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 (I).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1363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1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 (I).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七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 (I).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七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 (I).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七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 (I).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七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 (I).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 (I).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 (I).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谁为我们护航 瑞金四中 刘成都,第四单元 谁为我们护航,【课标依据】,一、2.2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一、3.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二、3.3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单元立意】,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是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学生长期以来的安全教育与学习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具备了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但是青少

2、年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比较薄弱,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侵害。所以,青少年学生有必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自我保护的具体方法和技能,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这也是对初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课题,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同时,初一学生对于法律认知比较匮乏,不懂得法律帮助的途径和方式,也有必要集中进行初步的法治教育。教材在第四单元设置“谁为我们护航”,让学生明确自己受到的保护,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极其必要的。,【单元立意】,近年来,我国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3、如: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各部门相继出台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文件,各地学校开设安全教育平台、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等等,所以也有必要让青少年学生全面了解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所付出的努力,引导学生积极配合各方面的保护,使自己免受各种伤害,保障自己健康成长。,【单元立意】,从整体上看,本单元是学生整个初中法治课程部分的学习起点,这个起点包孕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价值观的萌芽。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重要部署,其中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司法

4、部、全国普法办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基于这样的时代要求和大局目标,教材在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即七年级上册初步渗透法治教育。作为初中阶段的法治教育的起点,本单元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单元立意】,本单元以“谁为我们护航”为主题,体现了青少年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受到多方面的特殊保护,映射出法律的保驾护航。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学会自我保护是青少年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教给他们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使他们更冷静地面对侵害,保护自己,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

5、的空间。这是第九课学会自我保护的主要内容。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特殊保护,家庭、学校、社会与司法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护航者”。第十课我们受到的保护介绍了跟青少年关系最为紧密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单元立意】,本单元是第三单元“成长中的我”的延续,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由于心理发展还没有成熟、情绪变化多样和复杂,他们还缺少辨别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他们需要被保护,需要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就自然过渡地到了本单元。本单元涉及到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等内容,也与七下第二单元“跨越代沟”中与父母、老师关系的处理具有一定的联系。青少年的保护除了家庭、学校、社会

6、外,还有司法保护,这样就为后面涉及法律的单元做了铺垫,如七下第五单元“有序和无序”中提到法律是生活的保护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安全可靠的保护,八下第二单元“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提到了我们享有的法律规定的许多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涉及生命、健康、自由与尊严,要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提高警惕,远离危险,学会自救和求救,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谁为我们护航,司法保护,【教材分析】,1.单元结构,【教材分析】,2.各课联系,在成长的过程中,青少年要学会保护自己。同时,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的保护,教材内容设计由自己及他人及社会。符合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增强

7、自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前提下,自觉配合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司法的保护,保障自己的健康成长。,(1)教材在内容的呈现顺序上做了较大调整,【教材分析】,3.新旧教材对比,新,旧,【教材分析】,3.新旧教材对比,新,旧,(2)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做了较大调整,【教材分析】,3.新旧教材对比,新,旧,(3)教材内容的表述更贴近学生,科学严谨,【教材分析】,3.新旧教材对比,新,旧,(4)淡化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教材分析】,3.新旧教材对比,新,旧,(5)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法治践行,【教材分析】,4.主要观点,树立安全意识,对生活中的危险保持警惕,我们才能免受各种侵害,当我们遭遇他人对

8、我们实施侵害时,必须正确地自救和求救。,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司法的保护。,【单元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提高警惕、远离危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形成依法维权意识,增强学法用法的主动性。感受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给予的保护,激发感恩之心。懂得珍惜自己的权益和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配合各方面的保护,促使自己健康成长。,【单元目标】,能力目标:增强预防灾害、提高警惕、防范危险的能力;培养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识别、判断并远离危

9、险;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学会运用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逐步培养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提高感受、珍惜来自家庭和学校、社会以及司法各种关爱与保护的能力,学会正确理解和对待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种种保护,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单元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身边存在的各种危险,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对待不同侵害应采取不同的自我保护方法,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教学

10、建议】,1.利用网络或其他媒体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建议登录中国安全教育网http:/,了解各种安全教育常识,准备丰富的课程资源。,2.学习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中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规定。特别是新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3.建议联合学校德育部门开展消防演习、安全撤离演习等活动,或邀请专业人士如消防人员、医生来校指导,或者去实地如消防大队观摩消防人员现场模拟演习等,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些操作和体验的机会。,【教学建议】,4.在实施第九课学会自我保护教学时,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知识和经验,建议设计知识竞赛、闯关游戏等教学活动,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

11、时教师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和准备工作以及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分享和扩展自己的经验,增强体验,深化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蕴含的两层意思:危险发生之前,要保持警惕,远离危险,防患于未然;危险已经发生时,要保持镇定,学会自救和求救。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区分身边的危险,思考自救或求救的正确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更好地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切实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学建议】,5.在实施第九课第二目“学会求救和自救”部分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素材或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

12、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可以选取社会生活中事例,如:假期里中小学生的溺水事件、因搭乘黑出租遭遇侵害等事例。利用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教师引导学生以“事件回放”、“新闻评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生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深化思想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自救自护卡片”、“自护锦囊”等,总结和概括自己掌握的自救自护方法与同学交流并常记心间,切实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学建议】,6.在实施第十课我们受到的保护教学时,教材中涉及的许多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只要注意观察和体会就能了解其中的基本内容。所以课

13、堂教学建议以分享和讨论为主,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受到的各种保护。,7.教学评价建议:观察法、谈话法、项目评价法等。,【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2.能力目标 增强防预灾害、提高警惕、防范危险的能力;培养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识别、判断并远离危险。3.知识目标 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并掌握相关的预防常识和技巧;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做到提高警惕、远离危险。学会识别、判断和远离“人为侵

14、害”。,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师准备:1.熟读教材,把握课程体系和基础知识。2.收集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案例、图片、音像资料,做好教学课件。3.选购未成年人保护相关书籍,至少三本,既做教学参考,又做学生奖品。4.准备好分组竞赛填写分数的表格:,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熟悉教材内容,记下存在的疑惑。2留心观察生活中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3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咨询专业人士等途径,积累相关安全常识。,LOGO,警 示 录,据国家少年儿童“安康计划”公布: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采取了种种有力的措施。尽管如此我国每年仍有40至50万少年儿童受到车祸、溺水、火灾、他杀、自杀等意外伤

15、害,平均每天有40多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这个世界“消失”!,从材料中的这些数据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树立安全意识,对生活中的危险保持警惕,我们才能免受各种侵害。懂得正确地自救与求救,我们的安全将得到更好的保障。,LOGO,自护训练营,LOGO,闯 关 规 则,LOGO,第 一 关,未雨绸缪防灾害,LOGO,未雨绸缪防灾害,第 一 关,中小学生遭受各种意外伤害统计数据,LOGO,未雨绸缪防灾害,第 一 关,选号答题,119,120,122,LOGO,未雨绸缪防灾害,第 一 关,119,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火灾?,LOGO,未雨绸缪防

16、灾害,第 一 关,120,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溺水?,LOGO,未雨绸缪防灾害,第 一 关,12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LOGO,未雨绸缪防灾害,第 一 关,对于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我们平时要增强安全意识,做好预防工作,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LOGO,第 二 关,提高警惕识危险,LOGO,提高警惕识危险,第 二 关,某校初一学生小亮,经常上网聊天,结识了几位非常谈得来的网友。一天,网友“风中笑”在与小亮聊天时,提出两人约个时间见个面,一起外出游玩。小亮犹豫不决:网友约见,去不去呢?”,事情会如何进展?请你与组内同学合作续演。,LOGO,提高警惕识危险,第 二 关,几

17、名同学一起迷路了,这时来了几个穿警服的人,说要送他们回家.小乐独自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几个开车的人向他问路,小乐告诉了他们应该怎么走。他们让小乐上车帮忙指路,答应顺便把小乐送回家.放学路上,小林向同伴炫耀着自己的新手机,忽然发现好像有个人一直跟在他们身后.有人突然找到你,说你家里出事了,要你跟他走 还有哪些类似的事情和值得警惕的情况?想想看,怎样才能使自己免受人为侵害?,LOGO,提高警惕识危险,第 二 关,我们要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人为侵害保持警惕,一旦感觉受到威胁,就要果断、迅速地离开危险的环境和危险的人。,LOGO,第 三 关,随时联系保安全,LOGO,随时联系保安全,第 三 关,14岁的孙

18、强和父母争吵之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很快,他就花光了身上的钱,饥寒交迫地四处游荡。这时,孙强遇上了一个声称愿意给他提供食宿的陌生男子,结果被带到一个黑煤矿。在那里,孙强被囚禁强迫做工,不但一分工钱没有,还经常遭到毒打。反思: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LOGO,随时联系保安全,第 三 关,1.你认为有些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是什么?2.你有过离家出走的想法吗?如果有,那是在 什么情况下?3.你想到过离家出走的后果吗?4.除了离家出走,还有别的方式解决问题吗?5.此时,你最想给那些离家出走的同龄人 说些什么?,课堂调查:,LOGO,随时联系保安全,第 三 关,我们要养成与家长和老师保持联

19、系的习惯,让他们知道我们身在何处,以便在危险发生前能及时保护我们。,LOGO,自 护 宝 箱,LOGO,自 护 宝 箱,自 护 秘 笈健康成长需自护,安全意识记心间。未雨绸缪防灾害,预防措施做在前。是非善恶明分辨,提高警惕识危险。身在何处告父母,随时联系保安全。,不要以为我还是不懂事的小孩我的成长比你想象中还要快对谁的依赖不如把本领学来让平安总与我同在未来 未来保护自己就是保护未来未来所有危险都能让我抛开不让自己受到伤害,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色鲜明,2.体现“以生为本”课程理念,3.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法治践行,4.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案例特色】,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

20、2,3,4,5,课标依据,单元立意,教材分析,单元目标,教学建议,6,教学案例,一、1.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一、1.6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二、2.3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二、2.4理解竞争和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三、1.5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学情依据 期末将至,面对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大型考

21、试,成绩自然成为学生生活中最关心的话题。中学生考试的心情和对待成绩的态度,深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家庭方面,一是传统“成才思想”根深蒂固,父母对子女学习期望普遍较高。二是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学校方面,应试教育思想导致片面追求学生成绩的现象依然存在。社会方面,在目前的升学和就业制度中,考试仍然是一种比较客观的鉴别和选拔方法。,本单元以“成绩内外”为主题。分析成绩内自身反映的心理、品质问题,引导学生走出成绩,看到成绩之外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进步与成长;教材编写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关注了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坦然面对遗憾与不足,脚踏实地,

22、对理想和未来充满信心,对中学生生活指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单元设计思路 本册最后单元设置为“成绩内外”。从设计方法看,从微观的点(考试中的实际心理问题)引入,从点到面(成绩背后的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和考试中的心理素质,成绩的意义和作用),构成第一部分和第一核心主题“考试的心情”;然后从微观到中观,从表面现象到内在实质,进入考试中的道德和价值问题,构成第二部分和第二核心主题“成绩的品质”;最后,从中观到宏观,从时空上拓展到更大的面,进入第三部分和第三核心主题“成绩之外的收获”。在本单元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主要”内容或“核心”主题,给予“浓墨重彩”的处理;第三部分为拓展性内容,给予“轻描淡写”

23、的处理;三个部分或三个主题之间呈现出比较密切和协调的整体联系和综合特征。,与前后单元联系1 本单元与第一单元“扬帆起航”首尾呼应,是第一单元中的规则、理想等相关内容的拓展。本单元在第二单元“学会学习”的基础上讨论考试、成绩问题,是对学习主题的延伸。本单元在第三单元“成长中的我”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相关知识。,学习,规则,理想,自我,与前后单元联系2 在教材中,有些重要的价值观念,在有关单元中还会涉及。比如诚信,本单元从考试作弊的角度讨论;在九年级上册“市场考察”单元中,专门设计“品质与诚信:市场的通行证”;最后,在九年级下册“漫步地球村”中,又讨论作为国际惯例基础的诚信。

24、再如公正,首先是本单元学习和考试中的公平“竞赛”,然后是八年级上册“走进社区中不同家庭的收入差别与公正问题,然后是九年级上册“同在阳光下”中农民问题、下岗问题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公正问题,最后是九年级下册“漫步地球村”中国际公正秩序的建立问题。后面这些单元的讨论是在前面的基础上的展开、发展和深化,各个单元之间是前后呼应、相互衔接的关系。,单元结构图,考试的心情,第十一课,成绩的品质,第十二课,成绩之外的收获,第十三课,1.从容应对考试,2.平静看待成绩,1.诚实的检验,2.公平的比较,1.在成绩之外,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单元各课的内在联系第十一课考试的心情,首先进行复习、考试的心理和方法的分析

25、和教育,指导学生“从容应对考试”,然后引导学生“平静看待成绩”。从如何看成绩,分析成绩背后的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和考试中的心理素质,成绩的意义和作用,比较自然地过渡到下一课成绩的品质。第十二课成绩的品质,以说谎、改分数和抄作业答案等中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现象为题材,进行诚实和公平的道德教育。教材指出:蕴含在考试和成绩之中的诚实和公平品质,是学生的重要收获。在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其他收获。这样,就自然过渡到第三部分“成绩之外的收获”。第十三课成绩之外的收获,引导学生关注除成绩之外其他各个方面的收获,对一学期来的表现进行回顾和分析,养成经常反省自己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良好习惯,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6、的道理,为顺利进入下一学期做好思想准备。,新旧教材的区别,【分数】评定成绩或胜负时所记的数字。【成绩】工作或学习的收获。,第十一课考试的心情中在讲到“心理状态与考试成绩”时,旧教材提出“心理调节的好,总成绩能提高60-100分”,新版教材改为了“如果心理调节的好,总成绩能提高很多”,表述更为严谨。紧张心理调节方法中的认知调节法删除了“如果因为平时没准备好,题目不会做,就平静地接受这个事实,下次再来”的表述;在树立恰当的期望中,也删除了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去掉了“偶尔抄袭一次不要紧吗”这一标题,“作弊破坏了一个班级、学校、团体的风气,破坏了维系社会公共秩序的诚实与公正原则”这句话,是旧教材是作

27、弊危害的其中一个层次,而新教材是在分析了“诚实和公平”之后,提炼性的归纳了作弊对于班级、学校以及社会的危害,这样的编排逻辑层次更为清晰,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理解作弊的危害。“诚信”(个人建设)、“公正”(社会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一部分,显出它的道德引领,这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这段话是对整个十二课成绩的品质学习内容的归纳和提升,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学会“慎独”,将道德他律引向自律,渗透规则意识。道德、规则教育显示了教材育人的统一性和一贯性。,“适度紧张是有益的”(P89)在分享探究栏目中从“如何创造和保持适度紧张的心理状态”改为“根据过去的经验,搜集有关资

28、料,与同学一起讨论保持适度的学习压力和适度紧张的心理状态。”“做充分的准备”(P92)在分享探究栏目中我们的应考方法中明确标明了“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恰当的期望”(P94)在思考探究栏目中学科预期成绩与实际成绩差距时,把“是否达到了期望”一栏改为“期望是否恰当”。,第十三课“在成绩之外”(P104)活动探究栏目中把“从身体、情绪和情感、自我意识、人生态度等方面描述一个学期以来自己的变化和成长”改为“从身体、心理、自我认识、人生态度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描述一个学期以来自己的变化和成长。”引导学生从身心、自己与社会方面思考,把自己的成长与社会、国家紧密相连。,主要观点 面对考试,不同程度的紧张心

29、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成绩不代表一切,学会平静地、正确地看待成绩。诚实考试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作弊不仅关系个人的诚实品质,也有损公平的原则。一学期以来,除了成绩之外,我们还有不少的收获。成绩的高低、收获的多少,最终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正确看待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考试和成绩。尊重规则,遵守考试纪律,追求公正,做诚实的人;体验行为和结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体验成长的快乐,坦然面对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学会感恩,培养不骄不躁的精神和勤奋努力的良好品质,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选择适

30、合自己的应试方法,恰当地确定自我期望值,提高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负责任地作出选择;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自觉抵制考试作弊。学会反省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掌握适合自己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与计划。,了解复习考试的一般方法,知道面对考试适度紧张是有益的,过度紧张是有害的;了解调节考试紧张心理的方法。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认识考试作弊的错误与危害性,懂得诚实、公平竞争的意义。知道收获来自辛勤的劳动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关于“成绩不代表一切”的教学 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成绩重不重要”开展一次班级辩论赛。建议在辩论过程中,只

31、要学生的观点不是过于偏激,教师不妨做个“听众”。辩论结束后,结合教材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成绩的意义,客观分析成绩的作用,以理性、平静的态度看待成绩。也可以请高一级学生到班级中开展一次学习经验交流会,谈谈对成绩的看法。也可以请1位学生家长走进课堂,让家长谈谈对学习、考试、成绩的看法,这有助于缓解学生来自家庭的压力。,关于“诚实的检验”的教学 本课包括两个部分:成绩有真假、作弊“利”弊辩。仍然围绕成绩的相关问题展开。建议阅读教材提供的两个故事情景。接着先由学生个别分析两个分数的价值,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意见,或直接将个人意见在班上发表,最后大家一起得出结论。小组讨论是一个小

32、高潮,气氛活跃,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也很快理解课程内容。建议本课联系社会热点,关于诚信社会建设和考试作弊入刑的相关热点材料,引导学生走近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诚实品质重要性的认识,渗透法治教育。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并能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一反三。,关于“公平的比较”的教学 本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对于“作弊与公平”部分,可以以教材“作弊是自己的事,不影响别人”为话题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作弊与公平的关系。对于“友谊”与公平,“集体利益”与公正这两部分,建议从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各项比赛、活动入手,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公平、公正的价值。,关于“在成绩之外”的教学 一个学期

33、的学习生活,已有不少同学参加了学校、社会组织的各项比赛,这些经历带给他们丰富的体验与感悟。建议在本部分内容教学前,教师用问卷形式对本年级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做一个调查,结合调查情况组织展示活动。也可以搜集班级同学的获奖证书,让学生谈谈这张奖状、证书的来历,进行经验分享。也可以以班级参加的各种集体活动为教育资源,比如合唱比赛、辩论比赛、运动会、社会实践等,说说让你感动或感悟最深的一幕。当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活动部分引导学生自我反思,组织教学。,评价建议 建议教师采用观察法、谈话法、描述性评语、成长记录等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考试的认识与态度,结合在考试前

34、、考试中、考试后的表现与学生交流,以获得学生发展变化的信息,以描述性语言把这些变化写成评语,针对学生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建议教师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针对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和日常表现建立成长记录袋或依托互联网建立成长记录表,形成具体的分析。(附表),学校:班级:姓名:学号:,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学生表现评定表,学生评价表(等级),从容应考,第十一课 考试的心情,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看待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考试和分数。2.能力目标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选择适合自己的应试方法,恰当的确定自我期望值,提高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35、3.知识目标 了解复习考试的一般方法,知道面对考试适度紧张是有益的,过度紧张是有害的;了解调节考试紧张心理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会从容应考,掌握紧张心理调节法。【教学难点】掌握调节考试紧张心理的方法。【教学准备】1.学情分析 学生重视考试、关注分数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能否正确对待考试和分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期末将至,面对升入初中的第一次大型考试,复习和考试是学生最关心的事情。教学中应围绕这一生活主题,指导学生调整考试心理,做到从容应考。2.制作多媒体课件,说一说,请结合第88页图5-1要考试了,以最近一次考试(期中)为例,描述一下自己的心情。,考前:_考中:_考后

36、:_,鲶鱼效应,【环节一】小故事大道理,说说“鲶鱼效应”带给你的感悟?,挪威人喜欢吃鲜活的沙丁鱼。然而,沙丁鱼捕获后运抵渔港时,存活的就寥寥无几了。为此,渔民们伤透了脑筋。后来,人们发现在船舱里放上几条鲶鱼,可以避免沙丁鱼在运输途中死去。原来,鲶鱼喜欢四处乱窜,搅得沙丁鱼十分紧张,从而增强了沙丁鱼的活力。这种因紧张活动而使生命力得以增强的现象,人们谓之“鲶鱼效应”。,适度紧张是有益的,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时,大脑的血液循环加快,兴奋程度提高,生理功能增强,思维积极,所有器官都在最佳状态下运作,效率最高。因此,考试前保持适当的紧张状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中正常水平的发挥。,最后一枪的悲情射

37、手马修 埃蒙斯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步枪三姿决赛,前九枪领先对手3环之多的马修最后一枪鬼使神差地把子弹打到别人的靶子上,把近在咫尺的金牌拱手让给了中国老将贾占波。北京时间2008年8月17日,北京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340决赛举行。美国选手埃蒙斯在倒数第二轮领先将近四环,金牌几乎唾手可得的情况下,重演了雅典的严重失误,最后一轮仅打出4.4环,邱健凭借最后一枪稳定的发挥以总成绩1272.5环获得了金牌。,埃蒙斯的经历说明了什么?,可见,保持适度紧张的心理,对于从容应考、发挥真实水平,非常重要。,过度紧张是有害的,过度紧张会使大脑神经活动失去平衡、受到抑制,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

38、造能力全面下降。,调节、避免和克服紧张的心理,对于从容应考,发挥正常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献计献策,小明的经历我们都有过,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请告诉他,考试时你是怎样调节过度紧张心理的?,【环节二】调节方法我知道,遭了,这道题做不出来!,就当它是一次特殊的练习,试试看吧!,啊,做出来了,难题对别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没 有必要过分担忧。,认知调节法,不要紧张,相信自己,我能行.,积极暗示,深呼吸调整法,当你感到紧张或是焦虑时,闭上眼睛,放松身体,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做缓慢的深呼吸,注意体验全身松弛的感觉。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就可以收到消除紧张、自我放松的效果。,以上调节紧张心理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临

39、考前和考试中途出现的紧张情况,而要想从容应考,得到理想的考试成绩,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阅读课本第92页思考回答。,【环节三】做充分的准备,考试经验交流会,(1)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的时间;(2)适当加强营养和锻炼;(3)与家长沟通,减轻来自家庭的压力;(4)平时认真学习,善于学习,及时复习;(5)学会运用一些必要的考试技巧。如答题前认真审题;做题时先易后难,不着急、不大意、不心烦;答完之后仔细检查。,考前应做好哪些准备?,考中应该怎么做?,(1)应用必要考试技巧:认真审题先易后难,仔细检查(2)诚实作答(3)紧张时可以用积极暗示法、深呼吸调整法等,考试“三字经”考期近,树信心,调状态,进佳境。文具笔,清理好,准考证,莫忘了。进考场,心充实,视考试,寻常事。拿试卷,填名号,速浏览,定方案。先做易,后做难,先解简,后解繁。题审清,书写净,抢速度,要细心。试题易,莫大意,我觉易,人皆易。试题难,莫心烦,我觉难,大家难。答题毕,细复审,要客观,宜冷静。铃声响,出考场,不议题,不算帐。胜不骄,败不馁,忘成败,是大将。饭吃好,觉睡香,待明日,打胜仗。,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