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诗歌及其文体特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说诗歌及其文体特征.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主要问题第一,古代文论中关于诗、文的区分第二,诗的文体特征第三,诗歌与抒情第四,诗的语言和结构第五,诗的意象与意境,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第一,古代文论中关于诗、文的区分 从文学史的实际情况看,最早人们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样式并没有我们现在这样明确的区分。魏晋南北朝:1.“文”的自觉文学的独立地位渐渐地被确立起来;2.诗和文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也被明确区别开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对诗、文所作的区分,只是表明那时人对文学的认识的深化。,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第二,诗的文体特征1诗的外形式 诗歌的外形式,是指它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可直接感知的语言组合形式。2诗的内形式 指与诗的外
2、形式相融合的,使诗情、诗意、诗味得以感性显现的表情形态。,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便条 我吃了放在冰箱例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便条(威廉斯 Williams)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第三,诗歌与抒情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诗歌的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抒情性。抒情性与诗歌的内在特征A 以情感生活为题材;B 情感的真挚与深厚;C 丰富的想象力。,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第四,诗的语言和结构 表现情感直接影响到诗歌的语言和结构。1、诗歌语言的特点 精致、
3、优美的语言不仅有利于情感的表现,而且也是对情感的提炼。诗歌语言具有“背离”日常语言的特点。,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字词“背离”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句法“背离”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语言(语音)的节奏和韵律对情感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群褴褛的人,抬着一个褴褛的花圈。说是从丰台来的,说是从丰台一路走来的,说是从丰台一路号哭着走来的。黄永玉说是从丰台来的,通过声调、节奏形成的韵律,给读者创造一个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4、,大珠小珠落玉盘。”,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2、诗歌结构的特点诗歌结构具有明显的跳跃性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着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路上一颗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北岛迷途,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第五,诗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通过意象来表现情感。意象是诗的表情符号。1、意象及其特点意象是蕴含着特定意念,让读者得之于言外的艺术形象。意象即表意之象、寓意之象、见意之象。,钱锺书说: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变象易言,是别为一诗甚且非诗矣。,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2、中西诗歌意象的差异中国古代诗论强调意象创造的特点是情景结
5、合,内在的感情与外在的景物要有对应性。西方现代诗论更强调意象的印象性、主观性,偏重于主观印象在意象构成中的作用。,贺铸写“闲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假如我没有见过太阳我也许会忍受黑暗;可如今,太阳把我的寂寞照耀得更加荒凉。狄金森假如我没有见过太阳,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3、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意象具有承传性。反复出现的意象具有不言自明的象征意味。
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4、诗的意境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意境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王夫之说:“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意象的特点是情景结合,情景交融。,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我从母亲的睡眠中降落到这种境地在它的腹中,我弓着身子,湿皮衣结了冰离地面六英里,我从它的生活之梦中解脱醒过来,面对黑色的高射炮群和恶梦似的战斗机我死后他们用水龙把我从炮塔中冲出 球形炮塔射手之死(彭予译),概说 诗歌及其文体特征,这首诗把母亲的子宫和球形的炮塔拼接起来,主人公糊里糊涂地从一个脏器进入一个装置中,面对的都是黑暗,而生命已从生转瞬走向了死。这位射手可能还没明白过来,就被当成物体一样地被清除了,用的是较为现代的“水龙”。这里,作者虽然是写战争,但战争只是社会病态的一个极端的例子,在平常的情境中,大多数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在似梦非梦的状态中顷刻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