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营养测定与评价.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39973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营养测定与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人体营养测定与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人体营养测定与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人体营养测定与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人体营养测定与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营养测定与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营养测定与评价.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体格测量指标与评价,2,人体测量,3,4,体格测量指标与评价,目的:从身体形态和人体测量资料中可以较好地反映营养状况,体格的大小和生长速度是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体格测量的数据,越来越被认为是评价群体或个体营养状况的有用指标,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体测结果,常被用来评价一个地区人群的营养状况。,5,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1身长(1)使用器材:为卧式量板:(或量床),卧式量板由一长120cm的底板及在其一端与之垂直的顶板组成,另有一可以移动于底板纵槽上的足板。该足板必须与顶板平行,与底板垂直,在底板中线两侧要嵌有两条与长边平行的量尺,其刻度可读至0.1cm。,6,7,(2)测定步骤:,将量板放在平坦

2、地面或桌面;让母亲脱去小儿鞋帽和厚衣裤,使其仰卧于量板中线上;助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接触头板,小儿面向上,两耳在一水平上,两侧耳廓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与量板垂直;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在确定小儿平卧于板中线后,将左手置于小儿膝部,使其固定,用右手滑动滑板,使之紧贴小儿足跟,然后读取读数至小数点后一位(0.1cm);连续测量两次,取平均值。,8,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2身高:(1)使用器材:为身高坐高计。使用前应校对零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红色刻线的高是否为10.0cm,误差不得大于0.1cm。同时应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9,(2)测试方法:

3、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足跟、骶骨部及两肩间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面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平面等高进行读数,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0.1cm)。,10,(3)注意事项:身高坐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位置,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测试人员每天测试前检查身高坐高计,进行校正;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

4、度,以防破坏。,11,12,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体重 1使用仪器 为杠杆秤,使用前检验其准确度和灵敏度,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0.1%。准确度检验方法:以备用的10kg、20kg、30kg标准砝码分别进行称量,检查指示读数与标准砝码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灵敏度检验方法:置100g重砝码观察刻度尺抬高了3mm或游标向远移动0.1kg而刻度尺维持水平位时则达到要求。,13,2测试方法:将杠杆秤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零点至刻度尺呈水平位;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立杆台中央;测试人员放置适当砝码并移动游码至刻度尺平衡;读数以kg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3注意事项:每天使用时,要观察杠杆秤是否有螺丝松动,

5、并及时拧紧;每天使用前均需校正杠杆秤;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杠杆秤动作要轻;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14,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上臂围 利用上臂紧张围与上臂松驰围二者之差表示肌肉的发育状况。一般此差值越大说明肌肉发育状况越好,反之说明脂肪发育状况良好。使用器材:无伸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0.1cm。1上臂紧张围:指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收缩时的围度,15,(1)测量方法:被测者上臂斜平举约45度角,手掌向上握拳并用力屈肘;测量者站于其侧面或对面,将卷尺在上臂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进行测量。(2)注意事项:测量时被测者要使肌肉充分收缩,卷尺的松紧度要适宜;测量误差不超过

6、0.5cm。,16,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2上臂松弛围:指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松驰时的围度(1)测量方法:在测量上臂紧张围后,将卷尺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动,令被测者将上臂缓慢伸直,将卷尺在上臂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进行测量。(2)注意事项:测量上臂松驰围时,要注意由紧张变换到放松时,勿使卷尺移动;测量误差不超过0.5cm。,17,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头围:对3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1使用仪器:无伸缩性材料做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0.1cm。2测量方法: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前方或右方,用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经过枕骨粗隆最高处回到零点,读到0.1cm。测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左

7、右对称,长发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18,皮褶厚度测量法,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测量部位主要有:a.胸部:男子,斜形将皮褶在腋前线和乳头 之间的1/2距离捏起;女子,在腋前线和 乳头之间的1/3距离捏起。b.腋部:在腋中线相当于胸骨剑突的水平位 垂直捏起皮褶。c.肱三头肌部:在肩峰顶和鹰嘴突之间肱三 头肌中点垂直捏起皮褶。要求肘伸直,尽 量放松。,19,d.肩胛下部:在肩胛下角12厘米处,与脊 柱呈45角捏起皮褶。e.腹部:在脐旁2厘米处垂直捏起皮褶。f.髂嵴上部:在腋前线向下延伸与髂嵴上相 交点垂直捏起皮褶。,20,测量方法:受试者取站位,裸露被测量部位,测量者

8、用拇指和食指将测量部位的皮皱捏起,然后使皮脂计的两接点距离捏指端一厘米处钳住皮肤,待指针停止后,立刻读数,取至0.5毫米单位。各部位可连续测量三次,取两次中间值或两次误差不超过5%。,21,仿日本荣研式改良型国产皮下脂肪测量计,22,23,24,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1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1)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测试人员找到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并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用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

9、读数。连续测量三次,精确到0.1mm。,25,(2)注意事项: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不紧张,体重平均落在两腿上;把皮肤与皮下组织一起夹提起来,但不能把肌肉提夹住。,26,27,28,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2肱二头肌部皮褶厚度(1)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受试者上臂放松自然下垂,测试人员取肱二头肌肌腹中点处(基本与乳头水平),为肩峰与肘鹰嘴连线中点上1cm,并用油笔标记出该点;顺自然皮褶方向,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用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连续测量三次,

10、精确到0.1mm。(2)注意事项:,29,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3肩胛下角皮褶厚度(1)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单位充分裸露;测试人员用油笔标出右肩胛下角位置;用右肩胛下角下方1cm处,顺自然皮褶方向(即皮褶走向与脊柱成45度角),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用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连续测量三次,精确到0.1mm。(2)注意事项:同前,30,31,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4髂嵴上部皮褶厚度(1)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在腋前线向下延伸与髂嵴上相交点垂直

11、捏起皮褶;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用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连续测量三次,精确到0.1mm。(2)注意事项:同前,32,33,腹部:脐旁1厘米 处,垂直捏起皮,34,大腿部:腹股沟中点与髌骨上缘中点联机的中点,皮褶方向与大腿纵轴平行,35,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腰围 1使用仪器:无伸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0.1cm。2测量方法:被测者自然站立,平视前方;测试员甲选肋下缘最底部和髂前上嵴最高点,连线中点,以此中点将卷尺水平围绕腰一周,在被测者呼气末,吸气未开始时读数;测试员乙充分协助,观察卷尺围绕腰的水平面是否与身体垂

12、直,并记录读数 3注意事项:被测者勿用力挺胸或收腹,保持自然呼吸状态;测量误差不超过1cm。,36,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臀围:是指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度 1.使用仪器:无伸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0.1cm。2.测量方法:被测者自然站立,臀部放松,平视前方;测试员甲将卷尺置于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以水平围绕臀一周测量;测试员乙充分协助,观察卷尺围绕臀部的水平面是否与身体垂直,并记录读数。3.注意事项:被测者要放松两臀,保持自然呼吸状态;测量误差不超过1cm。,37,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坐高 1使用器材:身高坐高计 2测试方法:受试者坐于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使骶骨部、两肩胛区靠立柱,躯

13、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的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两腿并拢,大腿与地面平行开与小腿呈直角;上肢自然下垂,双手不得支撑坐板,双足平踏在地面上;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进行读数,以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测试者误差不超过0.5cm。,38,3注意事项:测量时,受试者应先弯腰使骶骨部紧靠立柱而后坐下,以保证测量姿势正确;较小儿童应选择宽度适宜的坐板和合适的足踏板高度,以免测量时受试者向前滑动,而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其他注意事项与身高测量相同。,39,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胸围 1使用器材:用无伸缩性材料制

14、成的卷尺测量2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肩放松,两上肢自然下垂,平静呼吸;两名测试人员分别立于受试者面前与背后共同进行胸围测量;将带尺上缘经背部肩胛下角下缘向胸前围绕一周;男生及未发育女生,带尺下缘在胸前沿乳头上缘;已发育女生,带尺在乳头上方与第四肋骨平齐;带尺围绕胸部的松紧度应适宜,以皮肤不产生明显压迫为度;应在受试者吸气尚未开始时读取数值,带尺上与零点相交的数值即为胸围值。以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40,3注意事项:站在受试者面前的测试人员甲进行测量,受试者背侧的测试人员乙协助找好背部测量标准点,并注意受试者姿势是否正确,有无低头、耸肩、挺胸、驼背等,及时予以

15、纠正。测量误差不超过1cm。肩胛下角如摸不清,可令受试者挺胸,摸清后受试者应恢复正确测量姿势。,41,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膝高:膝高是指胫骨平台上缘至胫骨内踝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 1使用仪器:误差不超过0.2cm的直钢尺。2测量方法:被测量者脱右鞋和袜子,右裤腿卷膝部以上露出膝盖,右腿提起屈膝将脚踩在木凳上,全脚掌贴于凳面,小腿与凳面垂直;测试者找准胫骨内踝和胫骨平台位点;将直钢尺固定齿端对准胫骨内踝下缘,测量胫骨内踝下缘至胫骨平台上缘之间的垂直距离。,42,43,体格测量的评价,身高、体重的测量是体格测量的主要内容,其表示方法有按年龄的身高,按年龄的体重及按身高的体重。按年龄的身高偏低,表示较

16、长期的慢性营养不良,而按身高的体重偏低,表示较急性的营养不良。,44,(一)理想体重法 理想体重或称标准体重,应用于成年人,一般以此来衡量实际测量人体重是否在适宜范围。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Broca公式)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Broca公式)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0.9(平田公式)实际体重在理想体重10%为正常范围,10%20%为超重或瘦弱,20%为肥胖或极瘦弱。,45,体格测量的评价,(二)平均值法:对群体的调查结果按性别、年龄分组后,所得平均值与参考标准值直接比较是一个最直接的评价方法。缺点是需要收集大量的样本量,才能使各年龄组有足够的数量,

17、以便进行比较说明差异。(三)中位数百分比法 营养不良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的90%74%营养不良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的75%60%营养不良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的60%以下,46,按身高的体重中位数百分比来评价营养状况,缺点是不同指标的中位数百分比的数值意义不一样,如按年龄体重中位数的80%与年龄身高中位数80%,意义不同。,47,体格测量的评价,(四)标准差法 即将所用的评价参考数据按平均值加减1个标准差,加减2个标准差,分成6个等级范围,然后看所调查对象属于哪个等级范围。,48,标准差法评价人体营养状况,49,国际上对群体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一般有以下3个指标:,1体重不足 指儿童按年龄的体重(WT/

18、A)低于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减两个标准差,为中度体重不足,低于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体重不足。体重不足率常被用来作为营养不良的患病率。,50,2发育迟缓 凡儿童年龄的身高(HT/A)低于参考标准身高中位数减两个标准差,为中度发育迟缓,低于参考标准身高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发育迟缓。这一指标主要反映慢性、较长期的营养不良。,51,3消瘦 凡儿童身高的体重(WT/HT)低于参考标准中位数减两个标准差,为中度消瘦,低于参考标准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消瘦。这一指标代表较急性的近期营养不良。,52,体格测量的评价,(五)百分位法 由于人的体格测量数据分布常不是正态,所以用平均值和标

19、准差表示不太合理,故建议用百分位法评价。这种方法是将不同性别各年龄参考标准的原始数据从小到大分成100分,第1份的数据即第1百分位,第25份的数据即第25百分位,然后根据需要将其分成若干组段(或不同等级),如025百分位、2550百分位等。评价时将所测量的数值与相应性别年龄段的参考标准百分位数相比较,看属于哪一组段(等级)。,53,优点是同时适用于正态、偏态分布的指标,其数字表达方式直观性,有利于人们理解儿童生长发育所达到的实际水平。缺点是当调查的数据大于第100百分位数或小于第1百分位时,就不能评价其离散程度。以上两种评价方法都是针对筛查营养不良的需要设计的。属于“上等”的亚人群很可能是肥胖

20、者而不是营养状况优良的部分,54,百分位法评价人体营养状况,55,体格测量的评价,(六)体质指数法 体质指数(BMI)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它不仅对反映体型胖瘦程度较为敏感,而且与皮褶厚度、上臂围等营养状况指标的相关性也较高。BMI体重(kg)身高(m)2,56,1WHO对成人BMI的划分 18.524.9为正常范围,18.5为低体重(营养不足),25.0为超重,肥胖前状态是25.029.9,一级肥胖30.034.9,二级肥胖35.039.9,三级肥胖40.0。这一标准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57,体格测量的评价,2我国BMI最近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21、提出对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BMI18.5是体重过低,18.523.9为体重正常,24.027.9为超重,28为肥胖。,58,体格测量的评价,(七)腰臀比(WHR)测量肋骨下缘至髂前上嵴之间的中点的径线(腰围)与股骨粗隆水平的径线(臀围),再计算出其比值。正常成人WHR男性0.9,女性0.85,超过此值为中央性(又称腹内型、内脏型)肥胖。,59,实验室检测常用指标,目的:营养状况的实验室检查指的是借助生化、生理实验手段,发现人体临床营养不足症、营养储备水平低下或营养过多,以便较早掌握营养失调征兆和变化动态,及时采取必要的常用的预防措施。实验室检查与膳食调查、临床检查资料结合进行综

22、合分析,对于进行营养评价以及营养缺乏病的正确诊断和制定防治措施等均有重要意义。,60,实验室检测常用指标,蛋白质和氨基酸 脂类 碳水化合物,61,实验室的指标收集,62,尿液(种类,保存,评价意义)粪便(意义)血液(种类,保存),63,实验室检测常用指标,矿物质铁 硒 锌 铜 碘 氟,64,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65,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营养缺乏病是指由于机体内长期缺乏某一种或数种营养素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营养缺乏病的发病过程经历储存不足、生理生化改变、功能异常和组织形态改变4个阶段。,66,

23、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水肿型营养不良 消瘦型营养不良 混合型,67,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维生素A缺乏病 维生素D缺乏病 维生素C缺乏病 维生素B1缺乏病 维生素B2缺乏病 烟酸缺乏病 叶酸缺乏病 维生素B12缺乏病,68,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碘缺乏病 锌缺乏病 硒缺乏与克山病,69,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皮肤 1.毛囊角化症 维生素C 缺乏时,大腿、前臂和臀部常出现滤泡增生,特征是围绕毛囊口处,硬化成硬块,盖住毛囊口阻止毛发出来,毛发在硬物下盘卷或带着上面硬块突出在表面,触之如针。,70,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皮肤 维生素A缺乏在颈部、背部、前臂和臀部等处有毛囊角化症,

24、特征是表皮上也有像针样硬刺,左右对称,但和滤泡增生不同,毛囊角化者针样物顺毛发的方向而突出表面,滤泡增生者毛发在硬物下盘卷。青春期在面部和背部皮肤常出现表皮硬化样丘疹,但无针样物。,71,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2.出血 维生素C和维生素K缺乏时,表皮内常有出血症状,但前者是毛囊周围淤点,出血点常与蚊叮咬相似,后者出血较多且与毛囊无关。,72,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3.颜色 在许多营养不良情况下,皮肤、粘膜和指甲变成苍白色,出现贫血的症状,如铁和铜缺乏时产生低色素性小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时可出现恶性贫血,其他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尼克酸缺乏也能出现贫血。生热营养素缺乏时,皮肤可有橘黄色

25、,且有色素沉着。,73,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指甲与头发 营养不良时头发常焦脆无光、蓬松,铁和钙缺乏时可有反甲。慢性维生素缺乏时指甲有变薄、变脆、凹陷、端缘裂开、纵脊等萎缩征象,初到高原也可能出现这种现象,若能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就可以防止。,74,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口腔 1.牙齿和齿龈 氟缺乏可引起龋齿,过多则破坏牙齿珐琅质,使牙表面原有光泽消失,出现灰色斑点,即氟斑牙。维生素C缺乏时可产生齿龈炎,与口腔卫生有关,如齿龈感染没有根治,则很难确定为维生素C缺乏所致;故营养调查时,对齿龈炎诊断要慎重,应分清是感染,还是维生素C缺乏。齿龈程度常用充血、水肿或出血来表示。,75,营养缺乏病

26、的常见体征,2.粘膜与粘膜皮肤 维生素B2缺乏时,可发生唇炎、口角炎和舌炎。常见沿唇纵纹上皮脱落,伴有红肿,下唇较上唇为多。但此症状并非维生素缺乏所特有,在气候干燥或尼克酸缺乏时也可见到。,76,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形成地图舌。舌颜色随病程有猩红色或紫红色之不同,舌面时有裂口,因有水肿,故在舌侧缘有齿痕;口腔粘膜有时溃疡或脱落。以前认为这些症状是尼克酸缺乏特征,现已证实是维生素B2缺乏的症状。,77,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四)眼睛 维生素A、钠和锌等缺乏或色氨酸过高时,都可引起大鼠角膜病变;维生素A、维生素B2和钠缺乏,结膜也受到损害。角膜病变有角膜务管新生、角膜干燥和角膜软化症,前者常因

27、缺维生素B2所致,后者为维生素A缺乏特有症状,角膜软化为维生素A缺乏晚期症状。结合膜病变症状有毕托斑,为维生素A特有。维生素A缺乏有夜盲,表现暗适应功能减退,这是维生素A缺乏最早症状。,78,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耳与鼻 维生素C缺乏时,在鼻翼、眉间及耳后皮肤皱褶处皮脂腺分泌过多,有皮脂积留,亦即脂溢性皮炎,但不常见。,79,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阴囊 阴囊皮炎为维生素B2缺乏时特征性的体征,阴囊有边缘清晰的红斑,分布于阴囊一侧或两侧,而阴囊中缝处并不受影响,有淡黄色鳞屑,损害有时很像银屑病,自觉瘙痒。,80,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腺体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可致皮脂病变。缺碘时甲状腺细胞增生而致

28、甲状腺肿大。,81,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神经系统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尼克酸和铜缺乏时都能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如脚气病、癞皮病、球后神经炎、恶性贫血等。在营养评价时,可先用膝反射和踝反射,及小腿肌压痛等方法进行筛选检查,如发现有一二个体征存在时,应进一步作系统检查,以确定最后诊断。,82,营养缺乏病的常见体征,骨与软骨 维生素A缺乏,软骨内骨生成,造骨细胞活动和软骨细胞生长都受影响;当维生素A摄取过量时,骨生长变快。维生素D、钙和磷缺乏时,或饮食中钙磷比例不合适,则软骨和骨样组织钙磷沉着不完全,这是引起佝偻病的因素;,83,2.分类营养不良的判断症状 3.常见的检验方法 4.诊断

29、的指标 5.食物的补充,1.基础知识,84,选择题1.皮肤干燥,角化主要是因为人体内缺乏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尼克酸 D.维生素B22.人体营养水平检测的样品不常用的是A血 b尿 c毛发 d粪便3.皮褶厚度的测量部位不包括A腿部 b腹部 c三头肌部 d肩胛下部,85,不属于世界卫生组织营养调查的必测项目是a皮褶厚度 b上臂围 c身高 d体重可用于评算体内的脂肪含量的指标是A体重 b身高 c上臂围 d皮褶厚度常用的人体营养水平检测指标不包括A钙 b磷 c铁 d碘,86,1.人体营养状况的测定和评价A膳食调查 b人体体格测量 c营养水平的生化检测 d营养不足或缺乏的临床检查2.儿童生长发

30、育测量常用的主要指标有A身高 b体重 c头围 d胸围3.标准的概念 标准化的概念4.婴幼儿纵向指标测量有哪些A身长b头顶至臀长c头围d胸围e体重,87,5.婴幼儿测量的横向指标有哪些A身长b头顶至臀长c头围d胸围e体重6.纵向指标主要与 有关7.婴幼儿12-21个月时头围应该 胸围A大于b等于c小于8.简述婴幼儿头围,胸围,顶-臀长和体重的测量,88,9.测量上臂围与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的方法10.实验室指标收集有哪些?11.尿液的种类有哪些12.尿液的保存方法?13.尿液用于营养评价的意义14粪便用于营养学研究的意义?15血液样品的种类,89,1.明显消瘦,肌肉重量减少,肌肉萎缩属于哪种营养缺乏症a.PEM b.铁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B22.营养性贫血是缺乏哪些维生素造成的a铁 b 锌 c维生素e d维生素B12 e叶酸3.Bitots是属于哪种营养素缺乏a维生素A b铁 c锌 d 维生素D,90,1.维生素A缺乏症的易感人群,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检测a暗适应能力b精神状态c眼部症状d血清视黄醇含量e皮肤角化2.维生素D缺乏以生活在()的人群较常见a气温偏低 b气温偏高 c日照不足 d食物缺乏e胃肠疾病,91,1.佝偻病患者头部骨骼表现有a囟门闭合延迟 b乒乓头样软化c方颅d鞍状头e狮子头2.简述维生素C尿负荷试验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