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公开课).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2122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公开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公开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公开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公开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公开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公开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公开课).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仁寿华兴中学 辜秀峰,仁寿华兴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学习目标,1.明确考纲要求,掌握七种修辞格。2.具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常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判断、评价及运用的能力。学习重点1.对常见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2.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难点及突破策略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按照学习实践分析总结的路子对此进行突破。,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复习修辞知识,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重点难点明确修辞表达效果,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格。,七种常见修辞手法,一、比喻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比喻的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例题

2、: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比喻句与比较句的能力。构成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应是性质不同的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不同类事物,A、C、D三句能构成比喻,B句的“蔬菜”与“水果”是同样性质的东西,句中的“一样”只是它们的价格,属比较。答案:B,训练: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句是()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

3、飘去。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答案:B解析:前后矛盾。,二、比拟比拟的特点事物“人化”人“物化”甲物“乙物化”比拟的种类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例题:对下列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后一个“巴金”指代巴

4、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绘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给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答案:B解析:应为前一个巴金。,训练: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

5、华。解析:此例考查辨析修辞手法正误的能力。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本题也考查辨析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能力。A句中的烟囱“哽咽”、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答案:C,三、借代借代的种类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专名代泛称人名代著作部分代整体个别代一般原料代成品地名代本体,例题: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他就是我在东直门大街上常碰见的那个“大鼻子”枯瘦的脸,隆起的颧骨,深陷的眼眶。B.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C.要清除语言中的垃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

6、奏效的。D.他的肚子里有墨水,脑瓜子也灵活。答案:C解析:C为比喻,其余为借代。,训练: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D.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解析:A 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中的借喻。答案:A,四、夸张 夸张的种类 扩大夸张缩小夸张 超前夸张夸张的注意点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

7、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例题: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A.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了,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B.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犹如幼小时候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C.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D.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答案:B解析:B项的“子曰诗云”是借代旧教育的读物。,五、对偶 对偶的种类1.依内容分: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

8、假设、条件等关系。2.依形式分:工对: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宽对:基本符合对仗要求,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3.依结构分:成分对偶句子对偶,例题:下面各对偶句,有一项不大好,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改。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B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C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D大地回春处处春光好,东风报喜家家喜盈门。答案:D解析:此项“喜盈门”改为“喜事多”。,训练:以“草萤为耀终非火”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句()A.木石无意焉有情B.道是无情却有情C.荷露成团岂是珠D.流水无情岂是春答案:C解

9、析:根据“词性”“事物”“平仄”等。,六、排比 排比的特点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同一位置排比的种类成分排比句子排比,例题: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参考答案:它可能是一片海,让你体会壮阔;它可能是一座雕像,让你明白雄健。,七、反复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例题:以下几句运用修辞方法恰当,并确实增强了表达

10、效果的一项是:()A海外儿女思乡,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B他的话没有实质内容,全都像战鼓一样。C蒲公英柔软的茎上顶着小黄伞,雄纠纠地守卫在道路两旁。D个人的自学,个人的努力,个人的独立钻研,是主要的;但是适当的讨论,相互的讨论,集体的讨论也是必要的。,解析:A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强烈的思乡之情。B项把空洞的话比作“战鼓”,不妥。C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但把蒲公英比作“雄纠纠”的卫士,不当,反而影响了表达效果。D项运用排比。但“自学”、“努力”、“独立钻研”不能并列,自学已经包含了个人努力,个人努力包含了独立钻研。“适当”、“相互”、“集体”说的角度不一,“适当”是讲程度,“相互”和

11、“集体”说的是讨论的形式,三者也不能并列。答案:A,知识链接:(一)常见修辞方法简表,知识链接:(二)几种易混修辞格的区分,课堂小结,高考的命题体现了重能力、重运用、重主观、重综合的趋势。为了更好地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复习时先要从最基本的地方抓起,即不在修辞术语上的纠缠,而要明确各类修辞的特点,理解各种修辞方法不同的表达效果。只有掌握了这七种修辞方法的要点才能在语言表达时灵活运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具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常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判断、评价及运用的能力。重点难点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常见命题考查方式及分析,一、结合仿用句式的考查 高考题回顾:(2008宁夏、海

12、南卷)依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_。【分析】解答该题时,要做到句式一致,修辞恰当。本题在仿写当中,就应特别注意每个句子都要有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参考答案】机遇对于智者是一个阶梯,对于勤奋者是一把钥匙,对于懒惰者是一个水中的月亮。,课堂练习1: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

13、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参考答案一】思念像一株刚萌发的幼苗,对外界探头探脑。思念像一株小树,亭亭玉立的,生长着,伸展着。思念像一棵枝丫横生的老槐树,狂舞着,张扬着,深深地根植在我的心中。【参考答案二】家园像幼年时的摇篮,摇着我童年的梦,要我快快长大。家园像青年时的单间,随时等我,随时离开我,任我逍遥,任我奔波。家园像老年时的古宅,纵然有些残破,也让人心安,让人有所依托。,二、结合扩展语句的考查 高考题回顾:(2007江苏卷)一位学者指出,“”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它形简而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字尽快收录到汉语

14、辞书中这样的意思。要求:(1)切合原意;(2)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参考答案】1.不要让“”字到处漂泊,让它有“籍”可入,有“家”可归。2.“”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期盼着回到母亲的怀抱。3.无家可归的“”字,期盼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生活在一起。,课堂练习2:某学校高二年级全体同学将赴贫困山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年级学生分会发起了一个“多背一公斤”的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准备行李时多带点书籍、文具等捐给当地贫困的学生。请你以组织者的身份,用“多背一公斤”开头拟写两条宣传语。要求句式整齐,运用修辞手法,能体现活动的宗旨,有感召力。多背一公斤,;多背一公斤,。【参考答案】多背一公斤,就多一片关爱的绿阴

15、;多背一公斤,就多一盏希望的明灯。,二、结合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的考查 高考题回顾:(2008广东卷)下面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参考答案】1.您温暖的眼神像一阵春风,轻轻鼓励着我;您谆谆的教诲像一场细雨,默默滋润着我,您高大的身影像一把大伞,时时保护着我。谢谢您,妈妈!2 我仰起头,凝视着您山花灿烂的笑靥;我踮起脚,聆听则您山泉叮咚的话语;我捧着书,思索您醍醐灌顶的讲解。,课堂练习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语境改写画线部分的内容,使得语意合乎语境。有位演员,每当念到下面这句台词“我的眼力比

16、你的好一百倍,就是两只苍蝇飞过,我也看得清哪一只是公的,哪一只是母的”时,他觉得观众的笑声有些刺耳,他怀疑是表达太俗,于是,他把该台词改为:“。”【参考答案】我的眼力比你好一百倍,就是两只蝴蝶飞过,我也能看得清那一只是梁山伯,哪一只是祝英台。,四、结合诗词鉴赏的考查 高考题回顾:(2009江苏卷)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

17、苑囿、亭台宫殿。学科 1“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分析】可根据诗人注释理解“万岁山”的含义,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答案】借代,课堂练习4: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参考分析】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三、四句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对偶的运用,使语言更加简练、整齐;写出了诗人“春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有山有树,有花有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丝伤春凄凉之情。,五、结合现代文阅读的考

18、查 高考题回顾:(2007年福建卷)“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的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的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炕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第12题:请指出“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参考答案】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这个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母亲一生

19、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意思对即可),课堂练习5:“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答:,【解析】该问是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从文中

20、的“仿佛”、“胳膊”、“尸体”等词,不难看出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而面对因缺水而死亡的胡杨林,作者把它想象成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自然是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一般都是为了达到生动形象地塑造某种形象的效果,这里也不例外。作者把因缺水而死的胡杨林方阵想象成古战场,把痉曲干枯的树枝比喻成战士的胳膊,又用拟人的手法,叙述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死去的自己呐喊,形象生动地塑造了胡杨林死而不屈的形象,震撼人心,就连作者自己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课堂小结,提高修辞手法运用的水平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所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同学们带着激情阅读,开阔阅读视野,掌握一定的修辞知识,背诵一些名篇名言,在写作中加强修辞运用。那种企图做几道试题就能奏效的思想是不可取的。,课后作业,完成课堂新坐标相关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