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讲座-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3755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心病讲座-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先心病讲座-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先心病讲座-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先心病讲座-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先心病讲座-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心病讲座-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心病讲座-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前 言,一般情况 我国现有先心病200万,每年新增1520万。治疗方法:手术、介入治疗或镶嵌治疗。治疗量:手术治疗每年2万,介入治疗6-8000。最大问题:与实际要求相差甚远,没有在合理年龄段得到合理的治疗。遗留的问题与严重性:疾病发展:形态变化、功能变化。肺动脉高压:增加治疗难度,影响治疗效果,影响预后.失去治疗机会:变可治为不能治;社会问题:社会劳动力、家庭问题.,科技推动先心病介入诊疗发展,影像学发展:造影剂:导管品种介入器械及技术开发:国产化影响形势发展,正常心脏血流动力学,正常心脏,正 常 心 脏 血 流 动 力 学,先 天 性 心 血 管 畸 形,心腔或大动脉

2、之间存在异常交通 ASD、VSD、PDA、APW(主肺动脉窗)心腔及大血管的连接异常 TGA、L-TGA、PVAR血液流经途径的梗阻或反流 PS、AS、PAt、TAt、Cor Triatriatum(三房心)、MS、MI、TOF心腔大血管发育不良 HLHS、HRV、主动脉弓发育不良、肺动脉发育不良复合畸形 VSD+ASD、PS+ASD、VSD+CoA、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血流动力学原理,血液是流体,遵循物理的流体力学原理液体的流向:高压腔 低压腔液体自宽阔的管腔經狭窄管腔通过时流速增加狭窄近端压力高于远端 压差等于4倍流速的平方(P=4V2)(简化伯努力方程Bernoulli),先天性心血管畸

3、形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导 管 及 心 血 管 造 影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核 医 学核 磁 共 振,分流(血氧资料)反流压力(心腔、血管压力)循环阻力(体循环、肺循环)心脏功能(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血流动力学检测内容,常 见 左 向 右 分 流 先 心 病,ASD PDA VSD,常 见 左 向 右 分 流 先 心 病,ASD PDA VSD,先心病发病率,VSDPDAPSASDASCoarctation,30%12%8%7%5%5%,Fallots TetralogyTranspositionPulmonary AtresiaHypoplastic Left Hear

4、tTricuspid AtresiaAVSD,5%5%3%3%2%3%,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分型 1.管型。2.漏斗型。3.窗型。4.哑铃型,肺动脉长轴切面PDA二维图,PA,DA,PDA,PDA,DA,PA,肺动脉长轴切面PDA彩色图,PDA介入方法,封堵后造影,封堵前后造影对比,伞下造影,释放:,肺动脉长轴切面释放后PDA封堵器二维图,DA,PA,DEVI.,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时机判断:大部分婴儿出生20小时后,动脉导管就开始功能型闭合,2-3天后开始解剖闭合并逐渐形成动脉韧带,95的婴儿动脉导管在7个月以后都能闭合,极少数在一年后闭合。婴幼儿

5、期肺动脉压力开始升高,介入或手术应于1218个月进行干预 婴幼儿期早发的充血性心衰,立即干预。其它情况下,应用学龄前6岁,行根治术,PDA介入治疗适应证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PDA最窄直径2mm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4Kg外科术后的残余分流,PDA并发症及防治,封堵伞在肺动脉侧脱落的原因:选择伞过小,或过度后拉,尤其在儿童动脉导管弹性大时容易发生。溶血:主要原因是伞小或动脉导管畸形降主动脉狭窄:主要应用ASD封堵伞;或PDA伞过大PDA撕裂:主要原因是老年PDA钙化重且选伞过大,操作过猛所致。,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分 型 原发孔型:位于二尖瓣上;继发孔型:1.中央

6、型:房间隔中央;2.下腔型:下腔静脉侧无残端;3.上腔型:上腔静脉侧无残端;4.混合型:中央型上腔或下腔型。,血流动力学 早期: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右心容量 肺血流 肺动脉增宽,右房、右 室增大。小房缺心腔大小可无明显改变。晚期:大房缺可因肺动脉高压导致艾森曼 格综合征,房 水平双向分流甚至右 向左分流为主。,临床表现1.杂音:大房缺于胸骨左缘肺动脉瓣听诊区 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小房缺可无杂音。2.临床体症:大房缺活动后可有症状,小的 房缺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房间隔缺损,中央型,筛孔状房间隔缺损,巨大房间隔缺损,胸骨旁四腔切面二维动态图,胸骨旁四腔切面彩色动态图,介入治疗 该方法已成为医学热点,具

7、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危险性最小,不留疤痕等优点。,适应症中央性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外科手术后的残余缺损房间隔缺损30mm(国外标准);36mm(国内 经验)个别情况也有40mm房间隔缺损距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及二尖瓣5mm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或以左向右为主的分流无其它需外科手术矫治的心内畸形,ASD干预时机,超声指标:右心房、室增大是干预的指征。对于儿童,应于学龄前有效干预(6year)对于青少年或成人,一经发现,尽快解决。,ASD伞封堵后左前斜位像,正 位,剑下两腔切面封堵器二维静态图,剑下两腔术后残余分流,胸骨旁四腔切面封堵器二维静态图,胸骨旁四腔切面封堵器彩色静态图,伴有左室心肌病患者,ASD可使

8、左心房淤血及高压获得减轻。一旦ASD封堵后,可加重原有疾病的症状。不应行封堵术。右心室心肌病或右心室发育不良常引起右心功能不全,伴有ASD同样可减轻其症状,一旦ASD堵塞后,将进行性加重原来存在的右心功能不全。不应行封堵术。二尖瓣与三尖瓣中度以上返流或狭窄都不是ASD封堵术的良好指证。,有关ASD介入治疗的若干问题,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发病率约占小儿先心病的2030。室缺的检出率较房缺要大。,分 型 圆锥间隔(1)干下型;(2)嵴内型;(3)嵴下型;膜部间隔(1)单纯膜部(膜周部);(2)隔瓣下型;肌部间隔,血流动力学 早期:室水平左向右分流 右

9、室容量 肺血流 肺动脉增宽,左房、左 室增大。小室缺心腔大小早期可无明显改变。晚期:长期分流导致肺动脉高压导致艾森 曼 综合征,室 水平双向分流甚至 右向左分流。,临床表现1.杂音:于胸骨左缘三、四肋间可闻及收缩 期杂音。2.临床体症: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晚期症状 明显。,室间隔缺损,从左室面观,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心尖五腔切面,大血管短轴切面室缺二维图,大血管短轴切面室缺彩色图,介入治疗 已成为医学热点,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危险性最小,不留疤痕等优点。,适应症 膜部(膜周部)室缺、肌部室缺和嵴内室缺 VSD小于14mm。距主动脉瓣距离大1.5mm。距三尖瓣距离大于

10、1.5mm无其它需外科手术治疗的心脏畸形年龄一般大于3岁,VSD适应症选择的争论,VSD直径3mm,超声无左室容量负荷增加,无症状至5岁以后如不能自行闭合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有不同看法。手术毕竟非绝对安全,可能感染,异体血液等可引起意想不到的并发症;病人终身可以无症状,且无资料证明剧烈活动对小的VSD比正常儿童更具有危险性。故可不处理。,VSD适应症选择的争论,2,膜部VSD可能会因长期的血流冲击造成主动脉等病变;不作手术,并发ED的机会比作手术者大一倍,而出现ED后,死亡率很高,相反,小的VSD手术本身死亡率极低;病人终身有这种生理缺陷存在,可能会有心理负担并对升学、就业造成影响。如出现上

11、述情况后已为成人,相对手术风险增加。故主张12岁以前手术为好。,介入治疗,介入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策略,瓣膜狭窄大血管病手术后的再狭窄侧枝血管和分支肺动脉狭窄.,手术室,导管室,总结,目前,ASD、VSD和PDA的介入治疗 已经是很有效和很安全的,也是非常成熟的对于一些复杂的先心病,作为一种对外科手术的补偿性治疗措施,经导管介入治疗也已经进入了临床并不能完全取代外科手术治疗,总结,介入手段已经成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有效安全方法,也已经成为很多患者或患儿父母的选择但在这里我们仍然强调的是,有很多疾病更能通过介入医生和外科医生合作而获得合理有效的治疗,总结,总结,介入医生,外科医生,合作发展,外科手术前的经皮导管分期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技术进行改良,受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