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缺乏病及铁缺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4355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缺乏病及铁缺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营养缺乏病及铁缺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营养缺乏病及铁缺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营养缺乏病及铁缺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营养缺乏病及铁缺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养缺乏病及铁缺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缺乏病及铁缺乏.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营养缺乏病,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朱文丽,基本概念,营养不良 malnutrition营养低下 under-nutrition营养过剩 over-nutrition营养缺乏病 nutritional deficiency长期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可造成营养低下,严重的营养低下并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或病症PEM;特定的营养素缺乏(nutrient deficiency)地甲肿;坏血病;干眼病;缺铁性贫血亚临床营养缺乏状态,按人群分类,儿童营养缺乏病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青少年营养缺乏病年龄别身高(发育不良)成人营养缺乏病BMI18.5老年人营养缺乏病BMI18.5;膝高、臂

2、围,按发生原因分类,原发性营养缺乏病单纯由营养素摄入减少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每一种临床表现都涉及一种或多种营养素的缺乏严重的营养缺乏病;轻微的营养失调饥饿、贫穷、追求饮食时尚、饮食禁忌、厌食症、贪食、肥胖恐惧症、低营养密度饮食继发性营养缺乏病其他原因导致的营养不良药物、情绪低落、手术创伤;放化疗、内外科并发症、院内感染;恶性肿瘤和其他疾病,按营养素缺乏分类,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缺乏、脚气病、核黄素缺乏、癞皮病、坏血病、恶性贫血矿物质缺乏甲状腺肿、克汀病、缺铁性贫血、软骨病、克山病、锌缺乏病,营养缺乏的原因,食物供给不足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人口增长、资金缺乏食物中营养素缺乏天

3、然食物中营养物质缺乏不科学的饮食方式营养素吸收不良,营养素利用减少营养素消耗和排泄增加营养素需要量增加营养素破坏增加,中国统计年鉴2010,营养缺乏病的发生过程与评价,膳食营养供给不足组织中营养素的缺乏生物化学的变化功能的改变形态的改变,膳食史人体测量生理生化分析临床表现试验性治疗,体格测量的评价,平均值法中位数百分比法(GOMEZ)标准差法体重不足(W/A);发育迟缓(H/A);消瘦(W/H)Z评分(测量数据参考标准中位数)参考标准标准差百分位数法体质指数(BMI)腰臀比综合评价法,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年龄别身高(H/A)近期营养状况年龄别体重(W/A)较长期营养状况身高别体重(W/H)近

4、期、急性营养状况年龄别上臂围皮下脂肪;肌肉发育,生长发育评价参考值,中国九市城、郊区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参考值7岁以下;2005、1995、1985、1975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建议参考值(1978)19601975 年间美国02 岁和2 岁以上儿童调查WHO公布的新的儿童生长标准(2006)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六个国家中国学生体质调研,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标准差法(离差法)均数、标准差标准差评分(Z评分法)中位数、标准差百分位数法百分位数指数法体质指数 BMI,儿童生长发育等级评价,体重标准差法(WHO 2006),下等 中下等 中等 中上等 上等,Z评分法(Z scores)

5、,体格指标实测值体格指标参考值中位数 体格指标参考值标准差低体重年龄别体重Z分(weight for age Z scores,WAZ)2 生长迟缓 年龄别身高Z分(height for age Z scores,HAZ)2 消瘦身高别体重Z分(weight for height Z scores,WHZ)2 超重和肥胖 WHZ 2,Z分,身高Z评分(2005九市),生长迟缓,曲线图法,BMI评价超重/肥胖,流行病学,低体重儿童、发育不良(生长迟缓)、消瘦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我国 逐年下降;中西部 东部;农村 城市低出生体重率为3.6%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4.3%,比1992年下降55%

6、儿童低体重率为7.8%,比1992年下降57%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边缘缺乏率为45.1%钙摄入量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2002,刘爱东,赵丽云,于冬梅,等。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卫生研究,2008,37:324-326,营养缺乏病的预防和治疗,公共营养指导遵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应用平衡膳食宝塔,原发性营养缺乏病的预防和治疗,预防食物和营养健康和营养护理与营养治疗PEM治疗饮食调理;药物治疗(代谢紊乱,感染)营养素缺乏的治疗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膳食建议,继发性营养缺乏病治疗,治疗疾病,补充营养疾病

7、治疗适量补充营养素二者兼顾临床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 enteral nutrition,EN肠外营养支持 parenteral nutrition,PN,铁缺乏Iron Deficiency,微量元素分类,FAO/WHO/IAEP,1995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I、Zn、Se、Cu、Mo、Cr、Co、Fe、Mn、F 人体可能必需元素Si、B、V、Ni 低剂量必需元素Pb、Cd、Hg、As、Al、Li、Sn,铁的分布,功能性铁血红蛋白 6075肌红蛋白 3酶类 1储存性铁 25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运输铁运铁蛋白,铁的生理功能,构成血红素蛋白质,参与氧的运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作为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在生物氧

8、化、组织呼吸过程中发挥作用细胞色素非血红素铁酶含血红素铁酶,食物中的铁,血红素铁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占总膳食铁10以下吸收受膳食因素影响很小吸收率为1040钙可降低其吸收,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和乳制品的铁盐中 Fe(OH)3占膳食总铁90以上吸收受膳食因素影响较大吸收率不足10多种因素可降低其吸收,影响非血红素铁吸收的膳食因素,有利因素Vit C半胱氨酸核黄素肉类因子机体需要量增加,不利因素植酸、草酸多酚类物质膳食纤维摄入过多钙、锌大豆蛋白卵黄高磷蛋白碱性药物、胃酸分泌减少,铁在体内的转运,Fe3+Fe2+Fe2+脱铁蛋白 铁蛋白,肠道,Fe3+,组织 运铁蛋白受体,血循,

9、肠黏膜,运铁蛋白,血红蛋白的合成,卟啉 珠蛋白Fe2+正铁血红素 血红蛋白,幼红细胞,铁营养状况评价生化指标,血清铁蛋白(SF)血清、骨髓抽取物铁含量(SI)运铁蛋白饱和度(TS%)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Hb)平均红细胞容量血清或血浆运铁蛋白受体(sTFR),储存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缺铁性贫血期,3,1,2,铁缺乏冰山真面目,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多见于婴幼儿、学龄儿童、孕妇、育龄女性、老年人是世界范围内倍受关注的公共营养问题发达国家:712%妇女儿童铁缺乏发展中国家:1/2妇女儿童,1/4男性铁缺乏全球约有510亿人铁缺乏,2/3隐

10、性铁缺乏WHO(1990):普通妇女60,孕妇90,成年男性10,儿童50我国中晚期妊娠孕妇铁缺乏患病率50,贫血分类,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Fe;维生素C、核黄素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锌溶血性贫血维生素E,贫血流行病学,2/3为隐性缺乏,IDA大多数为轻度贫血患病率逐年下降,但仍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贫血乡村高于城市,女生高于男生,并随年龄递增 多为缺铁性贫血,99.53%为轻度贫血2002年:617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4.0%城市12.7%,农村14.4%;男生为12.4%,女生为16.1%,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2年),我国

11、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较1992年有所下降城市男性由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2%、21.5%和20.6%,19922002年我国儿童少年贫血检出情况,铁缺乏原因,铁供给不足及生物利用率较低(膳食中非血红素铁占绝大部分)血红素铁动物血、内脏、肌肉,吸收率20%非血红素铁谷物、蔬菜等,吸收率低于10%机体对铁的需要量增多(生长突增、月经丢失)其他因素(消化道疾病、失血性疾病)早期铁缺乏监测指标缺乏,铁缺乏分期,1.储存

12、铁减少期(iron deficiency store,IDS)储存铁耗竭 血清铁蛋白浓度2.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cy erythropoie,IDE)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总铁结合力 运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3.缺铁性贫血期(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红细胞压积 血红蛋白,铁缺乏表现,常见症状疲乏无力、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口唇粘膜和睑结膜苍白、肝脾轻度肿大等,贫血性心脏病影响生长发育儿童体格和智力发育受损,伴近期和远期神经功能和心理行为障碍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记忆

13、力降低儿童学习困难,污言秽语综合症单胺氧化酶活力下降,儿茶酚胺代谢紊乱,铁缺乏表现,活动和劳动耐力降低细胞色素C及线粒体中甘油磷酸氧化酶活力下降,影响肌肉代谢肌红蛋白量减少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降低T细胞数目减少,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消化道改变粘膜组织变化和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胃炎(75)、胃酸缺乏,铁缺乏表现,皮肤毛发变化毛发干枯脱落指甲缺乏光泽、变薄、脆而易折、条纹状隆起、反甲神经精神系统异常神经痛、末梢神经炎、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异食癖抗寒能力降低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其他月经紊乱、轻度脾肿大(10),铅中毒吞咽困难(咽部粘膜萎缩),plummer-vinson综合征,

14、铁缺乏诊断指标,形态学检查血液: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骨髓:幼红细胞增生骨髓可染铁检查金标准生化检验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77mol/L,TS15,铁缺乏诊断指标,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mol/L锌原卟啉0.96mol/L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生物变异小,不受性别、年龄、妊娠、炎症性疾病、感染以及其他慢性病的影响改变早于其他指标可单独用于铁缺乏判定sTfr/SF1.8,IDS;sTfr/SF2.2,IDE其他红细胞平均容积(MCV)80fI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0.31(31%),铁缺乏的发展阶段,小细胞:胞体直径6.5m典型的血象是小细胞低

15、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的减少较之红细胞的减少更为明显。红细胞胞体较小,大小和形状很不一致,每一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较少,仅周围一圈红色,中间有大片无色透明的区域(环状红细胞)。,储存铁缺乏期(IDS)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任何一条:SF14g/L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诊断标准,符合IDS诊断标准,同时有以下任何一条者:TS0.9mol/L,或ZPP0.96mol/L,或FEP/Hb4.5g/gHb骨髓铁染色减少,铁粒幼红细胞15,缺铁性贫血(IDA)诊断标准,符合第1条和28条任何两条以上者:Hb 男性 64.4mol/LTS0.9mol/L,或ZPP0.96mol/L,或F

16、EP/Hb4.5g/gHbSF14g/L铁剂治疗有效,WHO贫血的筛检标准,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贫血判断标准,铁缺乏的治疗,一般治疗病因治疗增加富含铁、VitC的食物铁剂治疗有机铁:葡萄糖酸亚铁、苏糖酸铁无机铁:硫酸亚铁隐性铁缺乏早期治疗预防,铁毒性,急性中毒胃肠道出血性坏死慢性铁中毒血色素沉着症运铁蛋白饱和度,中国居民膳食铁参考摄入量,AI:mg/d0 0.30.5 101 1211 男16 女1814 男20 女2518 男15 女2050 15,特殊人群:孕妇 早 20 中 20+5 晚 20+10乳母 20+5UL:mg/d 18 50,食物来源,丰富来源:动物血、肝脏

17、、鸡胗、牛肾、大豆 黑木耳、芝麻酱良好来源:瘦肉、红糖、蛋黄、猪肾、羊肾、干果一般来源:鱼、谷物、菠菜、扁豆、豌豆、芥菜叶微量来源:奶制品、蔬菜和水果,常见食物中的铁含量(mg/100g食部),*摘自中国营养科学全书表1-8-7,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2,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1992,2002全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比较,1982,1992,2002年全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摄入量(克/标准人日),1982,1992,2002年全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摄入量(克/标准人日),1982,1992,2002全国城乡居民平均营养素的摄入量(每标准人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