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产业转移分析报告.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报告一:国际产业转移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概述11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它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一个包含着国际产业贸易与国际产业投资的综合过程。它既是对产业构成要素的国际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产业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国际产业贸易往往意味着转入国必需的某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的输入,因而对转入国产业结构发生影响。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它有助于转入国产业成长与结构转换。也就是说转入国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建立新的工业部门,改造传统产业部门。国际产业投资往往意味着资本、技术
2、等的直接输入,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也能产生与国际产业贸易相同的结果。国际产业转移是从外在形式来看,与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贸易和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投资并无二致。但发达国家与转入国之间的绝大部分贸易,实际上是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两国产业之间的贸易,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贸易。发达国家在转入国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一般是伴随着资本输出的较先进技术产业的输出,或者说发达国家较高发展水平的产业向转入国较低发展水平的产业投资,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投资。当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所引起的累积性产业成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某些产业在转入国更具有竞争优势时,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便会发生,从而引起产业转入国与
3、产业转出国产业结构的革命性转换。转出国之所以进行产业转移,是因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它们开发使用过时技术,实现最后价值增值的需要。它们不可能通过转让高新技术来培植与自己竞争的对手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输出。产业转出国吸收产业转移通常是谋取外来投资的外部经济效应,即获得技术、管理经验、训练人员以及其它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12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对于转出国而言,从短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对于发达国家也有负面影响,如对国内就业水平的影响和本国产业“空心化”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其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因为归根结底,它为本国的结构转换提供了绝好契机。产业转移的条件是该产业产品不可能在本国
4、生产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比较优势,不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样的产业转移出去,可以为那些附加值高的新产业提供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鉴于我国目前主要作为产业转入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我们下面着重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对转入国的影响。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一)国际产业转移对转入国的正面效应: 我们对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作一个大致的归纳。综合而言,它可以在下列四个方面推动转入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要素转移效应。这有两种形式:贸易转移要素和投资转移要素。贸易转移要素是指转入国家可以从转出国进口零部件等中间品和机械设备等资本品,引进相对先进的技术。这里发生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因而可称
5、为所有权的要素转移。投资转移要素,是通过转出国在转入国直接投资而带入中间产品、资本品和先进技术,因而所有权仍然属于转出国。对于转入国来说,这可能只是一种虚拟式要素转移。第二,就业结构的变化。通过产业贸易而建立起来的新产业,自然会吸收一定的劳动力就业,或从其它产业流入一定量的劳动力。由于这些新产业通常是从事制成品的生产,而且通常这类新产业除了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关键工序的熟练操作工来自投资国之外,一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则由转入国的劳动力担任,从而促进转入国就业人口的增加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第三,技术、知识溢出效应。转出国在产业转移中移入的产业,尽管一般不会是本国最先进的技术的产业,但
6、其技术水平仍然高于转入国的同类产业。在其直接投资过程中,一方面它从自身需要出发,会对转入国的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外资企业雇佣本国人员而获得操作技术、工艺流程、管理经验、市场营销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降低本国的学习成本曲线,促进本国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升。第四,结构成长效应。通过要素转移效应和技术与知识的溢出效应,或者提高本国已有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或者通过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或者产生新的产业,从而有利于本国产业升级换代,加速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在以上四个效应的作用下,产业转移有可能带动转入国GDP的增加: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引起的贸易结构变化,
7、可能会有更多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输出,使本国从出口贸易中获得更多的价值盈余;有可能带动转入国GDP的增加:另一方面,国内贸易产品生产能力的扩展以及劳动力工资的上升,在国内市场上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动力的四种效应,能否转变为现实性,有赖于转入国政治环境的稳定,一个强有力的以经济发展作为实际目标的廉洁、高效的政府及其各种适宜的经济政策的配套。(二)国际产业转移对转入国带来的问题即使具备某些条件,并且事实上产业转移也会成为经济上的动力,仍然不排除产业转移具有阻碍经济发展的作用。或者说,单纯依赖于产业转移,转入国并不能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 第一、虚拟竞争优势。要素转移
8、中的固有技术级差通过产业转移,可能在转入国出现产业技术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现象,这类产业的产品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销售,都有可能打上某转入国的字样,给世人造成一种该国拥有这类产业竞争优势的印象。但实际上,由于产权和管理权,大部分或全部控制在外商手中,一般而言转入国与转出国之间的技术级差和产业级差不仅存在,甚至有固化的倾向,因此这类产业的大部分或全部,对于转入国来说,可能只是虚拟产业。(1)技术级差。无论是从产品周期理论的“时滞”说来分析,还是从转出国产业转移的基本动因来考察,或是从近几十年来的实际状况来看,都决定了转出国在产业转移中所移出的产业,一般不会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的产业,而且该产
9、业的核心技术也始终掌握在转出国手里,因此移出技术的发达国家与移入技术的转入国之间的差距将长期存在。(2)产业级差。从产业转移的历史与现实来看,转入国与转出国除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等国际分工方面存在的产业级差外,生产过程型分工级差和产品差别型分工级差将越来越普遍。通常在某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者同一产品的不同层级之间,也存在劳动密集程度、资本密集程度、技术密集程度的差别。由于技术转移固有级差的存在,同时由于转出国对转入国民族工业的挤压,双方在产业结构等级方面的差距容易固定化。 第二,收益的不均衡分配。产业转移加快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转入国在产业转移中能够获得与
10、它们的价值投入相应的价值盈余。在技术水平、垄断性与制度结构方面,产业转出国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具有更多的价值盈余来源:如由不平等交换所引起的价值盈余差额,在贸易与投资中由垄断因素引起的垄断利润,由制度结构差异和国际权力结构所引起的制度利润加之由于转入国急于引进外资,不仅其国内地区间争相出台优惠政策以减免税让利,而且转入国之间也激烈竞争,纷纷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国投资者,最终都是增加外国投资者的资本回报率,而使转入国自己获取的直接利益甚少。产业转出国吸收产业转移通常是谋取外来投资的外部经济效应,即获得技术、管理经验、训练人员以及其它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但是,这些外部效应的获得,取决于
11、移入产业的性质、双方当事人的谈判能力,以及其它各项经济政治条件。“飞地”现象或“飞镖”效应,就是在这方面不利于转入国的典型现象。 第三,污染产业的转移与有害产业的扩散。西方工业化是以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代价的,这已经成为20世纪下半叶西方人的共识。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严重的外部效应。也就是说,企业通过该产业赚得了利润,但给社会造成了损害。社会成本远远大子私人成本。转出国对这类产业一般实行限制其国内生产的政策,因此对于企业主而言,产业转移则成为在不受管制的条件下继续获取利润的途径。结果是大批污染产业迁往转入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该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战后的四次国际产业转
12、移浪潮 战后以来至90代前期,国际上曾掀起四次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浪潮。由于每次参与的国家(或地区)和传递、调整的内容不同,因而自然地形成整体范围不断扩大,并呈现多层次追赶、整体性成长的态势。 (一)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 战后,作为东亚区域的隐性成员,美国在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方面居于领先地位,因而首先拉开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成为第一次国际性产业调整浪潮中的主角。美国在率先进行的产业调整中,一方面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吸收已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方面进行海外投资和资本、技术输出,援助和扶植日本等当时处于中等工业发展水平的国家。而东亚区域的日本则有效地把握住了这次发
13、展良机,大量引进来自美国为主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一方面大力发展纤维、食品等出口导向型轻纺工业,以进一步积累推动工业化的资本;另一方面则积极扶植面向国内市场的进口替代工业,如钢铁、化工等资本密集型工业和一部分耐用消费品工业,以适应和满足国内扩大生产所需设备的生产和居民的消费需求。据统计,从1950年至1959年间,引进的最新外国 技术达2332件,并从1955年开始扩大更新设备,而且最新设备在全部机械设备中所占比重迅速超过当时欧美发达国家。 如1955年末至1964年末,美国全部机械设备中,使用年限达10年以上占64,其中20年以上占23;日本同期使用年限6年以下由428下降到27,而仅仅使用3年
14、的最新设备从433飞跃到562,(o这使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迅速壮大起来。(二)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 由于前一时期以美国为中心的产业调整和转移带动了日本的产业调整,进入60年代,日本已和美国一起,充当第二次结构调整和传递浪潮的主角,并且以后日本一直在东亚区域充当结构调整和转移的发源地,对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结构调整和连锁型变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时,美、日集中力量发展钢铁、化工、汽车和机械等出口导向型资本密集工业,同时重视发展部分技术、资本密集型进口替代工业,如电子工业、机器人和航天工业等,而把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逐渐转移到转入国。亚洲“四小”经过50年代的进口替代,劳动密集型的轻纺
15、工业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并且在劳动力的素质和价格低廉上较之其他国家具有绝对比较优势。因而抓住这一国际性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及时转向发展出口导向型轻纺工业,如纺织、服装、食品、杂货等。由于“四小”不仅具有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而且具有优良的地理位置,因而也成为 美、日转移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理想场所。同时,“四小”中的韩国和中国台湾还在这一时期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遇, 积极扶植发展钢铁、化工、民用机械和家电等进口替代型重化工业。至于东盟四国也逐渐在这第二次浪潮中受到波及,开始加入产业结构调整行列,但基本上四国都采取满足国内需 求为主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化战略,因而“四小”是这次调整和转移浪潮的主要得
16、益者。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战后的“日本经济奇迹”,也造就了“四小”腾飞的“启动机制”。(三)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 70年代曾发生过两次“石油危机”冲击,19731975年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耗能较多的重化工业,迫使他们对产业结构进行第三次大调整,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把部分粗放型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同时,亚洲“四小”因经济迅猛发展而弱化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加之发达国家对轻纺工业产品进口采取限制政策,促使“四小”抓住国际经济给它们提供的第三次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及时地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一方面大力承接和引进美、日等发达国家转移进来的某些资本密集型产业
17、,如钢铁、化工和造船等工业;另一方面开始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移植到东盟四国,以此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级化。这一时期,东盟四国也积极参与产业调整行列,马来西亚和泰国率先把这以前面向国内市场的轻纺工业,迅速扶植成面向出口的主导工业,实现了工业化发展战略转换,接着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在这次调整浪潮中实现由原先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战略的转换,使东盟四国在这次国际产业转移后,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1985年9月西方五国财长会议后,日元大幅度升值,美元贬值。随着石油和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跌,不仅给日本而且给整个国际经济以强烈冲
18、击,从而掀起战后以来的第四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传递浪潮。日本作为东亚区域调整的源头,一方面开发和普及创造性技术与知识密集型工业,与美国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争夺“制高点”,并以微电子最新技术改造原有传统产业,以适应国内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进一步把失去比较优势的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低附加价值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尤其是“四小”和东盟,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劳动力低廉的优势就地生产然后返销或向第三国出口。这次转移的产业除了一部分附加值较高的轻纺工业外,还包括汽车、电子等已经实现技术标准化了的资本密集型和一部分技术密集型工业,因此这次转移和传递对东亚区域,尤是对四小和东盟四国具有更大的辐射影响。50年代
19、美国日本(资本密集型产业)60年代美国日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美国、日本亚洲“四小”(劳动密集型、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70年代美国 日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美国、日本亚洲“四小”(资本密集型产业)美、日、亚洲“四小”东盟四国(劳动密集型产业)80年代中期后美国 日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美国、日本亚洲“四小”(标准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美、日、亚洲“四小”东盟四国、中国(劳动密集、部分资本、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型产业)图1.1战后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示意图三、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征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它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网络化和世界市场的一体化,促进国际分工的不
20、断深化和扩大。在产业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目前正在兴起第五次产业转移。但这一轮产业转移与以往四次大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1)从产业转移的路径和主体来看,直接投资成为国际转移的主要路径,跨国公司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 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又有了新的动因,那就是由国际直接投资在决定国际间产业结构转移上起到了主导作用。跨国公司的购并和重组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途径,1999年全球企业并购总额高达3.3万亿美元,比1998年上升了31%,其中跨国公司并购总额达411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投资额的63.8%。(2)从产业转移的内容来看,转移的是产业价值链上的某个环节。跨国
21、公司开始了由面向东道国市场的简单一体化战略向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体系的复合一体化战略的转变。在复合体化战略下,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按照各自竞争优势分置于产业价值链的不同位置上,形成相互间的垂直或水平分工,它们共同组成一个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国际体化生产体系。产业转移的内容不再是某个特定的产业,而是产业价值链中的某个环节。从制造业产业链条上来看,在研究与开发一核心部件制造一零部件制造一组装销售五个阶段中,发达国家向转入国转移的多为获利最少的第4和第3阶段,即组装和零部件制造阶段。同时利用和扩展东道国的销售渠道,抢占市场。(3)从产业转移的层次来看,呈现升级态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高
22、新技术产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更为鲜明的全球化发展特征,跨国公司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更为广泛,扩张速度也更为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的激烈竞争和扩张加速了这些产业中的相关链条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4)从产业转移的方向来看,呈现多元化格局。跨国公司不断寻找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不再在某个地方从一而终。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国际资本流动都采取了自由放开的政策,尤其是广大转入国都逐步减少了对外资进入的限制,甚至提供优于本国投资者的待遇来吸引外资。在这样的国际政策环境下,国际资本流动的范围、规模和速度不断加大。 投资格局的多元化日益加剧。 四国际产业转移
23、对于中国的意义 4.1 中国接受产业转移的四个阶段我国大陆在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次是来自香港地区制业的产业转移,这次转移的方式主要是“三来一补”,转移的地点主要是珠江三角洲,所带动的产业主要是纺织、服装、鞋帽、玩具、日用品等。 第二次是来自中国台湾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其转移的方式主要是投资办厂和贴牌生产相结合,转移的产业主要是IT产品和家电产品,转移地点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东莞和苏州等地作为世界通信产品零部件制造基地的崛起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第三次是来自日本、韩国制造业的产业转移。第四次是来自欧美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这两次产业转移初现端倪,主要集中在以上
24、悔为中心的包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带在内的东部沿海地区,所转移的产业比较广泛,相对而言,尚未形成像东莞、苏州这样特色鲜明的产业制造基地。42 中国大规模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和现状。从全球角度来看,转入国制造业主要有东亚、东南亚和拉美两大区域。近年来,东亚和东南亚制造业超过拉美制造业,并使世界制造业加速向东亚转移,而中国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持续增长,加上巨大的市场潜力,已成为其中吸纳全球产业转移的中心地带。 之所以在中国能形成这种全球生产转移效应,原因有以下四点:第一、世界经济不景气特别是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下滑是形成这一效应的国际大环境;第二、中国良好的政治经济形
25、势和国内外对中国经济长期预期改善,使这一效应形成的关键,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信息技术市场的快速发展更是导致信息技术产业生产和采购向中国集中的直接诱因;第三,中国除了在部分市场要素上具有成本比较优势外,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技术创新实践,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工业基础,大量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进一步发挥了中国的比较优势,显著增强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这是导致全球生产向中国转移的重要基础;第四,中国采取的优化通关环境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对这一效应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9.11”事件后,不但加剧了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衰退,也引起了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调整。跨国公司为了
26、最大限度地规避潜在物流风险,正致力于原有垂直分工体系的重组,同时为了尽可能缩短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的距离,跨国公司更倾向于使制造业领域的相关环节在接近消费市场的地点相对集中。中国凭借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低通货膨胀、高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优惠的外资政策以及低汇率,拥有吸引外资和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最大优势,同时也成为国际资本最安全的“避风港”。(1)从规模上看, 连续8年中,中国每年平均吸纳外国直接投资400亿美元以上。在财富500强中,有近400家已经在我国投资2000多个项目。美国排名前500名的公司有一半以上到中国投资。世界上最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制药厂、和发电设备制造厂
27、家都将把他们的生产网络扩大到中国,中国已经被纳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和供应链之中。2001年110月,全国新批外 商企业20549个,平均每天有1亿多美元投入中国。中国的人世,将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更有利的环境。1995年至1999年,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企业由12980家增加到17498家。在全球直接投资大幅下挫的形势下,2001年以来中国实际吸收外商投资大幅增长,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明显增加。这些也充分说明了生产转一效应的存在马太效应。(2)从层次上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转移由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间竞争的白热化,为了获得最大市场和利润,从战略需要出发,也会将最新产品拿到我国来生产。英特
28、尔将向上海的英特尔制造厂新增投资302亿美元,用于验证、测试和封装最新的支持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平台的英特尔845芯片组。世界上最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石油化工等制造商,已将其生产网络扩展至中国。中国有些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合资或组成各种形式的策略联盟,得以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进行高层次、高品位酌世界最新设计产品的生产。不仅如此,茌过去的几年中,世界知名公司已经在中国设立了100多个研究和开发中心,以便更好地贴近市场,实施本地化战略并利用中国高素质人力资源。当然,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仍然被其利用知识产权及专利法规加以保护和控制。(3)从影响上看,出现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新趋势。当前中国市
29、场实际上已经呈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新特点,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已经很难截然分开了。这种竞争今后会更加激烈。例如,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苏、浙两地的产业发展已直接参与国际分工,而不是简单地以上海为中心进行分工与配套,从而出现与上海出现产业同构化、在同一层面上进行水平分工的竞争新格局。又比如,中国主流汽车制造厂基本是已经与国外跨国公司合资,国外合作者差不多都带来了自己最新产品,几乎成为中国企业身后汽车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43 对中国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几点认识1、对国际产业转移本身的认识直接投资不仅为中国带人了产业成长所必需而转入国又十分缺乏的资金和技术,而且提供了直接进入国际
30、市场的渠道。同时,子公司和合资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使得中国得以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化,积累资金,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关联产业,从而较为迅速和有效地建立和发展现代产业。因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中国切人全球化产业的生产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重要而且便捷的途径。 因此,从产业的国际竞争角度看国际产业分工的内部化使得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在体现于最终产品和某个特定产业上,而是体现在该国在全球化产业的价值链中所占据的环节上。而对于转入国来说,其全球化产业的成长过程,事实上就成为不断培育和积累竞争优势,由劳动
31、密集的非战略环节一步步向技术密集的战略环节挺进的过程。,从产品生命周期上来看,发达国家主要从事研究开发以及技术创新产品开创期、成熟期的生产,获取高附加值的垄断利润和经济租金;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进行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靠适度规模的生产和不断渐进性创新才能得到微薄的收益;把握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机遇,是转入国的共同目标,因而,也无形中加剧了转入国彼此间在高新技术加工贸易中的竞争。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从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当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在知识、资本、劳动力效率等竞争要素中同时具备竞争优势时,就会容 易形成超强竞争力,压制行业内民族企业
32、的生存空间,从而使跨国公司的竞争力难以真正转化为区域自身的 产业竞争力,外资一旦撤离就会使投资地的产业竞争力迅速下降;而当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在各种竞争要素中处于劣势时,则会难以促进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发达国家将低端制造技术加速向转入国进行产业化转移,尽管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开始逐渐将一些成熟的高端技术向转入国转移,但中低档技术的转移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产业转移的主体。发达国家在将转入国变成他们的加工组装基地和制造工厂的同时,仍然可以掌握传统产业的核心技术,并通过不断向转入国转让其专利技术获取市场利益。中国虽然是世界运动类鞋业的全球性工厂,但是美国耐克公司却拥有最先进的运动鞋设计制造技术,中国的制鞋企
33、业只是其公司的打工仔。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资本、技术、甚至市场都受控于外国跨国公司,沦为跨国公司的组装或加工基地,无论该基地有多强,充其量只不过是人家的工厂,都无法与前述英、德、美、日世界制造中心 相提并论。我们欢迎跨国公司与我们 合资进行国际间的合作竞争,倡导抓住机遇、结合比较优势,有选择地接续国外转移过来的制造业, 生产国外品牌产品;我们支持通过灵活的贴牌战略引进先进生产设施,或因此使闲置生产能力得到 利用,并以“中国制造”产品打进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但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成为跨 国公司的加工厂,而是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创新产品去争夺世界市场。当今,市场垄断 的真正含义
34、在于技术的垄断,市场份额仅仅是技术垄断的一种回报而已。如果我们不加强整个产 业链上的竞争力,特别是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就会受制于跨国公司,应验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即便在制造上获得相对的发展,但永远只能是一艘拖在舰队后面的小船,摆脱不了跟 进一落后的陷阱,摆脱不了技术依赖的地位,最终成为地球村的贫民,永远与经济强国无缘。这种 “世界工厂”距“世界制造中心”相去甚远,不仅缺乏积极的意义,还存在相当的危险性。 (2)从我国的现状来看 我国至今仍是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国 家,与工业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产业结构上,目前中国仅仅在轻纺、服装、日用 品、家用电器、电子信息零部件等
35、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占据了一定的国际市场。但是,尤其在发达国家的主流市场上,“中国制造”即OEM或ODM(贴牌或外来技术加工)的多,中国自己品牌的产品少。主要靠的是成本优势,而不是技术优势,附加价值低。而在许多资金、技术密集产业上明显 后于发达国家。些高、精、尖的产品品种和关键零部件依然需要大量进口。中国汽车产量虽然 跃居世界第8位,但是在核心技术上与欧美相比至少落后15年。在市场结构上,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市场集中度低,处于低水平竞争之中。政府干预过多,特别是国有企业,退出市场和进行纵向、横向并购扩张的自由度小。大企业不够大、不够强,控制市场的能力低。多数产业的大企业在生产经营效率、制度效
36、率上尚无法与跨国公司相匹敌。在“人世”前,不论家电产业还是汽车行业都 没有来得及在竞争中形成国际型的大集团。在5年的保护期内,大企业集团的成长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国际经营经验欠缺,对外直接投资低于转入国平均 水平,仅有少数产业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中国加入WTO和融人全球经济的进程中, 还没有真正的中国跨国企业走上国际经济的大舞台,在国际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这与中国作为第 6经济大国、第7贸易大国的国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研究开发能力较差,科技投入少。1999年和2000年中国研究与开发经费分别为GDP的083和1。而美国、日本和韩国达到1
37、的年份分别为1950年、1959年和1983年。目前大都接近3的水平 多数企 业的研发投入水平(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也大大低于国际同行,引进后的再创新力度不够。 因为一个国家被称之为世界工厂,意味着其制造业已经是全球重要的工业品生产基地,有一批仑业群和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呼风唤雨,其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新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在与世界同类产业同类企业的比较中居于优势地位,它们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走向和发展趋势 2。就产业结构来看,我们现在只是在劳动密集型如纺织,服装,日用品等轻纺工业领域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台的组装加工业如家电、电脑零部
38、件等领域有着比较优势,但在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飞机、汽车、精密机床、石化、半导体、精细化工等制造领域还远远谈不上具备了世界工厂的规模水平。尽管机电产品在我国的出口产品构成中已取代轻纺产品成为出口主力,2001年的比重达到45%.但大多为低单价、低附加值的产品。人家出口一架波音客机,就相当于我国出口20-30万台彩电,这说明我们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在企业经营规模方面的差距也十分显著,我们的海尔公司虽然跨入了世界家电十强,但迄今为止,尚无一家中国的工业制造企业进入全球500强。我们有几十家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但他们的年产量加起来,尚不及美国通用或者福特一家之多。在新技术新产品研方面。
39、中国早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国与出口国,出口厂家却基本上是替外国品牌加工服装。迄今尚未创出一个世界级服装品牌。据称,在纽约和巴黎的商厦每销售一件中国女工缝制的诚意,中国人一般只能拿到其销售额的5%-7%,其余则落入商标所有者、经销商、店主以及中介的腰包。有人做过测算,我国工业制成品自有品牌出口阴工业设计和工艺包装问题,每年损失在250亿美元以上。5、自1995年以来,我国每年出口的工业制成品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机电设备的进口比重明显高于原材料。去年机电产品的进口额高达1204亿美元,约占进口的50%。有人根据各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占我国社会总需求60%的设
40、备、材料需求当中,需要进口解决的约占21%。另有16%的零部件需要进口。这意味着,为维持我国的现有生产,中间投入的37%需要靠进口来解决/。 上海装备制造业新一轮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外部保障经过几年的努力,上海在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社会负担重、冗员多、债务重等突出问题方面走在 了全国前列基本保障社会化、补充保险商业化和社会救助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2良好的综合配套能力和工业基础为装备制造业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 上海工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构成了上海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工业框架。上海目前 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
41、地,拥有产业、行业、晶牌、技术、管理、人才、交通等方面的综合优 势,是我国能够全面承担各种大规模配套型项目的主要缄市之一 3雄厚的科技力量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上海是人才荟萃之地,拥有各类专业人员80余万人,有一批与国外同行有着密切联系的著名专家上海有37所设有机械制造院、系或专业的理工科高校,还有80多个中央和地方从事或部份 从事装备设计研究的科研单位。上海装备制造业大中型企业中建立的技术开发机构数、科技人员占 职工人数的比例等均较市内多数行业为高。上海通过多年来的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已有了一定的技 术积累,并通过产学研联合,具备了一定的引进技术消化及自主研究开发能力。 4独特的区域优势和人文环境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通过持续高强度的投入,械市综合服务功能有比较明显的改善。海作为国内企业走向世界,国外公司投资内地的窗口,作为联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通道,已经形 成了融资结算比较方便,信息获取比较便捷,口岸贸易比较畅通,市场秩序比较规范,社会信誉比 较良好,中介服务比较发达,生活环境比较优越的综合发展环境。更多免费资料,尽在