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直接投资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9981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0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外直接投资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以外直接投资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以外直接投资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以外直接投资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以外直接投资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外直接投资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外直接投资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跨国经营理论,第一节 以国际投资为基础的跨国经营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最先提出的,后经尼克博克(Knickerbocker)(1973)、威尔斯(Wells)(1977)、格雷汉姆(Graham)(1975,1978)等人对其进行了主要的扩展和检验,使其成为贸易领域和投资领域有深远影响的理论。该理论从产品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国际投资产生的原因,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弗农理

2、论把国际投资同国际贸易和产品生命周期结合起来,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解释美国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区位的选择,因而他的理论被称之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或创新)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主要分析在新产品阶段是什么因素决定最初的生产区位,在成熟产品阶段厂商是如何选择出口和直接投资的,而在标准化产品阶段外国企业与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格局是怎样形成的,新产品一般是在美国被首先研发出来的。这一阶段中,美国国内市场容量大,开发研究资金多的国家在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方面居于优势.厂商

3、掌握技术秘密,将新技术首次用于生产。此时对厂商来说,最安全最有利的选择是在国内进行生产,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通过出口贸易的形式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例如,汽车、缝纫机、电视机、录像设备、照相机、起重机、自动控制设备等产品,这些都是美国人发明、首先在美国销售。,1、新产品阶段(New Product Stage),2、成熟产品阶段(Mature Product Stage),在这一阶段中,第一,新技术日趋成熟,产品基本定型。随着国际市场需求量的日益扩大,产品的价格弹性加大,降低产品成本尤为迫切。由于国外劳动力成本低于国内劳动力成本,国内生产的边际成本加上边际运输成本大于国外生产的成本,所以把生产

4、基地由国内转移到国外更为有利。,另外,由于产品出口量的急剧增加,厂商原来拥有的垄断技术也逐渐被国外竞争者掌握,仿制品开始出现,厂商面临着丧失垄断技术优势的危险。为了避开贸易壁垒,接近消费者市场和减少运输费用,厂商便要发 展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分公司,转让成熟技术。一般来讲,厂商总要先到技术水平较接近,劳动力素质较好,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并与本国需求类型相似的国家 或地区建立分公司,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或向其他国家出口。,在这一阶段,产品和技术均已标准化,厂商所拥有的技术垄断优势已消失,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上。生产的相对优势已转移到技术水平低,工资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 模式的地区。在本国市场已经趋于

5、饱和,其他发达国家产品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厂商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转让其标准化技术。根据比较成本的原则,厂商大规模减少或停止在本国生产该产品,转而从国外进口该产品。,3、标准化产品阶段(Standardized Product Stage),创新国 发展中国家 较发达国家,本国生产,出口,进口,本国生产,出口,进口,本国生产,出口,进口,创新国,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二、理论评价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较好地解释了美国对西欧和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2、产品生命周期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正确地评

6、价了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增长之间的紧密关系。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弥补了古典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静态分析的局限,第一次从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角度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作为整体考察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二、小岛清模型:边际产业扩张论(一)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1973年,小岛清发表了FDI的宏观经济探讨一文。1977年出版对外直接投资论一书提出,FDI应从投资国比较劣势产业(边际产业)开始,投向东道国中该产业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行业。小岛清认为:“一国应该从已经或者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二)边际产业扩张论的政策主张,1.投资以获得资源为目的2.以中小企业投资为主,通过商

7、社将之组织起来,形 成集团,与美国竞争。3.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对象:地理方向:东亚与东南亚地区 让中小企业参与,从技术差距小,容易转移技术开始,这样,既能够保持技术领现,又易被发展中国家接收。当投资出现“示范作用”后,便逐步向当地合伙人转让。4.日本与发达国家发展交叉投资,局限性: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在欧洲和北美制造业上进行大量投资,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日益向美国式投资趋同,即日本也开始了大量“替代型投资”。这说明小岛清的理论也不具有普遍性,而只是在战后一段时期内,日本的产业结构变化造成的现象。,评价:1.小岛清第一个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分析贸易和投资。2.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资本、技术、管理经验、营销技巧等高级知识的转移,这有利于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的合作。3.小岛清理论的关键是转移产业的当地适应性。4.小岛清的理论本质上是为发达国家服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