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二进制模5计数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3016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位二进制模5计数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位二进制模5计数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位二进制模5计数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位二进制模5计数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位二进制模5计数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位二进制模5计数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位二进制模5计数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号:课程设计题目数字逻辑设计题目三位二进制模五计数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 业班 级姓 名指导教师2011 年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指导教师 学院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一、题目:三位二进制模5计数器。当外部输入X = 1时,计数器加2计数;外部输入X =0时,计数器加1计数。“模5”为逢“5”进1计数。原始条件:使用D触发器(74 LS 74 )、与”门(74 LS 08 )、或”门(74 LS 32 )、 非门(74 LS 04 ),设计三位二进制模5计数器。二、要求完成设计的主要任务如下:1. 能够运用数字逻辑的理论和方法,把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相结 合,设

2、计一个有实际应用的数字逻辑电路。2. 使用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设计三位二进制模5计数器。写出设计中的 三个过程。画出课程设计图。3. 根据74 LS 74、74 LS 08、74 LS 32、74 LS 04集成电路引脚号,在设计好的三位 二进制模5计数器电路图中标上引脚号。4. 在试验设备上,使用74 LS 74、74 LS 08、74 LS 32、74 LS 04集成电路连接、调 试和测试三位二进制模5计数器电路。三、课程设计进度安排:序号课程设计内容所用时间1设计三位二进制模5计数器电路1天2电路连接、调试和测试3天3分析总结设计,撰写课程设计1天合计5天指导教师签名:2011年

3、 月日系主任(责任教师)签名:2011年 月日三位二进制数模5计数器1设计目的1、深入了解与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2、了解74LS74、74LS08、74LS32、74LS86及74LS04集成电路的功能;3、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并实现其功能。学会设计过程中的检验与完善。2题目理解和功能描述用数字逻辑实验板和若干集成芯片实现如下功能:利用逻辑电平区域中八盏灯的前四盏作为实验的输入和输出。其中以第1盏灯(K1) 作为输入乂,用以改变输入的0、1特性(x为0时是加1计数器,为1时是加2计数器)。 其余三盏灯(K2、K3、K4)显示计数器的输出,也就是三位二进制数的三个状态,对应于

4、 三个D触发器的2、1、 o。三位二进制计数器逻辑结构如图一所示。计数器输出输入x三位二进制模5计数器时钟输入图1三位二进制数逻辑结构3设计中使用的集成电路名称及引脚编号3.1 74LS04 非门5V 13 12 11 10 9 812 3456 地(注明:1、3、5、9、11、13为输入,2、4、6、8、10、12为对应输出)3.2 74LS08 与门5V 13 12 11 10 98TrCTOTTiTOrEr123456 地(注明:1、2, 4、5, 9、10, 12、13为输入,3、6、8、11为对应输出)3.374LS32或门5V 13 12 111098I*rp-Qp-|123456

5、 地(注明:1、2,4、5,9、10,12、13为输入,3、6、8、11为对应输出)3.4 74LS86异或门5V 13 1211 10 98U . . - _ 日同二 _ , H , TIJ I H 123456 地(注明:1、2,4、5,9、10, 12、13为输入,3、6、8、11为对应输出)3.5 74LS74 D 触发器(2D ) (2CK)(2Q ) (2 Q)5V 1312111098CLRD即 fCK _ ! CLR Qp.CK |1234(1D)(1CK )56 地(1Q ) (1Q)(注明:利用触发器的输入。,时序CK,输出Q,反向输出Q )4逻辑电路设计具体步骤第1步 根

6、据逻辑功能要求,做出原始状态图和原始状态表。图1三位二进制模五计数器原始状态图现态次态/输出x=0x=101/02/012/03/023/04/034/00/145/11/0表2三位二进制模五计数器原始状态表第2步 状态化简。表3隐含表现态次态/输出x=0x=101/02/012/03/023/04/034/00/145/11/0表4最小化状态表y00 00 11 11 00024113表5状态分配方案现态次态 y(n+l) y(n+l) y(n+l) /输出210x=0x=1000001/0010/0001010/0011/0010011/0100/0011100/0000/1100000/

7、1001/0表6二进制状态表状态编码,作出二进制状态表第4步 求出激励函数和输出函数表达式。实验利用D触发器,根据状态表,做出激励函数和输出函数真值表。根据激励函数和输出函数真值表做出激励函数和输出函数卡诺图。根据卡诺图写出激励函数和输出函数表达式。xy2y1y0D2D1D0Z00000010000101000010011000111000010000010101dddd0110dddd0111dddd10000100100101101010100010110001110000101101dddd1110dddd1111dddd表7激励函数真值表根据真值表画出卡诺图如下:D2:D = 可亍+x

8、y亍+x云y =歹+x亍(+y)0 2 02,1 1 0 2 0 1 2 00A0001 dd00dd0d00 00 11 11 0激励函数表达式说明:在画卡诺圈的过程中,用到了无关最小项d,在d2、d0的卡诺圈中 充分利用到了 d,而在第二个卡诺图中,并没有连到最大的卡诺圈,原因是为了利用异或 门设计电路,这样可以大量的减少芯片的运用。本实验中仅用到了7个与门电路,这样大 大简化了电路。第5步 画出逻辑电路图,根据激励函数表达式,画出如图X所示的三位二进制模五计 数器电路图。5三位二进制模五计数器连接、调试和测试5.1计数器的连接根据设计电路图,对照集成电路名称及引脚编号对电路进行连接。其中

9、,输入X连接 k1,三个状态的输出连接k2、k3、k4。连接过程中遵循着如下顺序:1、连接每一个集成电路的电源和接地端,每一个集成电路的电源和地都是并联接入。2、给D触发器连入时间脉冲信号。3、检查器件的是否能正常工作。对每一个器件的输入、输出进行检查,以便能顺利进入 计数器的连接,减少错误干扰。4、给计数器接线,接线顺序依照激励函数表达式的顺序,以免出现漏连、错连的现象。5.2计数器的调试和测试给连接好的计数器接通电源进行检测,首先给计数器一个初始状态,然后把X打到开 关“0”,按下单脉冲信号,观测k1、k2、k3的现象是否为加1计数器。再把开关打到“1”, 观察是否为加2计数器。再把时钟信

10、号接到连续脉冲信号上,再重复上述操作,观测是否 呈现加1加2计数功能。5.3调试和测试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参考事项1)连接线路前,首先测试各元件功能是否完好,并熟悉各元件接线方法。2)实验开始时,检查并确定实验设备上的集成电路是否符合要求。3)可以分步骤先连接同步时序逻辑电路,测试一下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工作是否正常。 再进一步连接组合逻辑电路,这时就可以把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组成一体 进行调试和测试。4)导线在插孔中一定要牢固接触,集成电路引脚与引脚之间的连线一定要良好,不 要连飞线。5)在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连线时,为了防止连线时出错,可以在每连 接根线以后,在同

11、步时序逻辑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图中做一个记号,这样可以避免联线搞 错,连线漏掉,多余连线的现象发生。6集成电路连接图和实验现象6.1集成电路连接图经过调试和测试,生成最终的设计方案,如下为设计结果的集成电路连接图:6.2实验现象当X打到“0”,电路为模5加1计数器,现象如下:_JJJJ_*J_* 1 11 J_* J_*j .口 .口 .口- .口 .口 UAA。 .口 UAA J=T。 .口 UAA UAA- UAA . 口 . 口 亮亮亮 亮亮暗 亮暗亮 亮暗暗 暗亮亮当X打到“ 1”,电路为模5加2计数器,现象如下: j=r j=r j=r _ j=r uaa j=r. uaa j=r.

12、j=r. j=r j=r uaa - j=r uaa uaa 亮亮亮亮暗亮 * 暗亮亮亮亮暗 亮暗暗实验现象明显,与理论结果一致。但由于电路板接触不良,所以出现不稳定现象。(说明:灯亮代表“0”,灯暗代表“1”。)7课程设计总结和心得7.1课程设计设计总结为顺利完成这次课程设计,我们首先根据题目在下面理清解题思路,根据已学习的同 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设计出整个解题过程,然后小组成员将各自的结果相互比对, 以检查所设计出的方案及激励函数表达式准确无误,以保证后续工作的正确性。其次,由于此次是我们第一次将数字逻辑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这就使得我们初次接 触到实验仪器时感到陌生,为走出困境,小组间

13、相互讨论并请教其他同学以认识电路板的 构造,了解其接线方法,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些生疏,这就导致我们在接线时出现了错 误。在关键的接线过程中,尽管小心翼翼,但由于未能深刻认识到插线板内部连接机制, 导致第一次连线时出错,幸运的是,我们及时发现错误,从新连接线路。虽然出现了错误, 但仍然有所收获,在第一次连线过程中,我们熟悉了线路的连接方法,了解了每个元器件 的内部构造及其功能,也测试了每个元件功能的正确性,为第二次连线奠定了基础。一切 工作顺利进行,出现的问题也及时解决,这样就开始着手最后的工作了。有了前次的教训, 这次就更加谨慎了。我们按着已经尝试过的行之有效的连线方法开始了的二次连线,这次

14、 顺利得多,最终完成了连线,经测试与理论结果一致。回顾连线过程,没有团队合作,我们是无法顺利完成此次课程设计的。尤其是在连线 过程中,由于我们分工明确细致,各自负责一部分内容,这样就保证我们不会因导线过多 而将线路混淆,也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班级:姓名:学号:序号评分项目满分实得分1学习态度认真、遵守纪律202报告分析合理性303报告观点正确性,专业认识深刻程度304设计报告的规范性20总得分/ 等级评语:注:最终成绩以五级分制记。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 及格(60-69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指导教师签名:2011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