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深-茶叶栽培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景深-茶叶栽培技术.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作物栽培技术,茶叶篇,茶叶的生产介绍,全世界有58个多家和地区种植茶叶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茶叶,茶马古道千百年来,在横断山脉崇山峻岭和金沙江的幽深峡谷之间,在川、滇、藏三省交汇的“大三角”的原野丛林之中,盘曲延伸一条神秘的古道。这条古道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飞仙关,过始阳,走天全,出禁门关,翻二郎山,过泸定,至康定,到西藏,进入尼泊尔。古道险窄幽深,斗折蛇形,曲曲折折,这就是与“丝绸之路”齐名天下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不仅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地理形态最为复杂的商业要道,它更是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传播的通道。四川、云南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天全边茶”享誉蜀中。与盛产茶叶的川蜀地区唇齿相依的藏族同胞
2、世世代代对茶叶却是十分的渴求,在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艰于粒食”,“以茶为命”,“如不得茶、非病即死”之类的记载。藏族民族中也有“汉家饭裹腹、藏家茶饱肚”,“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虽对茶情有独钟,但由于酷寒的高寒气候,茶叶根本无法种植,只能依靠于川、滇茶叶入藏供饮,中原地区少有马匹,纵有些许,也皆体弱质差,而地处高原地段的西藏康巴正好盛产良马,这种出产与需求的互补,促使两个伟大的民族走到了一起。于是“茶马互市”诞生了。,天全是茶叶的盛产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更与藏区康巴相邻,因而“茶马互市”交易更盛,至明代经商户达60余家。“天全边茶”产量达2.9万担。过天全县城,出禁
3、门,便是二郎山系,是茶马古道的必经地,相对于年代更为古老、被历代衙府称为“官道”的经荥经、泥头、磨西至泸定、康定的“大路”,此路俗称“小路”,所背之茶亦称“小路茶”,无论大路、小路一样要路经此处,一样要翻越三千二百多米的马鞍山和五千多米的二郎山,因而二郎山南麓山脚有地名曰“两路”。翻山越岭,地势陡险,骡马难以通行,只有人手脚并用,方能攀援通行。所以各地古道中惟一造就了“茶马古道”上仅此从天全禁门关至康巴路段独有的风景奇观:人力背茶。背夫们相约十人、八人,每趟从茶商的库房里领取茶包,背往指定的地方。体力好的取2025包,足有300400斤。,茶 叶 栽 培 技 术,一、茶叶栽培的品种、特点:主要
4、茶树良种有乌牛早、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翠峰、平阳特早及浙农系列等40多个。1、迎霜属国家级良种,系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而成的小乔大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上、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强,生长期长,霜降季节尚有茶可采,茸毛尚多,持嫩性强,但抗逆性稍弱。产量高,红、绿茶兼制,尤其适制名优绿茶,绿茶的品质特征为,香高鲜、味浓鲜。,茶 叶 栽 培 技 术,2、龙井43 属国家级良种,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灌木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早,春芽萌发期一般
5、在3月中、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大,育芽力特强,芽叶短壮,茸毛少,扦插成活率高,抗寒性强;但抗旱力稍弱,持嫩性较差。产量高,适制绿茶,尤其适制龙井等扁形茶类。品质特征为,外型挺秀,扁平光滑,香郁持久,滋味甘醇爽口。,茶 叶 栽 培 技 术,3、翠峰属国家级良种,系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而成的小乔木性、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尚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强,芽叶较肥壮,叶色翠绿,茸毛特多,抗寒性、抗旱性均强,但持嫩性一般。产量高,适制绿茶,尤其适制毛峰类名优茶。其品质特征为,色泽
6、绿翠显毫,香味爽鲜。,茶 叶 栽 培 技 术,4、乌牛早属省级地方良种,系永嘉县农民从乌牛早群体品种中,单株选育而成的灌木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特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2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中、下旬;发芽密度较大,轮次明显,育芽能力强,芽叶较肥壮,富含氨基酸,茸毛中等,新稍持嫩性较强,抗逆性较强。产量尚高适制绿茶,特适制龙井类扁茶。其品质特征为,香气高鲜,味甘醇爽口。,茶 叶 栽 培 技 术,5、龙井长叶属省级良种,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灌木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早,春季一芽一叶初展在4月初,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大,育芽力强,
7、持嫩性强,茸毛较少,抗逆、抗病虫害均比龙井43强。产量较高,适制绿茶,尤适制龙井类扁茶。其品质特征为,香特高,味嫩爽。,茶 叶 栽 培 技 术,5、龙井长叶属省级良种,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灌木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早,春季一芽一叶初展在4月初,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大,育芽力强,持嫩性强,茸毛较少,抗逆、抗病虫害均比龙井43强。产量较高,适制绿茶,尤适制龙井类扁茶。其品质特征为,香特高,味嫩爽。,中国的茶叶市场,世界茶叶80%产在亚洲 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大产茶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80%中国茶叶产量从2000年
8、的67.6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93.4万吨,增长了38.1%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55亿元,增长了72.2%,茶叶生产存在的问题,茶叶单产低 茶叶生产投入不足,良种化茶园所占的比重少,生产管理粗放引起的 劳动效率低 目前有8000万茶农,5000万以上人员从事茶叶销售、茶馆服务 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大多数茶园已经承包给农户,茶叶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茶叶生产和经营过度分散,FAO 对1963-1995世界茶叶生产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物源投入的贡献率 79%肥料投入 41%土地 25%劳动力 8%其他 3%科学技术的贡献率 21%,茶叶品质化学原理,滋味:收敛性、鲜
9、爽味、苦味、甜味茶多酚(20-40%):儿茶素游离氨基酸(1-5%):茶氨酸 生物碱(2-5%):咖啡碱水溶性糖(0.8-4%),色泽:绿色、红色、褐色等叶绿素茶红素、茶黄素胡萝卜素、叶黄素,香气:清草气、烘炒气味、花香、芳香香气物质(0.01-0.02%),健康功能儿茶素抗氧化抗癌抗心血管病茶氨酸增强免疫能力加强学习能力使人平静咖啡碱提神增强抗紫外线能力,茶 叶 栽 培 技 术,二、茶园的建设和土壤要求:茶园建设:1、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干道,基地附近及上风口、河道上游无明显的和潜在的污染源;2、茶园土壤背景及理化性状较好,没有严重的化学肥料、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历史;3、生产基地的空
10、气清新,生物植被丰富,周围有较丰富的有机肥源。4、生产基地的生产者、经营者具有良好的生产技术基础,规模较大的基地周围还要有充足的劳力资源和清洁的水资源。,茶 叶 栽 培 技 术,三、种植技术:1、种植方式:良种茶园品种布局应按照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的原则,选好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通常当家品种应占70%以上,以早、中生品种为主;搭配品种点30%左右。良种茶园每个品种均应做到集中连片栽植。不宜将品种分散栽种;2、种植密度:良种茶园要做到合理密植,使之有效地利用光能和地力,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窄畦双行良种茶园的种植规格为:大行距1.33米,小行距40厘米,丛距33厘米,每丛植2株茶苗。双行的茶丛按
11、等腰三角形交错排列。单行条栽良种茶园的种植规格为:行距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植2株茶苗。3、移栽时间:茶苗移栽的最适时期,是在茶苗地上部处于休止、地下根系生长旺盛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移栽容易成活。浙江茶区一般茶苗移栽的适期为早春的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和秋末冬初的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这段时期,选择空气湿润,土壤含水率较高的阴天或雨后初晴的天气移栽效果最好。要避免在刮西北风的晴燥天气和下雨天移栽。,茶 叶 栽 培 技 术,4、定植技术:在茶苗定植时,做到现开现栽,保持沟内土壤湿润。扦插苗无主根,根系分布浅,定植时要适当深栽。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适度。栽植时要一手扶直茶苗,一手
12、将土填入沟中,将土覆至不露须根时,再用于将茶苗向上轻轻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与土壤密接。然后再适当加点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在茶苗基部覆盖些松土,使植后雨水便于渗入根部。移栽后要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盖的材料,可用于茅草、柴禾、稻草、麦秆等。5、定型修剪:定型修剪是通过解除茶苗顶端生长优势,刺激腋芽萌发,促进侧枝生长,达到增加分枝、培养骨架、塑造树型的目的。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修剪高度为离地15-20厘米;第二次修剪在栽后的第二年3月上、中旬(1足龄时)进行,高度为离地30-35厘米;第三次在定植后第三年3月上、中旬(2足龄)进行,高度为离地45-50厘米。3足龄后开始采用
13、轻修剪。,茶 叶 栽 培 技 术,6、轻修剪:轻修剪的作用是刺激茶芽萌发,平整树冠,控制树高,便于采摘。在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为适宜。采摘名优茶也可提前到秋末冬初进行。轻修剪的深度一般以剪去冠面3-5厘米的枝叶,即剪去蓬面突出枝梢和晚秋萌发的黄叶层。可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7、深修剪:良种茶园经过多年采摘,蓬面生长势减退,产量下降,此时宜进行深修剪。一般剪去绿叶层的二分之一,约通10-15厘米。以剪尽蓬面结节和细弱枝为适度。通过深修剪可以更新树冠,恢复生机,提高产量。,茶 叶 栽 培 技 术,四、管 理:施肥管理:1、追肥。追肥是在茶树地上部生长季节施用,主要是不断补充茶树矿质营养,促
14、进茶芽生长,从而使茶园达到持续高产。良种茶园追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及微肥。良种茶园幼龄期的追肥用量应随树龄增长逐年增加。一般窄畦双行良种茶园追肥用量为:一至二年生每亩施纯氮8-18千克,三年生亩施纯氮24千克左右,四年生亩施纯氮30-35千克。尔后,按每增产干茶100千克,增施纯氮10-12千克。成龄良种茶园追肥用量是根据茶叶单产来确定的,通常亩产干茶100千克,亩施纯氮15千克;亩产干茶200千克,亩施纯氮25千克;亩产干茶300千克,亩施纯氮35千克。虽然良种茶园追肥用量是随着单产提高而增加的,但每年每亩良种茶园追肥不宜超过40千克纯氮。一般追肥人春、夏、秋三季施用,各季追
15、随者肥用量比例为:50:20:30。,茶 叶 栽 培 技 术,四、管 理:2、基肥。基肥是在秋冬季茶树地上部全年生长休止后施用的肥料。作用是提供足够有缓慢分解的营养物质,为茶树冬季根系活动和翌年春茶萌发提供营养物质,同时,起到改良茶园土壤的作用。良种茶园施基肥的时间通常是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基肥的品种有饼肥、堆肥、厩肥和复合肥等。茶园基肥的用法:一是将几种有机肥混合后,再掺合一部分速效化肥同时施用;二是将各种有机肥分别轮流施用。良种茶园封行前的幼龄期和单行条栽园的基肥,采用开沟深施,封行后的成龄茶园基肥,采用地面撒施。用量:幼龄期每亩每年施饼肥100-200千克或者复合化肥25-50
16、千克。成龄茶园一般按产量高低来确定,亩产每增加100千克干茶增施饼肥100千克。良种茶园施肥要做到,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化肥结合;追肥以氮肥为主,氮、磷、钾结合。氮、磷、钾的比例,幼龄期为2:1:1,成龄期为3:1:1。,茶 叶 栽 培 技 术,四、管 理:土壤管理:1、加强覆盖,防止冲刷。防止茶园水土流失的方法很多,如等高种植,因地制宜修筑各种梯田,开设隔离沟、截水沟及间作绿肥等,但最重要的是茶园行间铺草。茶园土壤铺草覆盖优点很多,首先它可以减缓地表径流速度,促使雨水向土层深处渗透,既可防止地表水土流失,又可增加土层蓄水量,起到保水抗旱的作用。其次,茶园铺草可以抑制杂草生长。茶园行间铺
17、草,杂草受铺草抑制,见不到阳光,抑制了杂草的生长。再次,茶园铺草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土壤生物繁殖,提高土壤肥力。最后,茶园铺草还可以稳定土壤的热变化。夏天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具有抗旱保墒作用;冬天可保暖,防止冻害。,茶 叶 栽 培 技 术,四、管 理:2、精耕细作,勤除杂草。杂草不仅能与茶树争光、争肥、争水,又是病虫本栖息的场所和传播的媒介,一有疏忽就会造成草荒,必须及时去除。一般,春茶开采前要进行一次浅耕削草,清除越冬杂草。秋冬季节,要结合施基肥进行一次行间深耕,把覆盖草料深埋土壤。3、行间饲养蚯蚓。茶园饲养蚯蚓优点很多,它可吞食茶园枯枝烂叶和末腐解的有机肥料,并变成粪便,促进土壤有
18、机肥的腐化分解,加速有效养分的释放,提高土壤肥力。另外,蚯蚓的大量繁殖和成活,可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有利茶根的生长。茶园饲养蚯蚓是有机茶生产的重要土壤管理措施之一。,茶树矿质营养与吸肥特性,多年生、一年多次采叶是种茶的特点。与一般农作物相比,茶树的营养需求表现为多元性、喜铵性、聚铝性、低氯性和嫌钙性;在养分吸收利用方面表现有明显的阶段性、季节性和向肥性。,茶树矿质营养与吸肥特性-多元性,维持茶树正常生长的营养元素有16种必需元素+铝等40多种。C(碳)、H(氢)、O(氧)含量达百分之几,B(硼)、Cu(铜)、Mo(钼)为百万分之几。纽翠绿营养全面,大量元素NPK含量高,且富含茶叶生长所
19、必须钙镁硫硼锌钼等中微量元素。,茶树矿质营养与吸肥特性-喜铵性,茶树优先吸收NH4+,对NO3-利用能力较低NH4+-N比NO3-N 更容易进入氨基酸,特别是茶氨酸 纽翠绿中的氮是利于茶叶吸收利用的铵态氮,原因是茶树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很弱,不易将吸收的大量硝态氮还原成铵再合成氨基酸。而其体内谷氨酸脱氢酶、谷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很强,能迅速将铵态氮转化成茶氨酸和其他氨基酸。因此,茶树优先吸收土壤中的铵态氮。在施肥上应充分注意铵态氮肥施用。,茶树矿质营养与吸肥特性-聚铝性,茶树适宜于酸性土壤、成熟叶铝含量高达1.7%,故称为聚铝作物、喜铝作物或铝积聚体。铝部分取代根Ca、Mg功能而促进根生长。适量铝促
20、进茶树吸收N、P、K,尤其是P;可促进茶苗Ca、Mg由根向地上部运输。铝促进茶苗同化CO2以及光合产物向根部运转。铝促进茶氨酸转化为儿茶素,改善茶品质,茶树矿质营养与吸肥特性-聚铝性,生产实践证明,茶树在富铝土壤上要比在其他土壤上生长好得多。,茶树矿质营养与吸肥特性-低氯性,氯害诊断:分析叶片含Cl量 老叶(%)芽叶(%)正常 0.8 0.4氯害发生的条件:施用大量含氯肥料、海肥、沿海临海茶园、降雨量低,茶树矿质营养与吸肥特性-嫌钙性,钙是茶树重要营养元素。但茶树对钙的需求量比一般作物少得多,对钙的需求只有同是生长在酸性土壤上的柑桔及桑树的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因此茶树是嫌钙性植物。原因:
21、过多钙在叶片中会与草酸形成草酸钙结晶。,茶树矿质营养与吸肥特性-阶段性,茶树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各个不同阶段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具有明显的差异。,茶树矿质营养与吸肥特性-季节性,茶树对养分吸收表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以中亚热带茶区为例:4-9月:地上部旺盛生长,养分吸收量占总养分65-70%(其中4月中旬至5月上旬20天内吸收可达40-45%)10-3月:地上部休止期,养分吸收量占总养分30-35%,茶树矿质营养与吸肥特性-向肥性,茶树是深根植物,主根深可达1m以上,侧根多分布在10-15cm的土层内。茶树根向施肥沟集中,具有明显的趋肥性。幼年茶树施肥适当深施有利于根系向深层扩展,为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
22、件。了解茶树根系的向肥性能有效地施肥技术措施。,各养分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作用,氮肥对芽叶含氮物质的影响纽翠绿铵态氮型氮肥;不同生育程度的新梢含氮量不同氮素能减少茶果产量,促进营养生长,提高茶叶产量;氮素能提高氨基酸、蛋白质、叶绿素含量,有利于绿茶品质;过量氮不利于单宁合成而影响红茶品质;氮肥品种效应差异:产量效应,碳铵硫铵尿素氨水氯铵;氨基酸效应,硫铵氨水尿素碳铵氯铵;茶多酚效应,氯铵碳铵尿素氨水硫铵,生长正常,且氮充足的茶树,各养分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磷素与茶叶产量、品质茶树需磷量少。茶树对缓效性磷肥的利用能力很强,能够利用Al-p和Fe-P。磷有利于单宁、类酮和多酚物质形成而改善红茶品
23、质。茶氨酸、咖啡碱的形成需要磷的参与。,各养分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作用,钾素与茶叶产量、品质钾素对茶树抗旱、抗寒及抗病有良好作用。钾肥能增产。钾素能提高茶叶单宁、水浸出物含量,改善红茶汤色。,茶叶各阶段的施肥特性,-幼龄期(种子出苗-五龄开采前):需PK较多,目标是培育健壮的枝条骨架和分布深广的根系。-青年期(投产后3-5年):对N的需求高,目标是扩展树冠和扩大绿色面积。-成年期(茶树生长相对稳定):所吸收的养分主要消耗在茶叶产量上,吸收N:P2O5:K2O大致为1:0.2:0.6,对养分需要量很大。-衰老期:需肥量减少,吸收能力下降,肥料利用率下降,茶园养分分期施用调控策略,底 肥,1开辟新茶
24、园2改种换植,1有机肥2磷矿粉等,基 肥,全年茶季结束之时(9-11月),1有机肥为主2配合纽翠绿使用,追 肥,春茶萌动之前30天(2-3月),春茶追肥(催芽肥),春茶结束之后(5-6月),夏茶追肥,夏茶结束之后(7-8月),秋茶追肥,速效氮肥为主,催芽肥:每亩纽翠绿4公斤,不采夏茶茶园每亩施纽翠绿1公斤,不采夏茶茶园:每亩施纽翠绿1公斤,进入秋冬后亩施有机肥200kg+纽翠绿4公斤,成年采摘茶树施肥,茶树施肥位置,幼龄茶树尚未封行,施肥的位置以树冠的外围10厘米为宜。,幼龄茶树,成龄采摘茶园,施肥位置,施基肥开宽1020厘米、深2030厘米的沟,施追肥开宽10厘米、深10 15厘米的沟。将肥
25、料施入沟内,与土壤适度混合后,再将沟填平。,成龄茶树通常已经封行,施肥的位置以行间为宜。,茶 叶 栽 培 技 术,五、采 摘:茶叶采摘既是收获过程,又是一项培育优质高产稳产茶园的重要的栽培措施。茶叶采摘按要求和目的不同,可分为幼龄茶园采摘和成龄茶园采摘两种。1、幼龄茶园采摘。实行打头采摘。按照以养为主、以采为辅、采养结合的原则,采用打顶留侧、打高留低、采中留边的方法。2、成龄茶园采摘。一是按标准采。名优茶的原料以采摘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初展的幼嫩芽叶为标准大宗茶的原料以采摘一芽二、三叶的正常新梢和幼嫩的对夹叶为主。二是要做到及时分批采摘。通过及时分批采摘,不仅有利于促进腋芽和潜伏芽的萌发,增
26、加茶叶生长轮次,而且缩短了采摘间隔时间,从而提高良种茶园的茶叶产量和品质,缓和茶叶采摘洪峰,缓解制茶设备和劳力的矛盾。三是做到留叶采摘。良种茶园,尤其是无性系良种,性状一致,发芽整齐,芽头粗壮,容易采摘。若采摘过度,就会造成留叶偏少,蓬面早衰。一般丰产茶园叶面积指数要求达3-5,绿叶层厚度在15厘米以上。,茶 叶 栽 培 技 术,六、茶树的病虫害防治:由于茶树的病虫种类很多,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又会使茶叶的品质受到很大的影响,茶树的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问题。从茶叶向有机茶发展的趋势,病虫害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利用各种措施恢复和保持生态平衡,避免过分追求一次或一季病虫的防治效果。2、
27、各项措施间应相互促进,不能互相抵触。3、抓住关键病虫及其薄弱环节,采取干预措施。主要技术措施:1、保护茶园生物群落结构,维持茶园生态平衡。要植树造林,种植防风林、行道树、遮阴树、增加茶园周围的植被。2、优先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加强茶园栽培管理。主要包括选育抗病虫品种、茶园耕作、排灌、共树修剪、施肥、采摘等,其中剪、采、耕作最为重要。,茶 叶 栽 培 技 术,六、茶树的病虫害防治:3、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提高自然生物防治能力。生物防治是指用食虫昆虫、寄生昆虫、病原微生物或其他生物天敌来控制、压低和消灭病虫害。其中有的是自然存在的,需要加以保护和利用;有的是人为释放的。4、采用适当的物理防治措施,有条件地使用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1)物理机械防治:目前主要是两种方法:诱杀法和人工捕杀。(2)植物源农药防治。常见的有:苦参碱、鱼藤酮、除虫菊等。(3)矿物源农药防治。主要有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硫悬浮剂、矿物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