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90344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管理制度.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院前急救管理制度一、目的院前急救设施齐全,人员配备合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救护质量。二、适用范围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灾害事故急救)。三、职责(一)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二)由医务科、护理部和急诊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担架员。(三)急诊科护士长、值班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四)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五)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保持车内卫生良好。四、工作程序(-)救护

2、车设施策划及配置:按*市120指挥中心规定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二)值班人员准时交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三)接警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求救大致原因、病人数量,并立即通知出诊医师、护士、司机、担架员在规定时间内(白天3分钟内,夜间5分钟内)出诊,任何人不得拒绝出车。有关救护车的工作程序详见救护车管理制度。五、院前急救内容: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评估病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

3、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2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请求增援。(-)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强调对症治疗。1、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除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人工呼吸,植入人工气道等)。2、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体外起搏器的使用,有生命危险的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等)。3、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癫痫等)。4、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5、脑、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6、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二)途中救护:1、合理

4、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2、为避免突然刹车时造成车内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受伤,患者的担架应该很好固定,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应该使用安全带或抓牢扶手,患者在车内应根据病情采取坐位、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3、四肢骨折的患者,给予外固定防止颠簸;脊柱骨折的患者卧硬板,以防止脊髓损伤;昏迷呕吐病人,将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时误吸或窒息;疑有颈椎骨折的病人,以颈领固定之,避免加重或造成高位截瘫。4、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后,如判断患者已死亡(有现场心电图检查),应详细询问患者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并让其签字确认。5、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时要听从市120指挥中心、交警、公安人员的调度安排,保护有法律纠纷的现场。6、出诊医护人员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医院急诊科后作详细交接,完成院前急救任务后向市120指挥中心报告,返回后及时检查、补充抢救药物和更换物品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