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与生物氧化总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89354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0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谢与生物氧化总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代谢与生物氧化总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代谢与生物氧化总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代谢与生物氧化总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代谢与生物氧化总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代谢与生物氧化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谢与生物氧化总论.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代谢与生物氧化总论,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新陈代谢第二节 合成代谢 第三节 分解代谢 第四节 代谢中的能量物质第五节 代谢调节第六节 生物氧化,教学目标,1掌握新陈代谢的定义与分类;2掌握生物氧化的定义和特点;3了解高能化合物的结构特点;4了解呼吸链的结构特点。,第一节 新陈代谢,代谢是活细胞中所有化学变化的总称,由酶催化,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生命的基本特征。,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分解代谢(异化作用),一、概念,代谢途径有以下特点,1.具有多样性。2.没有完全可逆的代谢途径3.各途径有确定的细胞定位 4.各途径通过共同的中间代谢物或能量相互联系5.受限速酶的调

2、控,中间代谢:代谢中的一系列酶促反应。,代谢途径是指糖、脂、蛋白质、核酸等代谢的一系列酶促反应途径。,二、代谢途径,第二节 合成代谢的特点,合成代谢途径具有阶段性,分别在细胞内不同区域完成。,趋异性是指同一底物最终会形成多种产物。,机体不能合成的营养物质必须从外界摄取。,合成代谢需要消耗能量,如ATP、NADPH、GTP等,模板指导组装:信息指令来自核酸;酶促组装:信息指令来自酶分子。,一、阶段性和趋异性,二、营养依赖性,三、需要能量,四、信息来源,第三节 分解代谢的特点,分解代谢也具有阶段性,生物氧化一般分为三阶段;趋同性是指多种有机物质的最终分解产物是相同的。,1.阶段性与趋同性,2.释放

3、能量,第四节 代谢中的能量物质,高能磷酸键与高能化合物,高能磷酸键:生化中把磷酸化合物水解时释放出的能量大于20KJ/mol时所含的磷酸键称高能磷酸键,常用P表示。,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ATP与高能磷酸键,ATP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ATP及其它核苷三磷酸的生物学功能,此外,UTP参与多糖合成;CTP参与脂类合成;GTP参与蛋白质合成。,ATP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提供合成代谢或分解代谢初始阶段所需的能量,如脂肪酸和氨基酸;供给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其它高能化合物有:,其它核苷酸:UTP、CTP、GTP、NDP,乙酰CoA,NADH、NADPH、FADH2等,磷酸烯醇式

4、丙酮酸(PEP),焦磷酸,第五节 代谢调节,代谢是一个动态过程,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总是同时进行,并受到机体的精细调节。,如别构调节、共价调节、同工酶、诱导酶、多酶体系等调节。,酶调节:代谢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可通过酶活性和数量进行调节。,神经和激素的调节,第六节 生物氧化,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区别,生物体内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脱氢、加氧等氧化反应总称为生物氧化。主要是指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通过氧化反应分解成CO2和H2O,同时生成ATP的过程。,能量的释放形式不同;氧化进行的条件不同;生物氧化受机体调控。,代谢物在体内的氧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生物氧化酶类,(一)不需氧脱氢酶类(二

5、)需氧脱氢酶类(三)氧化酶类(四)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五)电子传递体,体内催化氧化反应的酶按照其催化氧化反应方式不同可分为:,(一)不需氧脱氢酶类,体内主要的脱氢酶类,受氢体是 NAD+、NADP+或FAD、FMN,最后经呼吸链将电子传给氧生成水,生成大量ATP。,以NAD+为受体,以FAD为受体,(二)需氧脱氢酶类(三)氧化酶类(四)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以氧作为受氢体或受电子体,生成产物是水。,过氧化氢酶催化两个H2O2分子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O并释放出O2。,过氧化物酶催化H2O2或过氧化物直接氧化酚类或胺类物质。,以FAD或FMN为辅基,以氧为直接受氢体,产物为H2O2或超氧

6、离子(O2),(五)电子传递体,又叫呼吸链,是由一系列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的顺序组成的连续反应体系,它将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交给氧生成水,同时有ATP生成。,1定义,还原型辅酶通过呼吸链再氧化的过程称为电子传递过程。,根据接受氢的初受体不同,典型的呼吸链有两种:NADH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二、氧化呼吸链,1呼吸链的组成,NADH:传递电子和氢;FMN:传递电子和氢;FAD:传递电子和氢;CoQ:递氢体,可在膜中迅速移动;细胞色素类:递电子体。包括Cytb、Cytc1、Cyt c,皆以血红素为辅基。,2呼吸链中五种酶复合体,催化NADH氧化、CoQ还原,催化琥珀酸氧化、CoQ还原,

7、催化还原性CoQ氧化、Cytc还原,催化Cytc氧化、O2还原,合成ATP,(1)复合体(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2)复合体(琥珀酸:泛醌氧化还原酶)(3)复合体(UQH2: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4)复合体(Cytc:细胞色素氧化酶)(5)复合体(ATP合成酶),3呼吸链抑制剂,4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通过实验测定了呼吸链中各组成成分的氧化还原电位,按氧化还原电位递增的顺序确定了各成分的排列顺序:,5.两条主要的氧化呼吸链,(1)NADH氧化呼吸链(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琥珀酸,NADH,上述呼吸链抑制剂的阻断部位也是电子传递过程中ATP的形成部位。,6.胞液中NADH的氧化,苹果酸

8、穿梭系统磷酸甘油穿梭系统,NADH的氧化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但胞液中形成的NADH不能透过正常线粒体内膜,因此,线粒体外的NADH需要被转入线粒体后才能进行氧化。根据H传递中介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方式:,经这一系统,胞液中1NADH进入呼吸链可产生3ATP,经这一系统,胞液中1NADH进入呼吸链可产生2ATP,三、ATP的生成、利用和贮存,底物分子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直接以高能键形式转移给ADP生成ATP,这个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生物体内ATP生成有两种方式:,A:底物水平磷酸化,B: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电子从NADH或FADH2经过电子传递体系传递给氧形成水,同时伴有ADP磷酸化生成ATP。,NADHFMNCoQbc1caa3O2,P/O比值:是指在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中,所消耗的氧与所产生的ATP数目的比值。,NADH的P/O=3,FADH2的P/O=2,动物体内可将ATP的高能磷酸键转移给肌酸以磷酸肌酸形式贮存,在需要时又将能量释放出来,生成ATP供机体利用。,ATP几乎是生物组织细胞能够直接利用的唯一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