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王昌龄(图文简版).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0794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塞王昌龄(图文简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出塞王昌龄(图文简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出塞王昌龄(图文简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出塞王昌龄(图文简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出塞王昌龄(图文简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塞王昌龄(图文简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塞王昌龄(图文简版).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出塞二首其一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2、。,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

3、“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卫青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王昌龄,字少伯,河东

4、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苦,30岁左右进士及第。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

5、、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王昌龄善于采用心理描写,表现细腻多变的感情。王昌龄诗情景妙合,意与境浑。王昌龄诗内容简洁、明快、含蓄,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成就。“秦时明月汉时关”、“大漠风尘日色昏”、“青海长云暗雪山”、“琵琶起舞换新声”等等,都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不过最妙的在第三句。绝句一般的都要在第三句另辟新境,王昌龄调既已高险,还能在第三句上就势一振,把思想感情再深入一步,实在是需要高超的艺术技巧。,投笔从戎,大约二十岁,王昌龄离开家乡,开始一段学道的经历。开元年间,正是盛唐气象的鼎盛时期,王昌龄在诗中对盛世景象竭尽全力、

6、忠贞不已地加以歌颂。对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龄一生最坚实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后长期身处谗枉和沦弃之境,也难以改变。火热的年代,像王昌龄这样有抱负的时代青年,只是把学道当成了一种好奇而已。不久他便到长安谋求发展,没见什么成效,于是他西出长安,投笔从戎,从此踏上西出长安,踏上出塞之路。,一片冰心,王昌龄经过不懈的追求,广泛研读,应进士试时一举登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再应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并再次登第。然而,二次登第后官职仍旧未见升迁,后被远贬荒僻的岭南,任江宁丞。他故意迟迟不去报到,以消极怠工作为反抗的手段,著名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作于王昌龄赴任江宁丞之日,这时他正遭谤议,送别至友远

7、行,当时凄切心情可想而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以忠节贞信作为人生困境中的一种道德自信和超越力量,同时也表明,他对时代的公正并未失去信心。,旗亭画壁,一日,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这个地方饮酒论诗。当时,有几名歌女也被叫来歌诗助兴。王昌龄首先提议:“我们几人在诗坛上也算小有名气了,但没有分出名次。今日可以听歌女都唱谁的诗,谁的诗被唱得多,谁就是第一。”一位歌女光唱了王昌龄的两首绝句,又一歌女唱了高适的一首绝句。王、高二人都喜形于色。王之涣说:“这两个歌女都是唱的下俚之曲。”说着指着一位最漂亮的歌女说:“且听这位所歌何人?”果然一响,宛转的歌喉悠然而起:“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是王之涣的得意之作凉州词。歌女又唱了两首绝句,都是王之涣的作品,三人相视大笑。,失孟交李,王昌龄在襄阳与孟浩然一见,孟浩然因旧疾复发而死。王昌龄因此在离开的路上很悲伤,没有想到在巴陵意外的遇见李白,当时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他们俩一见如故,临别,王昌龄写了一首诗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李白对王昌龄的友情也念念不忘。后来听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特地写诗寄送,予以安慰。,谢谢收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