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0441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和课标解读(见教学建议)二、本节教材分析1、各版本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教学思路人教版:分析地理条件(气候,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农业布局的特点-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区),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发展方向(平原区,西部草原区,山区)山东版:分析自然环境,进而强调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土地开发)、农业生产与布局(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农业布局)、农业与区可持续发展(黑土的开发,林业的发展,湿地的保护)中图版:东北农业生产条件和布局

2、特点(自然资源优势、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分析可以看出人教版对这这个地区的分析是最具体的,教学可以按人教版的思路设计教案,适当补充山东版的资源优势评价和湿地的保护等知识。通过分析对比,结合三大版本的内容,得出本节的教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主题一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背景(地理条件、资源优势);主题二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特点(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区域内部布局特点);主题三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农业主要发展方向)。三、学生分析学生基本掌握农业区位分析方法,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具备了读图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对案例学习的方法已了解。但学生初中的区域地理知识仍

3、不足,在学完东北地区,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其他区域时,但具体某一区域的地理背景知识比较模糊,这仍然是初中地理知识与高中教材的糅合问题。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及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新课引入:采用歌曲“松花江上”或“小品”,感性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学习主题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背景通过读东北地区位置、气候、地形、土壤、交通、工业分布等图,确定东北地区的位置及范围,具体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得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是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然后从质和量两方面去分析。知识结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

4、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温带季风气候纬度高跨度大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无霜期从南部的180天到北部的80天左右。评价气候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1、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的内在联系 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长季节等。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热量和水分配合得协调,仅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这就便得农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气温较高的410月,农事活动为春播、夏管、秋收,同时农作物适应环境多为喜冷凉品种,如甜菜等。 2、地形-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面结构地貌类型及地形区分布优势农业资

5、源山环水绕山地西部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北部小兴安岭东部长白山地沃野千里平原南部辽河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北部松嫩平原东部三江平原工业机械化设备、化肥农牧兴工工促农牧工业原料农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开发晚、人口密度低技术优势外向型农业经营规模大绿色农业大农业发展3、工业、交通、人口等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农业发展条件的评价,强调东北地区的突出优势,黑土地及森林资源。土地资源优势耕地面积广大:占全国耕地的1/5,占全区土地的16% ;人均水平是全国的2倍。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黑土层深厚肥沃,生产力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黑钙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

6、原的中西部。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4、全国最大的林区:林地面积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2%;人均林地是全国人均的8倍;森林覆盖率是全国平均的2倍多。森林资源丰富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3 宜林地区广:尚有大量宜林荒山、荒地和沼泽地森林树种丰富:总数有300多种 主要树种:落叶松(针叶林)、红松(针阔混交林)5、第二课时:学习主题二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特点通过对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的评价,得出农业发展的特点。1、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一、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结合书本72页的活动和书本内容,让学生自己阅读提取信息,加以说明为什么东北地区能取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成

7、为中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2、主要的林业基地3、畜牧业生产基地(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出这些基地主要分布的地区,得出区域内部农业布局的特点)二、区域内部农业布局特点结合书本70页活动,让学生分析东北地区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得出区域内部农业布局特点: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地区主要产品类型耕作农业区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玉米、大豆、小麦、水稻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栋、白桦、人参、鹿茸、柞蚕、苹果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马、牛、羊(三河牛、三河马、东北红牛)学习主题三: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

8、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方法1:通过图片及第二单元的问题研究:分析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和到保护北大荒的变化。方法2:给资料“黑土流失触目惊心”进行分析。(见后边资料1)引导提问:从以上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东北黑土地区面临着什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黑土资源?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分析,教师适时点拔,从而最大限度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东北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把区域生态建设的分析模式迁移过来)人口剧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生态环境退化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 持威胁 持表 现自

9、然灾害频繁土地沙化、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环境污染 知识结构:坚 持二、东北地区农业主要发展方向通过阅读资料2:“我国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则”,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在从区域内部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小方向。1、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2、东北区域内部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用表格比较法)农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农业发展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

10、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山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补充资料:资料1: 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这块黑土地是世界上仅

11、有的三大块黑土地之一。初垦时,这里的黑土层有6080厘米厚,最深可达1米,当时人们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然而仅过了50多年,这里的黑土层就几乎薄了一半,一些地方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个别地方甚至已成为遍布沙石的不毛之地。黑龙江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副处长潘树森介绍说,从广义上讲黑龙江省全部都处于黑土区。而在全省现有的1.4亿亩耕地中,发生水土流失的面积已高达8000万亩。目前,已有I40万亩耕地在14万条侵蚀沟的冲刷下消失了。在松嫩平原腹地的明水县繁荣乡民富村也有一条骇人的大侵蚀沟。据村书记陈孝忠介绍,15年前这条沟还很窄,一步就能跨过去。随着雨水的冲刷这条沟越来越大,

12、现在已有10公里长,平均深度5米,最宽处约有50米,而且宽度每年扩展。明水县水务局水保站站长丁洪军对记者说,明水县地处黑土带的中心,境内没有河流,加之地形平缓,50年前这里没有一座永久性的桥。而现在已经有500多座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桥涵,都是为侵蚀沟而造成的。专家们对目前黑土耕地现状极其痛心。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周连仁说,现在黑龙江省黑土区每年流失0.51厘米的黑土表层,而形成1厘米表土则需要400年时间,如果任其流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基本消失,黑土区有可能退化成不可逆转、名副其实的北大荒。 资料2:我国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则农业部发布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一7.00

13、7年,将全国农产品划定了35个优势区域,重点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牛奶、牛羊肉和水产品等11种优势农产品。规划提出,要用5年时间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公认的知名品牌,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尽快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主产区农民收入。 迅速做大做强这些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带动我国农业整体水平提高,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宽大意义。我国的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 (一)粮食作物 1、专用小麦优势区城:重点建设黄淮海、长江下游和大兴安岭沿麓等3个专用小

14、麦带(如图1 )。黄淮海优质强筋小麦带(图1)主要布局在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江苏、安徽等7省;长江下游优质弱筋小麦带(图1)主要布局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4省;大兴安岭沿麓优质强筋小麦带(图1)主要布局在黑龙江、内蒙古等2省区。 2、专用玉米图1优势区域:重点建设东北一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和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如图1)。东北一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图1A),:主要布局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等4个省区;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图1B)主要布局在河北、山东、河南等3省。(二)经济作物1、高油大豆优势区域:重点建设东北高油大豆带(如图2),主要抓好松嫩平原(图2)、三江平原(图2

15、)、吉林中部(图2)、辽河平原(图2)、内蒙古东部四盟市(图2)等5个优势产区,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高油大豆生产区。主要布局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4省区。2、棉花优势区域:在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重点建设120个棉花生产基地(如图2)。其中,黄河流域棉区(图2A)主要建设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5省;长江流域棉区(图2B)主要建设江汉平原、洞庭湖、翻阳湖、南襄盆地等地;西北内陆棉区(图2C)主要建设新疆广大农区、新疆兵团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图23、“双低”油菜 优势区城:重点建设长江上游区、中游区和下游区3个双低油菜优势区(如图3)。长江上游优势

16、区(图3)主要布局在四川、贵州、重庆、云南等4省(市);长江中游优势区(图3)主要布局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河南等5省;长江下游优势区(图3)主要布局在江苏、浙江等2省。 4、“双高”甘蔗图3优势区域:重点建设桂中南(图3A)、滇西南(图3B)、粤西(图3C)3个双高甘蔗优势产区,主要布局在广西、云南、广东等3省区。(三)水果1、柑橘优势区域:重点建设长江上中游(图4)、赣南湘南桂北(图)和浙南闽西粤东(图4)三大优势产区,近期集中抓好长江上中游和赣南湘南桂北2个柑橘优势区的建设。主要布局在四川、重庆、湖北、江西、湖南、广西等6省市区。浙南闽西粤东柑橘优势区近期作示范性启动。 2、苹果 优

17、势区域:重点扶持和发展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2个苹果优势区(如图4)。渤海湾苹果优势区(图4A)主要布局在山东、辽宁、河北等3省;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图4B)主要布局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4省。图4(四)肉、奶及水产品 1、肉牛肉羊 图5优势区域:重点建设中原、东北2个肉牛优势产区,建设中原、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西北和西南4个肉羊优势区(如图5)。中原肉牛优势产区(图5A)主要布局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4个省;东北肉牛优势产区(图5B)主要布局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4个省区。中原肉羊优势区(图5)主要布局在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5个省;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肉羊优

18、势区(图5)主要布局在内蒙古和河北等2个省区;西北肉羊优势产区(图5)主要布局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4个省区;西南肉羊优势产区(图5)主要布局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等5个省区市。 2、牛奶优势区域:重点发展东北、华北及京津沪3个牛奶优势产区(如图6)。东北优势产区(图6A)主要布局在黑龙江、内蒙古等2个省区;华北优势产区(图6B)主要布局在河北、山西等2个省;京津沪优势产区主要布局在郊区县和农场。 3、水产品优势区域:优先发展东南沿海、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出口河蟹优势养殖区(如图6)。东南沿海养殖带(图6)主要布局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5个省区,重点发展

19、鲤鱼、对虾、罗非鱼、大黄鱼;黄渤海养殖带(图6)主要布局在山东、河北、辽宁等3个省,重点发展对虾、贝类;长江中下游养殖区(图6)主要布局在江苏、安徽、江西等3个省,重点发展河蟹。1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衣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2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枚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3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作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图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