抗御火灾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其 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对编制完善消防规划,加快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程度还不够。由于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看不见”政绩的长期 工程,有些还需要政府出面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来落实。因此,少 数领导对消防配套设施建设尤其是小城镇消防设施建设不感兴趣,认识 也不到位,存有危难情绪。少数单位在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不 是主动出击,严格督促相关施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配套建立消防 水源,而是被动坐等,甚至有些城镇规划及道

7、路都建好了,还不知该地 区有无道路市政消火栓,有多少,是“地上式”、还是“地下式”。等 到后来问题出现了,再向政府请示、汇报、整改,工作难度和效果可想 而知。(二)人财物等保障条件相对不足,制约着消防车辆器材装备建设和战 斗力的生成与发展。随着国家行政许可法贯彻落实的进一步深入, 许多原先可以依法收取费用的消防审核项目都已取消,而在社会经济大 发展的同时各地区的火灾起数,抢险救援次数却越来越多,对消防站建 设及器材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防部队财力不足的矛盾日显凸出。 除此之外,公安现役警力严重不足,也直接制约着战斗力的生成和发 展。根据1998年11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8、国 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布的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二级普通消防 站执勤消防车都在4辆以上,有些中队(含特勤中队)甚至达到8至11 辆,从而出现了1辆车只有1名消防员的尴尬局面。合同制消防员的征 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员不足的矛盾,但在如何管理使用,如何提 高战斗力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管理保障体系不健全,影响着消防 基础设施作用的发挥。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本身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相 关政府职能部门能推则推,能躲则躲,许多消防水源设施长期无人过 问,常年无人保养,市政消防设施损毁、埋压、圈占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抓紧时间,提请政府制定和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完善相

9、关审 验制度,确保各类消防基础设施与其他市政建设维护同步进行,也势在 必行。(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目前我市消防部队正处 于发展的最好机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贵州 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安顺市人民政 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的文件出台充分说明 社会各级对消防部队的重视,我消防部队更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 推进消防工作再上新台阶。消防工作也已经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 局。加大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视消防工作与整个社会、经济 发展的协调和统一,重视消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保证了消防 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公共管

10、理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 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要在继续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消 防管理责任,推行对有关部门单位应完成的消防安全目标任务进行分 解,纳入政府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范畴。(二)强化各级政府建站。消防站是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 分。我认为,消防站建设要本着“小而密,兼顾特殊”的发展方向,积 极发挥各级政府投资建站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各级政府是消防工作的 主体,在国家不增加现役编制情况下,由各级政府直接投资建站,承担 部分区域的消防保卫任务,应是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健康发展的主渠道。 从我市实践情况来看,各级政府投资建站的效果和作用非常明显。如: 2006年,由安顺市西

11、秀区政府解决二中队消防站搬迁,现我市二中队就 承担了公路救援及各乡镇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大大缓解了一中队的出警 压力;今年,开发区管委会也根据辖区化工企业集中、危险性大的需 要,投资建设开发区消防站建设,较好缓解了我市消防救援力量不足的 矛盾。另一方面,要强化乡镇区域联合建站。从多年实践情况来看,依 靠单个乡镇财力建站养站不大可能,我们必须着眼区域经济状况,根据 行政区域调整以后的格局,依托规模较大、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心镇,落 实区域联合建站,建立起“有站、有车、有专职人员”的区域性专职消 防队,协助公安消防部队,承担起周边乡镇火灾扑救及抢险救援的任 务。(三)强化企业消防队伍建设。企业改制以后,

12、专职消防队伍的生存和 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在积极引导和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企 事业单位投资建队的同时,必须立足实际,有的放矢地发展抓好企业消 防队伍的管理建设。同时还要着力强化“厂建公派”管理制度的建立和 落实,即由企业出资建站,添置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由公安消防部队派 人管理,并以合同或协议书的形式加以巩固,这样的队伍相对稳定,灭 火救援战斗力也较强,符合企业消防队伍的发展方向。(四)规范市政消防水源建设管理。在市政消防水源建设上,我们认 为,近期在完善城市道路水源建设基础上,加强对新建城市道路市政水 源建设,同时将工作重点放在中心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上,力争用3至5 年时间完成全市所有

13、中心乡镇市政消防水源网建设。中心镇各大主要街 道及企业相对密集的地区,必须按照国家规范落实道路消火栓建设。相 对偏远或市政管网还没有到达的地区,建立满足实际使用的消防车泵取 水码头。同时,公安消防部门还要加大与规划、建设、自来水等部门单 位的横向联系,及时提请政府,在规划城市建设同时同期编制消防规 划,调整消防安全布局,确定市政水源建设位置和要求,确保“同步设 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要积极提请政府制定出台市政消防水源 管理办法,明确市政消防水源“建、管、养”的责任机制。要提请政 府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市政消防水源维护保养,并规定新建、改建、扩建 道路时,未经消防审核,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

14、可证,建设单位 不得施工,在源头上确保市政消防水源建设的质量。(五)加快消防车辆装备建设。制约消防装备建设发展的因素除了政策 导向外,矛盾主要集中在资金不足。公安消防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立 足工作实际,抢抓各种机遇,谋求车辆装备建设发展。要善于审时度 势,及时提请政府划拨专项经费,添置特种消防装备,提高攻坚能力。 要善于广开渠道,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方筹措资 金,发挥主要受益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以政府为主,多方筹集 资金,用于加快消防车辆装备建设的做法,既合情合理,也符合国家的 有关法律法规,有利于公安消防部队的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 展。我支队在今年通过政府大力支持购置一台登高车,结束了我安顺市无 登高车的历史,整个消防装备水平明显得到了改善。四、结束语基础设施作为相对于主体产业而独立存在与发展的一个系统部门,是和 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密不可分的。在我市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 达的环境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是附属于政府,作为一种辅助部门我消 防部门为政府提出可行的建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 社会分工的扩大,社会生产力愈高,基础设施系统也会愈加完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