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4023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要点复习,周天军E-mail:,http:/,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第六讲 云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根据云的辐射特性分类,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对流云和高云5个冷洋面上的低层云:(美国西海岸,南美西海岸,南非西海岸,北非和欧洲西海岸,澳大利亚西海岸)长江流域的中层云层云形成于稳定层结的空气中,典型云区,地球的温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入射的太阳辐射和地球大气射出的长波辐射的平衡。晴天平均向外射出辐射与实际状况平均向外射出辐射之差,即为辐射强迫,它表示的是该区域云的存在对辐射的影响。反射太阳辐射,冷却地球;吸收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通量

2、,并向地面发射长波辐射,加热地球(被子效应)云参与地球气候复杂的反馈过程,云辐射强迫,云辐射强迫,LWCRF=Fclr-FSWCRF=S(clr-)Net CRF=LWCRF+SWCRF,不同种类云的辐射特性不同,净云辐射强迫不同。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对流云和高云,其深厚的云体对短波的反照率大,造成短波损失大,但由于其云顶高而云顶温度低,起截留地球表面长波辐射通量的作用保护长波,使得大气保留的长波辐射也大。在西太平洋暖池区,长短波云辐射强迫都很强但大小相当符号相反,其净的云辐射强迫几乎为0。大洋东岸冷洋面上的低层云,由于云顶低对长波影响小,主要表现为对短波的反射。层状云以反射太阳辐射冷却地球为主,

3、所以净的云辐射强迫值为负。大洋东岸的层云区都是较强的负云辐射强迫区。高原下游的大陆性中层云净的负云辐射强迫的强度可以达到与东南太平洋地区冷洋面上层云净的负云辐射强迫相当的强度,中层云的强负云辐射强迫对我国华东地区的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它改变了局地的能量平衡。在大多副热带地区,大气柱都是通过从大气顶获得的净辐射通量向高纬度地区输送能量。但在中国东部地区,为了补偿在大气顶辐射冷却的能量损失,大气柱不得不通过湿静力能辐合从周边大气获取能量,也就是说,副热带区域的长江流域大气是能量汇。,层状云以反射太阳辐射冷却地球为主高云起截留地球表面长波辐射通量的作用暖池区的长短波强迫都很强但净强迫很小大洋东岸的层

4、云区都是较强的负强迫长江流域的深厚层状云有很强的冷却作用,云的强迫和反馈,大洋东部冷洋面地区、西太平洋暖池、中国东部地区的云辐射强迫特征,层云与SST的反馈过程,陆地层状云的正反馈过程,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第九讲 中高纬度海气相互作用,气候系统中重要的对流过程主要发生在热带大气和副极地海洋,赤道,极地,盐析作用,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典型特征,热带外中纬度地区的海气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特别是在冬季;气候学研究中,为考察海表温度的异常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常利用SST强迫AGCM,这类试验假设了在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海洋对大气的强迫是主要的,而大气对海洋的反馈过程则可以忽略

5、。这在热带海洋上可能是一个合理的近似,但对热带外海洋、尤其是在冬季来说,则未必正确。,基本概念:感热、潜热通量,基本原理:由方程可知,净海表热通量异常直接与表层海温的倾向变化相联系;向下的热通量异常与SST倾向异常的显著正相关,实质反映的是大气对海洋的强迫(向下的热通量增多,SST呈增暖趋势)。由感热和潜热的总体公式可知,如果SST异常自身和向上的感热、潜热异常呈显著正相关(或者说SST异常与向下的感热、潜热异常呈显著负相关),则实质反映的是海洋对大气的强迫。,判断局地海气相互作用是海洋强迫大气还是大气强迫海洋的方法,热带太平洋,能够通过“大气桥梁”,影响到热带外大洋的海温变化;赤道中太平洋的

6、冬季平均海温,通过“大气桥”,影响到随后的春季印度洋、热带大西洋、热带外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海温。,关于“大气桥”的总结,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第十讲 大洋热盐环流,温度和盐度分布是区分大洋特定水团特征的主要物理指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水团温盐特征不同全球大洋最为重要的两个水团是北大西洋深层水(NADW)和南极底层水(AABW)来自海表的风应力、热通量和淡水通量强迫是大洋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受海面风的应力作用产生的海流,称作风生流;由密度梯度驱动的深层洋流,被称为热盐流。研究热盐环流重点关注大西洋。大西洋热盐环流实际指大西洋经圈环流(MOC),包括北大西洋深层水NADW的南传、以及南极底层水AABW的北侵,表层的湾流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热盐环流影响气候的途径:三种,重点是极向热输送,Ganachaud and Wunsch(2000),热盐环流崩溃与新仙女木事件电影后天的科学背景:全球增暖结果却令欧洲变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