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部分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9139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部分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第十三部分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第十三部分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第十三部分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第十三部分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部分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部分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诊断,一、诊断的意义凭借经验和知识对有病植物及时作准确的诊断鉴定,然后提出合适的防治措施来控制病害,力求减少因病所造成的损失。,二、诊断的程序,诊断的程序一般包括(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有无病症?发生面积和时间?区分两类病害);(2)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3)采样检查(镜俭与剖检等);(4)专项检测;(5)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结论。一般性病害确症必须做到:症状吻合,病原形态吻合。,三、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一种新病害的诊断和病原生物的鉴定,柯赫氏法则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如发现一种新的病害或疑难病害时,就需要用柯

2、赫氏法则来完成诊断与鉴定。柯赫氏法则常用来诊断和鉴定侵染性病害,共4条操作步骤:(1)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的记录(2)相同。,四、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植物病害的诊断,首先要区分是属于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如果是侵染性病害,再确定病原的大类型,是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等。,(一)侵染性病害的病害特征,特征是: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发病中心);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病害

3、轻重不一大多有病征存在,且它们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特征。有些真菌和细菌病害以及所有的病毒病害和原生动物的病害,在植物表面没有病征,但症状特点仍然是明显的。,对熟悉的病害可以通过镜检发病部位的子实体,查对参考资料直接鉴定但为避免发病部位腐生真菌子实体的干扰,更可靠的方法是进行分离培养,按柯赫氏法则进行鉴定,尤其是接种后看是否发生同样病害是最基本的。,1真菌病害的鉴定,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受病组织表面消毒(0.1%升汞及70%乙醇)灭菌水洗3次于PDA培养基上培养(2-2)病原显微观察。,大多数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病状特征:斑点、腐烂、萎蔫、肿瘤大多数是细菌病害的初期病斑水渍状或油渍状边缘,半透明,病

4、斑上有菌脓外溢,切片镜检有无喷菌现象是最简便易行又最可靠的诊断技术,要注意制片方法与镜检要点。用选择性培养基来分离细菌挑选出来再用于过敏反应的测定和接种也是很常用的方法。,2细菌病害的鉴定,革兰氏染色、血清学检验、噬菌体反应均是细菌病害诊断和鉴定中常用的快速方法。植原体病害:植原体病害的特点是植株矮缩、丛枝或扁枝,小叶与黄化,少数出现花变叶或花变绿。在电镜下才能看到植原体。注射四环素以后,初期病害的症状可以隐退消失或减轻。对青霉素不敏感。,病原细菌的分离培养:,受病组织表面消毒(0.1%升汞及70%乙醇)灭菌水洗3次用灭菌水制备悬液用稀释法或划线法于牛肉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25-28C)显微观

5、察。,3病毒病害的鉴定 病毒病的症状以花叶、矮缩、坏死为多见。无病征。撕取表皮镜检时有时可见有内含体。在电镜下可见到病毒粒体和内含体。采取病株叶片用汁液摩擦接种或用蚜虫传毒接种可引起发病;用病汁液摩擦接种在指示植物或鉴别寄主上可见到特殊症状出现。用血清学诊断技术可快速作出正确的诊断。必要时作进一步的鉴定试验。,线虫病的病状有:虫瘿或根结、胞囊、茎(芽、叶)坏死、植株矮化黄化、缺肥状。在植物根表、根内、根际土壤、茎或籽粒(虫瘿)中可见到有线虫寄生,或者发现有口针的线虫存在。,4线虫病害的鉴定,5、寄生植物引起的病害,在病植物体上或根际可以看到其寄生物,如寄生藻、菟丝子、独脚金等。,当一株植物上有

6、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物侵染时可能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症状,如花叶和斑点、肿瘤和坏死首先要确认或排除一种病原物然后对第二种作鉴定。两种病毒或两种真菌复合侵染是常见的,可以采用不同介体或不同鉴别寄主过筛的方法将其分开。柯赫氏法则在鉴定侵染性病原物时是始终要遵守的准则。,6复合侵染的诊断,(二)非侵染性病害,一是进行病害现场的观察和调查,并了解有关环境条件的变化;二是依据侵染性病害的持点和侵染性试验的结果,尽量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三是进行治疗诊断。,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也分离不到病原物。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的病害;没有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等,大体上可考虑是非浸染性病害。除了植物遗传性疾病之外

7、,主要是不良的环境因素所致。不良的环境因素种类繁多,但大体上可从发病范围、病害特点和病史几方面来分析。,下列几点可以帮助诊断其病因:,1病害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仅几天,大多是由于大气污染、三废污染或气候因素如冻害、干热风、日灼所致。2病害只限于某一品种发生,多为生长不宜或有系统性的症状表现,多为遗传性障碍所致。3有明显的枯斑、灼伤,且多集中在某一部位的叶或芽上,无既往病史,大多是由于使用农药或化肥不当所致。4明显的缺素症状,多见于老叶或顶部新叶。,第二节、植物病害防治的总方针,一、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的概念1、植物病害防治: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害三角中植物、病原和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减

8、少病原物数量,削弱其致病性,保持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减少病害所造成的损失,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2、植物病害防治的历史衍变:单一病害防治经验技术;化学药剂的特别依赖;注重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的综合防治技术。,3、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MP(Intergated Pest Mangement):对病原物、害虫、害鸟、害兽和杂草,从经济的观点,生态平衡的角度来防治。采取各种防治措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化学药剂的使用和其他防治方法要避免环境污染和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4、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来源于IMP(Intergated Pest Mangement);从农业生态体系出发

9、,根据病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病害控制在经济受害的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的内容:,(1)病害的正确诊断;(2)认识生态系及病原组成及动态;(3)确立病害的经济域值;(4)建立病害的监测预报系统;(5)协调应用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病育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第三节 植物检疫,一、植物检疫的概念(plant quarantine):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是其强制性和预防性。,二、植物检疫的必

10、要性,有害生物除自然传播途径外,还可随人类的生产和贸易活动而传播,这称为人为传播。人为传播主要载体是被有害生物侵染或污染的种子、苗木、农产品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等。人类引种和调种的范围广、种类多、数量大,传带有害生物的机率高,而且还因为种苗传带病原物和其它有害生物的效率高。种苗本来就是病原物的自然传播载体,有完善的传播机制,人为传播又延长了传播距离,扩大了传播范围带病种子苗木传入新区后可直接进入田间,有利于病原物传染下一代植物,迅速扩大蔓延。,三、植物检疫的任务,禁止危险性病虫草随植物和农副产品的调运传播;将局部某地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草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各种措施肃清。当危险性病虫草传入新的地

11、区,及时采取措施肃清。,四、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有可能通过人为传播途径进行传播的病虫草害;在国内尚未发生或仅局部地区发生的病害;传入几率高,适生性较强,对农业生产和环境有严重威胁的病虫草害。世界各国检疫政策不同,设立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形式也有所不同。我国国内植物检疫提出一套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实行针对性检疫。,五、植物检疫工作内容,1进行危险性病虫草的调查和研究,作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2、颁布植物检疫条例;3、划定疫区,保护区,有步骤地消灭危险性病虫草。4、认真进行检查、检疫;5、加强南繁地区的检疫管理。,六、植物检疫主要措施,1禁止进境 2限制进境 3调运检疫4产地检疫 5国外引种检疫 6旅客

12、携带物、邮寄和托运物检疫 7紧急防治,第四节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又称环境管理或栽培防治 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优点:可与常规栽培管理结合进行,不需要特殊设施。不足:有地域局限性单独使用有时收效较慢,效果较低,一、使用无病繁殖材料,生产和使用无病种子、苗木、种薯以及其它繁殖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害传播和压低初侵染接种体数量。为确保无病种苗生产,必须建立无病种子繁育制度和无病毒母本树制度。,种子生产基地需设在无病或轻病地区、并采取严格的防病和检验措施。商品种子应实行种子健康检验,确保种子健康水平。带病种子需行种子筛选和

13、处理(机械筛选、风选或用盐水、泥水漂选热力和杀菌剂),例如:热力治疗和茎尖培养己用于生产无病毒种薯和果树无病毒苗木。马铃薯茎尖生长点部位不带有病毒,可在无菌条件下切取茎尖0.20.4mm进行组织培养,得到无病毒试管苗,再扦插扩繁,收获无病毒微型薯用于生产。,二、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例如:轮作是一项古老的防病措施。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病原物因缺乏寄主而迅速消亡,适于防治土壤传播的病害。防治小麦全蚀病,可用非寄主植物轮作23年。用葫芦科以外的作物轮作3年能有效地防治瓜类镰刀菌枯萎病和炭疽病。防治茄子黄萎病和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需行56年轮作,但改种水稻后只需1年。,各地作物种类和自然条件不同,种植形

14、式和耕作方式也非常复杂,诸如轮作、间作、套种、土地休闲和少耕免耕等具体措施对病害的发生有影响。例如,在北方冬麦区实行小麦行间套种玉米、棉花后,土地不翻耕,杂草丛生,有利干传毒昆虫灰飞虱繁殖滋生、小麦丛矮病逐年加重。辣椒间作玉米,在高温季节玉米为辣椒遮光降温,减少了病害发生。,三、保持田园卫生,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收获后的清除措施能有效地减少越冬或越夏菌源数量。拔除田间病株:摘除病叶和消灭发病中心,能阻止或延缓病害流行。,使用无菌肥料:禁止使用植物病残体沤肥、堆肥,有机肥应在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消灭传毒昆虫介体和转主寄主:应当清除野生寄主、转主寄主。深耕深翻可将土壤表层的病原物休眠体和带菌植物残

15、屑掩埋到土层深处,是重要的田园卫生措施。水稻栽秧前,捞除漂浮在水面上的菌核,对减轻纹枯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四、加强栽培管理,改进栽培技术、合理调节环境因素、改善立地条件、调整播期、优化水肥管理等都是重要的农业防治措施。播种期、播种深度和种植密度:可达到人为避病的效果水肥管理与病害消长关系密切,必须提倡合理施肥和灌水。可减少因病造成的损失。,第五节 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抗病品种的防病效能很高:一旦推广使用了抗病品种,就可以代替或减少杀菌剂的使用,大量节省田间防治费用。使用抗病品种不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避免或减轻因使用农药而造成的残毒和

16、环境污染问题。,人类利用抗病品种控制了大范围流行的毁灭性病害。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秆锈病、条锈病、腥黑穗病和秆黑粉病,玉米的主要病害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以及马铃薯晚疫病等,部是主要依靠大面积应用抗病品种而得到全面控制的。稻瘟病、稻白叶枯病、小麦白粉病、赤霉病以及多种经济作物的重要病害也通过品种防治行效地遏制了流行。对许多难以运用农业措施和农药防治的病害,特别是土壤病害、病毒病害以及林木病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几乎是唯一可行的防治途径。,一、选育抗病品种,1、选育抗病品种的复杂性病原物方面的问题;育种方面的问题;2、适宜抗病育种的病害:土传病害;病原物致病性专化,寄主范围狭窄的病害;全株性病害

17、。,二、选育抗病品种的方法,引种;系统选育;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基因工程。,三、植物抗病性鉴定,农作物品种的抗病性是由其抗病基因所决定的,但抗病基因的作用只有当寄主植物与病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作用,发生病害后,通过调查发病程度才能被人们所认识。抗病性鉴定实际上是用一定的病原物,在适宜的发病条件下,通过比较供测品种与已知抗病性品种的发病程度来评定供测品种的抗病性。,植物抗病性鉴定的方法,植物抗病性鉴定的方法很多。这些方法按鉴定的场所区分有田间鉴定法和室内鉴定法;按植物材料的生育阶段或状态区分有成株期鉴定法、苗期鉴定法和离体鉴定法;按评价抗病性的指标区分有直接鉴定法和间接鉴定法。,1、田间鉴定

18、,田间鉴定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进行,是最基本的抗病性鉴定方法,通常在特设的抗病性鉴定圃,即病圃(disease nursery)中实施。依初侵染菌源不同,病圃有天然病圃与人工病圃两种类型。自然接种法:天然病圃依靠自然菌源造成病害流行,应设在病害常发区和老病区,并采用调节播期、加强水肥管理等措施促进发病。人工接种法:人工病圃需接种病原物,造成人为的病害流行,因此多设在不受或少自然菌源干扰的地区。,田间鉴定能在植物群体和个体两个层次认识抗病性,可以通过病害发生的系统调查,揭示植株各发育阶段的抗病性变化,能较全面地反映出抗病性的类型和水平。但是,田间鉴定周期长,受生长季节限制。在田间不能接种危险性新病原

19、或新小种,通常也难以分别鉴定对多个病害或多个小种的抗病性。,2、室内鉴定,室内鉴定是在温室、植物生长箱以及其它人工设施内鉴定植物抗病性。室内鉴定不受生长季节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且主要在苗期鉴定,省工省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大量植物材料的初步比较和筛选室内鉴定缺点,难以测出在群体水平表达的抗病性、避病性和耐病性,也难以测定植株不同发育阶段的抗病性变化,室内鉴定结果不能完全代表品种在生产中的实际表现。在室内鉴定中,对植物材料的培育、病原物接种方法、接种后环境条件的控制等都有严格的要求。,3、离体鉴定,离体鉴定是用植物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作材料,接种病原物或用毒素处理来鉴定抗病性,因而只适用于鉴定能

20、在器官、组织和细胞水平表达的抗病性。,田间鉴定是最重要的鉴定方法,是评价其他方法鉴定结果的主要依据。为迅速、准确、全面地评价抗病性,应提倡田间鉴定与室内鉴定相结合,自然发病鉴定与人工接种鉴定相结合,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发挥各种鉴定方法的优点。,三、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合理使用抗病品种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其抗病性的遗传潜能,防止品种退化,推迟抗病性丧失现象的发生,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1、合理利用垂直抗性品种,抗病品种的合理化布局(基因部署);抗病品种的合理化轮换(基因轮换);利用多抗品种(基因累加)。,2、利用水平抗性品种,马铃薯晚疫病,玉米锈病、玉米丝黑穗病、烟草和花生青枯病有成功的

21、报道。,3、使用耐病品种,对于找不到抗病品种的,可以利用耐病品种。,第六节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迄今所利用的主要是有益微生物,有益微生物亦称拮抗微生物或生防菌。生物防治措施的实施:通过调节植物的微生物环境来减少病原物接种体数量,降低病原物致病性和抑制病害的发生。有些有益微生物已被制成多种类型的生防制剂大量生产和应用。,生物防治在病害防治中的地位:,优点:不产生环境污染,不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不足:生物防治效果不够稳定,适用范围较狭窄,生防菌地理适应性较低,生防制剂的生产、运输、贮存又要求较严格的条件,其防治效益低于化学防治,现在还主要用作辅助防治措施。,

22、一、生物防治的机制,1、抗菌作用:有益微生物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或杀死病原菌,这称为抗菌作用。例如,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产生胶霉毒素(gliotoxin)和绿色菌素(viridin)两种抗菌素,拮抗立枯丝核菌等多种病原菌。有些抗菌物质己可以人工提取并作为农用抗菌素定型生产,我国研制的井冈霉素是吸水放线茵井冈变种(Streptomyces hydroscopicus var.jingguangensis)产生的葡糖苷类化合物,已广泛用于防治稻、麦纹枯病。,2、溶菌作用:溶菌作用是某种生物所产生的酶引起病原真菌和细菌组织破坏,溶解的现象。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溶菌现象是比较

23、普通的,它导致芽管细胞或菌体细胞消解。溶菌现象有自溶性和非自溶性,后者可能是拮抗微生物的酶或抗菌物质所造成的,也可能是细菌被噬菌体侵染所致,有潜在的利用价值。,3、竞争作用,竞争作用的概念:有益微生物与病原物对植物表面侵染位点、营养物质、氧气及水分的的竞争。植物种子用有益细菌,如荧光假单胞杆菌处理防治腐霉根腐病,如小麦全蚀病和马铃薯块茎软腐病。作用机理就是由于有益细菌大量消耗土壤中氮素和碳素营养而抑制了病原菌的缘故。根固有益微生物对铁离子的竞争利用也是抑制根部病原菌的重要原因。,4、重寄生作用,重寄生是指病原物被其它微生物寄生的现象。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和钩木

24、霉(T.humatum)可以寄生立枯丝核菌和齐整小核菌菌丝,豌豆和萝卜种于用木霉拌种可防治苗期立枯病与猝倒病。,5、捕食作用,捕食作用在病害生防中已有应用。迄今在耕作土壤中已发现了百余种捕食线虫的真菌,其菌丝特化为不同形式的捕虫结构。Arthrobotrys属捕食性真菌已投入商业化生产,其制剂用于防治蘑菇的食菌线虫和番茄根结线虫。,6、交互保护作用,交互保护作用是指接种弱毒微生物诱发植物的抗病性、从而抵抗强毒病原物侵染的现象,在习惯上也列入生物防治的范畴。如利用CMV弱毒株系来防治CMV病害。,二、生物防治措施及其应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有两类基本措施:其一是大量引进外源拮抗菌;其二是调节环境

25、条件,使已有的有益微生物群体增长并表现拮抗活性。,第七节 物理防治,一、物理防治:主要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核辐射、激光等手段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优点:不产生环境污染,不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不足之处是技术手段比较局限。用途:多用于处理种子、苗木、其它植物繁殖材料和土壤。核辐射则用于处理食品和贮藏期农产品,处理食品时需符合法定的安全卫生标准。,二、物理防治的技术措施,1、热处理:(1)干热处理法:主要用于蔬菜种子,对多种种传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有防治效(2)热水处理:通称“温汤浸种”,可杀死在种子表面和种子内部潜伏的病原物。(3)热蒸汽处理:也用于处理种子、

26、苗木,其杀菌有效温度与种子受害温度的差距较干热灭菌和热水浸种大,对种子发芽的不良影响较小。,2、汰除法:泥水、盐水浸种,汰除不好的种子。3、干燥:谷物、豆类和坚果类充分干燥后,可以避免真菌、细菌的侵染。4、冷冻:果实、蔬菜低温储藏可以防止储藏期真菌和细菌的感染。冷冻本身虽不能杀死病原物,但可抑制病原物的生长和侵染。5、核辐射:核辐射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灭菌和食品保鲜作用。60钴-射线辐照装置较简单,成本较低,射线穿透力强,多用于处理贮藏期农产品和食品。,6、微波:微波加热适于对少量种子、粮食、食品等进行快速杀菌处理。微波加热是处理材料自身吸收能量而升温,并非传导或热辐射的作用。微波炉已用于植物检

27、疫处理旅客携带或邮寄的少量种子与农产品。7、地膜覆盖:塑料薄膜己用于蔬菜病虫害防治。例如蚜虫忌避银灰色和白色膜,用银灰反光膜或白色尼龙纱覆盖苗床,可减少传毒介体蚜虫数量减轻病毒病害。夏季高温期铺设黑色地膜,吸收日光能,使土壤升温,能杀死土壤中多种病原菌。,8、外科手术:去除树干病害。如膏药病、树皮腐烂病等。9、高脂膜防病:隔离作用。,第八节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优点: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不足:使用不当可对植物产生药害,引起人畜中毒,杀伤有益微生物,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农药的高残留还可造成环境污染。但是在面临病害大发生的紧急时刻,甚至是唯一

28、有效的措施。,一、防治病害的农药种类和剂型,(一)农药种类1、根据作用对象分为:杀菌剂、杀虫剂、杀线虫剂、杀螨剂、除草剂和农用抗菌素等。有些农用抗菌素,例如四环素还能防治植原体病害。,2、杀菌剂根据有效成分,分为无机杀菌剂和有机杀菌剂。有机杀菌剂再分为有机硫、有机磷、有机砷、取代苯类、有机杂环类以及抗菌素类杀菌剂。无机杀菌剂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硫磺等。3、根据作用对象是否专化,分为专化性杀菌剂和非专化性杀菌剂。,(二)农药的剂型,。未经加工的叫做原药,原药中含有的具杀菌、杀虫等作用的活性成分,称为有效成分。加工后的农药叫制剂,制剂的形态称为剂型。通常制剂的名称包括有效成分含量、农药名称和特别

29、名称等三部分。,例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即指明农药名称为代森锰锌,制剂为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70。病害防治常用剂型有乳油、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颗粒刘等。其它较少用的有粉剂、悬浮剂(胶悬剂)、水剂、烟雾剂等。,粉剂:原药+填料粉可湿性粉剂:原药+填料粉+湿润剂乳油:原药+乳化剂缓释剂:原药+包被物颗粒剂:原药+填料,制成颗粒水溶剂:能溶于水的农药烟雾剂:挥发性药剂,常见剂型有:,二、化学农药的作用机理,1、化学保护:在病原菌侵入前施用农药,可保护植物,阻止病原菌侵入。这类农药叫化学保护剂。如波尔多液。2、化学治疗:使用这类农药,杀菌剂能进入植物组织内部,抑制或杀死已经侵入的病原菌,

30、使植物病情减轻或恢复健康。这类农药叫化学内吸剂。内吸杀菌剂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能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运输传导,有的可上行(由根部向茎叶)和下行(由茎叶向根部)输导,多数仅能上行输导。3、熏蒸:挥发性农药产生的有效气体杀灭病原物。如硫磺,福尔马林等。,二、施药方法,1喷雾法 利用喷雾器械将药液雾化后均匀喷在植物和有害生物表面,按用液量不同又分为常量喷雾(雾点直径100200m),低容量喷雾(雾滴直径50100m)和超低容量喷雾(雾滴直径1575m)。农田多用常量和低容量喷雾,可以用喷雾法施药的农药剂型均为乳油、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剂和悬浮剂(胶悬剂)等,2喷粉法 利用喷粉器械喷撤粉剂

31、的方法称为喷粉法。该法工作效率高,不受水源限制,适用于大面积防治。缺点是耗药量大,易受风的影响,散布不易均匀,粉剂在茎叶上粘着性差。可以用喷粉法施药的农药剂型为粉剂。,3种子处理 常用的有拌种法、浸种法、闷种法和应用种衣剂。拌种剂(粉剂)和可湿性粉剂用于拌法拌种乳剂和水剂等液体药剂可用湿拌法,即加水稀释后,喷布在干种子上,拌和均匀。浸种法是用药液浸泡种子。闷种法是用少量药液喷拌种子后堆闷一段时间再播种。利用种衣剂为种子包衣,杀菌剂可缓慢释放,有效期延长。4土壤处理 在播种前将药剂施于土壤中。主要防治植物根病。土表处理是用喷雾、喷粉、撤毒土等方法将药剂全面施于土壤表面,再翻耙到土壤中,深层施药是

32、施药后再深翻或用器械直接将药剂施于较深土层。用穴施或沟施法进行土壤处理。生长期也用撤施法、泼浇法施药。,5.熏蒸法 用熏蒸剂的有毒气体在密闭或半密闭设施中,杀灭害虫或病原物的方法。熏蒸法主要用于土壤处理和仓库处理。6烟雾法 指利用烟剂或雾剂防治病害的方法。施药时用物理加热法或化学加热法引燃烟雾剂。烟雾法施药扩散能力强,只在密闭的温室、塑料大棚和隐蔽的森林中应用。,三、化学农药的混用,1、化学农药的混用的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农药或与化肥混合使用,叫化学农药的混用。2、化学农药的混用的混用原则:混用后不影响化学农药的稳定性;不破坏化学农药的物理性状;毒性不得增大;药效配合合理;能兼治不同防治对

33、象,不同作用方式配合;最好有增效的作用;成本合理,贵的内吸剂与便宜的保护剂混合使用;残留不得高于单用。,五、农药的抗药性及预防,1、农药的抗药性:由于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药效明显下降,甚至丧失,这种现象叫产生了抗药性。2、抗药性的预防和克服:轮换使用农药;合理混用农药;间断使用农药或停用;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喷施均匀。,六、农药的药害问题,1、药害:农药的使用不当,对被保护植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甚至引起死亡,这种毒害叫药害。药害分为急性和慢性的两种。2、药害产生的原因:药剂因素:药剂品种不适,适用不当,浓度过高,不均匀,混用不当等。作物因素:不同品种对药剂敏感性不同,不同

34、生理阶段,敏感性不同。环境因素:高温、高湿和强光照易产生药害。,七、合理使用农药,为了充分发挥药剂的效能,作到安全、经济、高效,提倡合理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的原则,1、根据防治对象,对症下药。任何农药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即使是广涪谱药剂也不例外,因而要按照药利的有效防治范围与作用机制以及防治对象的种类、发生规律和危害部位的不同合理选用药剂与剂型,做到对“症”下药。2、在病害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使用农药。掌握正确的施药时间和施药的必要性。3、根据药剂和病害种类、作物种类、生育期、土壤条件和气象条件科学地确定用药量、施药时期、施药次数和间隔天数。,4、提倡合理混用农药,作到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对

35、象,以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费用。5、对于新农药和作物品种,要先试用。6、轮换使用农药,尽量减少施用次数,降低农药的用量,避免产生抗药性。7、严格遵守农药的允许残留量和安全间隔期。允许残留量:各国根据国情颁布的允许残留在农产品中的最高含量。安全间隔期:根据允许残留量制定的最后一次施药和采收之间的最短间隔时间。8、在农药的贮存、运输、配药和施药的过程中遵守农药的安全使用规定。,八、化学农药的环境污染,1、农药的环境污染:农药在环境中对各种有益生物,包括植物体外的生物群落的不良影响、农药随水流进入江河湖海,对 水生生物产生毒害,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这就是农药的环境污染。2、防止环境污染的对策:筛选

36、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合理使用农药。,小 结,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柯赫氏法则及应用;植物病害防治的总方针;防治植物病害的途径很多,按其作用机理,通常分为回避、杜绝、铲除、保护、抵抗榨治疗等六大类,每个防治途径又发展出许多防治方法和防治技术,分属于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植物抗病性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不同领域。,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是内政府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检疫机构依法强制执行的政府行为。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植物检疫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禁止进境、限制进境、产地检疫、引种检疫、旅客携带物、邮寄和托运物检疫以及紧急防治等。农业防治的目的是在全而

37、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主要农业防治措施包括使用无病植物繁殖材料,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保持田园卫生。加强栽培管理等,这些措施大多可与常规农田管理结合进行。,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人类己利用植物抗病品种控制了多种大范围流行的毁灭性病害。利用抗病品种还可以避免或减轻因过分倚重农药而出现的残毒和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有效地利用植物抗病性,必须作好抗病性鉴定、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使用等三个方面的工作。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

38、施,现在主要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各种不利作用束减少病原物数量和削弱其致病性。有益微生物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抗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抑制病害发生。有益微生物利用主要有直接引进外源桔抗微生物以及调节环境条件,使已有的有益微生物群体增长等两类措施。,物理防治主要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核辐射、激光等于段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化学防治法是使用农药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当前应用的农药主要有杀菌剂和杀线虫剂,病毒抑制剂也在积极开发中。农药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促使用不当可对植物产生药害,引起人畜中毒,杀伤有益微生物,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农药的高残留还可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充分发挥化学防治的优点,减轻其不良作用,应当恰当地选择农药种类和剂型,采用适宜的施药方法,合理使用农药。防治植物病害应从农业生态系的总体出发,针对多种病害和其它有害生物,协调使用多种必要的措施,实行综合防治,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章重点,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柯赫氏法则及应用;植物病害防治的总方针;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植物抗病性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原理和方法措施;农药的安全使用;农药的残留和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