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火的管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4083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保护区火的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自然保护区火的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自然保护区火的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自然保护区火的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自然保护区火的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保护区火的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保护区火的管理.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讲 自然保护区火的管理,第一节 火灾的基本情况,火灾原因:一类是天然火源:有雷电火,泥炭发酵自然,滚石火花,火山爆发等。天然火源在全国火源中仅占1。雷电火在大兴安岭地区占730左右。一类是人为火源:1)生产火源:有烧荒,烧地格子,烧灰积肥,火烧防火线,人为放火改良生境等。2)非生产火源:吸烟、烤火、林内弄火、做饭驱蚊、上坟烧纸等。3)其他火源:有外来火源(苏联,蒙古)和人为故意放火,虽然较为少见,但必须提高警惕性。,火灾种类,地表火:火沿地表蔓延,燃烧地表的枯枝、落叶、杂草、灌木,烧伤幼树、下木、乔木树干下部和露出地面的树根。这类火称为地表火树冠火:一般均由地表火蔓延烧至树冠,有时因雷击使

2、树冠燃烧,这种火能烧毁针叶,烧焦枝条和树干,同时烧掉林内的地被物、幼树和下木。地下火:多发生在腐质层和泥炭层。地下火发生时,烟雾弥漫地面,有时从地表吐出火舌,可烧掉整个泥炭层和腐质层,直到土壤矿物质层和地下水。,一、火灾发生的自燃条件,可燃物与可燃物类型 森林火灾危险性的大小,首先决定于可燃物的燃烧性大小。由于植物种类不同,火灾危险性也不一样。如枯草比枯藓易燃,针叶比阔叶易燃,大部分阔叶树因枝叶中含水分较多不易燃烧,但松树木质、桦树皮质中含有油脂,非常易燃。,二.火灾环境,火灾季节:我国森林火灾多发生在植物停止生长的春、秋、冬三个季节(百花山在春季)天气:如天气晴朗地形:例如阳坡湿度小,易发生

3、火灾,阴坡湿度大,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小。林内小气候:不同的林型,郁闭度不同,其林内小气侯不同,因此,易燃性不同。例如,针叶林内的湿度比云冷杉林(为什么湿度大)内湿度小,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大。氧气的供给:但在燃烧过程中,由于氧气的供给程度不同,会产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两种现象,影响火的强度。根据经验证明,空气中氧的含量减少到1418时,燃烧就会停止。,三.森林火灾的预防(一)林火预报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二)我国主要的林火预报方法(三)全国森林火险区划,(一)林火预报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林火预报:林火预报指通过测定、计算一些自然和人为因子,来预测和判断林火发生的可能性、林火控制的难易程度以及林火可能造

4、成的损失的技术和方法。林火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常用森林火险来描述。所谓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是指影响林火发生发展的各种稳定因子和变化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可以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采用一系列影响林火发生、发展及结果的指标,来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综合评价。,林火预报的类型,世界上,用于进行林火预报的方法超过100多种。但归纳起来可分为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报和林火行为预报3种类型。(1)火险天气预报主要根据气象因子来预报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它不考虑火源条件。所选择的气象因子通常有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风速、连旱天数等,这些因子是随时间和地点,经常发生变化的因

5、子,它们与可燃物含水率有密切关系。,(2)林火发生预报:根据林火发生的原理,综合考虑了气象因子(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风速、连旱天数等)、可燃物状况(干湿程度、载量、易燃性等)、火源条件(种类、分布、频度)、人为活动以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子,来预报林火发生的可能性。这类预报方法还考虑了随地点变化明显,但随时间变化不明显的半稳定因子,如火源、可燃物及社会经济状况等。(3)林火行为预报:这种方法充分考虑了天气条件和可燃物状况,还分析地形(坡向、坡位、坡度、海拔高等)的影响,预测林火发生后火蔓延速度、火强度、火场面积、火线长度等火行为指标。,林火预报的研究方法,林火预报的研究方法与林火预报种类有密切相

6、关,常用的林火预报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1、利用火灾历史资料研究 该法是通过对历史上森林火发生的天气条件、地点、时间、次数、火源等进行统计与分析,预报森林火险的一种研究方法。其预报的准确程度与资料的可靠性、分析手段、火险因子的选定和预报范围等有密切关系。其准确率较低。,2、利用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研究 该法要长期定点观测不同可燃物类型的可燃物含水率,尤其是死的细小可燃物含水率,通过研究,以便找出它们和各种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来进行林火预报。3、利用点火试验研究 这种方法也叫以火报火。主要通过点火试验,研究不同可燃物类型与各气象要素关系来进行林火预报。点火试验以野外点火试验和室内模拟点火试

7、验相结合。,4、综合法林火预报 该方法是将可燃物含水率和气象 要素之间关系,与点火试验结合起来进行林火预报。该方法准确性较高,预报的内容多而全面,目前世界各国都向这一方向发展。5、利用林火模型研究 根据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通过电子计算机建立物理、数学方面的林火动态方程,进行林火预报模拟,再到野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其预报精度高,是当前世界林火预报的发展方向。,林火气象观测设备与使用,1、林火气象站的仪器设备 要获得充足而准确的火险天气预报数据,需要在林区建立林火气象观测站。固定的林火气象观测站,应配备百叶箱、雨量筒、风速仪、小型蒸发器、植被槽等。同时,在不同立地条件还应设置不同种类的可燃物(如火

8、险棍),来测定可燃物含水率。2、林火气象因子观测 林火气象因子观测是林火预报的第一步,是林火预报准确与否的关键。气象观测因子包括常规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降水、云量等。,(二)我国主要的林火预报方法,1 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是前苏联聂斯切洛夫 在俄国欧洲平原地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后,得出的一种森林火险预报法。目前,俄国地区仍在应用。其原理是,某一地区无雨期愈长,气温愈高,空气愈干燥,地表可燃物含水率也愈小,森林燃烧性愈大,容易发生火灾。因此,根据空气饱和差、气温和降水情况,来综合估计森林燃烧的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综合指标来划分火险天气等级。,2 实效湿度法 可燃物的易燃程度取决于可燃

9、物含水率的大小,而可燃物含水率又与空气湿度有密切关系。当可燃物含水率大于空气湿度时,可燃物的水分就向外渗,反之则吸收。因此,空气湿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可燃物含水率的多少,它们之间往往是趋向于相对平衡。但是,在判断空气湿度对木材含水量的影响时,仅用当日的湿度是不够的,必须考虑到前几天空气湿度的变化,根据我国东北小兴安岭林区试验,前一天空气湿度对木材含水率的影响只有当天的一半。,3 森林火险尺法 森林火险尺法是一种多因子森林火险预报法,它选择多个火险因子,研究它们与森林火险之间的关系,然后将这些火险因子印制在计算尺上,随身携带随时计算森林火险等级。森林火险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基层森林防火工作人员

10、预报森林火险等级的简便工具。,5 全国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法根据最高气温、最小相对湿度、降雨后的连旱日数、最大风速、生物及非生物物候季节等(项因子和指数值来确定森林火险天气等级。该法计算式如下:HTZ=A+B+C+D-EHTZ:森林火险天气总指数;A最高气温指标值;B最小相对湿度指标值;C连续无雨日指数值;D最大风速指数;E物候季节指数值。通过该法计算得到的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共分5级,由各级气象预报部门和林业部门结合向社会进行发布。,(三)全国森林火险区划,我国的全国森林火险区划工作是1992年开始进行的,同年也制定了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行业标准。此标准采用树种(组)燃烧类型、人口密度、路网密度

11、和防火期内降水量、气温、风速的平均值等6个火险因子,将预定区域范围内的森林火险划分为、个区划等级,分别表示森林火灾危险性大、中、小。,1、全国森林火险区划因子(1)树种(组)燃烧类型其确定的方法是,以优势树种(或树种组)燃烧的难易程度为依据,先将区划地区的优势树种,归并为难燃、可燃、易燃3个类型,然后计算各类的林木总蓄积,再以3 类中蓄积量比例大于或等于55者,确定该区界范围内的树种(组)燃烧类型。若3类蓄积的比例均在55以下,则该区界范围内的树种(组)燃烧类型应确定为可燃类。我国各地主要代表树种(组)燃烧难易程度的划分依据见下表。,(2)农业人口密度主要以近“年内最新统计的森林火险区划地区的

12、农业人口(含林业、牧业人口)总数与该地区面积之比来确定。其单位为人数/公顷;(3)路网密度主要以近5年内最新统计的森林火险区划地区,所有等级道路总里程数与该地区总面积之比来确定。其单位为米/公顷。(4)防火期气象因子主要选择防火期平均降水量(单位为mm)、防火期平均气温(单位为)、防火期平均风速(单位为米/秒)3 个指标,其数据计算采用近5年的平均值来确定。,根据要求,如果该地区内有国家级游览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公室审批后,其火险等级可提高一级。对于未能按标准划入高火险等级的需特殊保护的火险敏感地区,可经一定程序,由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公室审批后列为1级火险区。

13、,第二节 林火监测,林火监测通常可分为地面巡护、望台定点观测、空中飞机巡护和空间卫星监测4个空间层次,这几个层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称为林火监测系统。林火监测系统的功能是及时发现火情,准确确定 起火点位置和探测林火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它犹 如森林防火工作的“眼睛”,是实现“打早、打 小、打了”的第一步,是保证迅速控制和扑灭森 林火灾的基础。,一、地面巡护 地面巡护就是森林防火专业人员如护林员、森林警察等,采用步行或乘坐交通工具(马匹、摩托车、汽车、汽艇等)按一定的路线在林区巡查森林,检查、监督防火制度的实施,控制人为火源,如果发现火情,还要积极采取扑救措施,地面巡护是控制人为火发生的重

14、要手段之一,适用于对人工林、森林公园、风景林、游憩林和铁路、公路两侧的森林进行火情监测。,二、瞭望台监测 瞭望台监测是利用地面制高点上的瞭望台(塔),定点进行森林火情观测、火点确定并能实施报警的一种林火监测方法。瞭望台可以弥补地面巡逻的不足,明显扩大监测覆盖面范围,能及时、准确探测火情,对于及时组织森林火灾的扑救有着重要的作用。瞭望台监测是我国目前探测林火的主要方法。,三、航空巡护 航空巡护是指利用飞机沿一定的航线在林区上空巡逻,监测火情和定位,并及时报告飞行基地和防火指挥部。我国航空巡护主要在东北、内蒙古和西南重点林区开展,所用机型主要为运-5、运-12和小松鼠直升机。,四、林火探测新技术(

15、一)卫星林火监测(遥感)利用卫星发现和监测林火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开始的一种新的探火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监测范围广、时间频率高、准确度高、全天候、速度快等优点,可跟踪监测并随时掌握林火发展动态,能准确确定火场边界,精确测得森林火灾面积,还可以进行火灾损失的初步估算,进行地面植被的恢复情况监测、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和森林资源的宏观监测等工作。,(二)微波探火 微波遥感近几年发展很快。其在林火监测上的应用,是将微波辐射接收仪安装在飞机上,根据接收到的微波强度和波长来确定林火的存在、判断火场大小及进行林火定位的一种探测方法。如芬兰赫尔辛基的专家们研制成一种新型雷达,这种安装在直升飞机上的雷达设备发射的微

16、波,可以穿透森林的各个层次,收集到树木顶端到地面的各种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识别森林的种类,估计树木的数量,测出树木的高度及森林遭受污染的程度,并可通过微波辐射扫描方式发现林火,拍摄火场,计算火灾面积等。,(三)电视探火 电视探火仪是利用超低度摄像技术,探测林火位置的一种专用设备。这种仪器有专用的电视摄像机,可水平旋转360度,仰俯角度约为60度,一般安装在林区各个望台或制高点上,对四周景物进行不间断地拍摄,同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通讯方式,与地面监控中心联网,随时可以把拍摄到的火情传递到监控中心的电视屏上。林火监测人员在地面监测中心,根据电视屏幕上拍摄到的情况做出有无火情的判断。,(四)地波雷

17、达探火 地波雷达探火是利用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火焰的电离特性,用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林火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超视距性能、监测面积大(探测半径可达150公里)、昼夜全区域监测,在有烟雾的情况下准确进行火焰定位,可设置在望台或飞机上,进行全天候林火监测。,五、林火通讯的种类,有线电话短波通讯超短波通讯微波接力通讯卫星通讯图像通讯,第三节 森林防火行政管理措施,一、建立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保护区防火科)(一)指挥机构。森林防火最高指挥机构是国务院领导下的森林防火部际联席会议;县级以上人不政府都设有森林防火指挥部,林区乡(场)、企事业单位都成立有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总指挥由当地政府的

18、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成员由有关不忙的负责人担任。(二)办事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均设有办公室,属常设机构,设在同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处理同济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担任。(三)护林联防组织。行政交界区域的人民政府按照“自防为主、积极联防、团结互助、保护森林”的原则,建立护林联防组织,轮流值班,定期召开会议,总结交流经验,平时互通情报,有了火互相支援,共同做好护林联防工作。,二、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案例)盘龙小学拓展森林防火“五个一”教育内涵东华一小向家长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新迎二小提高师生防火安全重要性认识工农小学 东庄小学 森林防火 人人有责,三、完善森

19、林防火工作制度 1、行政领导负责制,2、入山管理制度,3、用火管理制度,4、防火乡规民约,5、火情报告制度,6、巡护瞭望制度,7、联防制度,8、奖惩制度,此外,还应建立入山检查制度,通讯联络制度和宣传教育制度等。,四、火源管理塔河林业局 火源管理措施三 封:防火期内实行入山管理制度,未戒严期对重点险段,重点区域设置明显标志,实行封山、封沟、封支岔线。三 清:春秋两防期内,组织三清工作组,清山、清林、清河套,消除火险隐患。三 不 让:不让一项防火制度被我违犯破坏;不让一项火险隐患从我眼前放过;不站一处森林火警因我失职发生。三先三后:三不放过:三不漏掉:四 停:八不准:十 有:十 包:,林火阻隔,

20、林火阻隔是指利用人为和自然的障碍物,对林火进行阻隔,达到林火控制的目的。人为障碍物有防火掩护区、生土带、防火沟、防火线、防火林带、道路、农田等。自然障碍物有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岩石区、河滩或难燃的森林类型等。林火隔离系统要连接成网络,形成封闭的隔离区。隔离网络所形成的网格面积的确定,依据在最不利和最危险的气象条件下,容许火灾蔓延的面积为限度。人工林、风景区、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阻火网格面积应小些,远山次生林、原始林的网格面积可适当大些。,森林火灾扑救,扑救森林火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目前在世界各国对扑救森林火灾都非常重视,都在深入进行研究,一般都把预防和扑救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

21、。预防是扑救森林火灾的前提和基础,各种预防措施做得好,火灾发现早,扑救及时,往往有火不成灾,小火酿不成大火,森林损失就会降到最少,所以预防与扑救有着密切关系。,一、森林火灾扑救的组织领导 1、扑火组织,2、火场临时指挥部二、灭火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窒息法(即隔绝空气法)冷却法 隔离法,三、扑灭森林火灾的一般技术和方法,目前扑救森林火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灭火法和间接灭火法。间接灭火适用于高强度的地表火、树冠火及地下火,主要是开沟或开设较宽的防火线来阻隔森林火灾。扑打法用土灭火法水灭火法风力灭火法爆炸灭火法(1)穴状爆炸;(2)带状爆炸化学灭火法(1)短效灭火剂;(2)长效灭火剂以火灭火法,常用火灾扑救方法,扑打法,用土灭火法,水灭火法,风力灭火法,爆炸灭火法,化学灭火法,以火灭火法,航空灭火,人工降雨法等。,群众性防火工作 森林防火技术设施:生物工程防火,以火防火,开设防火线,建立防火站 火灾预测预报: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报,火行为预报 火灾探测:地面巡护,了望台探测,航空巡护,红外探火,微波探火,卫星探火,电视探火,雷电火探测。防火规划:火险地段等级划分,绘制火险图,划分防火区,森林防火技术措施,设计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