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_F线性转换电路课设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2601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_F线性转换电路课设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V_F线性转换电路课设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V_F线性转换电路课设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V_F线性转换电路课设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V_F线性转换电路课设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V_F线性转换电路课设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_F线性转换电路课设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线性V/F转换目录1、设计要求和任务22、总体方案选择的论证23、单元电路的设计24、总体电路图115、组装和调试116、所用元器件的编号列表157、收获、体会和建议168、列出参考文献179、附录18一、设计要求和任务(1)、输入信号010V的直流电压,线性输出频率为0-10KHZ的矩形波。(2)、转换精度:绝对误差=20HZ。(3)、矩形波的波形要求:脉冲宽度为2040us,幅度为010v。二、总体方案选择的论证三、单兀电路的设计(1)、输入信号(Vi)实现电路:分压电路原理及作用:将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达到分压的效果,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调节输出电压Vi的大小。电路图如下:12V

2、R们 0 k Ohm /50%1.2 k OhmA/V-输出电压计算如下:V112V*10/(10+2)=10.0V,即输出电压可从 0V 变到 10.0V。(2)、阻抗变换(Vi)实现电路: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的电压跟随器原理及作用:共集电路的输入高阻抗,输出低阻抗的特性, 使得它在电路中可以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能够使得后一级的放 大电路更好的工作。电压隔离器输出电压近似输入电压幅度,并对前级电路呈高 阻状态,对后级电路呈低阻状态,因而对前后级电路起到“隔离” 作用。电压跟随器作中间级,以“隔离”前后级之间的影响,此时 称之为缓冲级。基本原理还是利用它的输入阻抗高和输出阻抗低 之特点。电压

3、跟随器的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特点,可以极端一点 去理解,当输入阻抗很高时,就相当于对前级电路开路;当输出 阻抗很低时,对后级电路就相当于一个恒压源,即输出电压不受 后级电路阻抗影响。一个对前级电路相当于开路,输出电压又不 受后级阻抗影响的电路当然具备隔离作用,即使前、后级电路之 间互不影响。电路图如下:失调电阻的计算:为了使电路的输出在整个电压输入的范围内平均误差最小,则取Rw=5kQ时,计算失调电阻,由运算放大器及深度反馈知识可得:R2=5/(10+2)=3.3(kQ)(3) 、二次积分控制电路(Vc)实现电路:压控振荡器原理及作用:利用集成运放可以构成精度高、线性好的压控振汤器。积分电路

4、输出电压变化的速率与输入电压的大小成正比,如果 积分电容充电使输出电压达到一定程度后,设法使它迅速放电,然后 输入电压再给它充电,如此周而复始,产生振荡,其振荡频率与输入 电压成正比,即压控振荡器。电路图如下:47k0hm-WV-RH0kOhm/50%10 k Ohm-VWkuhm10 kOlim12 V相关参数计算:假设当“6”输入电压为10V时,整个积分电路“7”端的输出 电压变化差值为10V,则由积分电路公式u=-RCt可得。(4) 、脉冲输出电路(F)实现电路:单稳态触发器原理及作用:a、单稳态触发器只有一个稳定状态,一个暂稳态。b、在外加脉冲的作用下,单稳态触发器可以从一个稳定状态翻

5、 转到一个暂稳态。c、由于电路中RC延时环节的作用,该暂态维持一段时间又回 到原来的稳态,暂稳态维持的时间取决于RC的参数值。电路图如下:20 KOhmV.210 k Ohm-VvV-QN TCCTHDE:Dl.T HRRESCON0.01 uF其中R=2.4K、C=0.01uF为单稳态触发器的定时元件,它们的连 接点Vcc=12v与定时器的阀值输入端(6脚)及输出端Vo (7脚) 相连。单稳态触发器输出脉冲宽度tpo=1.1RC。Ri、Ci构成输入回路的微分环节,用以使输入信号Vi的负脉冲 宽度tpi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一般tpi5RiCi,通过微分环节,可使 Vi的尖脉冲宽度小于单稳态触发

6、器的输出脉冲宽度tpo。若输入信号 的负脉冲宽度tpi本来就小于tpo,则微分环节可省略。定时器复位输入端(4脚)接高电平,控制输入端Vm通过0.01uF 接地,定时器输出端out(3脚)作为单稳态触发器的单稳信号输出 端。当输入Vi保持高电平时,Ci相当于断开。输入Vi由于Ri的存在 而为高电平Vcc。此时,若定时器原始状态为0,则集电极输出(7 脚)导通接地,使电容C放电、Vc=0,即输入6脚的信号低于2/3Vcc, 此时定时器维持0不变。若定时器原始状态为1,则集电极输出(7脚)对地断开,Vcc经R向C充电,使Vc电位升高,待 Vc值高于2/3Vcc时,定时器翻转为0态。结论:单稳态触发

7、器正常工作时,若未加输入负脉冲,即Vi保持 高电平,则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Vo 一定是低电平。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过程分为下面三个阶段来分析 触发翻转阶段:输入负脉冲Vi到来时,下降沿经RiCi微分环节在Vi端产生下跳负向尖脉冲,其值低于负向阀值(1/3Vcc)。由于稳态时Vc低于正向阀 值(2/3Vcc),固定时器翻转为1,输出Vo为高电平,集电极输出 对地断开,此时单稳态触发器进入暂稳状态。 暂态维持阶段:由于集电极开路输出端(7脚)对地断开,Vcc通过R向C充电,Vc按指数规律上升并趋向于Vcc。从暂稳态开始到Vc值到达正向阀 值(2/3Vcc)之前的这段时间就是暂态维持时间tpo。 返回恢

8、复阶段:当C充电使Vc值高于正向阀值(2/3Vcc)时,由于Vi端负向尖脉冲 已消失,Vi值高于负向阀值(1/3Vcc),定时器翻转为0,输出低 电平,集电极输出端(7脚)对地导通,暂态阶段结束。C通过7脚 放电,使Vc值低于正向阀值(2/3Vcc),使单稳态触发器恢复稳态。相关参数计算:Tpo=1.1*Ri2*C2=1.1*2.4kQ*10nF=2.64 s,符合实验的要求。(5)、基准源实现电路:三极管开关电路原理及作用:晶体三极管的实际开关特性决定于管子的工作状 态。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三个工作区,即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电路图如下:k Ohm10 k Ohm1 k Ohm10 k Oh

9、m12V如果要使晶体三极管工作于开关的接通状态,就应该使之工作于 饱和区;要使晶体三极管工作于开关的断开状态,就应该使之工作于 截止区,发射极电流iE=0,这时晶体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相当于 开关断开。集电结加有反向电压,集电极电流iC=ICBO,而基极电流 iB=-ICBO。说明三极管截止时,iB并不是为0,而等于-ICBO。基极 开路时,外加电源电压VCC使集电结反向偏置,发射结正向偏置晶体 三极管基极电流iB=0时,晶体管并未进入截止状态,这时iE=iC =ICEO 还是较大的。晶体管进入截止状态,晶体管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加反向 电压,这时只存在集电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iB =-ICB

10、O, iE=0,为 临界截止状态。进一步加大基极电压的绝对值,当大于VBO时,发射结处于反向 偏置而截止,流过发射结的电流为反向饱和电流IEBO,这时晶体管 进入截止状态iB = -(ICBO+ IEBO),iC= ICBO。发射结外加正向电 压不断升高,集电极电流不断增加。同时基极电流也增加,随着基极 电流iB的增加基极电位vB升高,而随着集电极电流iC的增加,集 电极电位vC却下降。当基极电流iB增大到一定值时,将出现vBE =vCE 的情况。这时集电结为零偏,晶体管出现临界饱和。如果进一步增大iB,iB增大,使得集电结由零偏变为正向偏置, 集电结位垒降低,集电区电子也将注入基区,从而使集

11、电极电流iC 随基极电流iB的增大而增大的速度减小。这时在基区存储大量多余 电子-空穴对,当iB继续增大时,iC基本维持不变,即iB失去对iC 的控制作用,或者说这时晶体管的放大能力大大减弱了。这时称晶体 管工作于饱和状态。一般地说,在饱和状态时饱和压降VBE(sat )近 似等于0.7V,VCE(sat)近似等于0.3V。给出总体电路图(EWB绘图)I 口 h erm f八ilOkCtvri1 k Ctm注:手绘图见附录五、组装和调试(1) 组装和调试过程A、根据电路图计算出各元器件的大概理论值,选出相应的 元器件。B、根据准确、美观、协调、简洁的原则在电路板上设计总 体电路布局,并连接电路

12、。C、用万用表测量LF353的1号接口的电压,用示波器观察 555定时器的输出波形、输出电压及输出频率的大小。D、 调节第一个滑动变阻器R1,使万用表的示数为10V; 调节第二个滑动变阻器R2,使示波器上的频率为10HZ。继续调节R1使万用表的示数一次为9V、8V、7V、6V、5V、4V、3V、2V、1V,观察示波器上的频率是否依次接近(=20HZ)于 9KHZ、8KHZ、7KHZ、6KHZ、5KHZ、 4KHZ、3KHZ、2KHZ、1KHZ。(2) 组装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调整过程:A、在总体布局时,由于不熟练,很多细节无法想到,出现 导线交叉和导线斜着连接的问题,通过对部分元器件做 一

13、些小调整,最终问题得以解决。B、组做好电路并仔细对照电路图检查一遍后,打开电源, 此时,发现通过调节R1,可以使万用表的示数为10V, 而示波器却无波形输出。重新对照电路图检查一遍电 路,并请已经完成设计的同学帮忙检查电路,发现无误 后,确定问题发生在电路中元器件上。用示波器的检测 各节点的输出电压,检测结果如下:由于缺乏一些相关知识,最终自己仍无法找出相关原因。在老师和一些同学的帮助下,发现使用的LF353是 坏的,在更换一个LF353后,即示波器上即能得到输出波 形。C、示波器上能显示正确的输出波形,但输出频率与所需频 率相对误差的绝对值超过20HZ,在滑动变阻器R2与 LF353之间加一

14、个4.7K的定值电阻,及解决该问题。D、本已调试正常,但由于某种原因致使示波器又无波形输 出,通过检查电路,发现滑动变阻器R2连接有松动, 导致电路在R2点出现断路,通过适当移动R2的位置, 电路恢复正常。(3)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将实验记录中的两次记录周期取平均值,和理想周期一起转化成频率,如下表所示:v(v4Xkhz)平均值理想值误差(Hz)1010.003610.000003.699.009219.000009.2187.999218.000000.7977.004267.000004.2666.002026.000002.0255.000235.000000.2343.99644.000

15、003.632.996593.000003.4121.997212.000002.7911.002611.000002.61六、所用元器件的编号列表序号兀器件 名大小数量1定值电 阻1.2K1个4.7K1个2.4K1个3.3K1个20K1个1K2个10K4个2滑动变阻器0-10K2个3集成运放LF3531个4三极管1个5二极管1个6稳压管1个7555定时器1个8电容0.01uF2个七、收获、体会和建议(1)、进一步加深了对模电的认知。由于平时对模电的了解大部分只 是来自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即使平时做的一些模电实验也只是 根据已知电路图进行电路的连线,因此,对模电的认知一直处在 很肤浅的地方。而

16、此次课程设计只是给出一些大概的原理及设计 要求,需要自己设计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设计电路的布局,然后 对组装好的电路进行调试,这整个过程都极大地提高了我对模电 的综合认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把模电相关方面知识进 行了一次有效地复习,相信会对自己今后的考研有很大帮助。(2)、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以前学过的很 多基本知识都已经忘记,在设计电路图以及在电路组装和调试过 程中也出现各种问题,说明自己的基本知识还不扎实,动手实践 能力还不够,思考问题的角度还不够全面。因此,自己在今后的 学习中,在努力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

17、会使知识学的更扎实牢固。(3)、认识到相互学习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当自己纠结于某一 个问题,想尽各种可能的方法去解决却无果而终时,内心就会产 生郁闷烦躁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不但不利于问题的结解决,浪费 时间,还会产生各种不必要的麻烦。然而,此时,向身边的同学 老师请教下,他们的一个很小的提示就会使问题得到有效地解 决。因此,这让我明白了,独立思考,独立去解决问题固然很重要,但必要时应该主动向别人学习。(4)、激发了我对自己专业的学习热情。本来自己觉得现在所学的专 业太过枯燥乏味,想转专业读研。通过这次的设计实验,让我发 觉了其中的乐趣,特别是当自己通过深思熟虑,动手实践,最终 取得实验的成功

18、所获得的喜悦是自己其所未有的。因此,这次设 计其实是给我吃了定心丸,让我坚定了自己以后的研究方向,尽 管自己现在的水平还很低,但我坚信,只要自己有决心去做,任 何时候努力都不晚。八、列出参考文献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 华成英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 赵曙光崔葛瑾刘玉英主编 高等 教育出版社Q3电路(第五版) 罗先觉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路、模电、数电上课的相关电子课件 夏世超(同学)的上课笔记九、附录输入电压的波形:小波器-XSCW输出电压波形:志波靠-X&C1时间通道/ai_B2.213 ms2.709 VO.QOQ V2.213 ms2.709 W0.000 V0,000 sO.OQQV0.000 V口 ss口 saT2-T1rn肘间轴比例 50 ug通道比例asa道道E:比例5保触#这沿EE SEIHSLK位置 0Y位置 0Y位置 。电平0V同丽丽度叵回叵叵叵-虫型1正弦II标准1自动H无1Ext. Trigger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