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的选题与研究方案的设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3479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3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课题的选题与研究方案的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科研课题的选题与研究方案的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科研课题的选题与研究方案的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科研课题的选题与研究方案的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科研课题的选题与研究方案的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课题的选题与研究方案的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课题的选题与研究方案的设计.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研究课题的选择与设计,安吉高级中学 郭吉成,总说:1、什么是教科研课题: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是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而确立的研究问题。2、课题研究不是研究是什么,是研究“为什么”与“怎么样”。3、研究的是动态,而不是研究静态。(重过程)4、研究三大问题:,(1)明显存在的教学与教育的直接性问题。(2)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思性问题。(3)在教学中探索研究的实践性问题,5、课题选择的意义:做课题需要选题,选题使研究的目的具体化,使研究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和内容范畴,具有指向性、概括性和限定性等特点。意义有三点:(1)可以反映整个研究的价值(2)引导研究的方向(3)制约

2、着研究工作的进行,一、参考课题(研究方向),1、课程研究11初中新课程计划研究12综合实践活动研究13研究性课程研究14义务教育课程研究15校本课程开发研究16乡土教材开发研究,2、评价研究21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2评价方法与策略研究23等级制(学分制)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2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25开放性试题设计与评价研究,4、教学管理研究41学校教学质量体系有构建42教师自主发展研究43研究型教师的特征研究44教研组(教研大组)的功能与作用研究45听课与评课研究,5、教学理论研究51课堂教学设计研究52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科教学策略研究53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因素分析,(一、学科教学参考课题

3、),6、学科教学研究61德育研究62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策略研究63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研究64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65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研究66探究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67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68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69理科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研究610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研究611课外活动开发研究,7、其他71中小学“减负增效”途径与方法研究72青年教师培养研究73特级教师群体状况研究74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研究,(二)、中小学学科教育科研选题参考,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研究,2、开放式教学(内容、过程、形式、评价等)研究,3、学科教学创新模式(“学教数学”模式)研究,4、学

4、科素养(如语文: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如数学: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培养研究,5、学科课外活动(如社团建设等)研究,6、学科实践活动(内容、途径、方式等)研究,7、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8、学生学习方式(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等)研究,9、学科教学评价研究,(一)选题的原则,1、实用性(在现在教育教学中能发挥作用的);,2、新颖性(首创的、新意的、相反的、操作的等);,3、可行性(具备主观条件、具备客观条件);,4、科学性(新发现与新创造、填补空白、纠正误说、补充前说)

5、;,5、针对性(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二、关于选题,(二)选题的定向,1、从教学科学的前沿找信息、找热点。,2、从学校特色教学中找亮点。,如:中华传统美德与道德文化教育的研究 昌硕 故里的艺术教育研究,3、从教学实际问题中找难点。,如:信息时代中青少年阅读教育的蜕化的研究对策,如:语文课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应用的方式与时机的研究,(三)学科课题具体来源,1、研究部门或学校布置的课题;,2、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触发灵感,经过提炼而产生课题;,3、在阅读报刊杂志时,受到作者某一论点的启发而形成的课题;,4、在与同行交谈、探讨、争论时,

6、触发灵感,顿悟所产生的课题;,5、在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听取经验介绍、专题报告受到启发而产生的课题;,6、在参加观摩课、公开课时有感于教者的“教”或学生的“学”等过程而产生的课题;,7、研究某一课题(或撰写论文)时,虽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产生了新的研究意向。,选题的步骤可以用下面的图表示:,教育实践,研究方向,研究主题,研究放案,发掘,凝练,设计,(四)选题的步骤,1、提出问题,查阅文献,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筛选;,2、制定课题研究初步方案;,3、课题确立(批准立项);,4、开题论证(请专家与同行论证研究的可行性)。,(五)选题的要求,1、认真细致;,2、明确具体(研究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措施,达

7、到什么目标,应十分明确,不能模棱两可);,3、科学合理(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有社会价值、教育价值等)。,(六)选题时注意,1、课题大小要适宜,开始以小课题为主(方法:扩大内涵,缩小外延);,2、选择课题要扬长避短,紧密结合本职工作;,3、要不断学习与研究,致力提高自身的素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对申报年度“规划课题”的研究方案有规范要求,一、内容,1、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3、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1)课题界定,或课题假设;,(2)课题研究内容(自变量);,(3)课题预期目标(因变量,包括理论与实践)。,4、如研究有一定基础,可写上初

8、期研究成果或“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5、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6、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与本课题有关的成果)。,二、篇幅,字数为25005000,并用电脑打印。,(省、市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案也参照此要求),三、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一)研究课题的题目,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如:高中语文 课程标准下拓展阅读空间 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题目的制作一般采用组合式:,1、研究性的待定组合:如:贫困山区教师的培养与思考 新时期矿区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2、可操作性组合如:城镇小学学科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小学生活基础教学”整体改革实验课题的选择与确立,3、两者之间的组合 如

9、:书法教学与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 中学生心理因素与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层次教育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背景:,理论背景,现实背景,(宏观,微观),2、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新产品(教材、仪器),新办法(方式与方法),新策略(操作与实验),新理论(教育与管理),优化资源,发展理论,改善行为,提高质量,(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先写理论综述,再写实践成果综述,后写有待解决的问题,逻辑结构严密,使人一目了然,新模式(管理、教学),新机制(运行、保障),(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1、建立假设,Y=f(x),x是自变量(研究的内容与措施等),Y是因变量(预计研究要达到的目标

10、),控制变量(无关变量),中间变量(介于Y、x间),一是科学性与推测性相统一。,二是能确切表达变量及其相互间可能的关系。,(1)阐明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2)为实现研究目标进行改革的内容、措施及创设的条件(自变量),(3)课题研究预想的结果(因变量),(有机融合,结构完整,表述简洁),教育心理学是怎样阐述的,有关专家是怎样论述的;现有的实践经验(他人的和本人的)是怎么样的;根据上述理论和实践,论证研究的可行性。,2、研究内容,就是把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具体化。,(1)自变量及其操作,因素或情境,何种水平,时间、次数和程序的规定,(2)因变量的确定及观测(一定的指标或项目),变量

11、的特征,变量的量化,时间、方法和测试工具,(3)无关变量的控制措施(与研究无关的变量),消除法,平衡法,抵消法,随机化法,代表性策略,(4)对象的选择与分组,课题研究教师、学生、教材应坚持“三普通”,课题研究教师,学生数量(大样本应大于30人),采取随机化的方法确定实验对象:,数量化法,机械(间隔、等距)抽样,分层(类型)抽样,3、预期目标,就是把因变量具体化,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清楚。,4、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课题实施时要做),收集资料。方法一般有:,调查,测查,现成材料,研究日记,个案资料,整理资料(分类整理):,基础性资料,计划性资料,过程性资料,专题性资料,效果性资料,总结性资

12、料,5、研究资料的统计与分析(阶段小结或结题时要做),(1)定性分析,识别属性、要素分析、结构整合、功能分析、因果分析,(2)定量分析,描述性方法,推断性方法,(第4和第5点在实施和小结时要用到,方案中可以不写),行动研究课题方案举例,例1 某校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研究方向,确定了具体的研究课题“多媒体信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研究”。,一、问题的提出,1、在生活中,信息的来源是多元的,而且不同的人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有着明显差异。人只有按照自身适应的方式,才能有效地获取信息;也只有在对多元信息的筛选、处理中形成认识,才能有效地 解决问题。,2、传统教学通常忽略这一基本事实,表现出

13、信息来源和信息传输方式单一的特点,因而容易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即使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也往往因为技术手段的落后而影响了效果。,3、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往往仍然沿袭着信息来源和信息传输方式单一性的传统操作思路,从而使问题依然未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由此,提出下述假说:,1、如果能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特点,形成信息来源多元化、信息传输多通道、信息处理多角度的信息化课堂教学结构(笔者注:因),则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笔者注:果)。,2、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形成和有效性的发挥,取决于以下因素:信息的开发与有效呈现;

14、学习方式的可选择性;有助于合作体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的分层指导策略。(笔者注:自变量操作定义,即第三点“假说的操作定义”),二、变量分析,自变量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结构,因变量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控制变量样本的代表性,教学活动时间。,三、假说的操作定义研究模型,1、感受信息,确定主题。,2、人机交互,扩展信息。,3、师生交互,辨析信息。,4、自主编码,认识再建。,从教材、生活等方面获得一些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初步分析与处理,形成本课的学习主题。,根据学习的主题,利用网络查找相关信息,使信息更加丰富,更有筛选余地,为辨析信息奠定基础。,(1)生生交互:交流已有信息,找出其相同点与不同点。肯定相

15、同(或相似)的信息。,(2)师生交互: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辨析信息,即与学生一起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学生根据已有信息,自主运用学习策略(方式与方法),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建构知识模型,完善认知结构。,四、研究样本的确定,以本校某年级一个中等基础水平班级的学生为研究样本。,五、操作计划,1、2002年3月前 设计检测研究模型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品质、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等)与检测工具。,2、2002年3月7月,(1)各门学科均以一节课为单元,按上述模型,分别制定教学方案,并在样本班内实施。,(2)教学活动后,即时运用

16、预先准备的检测工具获取反馈信息。并据此对模型的有效性作出评价和提出修正方案。,(3)转换教学内容,重复(1)、(2)的工作。,(4)经过不同教学内容的多次重复实验后,再对经过多次修改的研究模型作一次整体性调整,以使模型定型化为“信息化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及适应不同学科性质的相应变式。,(5)与不低于实验班初始基础水平的平行班或高年级进行自主性、思维品质、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等方面的比较,以确认新模式的有效性。,3、2002年8月10月,完成结题工作。,六、课题预想(笔者注:即研究目标),1、多媒体信息化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及适应不同学科性质的相应变式。(笔者注:实践目标),2、关于上述模式的

17、理论说明。(笔者注:理论目标),3、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案例集。(笔者注:综合目标),例2 某小学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为研究方向,确定了题为“小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及其组织与指导策略研究”的课题,并形成了下述方案:,一、问题的提出,1、小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性质定位上容易出现偏差(具体陈述略)。,2、小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在教师作用问题上容易出现偏差(具体陈述略)。,据此,可以提出课题的研究假说:,1、在开展小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时,如果能立足于体验与模拟和体验与批判的层次递进,并实现教师对活动组织与指导的显性作用和隐性作用的合理配比(因),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外部思维向内部思

18、维的有效迁移,而且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果)。,2、小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组织与指导作用的有效性取决于下述因素:学生认知基础与经验起点及其差异性;活动组织形式的可选择性;学习过程与学生认知特点的一致性;成功的体验与“最近发展区”的相应扩展。,二、变量分析,自变量体验与模拟和体验与批判的层次递进,教师 对活动组织与指导的显性作用与隐性作用的合理配比。,因变量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内化程度和学习兴趣、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实践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控制变量样本的代表性。,三、假说的操作定义研究模型,1、生活体验,形成专题。,2、分层启导,发现课题。,3、科学

19、模拟,体验过程。,4、批判学习,螺旋上升。,5、成果展示,体验成功。,6、案例辨析,发展认识。,五、操作计划(略),六、成果预想,1、小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模式及其组织与指导策略。,2、对小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性质定位及其操作模式的理论说明。,3、小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案例集。,学科行动研究课题举例,北京市某重点中学的江老师,去年秋任教高一两个班的数学,其中一个班的中考数学平均分在全年级五个班中排名第五。江老师决心要改变这个班数学差的现状,他一方面改进课堂教学,一方面加大作业量,除了课本上的习题一律全做以外,还要做区里发的大练习。一学期下来,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仍排在年级第五。江老师深

20、感这个成绩与学生做的作业所付的心力相比,相差甚远。于是他决定用教育科研方法来提高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为此,他打算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对作业加以改进。其实施步骤如下:,1、发现问题。江老师发现一学期以来,尽管作业量加大,但练习效果不佳。,2、鉴定问题。他阅读有关教育理论及有关数学作业改革实验的文献资料,请教科研人员指导,经认真研究,确定以改进数学作业的量和质,提高练习效果作为研究主题。,即确定“改进数学作业的量和质,提高练习效果”为研究主题。,3、文献探讨。确定研究主题后,江老师广泛深入收集有关改进数学作业练习的各种资料,从中获知数学作业目的、形式、作业量与练习效果的关系等相关理论。,4、拟订

21、计划。根据文献及对问题的分析,江老师确定高一(1)班(中考数学平均分最低班)为实验班。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及测验法进行改进数学作业练习的研究。,5、收集资料。江老师根据研究设计,收集和整理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意见,发现学生对数学作业兴趣低落,效果不佳,原因是重复练习多,缺乏有一定难度的习题,题型单调。,6、设立假设。根据分析研究,江老师提出行动假设对数学作业结构进行调整,即每次作业中模仿练习题和创造性练习题的比例为7:3或8:2,以提高数学作业的练习效果。,7、实施行动。根据行动方案,江老师开始进行改进数学作业的实验。实施新作业后,观察并记录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发现中等以下学生完成创造性练习题有一定困

22、难,难以一步达到高考综合水平。,8、评价效果。在实施新作业实验过程中,作了各章单元测验,发现该班学生数学成绩逐渐上升;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年级统一考试,实验班平均分87分,超过其他三个班7分之多,位于年级第二,差异非常显著。,这表明,“改进数学作业的量和质,提高练习效果”的研究确有成效。江老师决定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扩大实验效果,精选作业,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本例中的“发现问题”、“鉴定问题”相应于基本程序中的“选定主题”。“文献探讨”、“设立假设”、“拟定计划”、“收集资料”相应于基本程序中的“拟定计划”。,试 行 选定主题拟定计划实施研究获得结论 评价与修正,于是,江老师逐步提高创造性练习题的难度,使多数学生通过创造性思考解答出创造性练习题。,欢迎 到昌硕故作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